别丢!合力追踪器丢了或触法坐牢!王乙康:DORSCON系统仍适用 | 8日疫情:每周社区病例增长率半月首次高于1
DORSCON疾病暴发应对系统在新加坡仍然适用,政府将在冠病疫情结束后,根据抗疫经验进一步评估和检讨DORSCON框架以及防疫措施。
4月26日,新加坡把疾病暴发应对系统(Disease Outbreak Response System Condition,简称DORSCON)警戒级别从橙色下调至黄色,并大幅度放宽防疫安全管理措施。
卫生部长王乙康5月9日在国会答复蒙巴登区议员林谋泉和工人党盛港集选区议员蔡庆威的口头询问时指出,在2003年沙斯疫情后设立DORSCON框架,是为了帮助政府部门与机构协调和执行政府应对传染病疫情的防疫措施。
新加坡政府将在冠病疫情结束后,根据抗疫经验进一步评估和检讨DORSCON框架以及防疫措施。(严宣融摄)
王乙康说,政府汲取了2009年的H1N1流感,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伊波拉(Ebola)病毒的抗疫经验后,检讨了DORSCON框架并逐步改善。“总的来说,它在疫情期间很好地实现了目的。”
DORSCON框架通过绿、黄、橙、红四个颜色指标来反映疫情严重程度。绿色表示情况最轻微,红色则最严重,表示疾病已经广泛传播,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橙色意味着“疾病严重并容易人传人,但还未在新加坡广泛传播,或已受控。黄色定义为“疾病在新加坡传播,但较轻微或受控制。
王乙康解释,在冠病疫情暴发初期,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为了提高透明度,决定公开宣布DORSCON警戒级别,以提醒公众保持警惕和履行社会责任。这却造成不少公众涌到超市囤积物品。
“这是须要检讨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这个框架是为了加强防范能力,而不是引发公众焦虑。”
他补充说,经历了两年多的冠病疫情,新加坡政府和社会在应对疫情方面学到了很多,并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应对系统,涵盖卫生医疗方案、边境管控以及经济和社交活动的安全管理措施。政府也根据不同活动和场所实行分层的差异化措施,例如学校、办公楼、餐饮场所、公共空间和夜间娱乐场所等。
王乙康指出,从公共沟通的角度来看,公众没那么关注DORSCON警戒级别,但都了解公共卫生措施的细节并各尽其责,包括接种疫苗、戴口罩和遵守防疫措施。因此,DORSCON框架可能仍然适用,但须作为更大的应急准备和公共沟通框架的一部分。
律师提醒:
丢弃合力追踪便携器可能触法
随着防疫安全管理措施大幅放宽,新加坡多数场所已不再实行SafeEntry访客登记,但受访律师提醒,公众不应随意丢弃合力追踪便携器,因为可能触犯法律。
4月26日起,公众进入宗教场所、购物商场和超市等处,都不必使用合力追踪(TraceTogether)应用或便携器登记。卫生部长王乙康当天在面簿发文说,虽然下来可能不会经常用到合力追踪应用或便携器,但公众不应把它删除或丢弃。企业和商家也不应丢弃入口处设置的SafeEntry Gateway感应器,因为这些公物都归政府所有。
资深律师蓝国庆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解释,若公众有意破坏便携器,使其价值减低或受损,理论上可能触犯刑事法典第425节有关恶作剧罪名的条款。一旦罪成,可被判监禁不超过一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罪名较严重者,可能抵触破坏公物法令第三节。若罪名成立,可被判坐牢最长三年,罚款最高2000元,也可能面对鞭刑三至八下。不过,蓝国庆强调,检察官会考虑涉案者是否刻意销毁证据或制造恐慌的嫌疑。“若没有不良企图,相信一般只会发出口头警告。”
资深刑事律师陈其玉建议,最妥当的方式是让公众把便携器归还给民众俱乐部或居民委员会,就像当初领取便携器一样。
(档案照)
新加坡政府科技局劝请公众和商家保留合力追踪便携器和SafeEntry Gateway感应器,以便在新的冠病变种毒株出现时,可迅速重启疫苗接种差异化措施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
新增2423起冠病病例
每周社区病例增长率破1
新加坡5月8日新增2423起冠病病例,两人因冠病并发症逝世。重症病患从29人减至21人,其中15人需要输氧,六人在加护病房。
根据卫生部网站5月8日晚更新的数据,当日新增病例比7日少739起。其中2269起是本土病例,154起从境外输入。
本土病例中,1993人通过抗原快速检测(ART)确诊,276人通过核酸检测(PCR)确诊。
每周社区病例增长率从7日的0.96进一步攀升至1.01,半个月来首次高于1,意味着过去一周的社区病例有所增加。
目前有240名冠病病患住院,比7日多三人。过去一天有4529人出院或完成隔离。
截至8日,新加坡人口中92%已完成基本疫苗接种程序,74%已注射追加剂。
过去28天确诊的7万7034起病例中,99.7%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0.2%需要输氧,0.03%在加护病房,0.03%病逝。
截至8日中午,新加坡确诊病例累计121万7922起,死亡病例总计1352起。
(数据来源:新加坡卫生部)
相关阅读:
文:刘智澎、蓝云舟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