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图:回味50至70年代新加坡的游乐场戏院、市集市场和巴刹!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3-05-28


1942年底,日军占领新加坡期间,首都戏院被改为共荣剧场。(徐宗懋图文馆)


1950年初,大世界游乐场门口发放救济物资。“大世界”是新加坡昔日三大游乐场之一。(徐宗懋图文馆)


1950年代,"快乐世界”的入口。这个类似西式嘉年华的游乐场在二战前就有了,许多新加坡人在这里度过快乐童年。(徐宗橪图文馆)


走过1950至70年代的新加坡人,成长年间最深刻的体会之一,便是逛游乐场和去戏院看电影,年纪小的时候跟大人去,上学以后跟同学一起去,有时甚至一个人去。逛商店,玩各种游乐设施,吃零食,看最新上映的外国电影或华语电影,看其他的表演,跳舞等等,其乐无穷。当年新加坡人不仅是童年时期,在青少年、青年时期,也经常结伴或与男女朋友去逛、去看戏。这些游乐场和戏院承载着许多新加坡人快乐的记忆。


1950年代,春节期间虎豹别墅游人如织,这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文化主题乐园。(徐宗懋图文馆)


对于海外人士来说,一般最熟悉的游乐场大概就是虎豹别墅。这是新加坡最早的主题乐园,于1937年兴建,为继香港之后世上第二座虎豹别墅,代表南洋巨商胡文虎首开大型文娱设施的大手笔。园区有各种华族传统神话故事的雕塑和造型,如西游记、八仙过海、白蛇传、十八层地狱等,包含了华族传统的伦理价值。每到过年过节,许多新加坡人到虎豹别墅游览,或者海外亲友拜访新加坡时 ,也会带他们到虎豹别墅走走。


1961年的国泰戏院大楼门口,人头攒动。这里是新加坡重要的娱乐场所,许多人在此处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徐宗懋图文馆)


至于戏院,有几家老戏院的建筑颇具气派,像首都戏院、国泰戏院、丽都戏院和光华戏院等等。战后,首都戏院被邵氏公司买下,成为邵氏公司的旗舰戏院,重新装修后内外都十分气派,有1600多个位子,还分前座、后座和楼上。


1961年,国泰戏院大楼正放映好莱坞电影《蓝色夏威夷》,许多年轻人涌进这家戏院观看首轮电影。(徐宗懋图文馆)


1962年的丽都戏院,夜里使用霓虹灯装饰,展现大都会流金岁月的风采。(徐宗懋图文馆)


1970年代后世界经济出现20年荣景,好莱坞电影工业不断推出娱乐性与艺术性都很高的电影。以上戏院都属于首轮院线,一旦有好莱坞大片推出,在新加坡也可以很快就观赏到。此外,还有更早期的经典电影,无论是文艺片如《罗马假期》《魂断蓝桥》,或是历史大场面的《斯巴达克斯》等等,影迷都大排长龙


1960年代放映华语电影的光华大戏院,老一辈华人当年经常光顾。(徐宗楙图文馆)


至于光华大戏院,则专门放映华语片,像香港的武打片以及台湾的爱情文艺片,在新加坡也曾经风靡一时。此外,老戏院大楼往往还包含了餐饮设施,看电影成为年轻情侣约会最常用的方式,不仅可以观赏电影,还可以用餐逛街。


1960年代,游乐场中的旋转木船,孩子们玩得笑呵呵。(徐宗懋图文馆)


其实,1970年代家庭电视已经日益普及,然而从1960年代到1980年代,游乐场和戏院仍然是新加坡人重要的娱乐场所,或许不像今天环球影城有高科技设备,但这些地方带给过去几代人简单的快乐,国人享受程度完全不亚于今天。至今,当他们看到老照片时,仍然津津乐道,勾起无限的甜蜜回忆。


“南洋时光”系列:

人情味浓厚的巴刹街市


1950年代余东旋街的珍珠巴刹,黄昏时分许多人到那里买东西,因为地方宽广,购物环境相对舒适。(徐宗懋图文馆)


