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用餐变贵、冰美禄3个月涨7%!去哪吃啥最省?这些新加坡公司去年加薪花红多了
18种新加坡小贩售卖的常见餐饮当中,包括冰美禄、早餐套餐、鱼片汤和鱼丸面在内的13种平均售价有明显的增加,经济米粉套餐、椰浆饭、鸡肉黄姜饭和马来卤面这四种略有涨价,斋米粉的平均价格则保持不变。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社会研究室的一组调查员,2022年9月至11月和2023年1月至2月两度走访全岛26个住宅区的92个小贩中心、636个咖啡店和101个冷气食阁,记录18种常见食物和饮料的价格。
调查报告3月13日中午公布。
这份题为《在外用餐的成本:食物价格指数2.0》的报告指出,冰美禄的平均售价从2022年底的1元7角2分增至2023年初的1元8角4分,或1角2分钱(7%),是涨幅最大的小贩餐饮。冰美禄也是调查中售价最高的饮料。
排在第二位的早餐套餐(咖椰烤面包、两个半生熟蛋和咖啡)平均售价从3元零7分增加至3元2角8分,上涨2角1分(6.8%)。涨价幅度排在第三至第五位的分别是鱼丸面(5.16%)、鱼片汤(5.03%)和罐装饮料(4.67%)。
调查报告也说,一些摊贩向调查员反映,他们既要控制不断上升的运营成本,又要竭力避免因为涨价幅度太大而流失顾客。那些涨价的摊贩会解释他们为什么要调高售价,而那些保持价格不变的摊贩则会很自豪地说,他们顶住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食物价格激增达7% 中部用餐最便宜
最近在外用餐时,你有没有发现荷包一下子就见底?新加坡外食花费持续攀升,从去年9月至今年2月的短短五个月内,食物平均价格上涨高达7%,涨幅最多的五种食物分别是冰美禄(7%)、早餐套餐(6.8%)、鱼圆面(5.2%)、鱼片汤饭(5%)以及罐装饮料(4.7%)。
以上数据来自新加坡政策研究所13日发布的《在外用餐的成本:食物价格指数 2.0》报告。报告作者去年9月至今年2月走访新加坡26个住宅区,到829个位于小贩中心、咖啡店和冷气食阁的摊位收集18种常见食物的价格,并进行对比研究。
报告指出,如果三餐都在小贩中心、咖啡店或冷气食阁解决,一天人均花费为$16.89,一个星期下来则是$118.23,一个月30天得掏出$506.70。一家四口若三餐都在这些地方外食,一周平均开支是$472.92。
中部食物均价偏低 北部最贵
对比不同区域的食物平均价格,北部的午餐均价最高($6.22),中部最低($5.88),价差5.5%。这个区域趋势也反映在晚餐平均价上,北部的为$6.40,中部的则是$6.05,价差同样约5.5%。
在加冷和大巴窑能分别找到平均价最低的午餐($5.64)和晚餐($5.89)。三巴旺的午餐平均价最高,达到$6.35。晚餐花费最高的则是裕廊东,平均价格为$6.71。
早餐方面,均价最低的是女皇镇($4.33);马林百列最高,一顿早餐要价$5.12。
早餐(平均价格) | 午餐(平均价格) | 晚餐(平均价格) | |
最贵 | 马林百列,$5.12 | 三巴旺,$6.35 | 裕廊东,$6.71 |
最便宜 | 女皇镇,$4.33 | 加冷、大巴窑,$5.64 | 加冷、大巴窑,$5.89 |
新加坡各邻里最便宜和最贵的三餐平均价。(资料来源:新加坡政策研究所)
无独有偶,以上三餐平均价最低的三个住宅区(女皇镇、加冷和大巴窑)都位于新加坡中部。报告指出,在展开调查的中部、北部和西部当中,中部的用餐花费相对较低。所有饮料(咖啡、咖啡乌、冰美禄、冰青柠汁、冰罐装饮料)在中部平均价最低,鸡排在中部的平均价($7.40)也是最低的。
报告指的中部包括碧山、红山、武吉知马、芽笼、加冷、马林百列、诺维娜、女皇镇和大巴窑,大部分都属于成熟区。老区如红山、大巴窑和加冷的一房和二房式组屋以及年长居民比率较高,食物摊主在定价时或许有把这些因素纳入考量。
大巴窑食物单价最低
研究员走访了全岛26个住宅区后也发现,单价最便宜的早餐是武吉班让、裕廊西和大巴窑的早餐套餐($2),以及大巴窑的椰浆饭和咖啡乌组合($2)。
最便宜的午餐单价也是$2,同样是大巴窑的椰浆饭和咖啡乌组合,以及在三巴旺售卖的斋米粉和冰罐装饮料组合。最便宜的晚餐则是裕廊东的鱼圆面和咖啡乌,一顿只须$2.80。
另一边厢,碧山的早餐单价最贵,云吞面加咖啡要价$9.50。最昂贵午餐和晚餐是女皇镇的鸡肉黄姜饭配冰美禄($14.90)以及淡滨尼的冰美禄配鸡肉黄姜饭或鸡排($14.90)。
吃什么最省钱?
