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图】新加坡早期的渔村风貌,你见过吗?

联合早报 新加坡鱼尾文 2023-08-19


新加坡在世界地图上,曾是一座小渔村。然而,现在有关新加坡渔村的历史影像却非常稀少,年轻国人对此,也可能没有什么印象和概念。其实,在1980年代新加坡全面城市化之前,这里仍有许多农村渔村和码头,包括大家较熟悉的驳船码头。


15世纪初或甚至更早,中东商船航向中国福建一带,以及中国商船下南洋时,双方会在新加坡这个小渔村交会,除了做食物和淡水的补给,也同时进行小额贸易。直到19世纪初,莱佛士在新加坡开埠后,殖民地港口的国际贸易、城市建设管理、经济作物种植等事业,才快速地展开。


1950年代的新加坡河岸景观。(徐宗懋图文馆)


1950年代,许多船务公司把办公室设在新加坡河岸边。(徐宗懋图文馆)


1950年代,新加坡河上的红头船。(徐宗懋图文馆)


驳船码头繁忙的搬货工作。(徐宗懋图文馆)


由于新加坡卓越的地理位置,货运转口必然成为最大的经济动力,也形成发展的主要脉络,港口的各种硬件和软件设施,跟着逐一出现。货畅其流后,自然带动了运输、仓储、住宿、饮食等行业,如此变更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外来人口快速增加,自然也带来居住和饮食的消费需求,这种经济脉动造就了新加坡的繁荣。


码头不仅成为新加坡的形象代表,也涉及实际的生计。做生意的人要到码头看管仓储,盯着货物的装运,或召募工人。国际商人也住在码头附近的旅社,白天谈生意,晚上逛一逛这一带的商街和餐馆,或者欣赏码头夜景。今天,新加坡河两岸经过改造重建后,其商业、娱乐和观光的功能比以前更强了。


二战前后,国际人士对新加坡最直接的印象,就是沿着新加坡河的几个著名码头。熟悉的景观包括:河边宏伟华美的邮政总局和国际银行,码头工人忙碌地上下卸货,河岸密集停泊的接驳船,以及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的河岸景观。这些国人深刻的印象,尽管今天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但仍然深植在人们记忆中。


快速消失的渔农村景观


1950年代海边的马来村庄,高耸椰树下的传统马来房屋,形成一道迷人的渔村风景。(徐宗懋图文馆)


岸边背着幼儿的马来妇女。(徐宗懋图文馆)


一名年轻的马来渔夫正在整理渔网。(徐宗懋图文馆)


1950年代,一名渔夫划着小船;他们通常会贩卖一些物品给较远处的大型船只。(徐宗懋图文馆)


对照繁华和人口密集的市区,是沿海的传统渔村,以及内陆的农村。这是新加坡开埠前,已经存在上千年的人文地理。尽管受到城市化影响,这些村庄的范围越来越小,但在1970年代之前,新加坡海岸仍有不少渔村,人们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一名农夫在菜园浇水,收成虽不多,却充满田园之乐。(徐宗懋图文馆)


农田中的传统马来牛车。(徐宗懋图文馆)


1950年代,传统菜园中的农夫。(徐宗懋图文馆)


1960年代左右的渔村照片,生动反映了过去渔村的美丽风貌。至于农村,新加坡土地有限,一般人食用的农产品多仰赖外地进口,新加坡农民大多是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这些老照片反映了过去新加坡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


随着人口增加,新加坡将发展策略集中在国际商港、金融和旅游中心。在土地规划上,现代化的港口、办公大楼、商业旅馆、旅游设施、居民住房、公园绿地、历史建筑保护等等,成为建设重点。码头的作业被现代港口操作取代,沿岸建筑重新改造后,依然展现现代商业活力。然而,偏远的渔村和农村景观,却快速地消失了。


尽管大部分景致都已经不在了,但它们所代表的美好记忆,始终是人们心中最深的情感。无疑地,这一批珍贵的历史影像也必然是新加坡丰富的文化遗产,值得永久保护与珍藏。


相关阅读:




文:联合早报


 

关注新加坡鱼尾文视频号

收看独家访谈、特约节目

了解本地新闻、热门资讯

一只爱生活、文艺范的小鱼尾狮
带你了解新加坡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
领略小岛深处那些鲜为人知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