“市场”或“市集”,两者在语义上略有差别。市场是每天都有的,市集是只有在特定假日或节日才有摊位聚集的场所;至于“巴刹”,则包含了市场和市集两种性质。巴刹音译自马来语pasar,源自波斯语bazaar,后者为传统大型市集,常见于回教国家。新加坡受到马来语影响,华人把市集称为巴刹。


1950年代广合源街口的市场,过年时非常热闹。(徐宗懋图文馆)


巴刹是新加坡人过往岁月重要的生活记忆,不仅是买菜吃饭,也是成长过程见识大千世界,乃至学习社交的场所。


1950年代牛车水热闹的市场,每天早上主妇们会到这里买菜。(徐宗懋图文馆)


1950、60年代,由于牛车水人口密集,加上华人有浓厚的商业文化及各地方的饮食习俗,那里自然形成相当规模的巴刹街市,每天都有许多居民涌入市场买菜、吃东西,甚至连外国人也听闻那里什么都卖,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鱼类,以及各种南北货批发。


1950年代拥挤的牛车水市场,售卖各式各样的食物。(徐宗懋图文馆)


1960年代,市集中的印度煎饼小贩,其特殊手艺非常吸引顾客。(徐宗懋图文馆)


至于饮食摊位更不在话下,早期的牛车水市场也是美食中心,有上千个摊位,各种福建、广东、马来、印度等地方美食样样俱全。每天清早,市场内人流不断,一片嘈杂声音。那些年两旁店屋楼下店铺每月租60元,楼上单房月租6元,不少摊位老板为了拼事业,努力地在这里找一块立身之地。


巴刹及其周遭是一个完整的小区体验,这里有为生活拼命的小贩,买菜会讲价的顾客,为全家张罗吃饭的家庭主妇,还有跟着父母来帮忙顾店的小朋友,一旦有空档自己就玩起来。青年男女也会约在这里找美食。


1950年代牛车水一带也吸引印度妇女前来买布。(徐宗懋图文馆)


1950年代牛车水市场边一个卖宋谷帽的摊位。(徐宗懋图文馆)


1950、60年代,由于牛车水人口密集,加上华人有浓厚的商业文化及各地方的饮食习俗,那里自然形成相当规模的巴刹街市,每天都有许多居民涌入市场买菜、吃东西,甚至连外国人也听闻那里什么都卖,新鲜的水果、蔬菜、肉类、鱼类,以及各种南北货批发。


至于饮食摊位更不在话下,早期的牛车水市场也是美食中心,有上千个摊位,各种福建、广东、马来、印度等地方美食样样俱全。每天清早,市场内人流不断,一片嘈杂声音。那些年两旁店屋楼下店铺每月租60元,楼上单房月租6元,不少摊位老板为了拼事业,努力地在这里找一块立身之地。


巴刹及其周遭是一个完整的小区体验,这里有为生活拼命的小贩,买菜会讲价的顾客,为全家张罗吃饭的家庭主妇,还有跟着父母来帮忙顾店的小朋友,一旦有空档自己就玩起来。青年男女也会约在这里找美食。


1950年代,牛车水余东旋街南天酒楼前的玩具摊位。流动摊位是旧时新加坡的特色之一。(徐宗懋图文馆)


尽管人很多,但经常光顾的人和小贩们都彼此认识,充满着浓厚的人情味。在人声沸腾中,有着生活简单平凡的乐趣,并成为日后美好的回忆。


1950年代,市区空地上的临时摊贩,尽管很简陋,但很聚集人气。(徐宗懋图文馆)


现今,除了坐落在牛车水大厦的巴刹与熟食中心,新加坡还有几个著名的“巴刹”,包括老巴刹(Lau Pa Sat)、中峇鲁巴刹与熟食中心、黄埔巴刹与熟食中心、芽笼士乃巴刹与熟食中心等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不少老旧的巴刹都翻新整修一番,过去的缺点如恶劣的卫生环境,散发臭味的野生宰杀等,都有大幅的改善。一些传统巴刹则被拆除,改建为新式楼房。


无论如何,传统巴刹街市的热闹景象深深地留在老一辈新加坡人的脑海中,它拥有新加坡过往岁月缤纷多彩又温情满人间的一面,也是无价的流金岁月。


相关阅读:




文:联合早报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热门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