反映经济疫后复苏
设工会企业去年加薪和花红比前年多
市场积极回应抗疫限制的放宽和经济恢复常态,设有工会企业2022年提供的平均工资增长比前一年高出超过一个百分点,它们发放的花红也稍微高过2021年。
新加坡全国职工总会答复《联合早报》有关最新常年加薪和花红情况时透露,设工会企业去年提供的平均常年加薪是3.6%,比2021年的2.27%高出1.33个百分点,也比2019年疫情前的3.49%稍微高0.11个百分点。
职总工业关系处长杜惠珍指出,除了常年加薪,企业面对劳动力市场紧缩之际,不得不继续调整薪金,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花红方面,加上俗称“第13个月花红”的常年工资补贴(Annual Wage Supplement),设工会企业去年平均发放相当于2.85个月薪金的可变动花红,这比前年的2.62个月略高,但比2019年的3.1个月低。
杜惠珍说,这反映出随着经济过渡到疫后复苏,企业取得更好的业绩表现。
她观察到:“除了可变动和第13个月花红,各行各业都有企业额外提供介于一至两个月的一次奖励。个中原因包括感谢员工在疫情期间展现的韧力,以及在面对劳动市场紧缩时,吸引或留住人才。”
航空和旅游业预计强势回归
职总每年都调查设工会公司花红和常年加薪情况,这回有700家来自各行各业的私企参与调查,它们共雇用超过25万4000名可议薪员工。目前,公共和私人领域里设有工会的机构超过2100家。
疫情期间,诸如航空和旅游业遭受重创,杜惠珍说这两个行业预计会“强势回归”,在今年里或能恢复,他们给员工的常年加薪和可变动花红都比前一年高。
“劳动力市场紧缩,加上旅游人数好于预期,对工人的需求可说是被积压。因此,我们看到更大幅度的工资调整和分红,这样的做法预计将持续到2023年。”
新跃社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特斯拉博士(Walter Theseira)受询时说,整体而言,设工会的企业透过不定期发放款项来协助员工应对通货膨胀压力,而不是长期上调基本工资。
他认为:“这么做固然能应对2022年的生活费问题,但如果基本工资增长追不上通胀率,除非通胀迅速下滑,否则工人的生活水平实际上是下降的”。
新加坡去年的整体通胀率是6.1%。
放眼今年的加薪和花红情况,新加坡人力资本培训中心首席执行官何玉珠说,这得视不同行业和企业的表现而定,业绩已恢复的企业应与员工分享劳作的果实,但在业绩还没全面恢复的企业任职的员工,不可要求酬劳大大改善。
她认为,目前还不是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刻,有赖雇主和雇员一起应对挑战。她也提醒雇主,别忘记在业务改善后奖励员工、给予他们“迟来的肯定”。
职总也发现一些设工会企业遭遇逆风的迹象,杜惠珍指出,这些企业的业绩表现和前景都充满挑战。“经济增长预计放缓,职总会保持警惕并做好准备。”
贸工部上月公布的全年增长预测是0.5%至2.5%。
电子业和资讯通信业进行商业重组,加上消费者产品的全球需求下跌,职总预计今年这些行业仍会出现裁员情况。
2022年,设工会企业的裁员人数大约是4000人,最后一个季度的裁员人数有约1800人,比前三个月来得多,这与全国趋势吻合。
人力部1月底发布的预估数字显示,去年第四季的裁员人数攀升至3000人,全年则有6450人被裁。
相关阅读:
文:陈可扬、何惜薇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