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军队越发依赖AI,各国收紧敏感科技出口,武装部队须保竞争力
网络变成新战场,加上纷乱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各国加紧限制敏感科技出口,凸显国防科技科研人员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这样才能让新加坡武装部队掌握更好的作战功能,保持竞争力。
李显龙总理(右四)在国防科技研究院50周年晚宴上,与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左四)、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王志豪(右三)、人力部兼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扎吉哈(左三)、国防部常任秘书陈庆基(右二)、三军总长王赐吉中将(左二)、国防科技研究院主席梁颖强(右一)及总裁张志浩(左一)一起切蛋糕,庆祝国防科技研究院半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唐家鸿摄)
李显龙总理星期五(10月14日)在国防科技研究院庆祝成立50周年金禧的晚宴上致辞时指出,战争已越来越侧重科技。
前线作战人员与后端专才
联系比以前更紧密
“军队越来越依赖机器和人工智能等前卫科技。但在目前纷乱的地缘政治局势中,各国越来越严格限制敏感科技的出口。这将影响我们获取部件和先进产品的能力。”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更紧密连接和依赖数码科技,网络安全威胁的规模正在扩大,性质也更复杂。
李总理说,要保持竞争力,武装部队就必须维持科技优势,并把先进科技引进各部队和运作,以达到更好的信息辨识、指挥与控制和突击能力。
“这使前线作战人员、后端科技科研专才和工程师之间的联系比以前更紧密。国防科技研究院的挑战永无止境,必须不断创新和适应,与时俱进。即使在研究出某个问题的方案后,科技仍会进步,国防科技研究院也必须作出新的调整和突破,才能保持优势。”
国防科技研究院的前身是1972年时任国防部长吴庆瑞博士倡议设立的电子测试中心(Electronics Testing Centre,简称ETC)。李总理说,1965年新马分家后,政府设立了武装部队,但新加坡既无地理腹地,财力和人力也有限,因此必须全面利用科技克服人力局限,扩增武装部队的实力。
李总理指出,当时许多国防科技在市面上就能取得,新加坡能购买到的,其他人也能购买。有时出于“价格之外的理由”,新加坡无法获取一些较关键的科技。市面上能找到的国防科技也未必符合新加坡的独特需求。
“很多时候,我们为了保密,倾向不购买。武装部队一旦透露自己拥有的科技,潜在的敌人就会开始寻找方法打败这些科技,我们就失去出奇制胜的重要元素。因此能在本土自我研发秘密先进科技变得重要。”
ETC设立之初,团队只有国防部通讯及电子组的余光华、系统综合及管理组的陈志雄和科学及管理组的杜金发三人。如今,国防科技研究院已发展成拥有超过16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机构,在海陆空、太空、网络等领域研发新加坡国防事务所需的科技和方案。
国防科技研究院推出50周年纪念网站
配合金禧庆祝活动,国防科技研究院推出名为“不懈追求”(The Relentless Pursuit)的50周年纪念网站,以科研成就、应对突发威胁、合作网络等六个章节,让浏览者通过互动和沉浸式体验,了解国防科技研究院走过的路程。
近400人出席在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晚宴,包括曾担任国防部长的前总统陈庆炎博士和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国防部长黄永宏医生、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王志豪、人力部兼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扎吉哈,以及国防科技研究院过去和现任领导和人员。
相关阅读:
文:蓝云舟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