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走丝绸之路‖“天汉”之城丝路寻踪 南充丝绸在唐代雄冠全国

南充贸促 2022-05-10


南充丝绸久负盛名

汉中在历史上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从古至今,一直是全国生产优质原料茧的最佳适宜地之一

汉中市因汉水而得名

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


       汽车驶出汉中出口,一座整洁安静的城市出现在眼前。“丝路寻踪·源点南充”重走丝绸之路采访组走在汉中街头,很容易捕捉到丝绸之路的现代踪迹:高大的浮雕、带着自豪感的形象标语、友善的民风。
  有关专家表示,南充丝绸在唐代已经雄冠全国,经蜀道运往汉中,再经西安运往中亚和欧洲,成为丝绸之路的靓丽风景。南充的丝绸文化与历史积淀,与汉中相融互补,成为推动两地经济和旅游发展的强劲动力。
   

出使西域

张骞两度打开汉代国门


     “好热哟,要注意喝水,谨防中暑。”在汉中市滨江路,一名和蔼的大妈在街边摆了一个冷饮摊,热情地向行人免费提供茶水。

  汉中历史积淀深厚,这里高楼不多,但是绿树成荫,街面楼店在整洁规范之中处处留存着秦砖汉瓦的痕迹。汉中是一座三线工业密集的城市,拥有很多规模和产值出众的厂区,但是汉中人更加看重的却是厚重的历史和丰足的自然物产。

  拜将台位于汉中城东南角,相传为刘邦拜韩信为大将时所筑。拜将台的梯形台身、台阶和扶栏,呈现出典型的汉代建筑风格。当地向导介绍,形象高大挺拔、右手端将印、左手执佩刀的韩信塑像是近年复建的,但是拜将台却是旧貌。拜将台是汉中市一处闻名遐迩的景点,场内有座陈列馆,将汉中历史沿革和典籍分类陈列。整个陈列馆也全部按照汉风旧制建设,场面与细节均一丝不苟。仅此一处,足见汉中人对待历史的态度。

  最令汉中人骄傲的古代名人当属张骞。张骞生于汉中市城固县,张骞墓如今也是备受游客青睐的景点。历史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前后历时数十年。张骞出使不仅了解西域各族情况,也把汉王朝的茶叶、丝绸等物品带到西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把西域各地的音乐、舞蹈、杂技、风土人情传入中原。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人们沿着他的足迹,频繁来往于中原和西域之间,逐渐形成连接东西、横跨亚欧大陆7000余公里的陆路交通线,而以中原丝织品为主的东西贸易在汉唐时期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后人把张骞通西域的首功,与欧洲探险家发现美洲大陆媲美。

  如今,张骞的历史贡献已经成为汉中人珍贵的人文资源。从2016年起,汉中市投资65亿元,在城固县博望街打造占地5331亩的张骞文化产业园,在丝绸之路上建起了一个世界文化遗产观光区和丝绸文化体验区。




陕南重镇

重振丝绸之路经贸雄风


      北有秦岭,南有巴山,蜿蜒汉水横穿平坝而过,千年汉水成就了千年汉中。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汉中大米成为驰名全国的优质特产。汉中自古重视栽桑养蚕,经过千百年历史演进,至今汉中仍有两三个县有桑蚕聚集区。特别是城固县现有桑园面积3.6万亩,年产鲜茧120万公斤,境内蚕丝被、枕芯产品颇有特色,年产值达1.37亿元。

  近年来,汉中大力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快苏陕合作“园中园”建设,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发达地区合作交流,开创经贸交流新局面,提升“两汉三国、真美汉中”城市品牌的影响力与美誉度。特别是在激活、用好丝路文化资源和经贸优势上做文章,助推汉中城市发展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丝路明珠。

  “汉中在历史上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汉中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介绍,汉中向南有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与四川相通,其中金牛道为官道,米仓道和荔枝道为商道,南充与汉中的交通,主要由米仓道承担。汉中向北,有连云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荔枝道)穿越秦岭,抵达西安。因此,汉中是南充丝绸、茶叶往北运输的必经之路和重要中转地。此外,从嘉陵江水运转经汉中,也是南充丝绸北上至汉中的通道之一,只是水运较陆路运输更慢。

  “历史上汉中与南充的经贸联系较紧密,现在两座城市沟通交流的优势更明显。”汉中市有关专家介绍,南充位于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又位于成渝经济圈的中心,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西成高铁、兰渝铁路等渐次开通,南充与汉中的交通更加便捷,经贸合作与旅游发展的潜力巨大。汉中与西安相隔秦岭,汉中人与西安人的方言与饮食相去甚远,差异很大;相反,汉中人与四川人方言与饮食习惯相近,这在文化民俗上拉近了汉中与南充的距离。




专家建议

南充汉中可打捆推进旅游开发


     南充丝绸在历史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形成的文化内涵,备受学界称道。
  汉唐丝路与秦岭蜀道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中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充丝绸是全国范围内延续5000余年历史而没有中断的唯一的丝绸种类,是由南充湿润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勤劳的人民造就的,这也是有据可考的。
  梁中效介绍,桑蚕最早可能出于羌人。氐羌族人原居高原,后来向河谷平原迁移,导致四川盆地内桑蚕最早出现。据史料可考,先秦两汉时期,中原、关中、大西南等地最早出现桑蚕。当时南方为水乡之国,尚不具备桑蚕产生的条件。大西南主要是四川盆地内的南充等地,桑蚕尤盛。
  在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南方气候变化,加上多种原因出现的北人南迁,桑蚕才被传播到江南。此时南充丝绸发展迅猛,技术一度领先。唐朝时,南充出产的一种绢,长15丈,重量不足一斤。这种工艺在当时已经达到罕见的高度。从此,南充丝绸基本上代表全国丝绸的最高水准。两宋时期,由于气候变寒,中原桑蚕消失,西南、江南桑蚕继续发展。元朝时候,江南丝绸渐渐超西南,但南充丝绸仍一枝独秀。
  梁中效说,丝绸在古代是一种珍贵的物品,不但可以制衣,还一度充当钱币。当时市面上常常把铜钱与丝绸作为等价物,用于市场交易。安史之乱期间,唐玄宗逃难至四川,当时跟随军士斗志不佳,军心涣散。这时正好碰上往朝廷进贡的丝绸车队,唐玄宗当场将丝绸奖赏给士兵。士兵将这些丝绸送到市场上,就可以交换一切需要的物品。
  汉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琼波表示,南充与汉中虽不同处秦巴山脉,但三国文化和丝绸文化历史资源丰富,可以打捆推进旅游开发,实现旅游线路延伸和优化,做大市场蛋糕;两地旅游业可以对口交流互访,进一步寻求合作契机;两地景区可以互推营销广告,引导客源,通过交流合作把各自的旅游蛋糕做大做强。




内容来自南充日报

● 一图读懂|市委书记宋朝华为南充县域经济发展破题

市委书记宋朝华率招商小分队赴北京开展投资促进活动

● 南充经开区与南通泰禾化工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助力南充打造油气化工千亿产业集群

宋朝华:着力将南充国际会展中心打造成现代时尚的标志性建筑

重走丝路 从南充出发 ———2019中国西部丝博会大型文化采风活动出征仪式举行

2019年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 以投资推动经济稳步增长,南充招引大企业大项目落地发展

今年上半年,南充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586.89亿元!占GDP比重达到60.3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