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理工毕业生月薪中位数达三年最高|新加坡成立精深科技人才中心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3-05-28


2022年理工学院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有91.8%的毕业生在毕业或完成全职国民服役后的半年内找到工作,就业率与2021年的92.2%相比,略跌0.4个百分点。不过,毕业生月薪中位数和全职就业人数,都是过去三年来最高的。


各学科专业毕业生的月薪中位数,都比前两年来得高。2022年为2600元,2021年为2500元,2020年为2400元。


另外,找到全职工作的毕业生有59%,这个比率也是过去三年来最高。2021年为58.1%,2020年为52%。


新加坡五所理工学院1­月13日联合公布2022年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报告。文告说,随着新加坡过渡到与冠病疫情共存的时期,理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明朗。



卫生科学专业月薪中位数最高


调查显示,卫生科学课程毕业生的月薪中位数,去年依然是各课程类别当中最高的,达2854元。这比2021年的2650元、2020年的2553元都高。护理、药剂科学、视光学等都属于卫生科学类课程。


信息与数码科技以及工程课程毕业生,月薪中位数是第二和第三高,分别为2747元和2700元,也都比2021年高。


文告说,在参加调查时,7085名毕业生已经就业,其中有59%从事全职工作,26.9%做兼职或临时工。另外有2.2%已接到聘书或正在积极创业。从事兼职或临时工的毕业生中,约半数也正在或准备升学,这与过去几年的情况相同。


57.8%退伍男生继续升学


在2019年毕业并在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之间服完兵役的8768名男生中,有5296人参加就业调查。他们当中有41.9%已经就业;57.8%表示正在或准备升学。


文告引述南洋理工学院院长兼总裁刘珍妮的话说:“我们的理工学院毕业生在增强新加坡人力以应付需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应届毕业生和服完兵役毕业生的良好就业率和更高的月薪中位数,反映出雇主信任我们的毕业生,相信他们具备可以在职场上发挥的技术和能力。”


义安理工学院毕业的陈心怡(21岁)一直对传媒感兴趣。修读华文媒体专业文凭课程时,她通过新闻报道作业和实习,有机会了解到弱势孩童、青少年和年长者的挣扎和挑战,因此更坚决要通过媒体来协助社会上较不幸的群体。目前在狮子乐龄之友协会就职的陈心怡,很高兴能够学以致用,包括把设计技能用在海报和其他宣传品设计上。另外,课程中学到的公共关系技巧,也协助她在对外联系时更专业和自信。


南洋理工学院毕业生邓贻心(21岁)很庆幸能够修读牙科卫生与治疗专业文凭课程,让她能够结合对医疗保健和牙科研究的兴趣。在国大口腔健康中心做临床实习时,正值冠病疫情期间,她掌握了医院的防疫措施,并在理工院讲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学会了给患者进行牙科治疗,包括为所有年龄段的患者提供治疗。


与许多理工院毕业生一样,陈心怡和邓贻心都计划继续升学。


精深科技人才汇聚中心成立

三年要吸引逾500科技起步公司


新加坡创新机构成立精深科技人才汇聚中心,希望在未来三年通过整体协作,吸引超过500家科技起步公司加入,并提供超过900个培训机会。


2016年成立的新加坡创新机构,旨在投资孵化精深科技(Deep Tech)起步公司,将他们发展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潜力公司,工作重心从早期的投资资金,逐渐转往培养人才和打造精深科技生态系统。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左一)主持推介仪式后,与生物科技公司代表交流,包括Allay Therapeutics公司副总裁张勤杰(右起)、希勒曼实验室首席财务官陈芝葆博士、生物医药公司“蜂鸟”人力资源副总裁林安妮及科镁信生物医药早研平台总监吴令斌博士。(关俊威摄)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13日在精深科技人才汇聚中心推介仪式上致辞时说,新成立的中心是新加坡加强人才发展的另一项有意义举措,也是精深科技领域最新里程碑。


他指出,政府积极推动以创新为主的经济,通过一系列国家研发计划,建立新加坡的研究和创新生态系统,包括在2020年承诺投入250亿元的研究、创新与企业2025计划。多年不懈努力如今已见成果,除了研发生态系统日渐成熟,也培养不少起步公司。


王瑞杰强调,人才仍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全球皆在争夺具有专业知识的精深科技人才,因此精深科技人才汇聚中心可以作为协作中心,让新加坡创新机构和伙伴彼此建立联系和分享观点,进一步扩大精深科技社区。


“新加坡创新机构的努力,是更广泛集体努力在这领域培养人才的一部分,建立人力资本需要业界、学术机构、风险投资家和其他相关者发挥作用。”


新加坡创新机构也和四家生物科技公司及新加坡国家卫生创新中心合作,推出为期一年的Helix生物科技在职培训计划,希望在2025年可吸引至少100名具有生物化学、药理、生命科学、化学或化学工程背景,且有两年至五年实验室或学术经验的硕士、博士生参与,到不同公司了解各自的商业运作。期间他们会获得导师指导和领取津贴,一年在职培训结束后,他们也有机会成为正式职员。


相关阅读:




文:蔡月云、卢慧菁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