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光耀当年到访这个西部乡下,为当地莘莘学子设立了第一所中学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2-08-22


走进敞开的校门,右边操场山坡上由砖块砌成、粉刷成白色四个方正字比人还高大的校训“忠、勤、诚、爱”立刻映入眼帘。

裕廊中学原本在裕廊路12条石,10年后才搬去达曼裕廊。上个世纪60年代,裕廊还很荒僻,沼泽野地多,生活水平低。沿着裕廊路有整10所华文小学,两所英校,每年毕业生不少,可是能升上中学的却很少。当时距离裕廊区最近的中学,是位于武吉知马路四条石的华侨中学和南洋女中,由于经济困难和交通不便,多数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

每周周会,师长从食堂搬来长板凳站在上面说话。


开课只有四老师


1963年,时任总理李光耀下乡访问。一些热心教育的社会贤达及多名小学校长,向总理提出要求,在裕廊兴建一所中学,让小学毕业后的莘莘学子能继续升学,总理当场答应。不久,一所中学就矗立在小山丘上,并命名为“裕廊混合中学”(简称裕中)。混合的意思即同时兼有华文部和英文部。

第一任校长黄德炎在裕中10周年纪念特刊上的献词中说,裕中在1963年7月15日正式上课,当时只有四位老师,食堂尚未营业,师生只好去隔邻的醒南小学用餐。1966年由冯福泽接任校长,一直到1970年由杜辉生接第三任校长。巧的是,后两位校长后来都去了华侨中学掌校。

裕中的后面是裕廊英校,右边是醒南小学,前面是篮球场和两个绿草如茵的大草场,附近是农家,接着是坟山。从地势看,学校居高临下,树木环绕,空气清新。唯一缺点是蔡厝港登加机场飞机不时轰隆飞过,老师上课时不得不按下暂停键,等大鸟飞过。

园艺比赛获冠


裕中面积约有7亩(4万2000平方尺),建在海拔15公尺的小山丘上。这里土地贫瘠,植物花卉不易生长,环境炎热。在老师带领下,课室前后种了整排树木,连停车场边缘也种了开着红花的刺桐和其他花木。师生们把裕中变成一座大花园,1968年在全国校际植树兼园艺比赛中获得亚军,1969和1970年荣获两届冠军。

裕中是乡村型学校,校舍依山而建,呈工字形,两排课室中间隔着斜坡,有盖梯级把两排校舍连起来。但只有八间教室,连礼堂也没有,上周会或遇有庆典时,都得在太阳底下进行。每周周会,同学们排队站在停车场,校长或老师就站在从食堂搬来的长板凳上说话。举办演讲比赛时,得把第一和第二间课室打通,老师的大桌子推向黑板,参赛者就站在桌子上发挥口才。

演讲比赛,同学站在桌子上演讲。


成立华乐团


1970年,同学提出希望学校组织华乐团。校长说只要能物色到适当指导老师,经费方面他可设法。很幸运的,学校请到郑朝吉老师从老远的加东义务来裕中指导。他热心、任劳任怨,连车马费都不接受。

裕中也是美术的摇篮,在谢俊频老师的鼓励和培育下,有些同学的艺术幼苗萌芽了。翁维兴毕业后继续深造,如今已是著名版画家;林保德、胡财和、蔡春喜和翁茂全也成为知名画家或陶艺家。

因为老师的介绍,我们这些乡村小孩才懂得下坡底逛书局,才知道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中四假期,我们在学校里三天两夜毕业露营。夜里,夜凉如水,漆黑的夜空繁星点点,忽然有人大喊一声:“流星!”果然,我们都看到流星在夜空中一划而过。
我爱山岗上的裕中,可是,它也像流星一般一霎那就消失在黑暗中……




文:莞尔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