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50年代初的新加坡,仍用牛车送建材、用亚答叶盖房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3-02-15


1950年代初来到新加坡,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走过淡滨尼附近的乡村路上,看到牛车在高低不平的路上摇摇晃晃地走着,牛车尾部的木栏装满细沙,两边缚着木块。印度车夫兼职老板高高地坐在坐垫上,么喝一声,挥动着青竹枝,却不捨得打在牛身上。老板是受镇上枋廊老板所托,把建材送到顾客指定的地方。

早年的枋廊以售卖木材和洋灰、沙石为主。(档案照片)

石灰膏最受欢迎

当年,在静中带旺的街尾,在通往乡村的半郊区三叉路口,往往会有闽南人经营的枋廊。当时钢骨砖瓦建材极少,沙厘板(锌板)壁的平民化房子较多,因此枋廊卖的产品以木材和洋灰、沙石为主。

枋廊格式简单,一座锌片长寮,进入篱芭便看见枋廊一边围着一个办公室,老板和伙计在一起办公,拿货单发货、收据和发票都在一起。办公室旁依据货物性质摆放,先是长方片木板、大小不一木柱、洋灰袋、装备大小铁钉的木桶、椰骨扫、竹竿、竹片扫帚、锄头、木柄、铁铲、鸡公单轮车、畚箕、索络、鎚子、打洞机、震压地面的汽油驱动机、铁丝网、量尺、沙纸、石灰膏、漆料释稀剂,各种颜色的漆油等。当时石灰膏最受欢迎,它容易在水中溶化,常用以粉刷墙壁;有人把石膏塗在栳叶上和槟榔一起吃。

妇女编织亚答

长寮旁有一座亚答叶寮房,是工作坊,编织亚答棚的地方。马来半岛西海岸的亚答叶供应商,雇人在海边烂泥亚答丛林,砍下质优亚答叶,缚成一把把,用罗厘运到新加坡的枋廊,来到时还是青涩的。

枋廊老板从邻近乡村召来妇女到寮房织亚答叶。她们用浸湿过的藤片缚在亚答叶骨架上,按条数计算,多织收入比较多。

亚答叶比沙厘片便宜,为经济考量,村民们往往选择前者。在建屋主时,屋顶框架支撑结构调整好之后,便将亚答叶从屋顶的骨架上,一片片顺序而下,用籐片缚得结结实实的,不怕风吹雨打。

亚答叶的寿命长短不一,干了变成易碎,下雨天会漏水;大热天,在太阳下暴晒,容易引发火灾。这是那时代常有的悲剧。

现在只有在酒店游泳池边,才会看到充满异国色彩的亚答叶凉亭。

相关阅读:




文: 符泰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