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位“高中生”的回信,替“方方阿姨”
某“高中生”你好!
今天看到你的宏文《一位高中生给“方方阿姨”的信》,不由得感叹:现在的高中生毕竟是厉害了,洋洋洒洒数千言写下来,笔法阴阳怪气,指桑骂槐,深得皮里阳秋的要旨。光以写作能力而论,真是甩了当年的高中生们好多条街。
回忆起我读高中的时候,一篇八百字的作文都觉得字多,经常要凑一凑,而我的写作在班里还算得上是不错的。说你才是一位高中生,真是令人不敢相信,只好感叹一代更比一代强。
不过再看到你文末设置的打赏此时已有3000多人,还在不断攀升,留言区又不开放的时候,我疑心是营销号的代笔。
不知道我国现在的数千万高中生看到你的文章,会不会纳闷:怎么不知不觉就被代表了。虽然你自称“一位高中生”,但读者难免会觉得,莫非当代的高中生都成这个样子了?还是一些人为了博眼球、引流量、要打赏,假冒高中生的名义,毁人不倦?
我离高中生涯已有近20年了,看到你的文章,真是虎躯一震。当年我的高中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是每个年级的课本都有入选的。老师讲到鲁迅时都说,虽然现在是和平时期,我们身处美好的新中国,但鲁迅先生倡导的批判精神,独立思考的精神,永远都不会过时。
鲁迅先生身处黑暗的时代,对很多事情都有批判和质疑,但他唯独对青年人始终满怀希望。他常常说,要肩住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过去;扫荡人间的诸般黑暗,就是未来青年人的使命。我一直记着他的话,所以这次婆婆妈妈了几句,希望能和你这位当代的青年人交流。
鲁迅先生去世时,上海30万人民自发为他送行,他被誉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国家的良心。历史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对国家的批评都是因为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我想,你下笔洋洋千言,肯定博览群书,熟知历史。而且你特地谈到鲁迅,想必对他也不会陌生吧?不知是否同意对他的上述评价呢?
今天新中国取得了伟大成就,和过去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世间美好也是主流,但并没有消灭所有难题。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类面临着的共同问题并没有减少:从气候变化到环境污染,从意识形态对立到国运之争,人类同族群间、不同族群间的矛盾还有不少,仍然有很多杀伐,很多猜忌,很多对抗,很多浪费。
中国的体制很有优势,本次新冠疫情后期的处置速度和力度就能看得出来。但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一样也有。我们还有自己的现状:至今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不少人看不起病,有不少人买不起房,有不少人上学难。
我们当然要为国家的进步欢呼雀跃、真心点赞,同时是不是也要关注下现实的问题呢?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建言,乃至是激烈的批评,是否也可以被视为爱国的言论和行为呢?
伟大的作家都会明白,人类天生就是有不足的,这就表现在任何国家和制度都不可能完美。这点你也说了,所以鲁迅始终饱含深情,提出问题,并大声呐喊。他的用意从来都不是要反对某个国家、政府或制度,而是要用问题来唤醒社会,提醒大家都来关注某些问题,共同提出意见建议,最终推动问题的解决,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美好。
可能在你看来,提出问题本身就是不和谐的,批评本身就是不够正能量的。你提出现在不需要鲁迅了,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让你不舒服。不光是让你一个人,这些年来,鲁迅文章从中学课本中逐步退出,就是因为让很多人不舒服了。用你的话说,他天天批评骂人,太不正能量了,对不对啊?
真是不好意思啊!在我看来,真正的正能量从来都不是简单点个赞,提出问题或批评本身同样是正能量。比起自嗨、自夸、自吹自擂,提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需要勇气,需要真知灼见,恰恰是更大的正能量。
你打了很多比方,教育“方方阿姨”不能吃着国家的饭骂着国家的娘,批评要注意家丑不可外扬,要懂事要孝顺祖国母亲。这些比方都很生动,真是难为你一位高中生了。当然也要客观说一句,这些比方打得有点粗暴。我就不说愚蠢了,毕竟对高中生要以鼓励和正面引导为主。
你的比方从个人角度出发,我也从个人角度来打几个比方吧:想想当你在跟父母抱怨学校老师的一些问题,跟老师抱怨同学间的一些矛盾时,跟同学抱怨父母的一些管教作风时,你是故意在抹黑学校,抹黑同学,抹黑父母吗?我猜不是,你只是单纯吐个槽,或者反映下问题,最后还是想解决问题。
你抱怨的时候,不会想到家丑不外扬、校丑不外扬,或者同学之丑不外扬,所以不跟父母、老师、同学说吧?因为你知道,他们会理解你的抱怨,知道你始终是爱父母、敬老师、亲同学的。
至于有些不相干的人听到你的抱怨,背后攻击你父母或老师虐待你、同学对你别有用心,你肯定不会在意。就算你愤怒,你也只会去跟那些不相干的人理论,或者干脆跟他们打上一架。但你不会怪罪自己。
这个比方不知道你觉得是否恰当?我觉得引申到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多少有些不太恰当。国家和个人的关系是母子吗?恐怕不是。以日记的方式记录本次疫情中的感受,乃至提出质疑和批评,是家丑外扬吗?恐怕也不是。
我想每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在看了日记后都会说,不管我是否同意方方的话,但我知道武汉人真的不容易,湖北人真的不容易。他们需要更多理解,更多关爱。疫情已经大为好转,但还没完全过去,次生灾害还没有完全显现,藏在武汉人、湖北人乃至全国人民心中的震撼、悲伤、愤怒、遗憾、后怕……这些情绪也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倾听和安抚。
从这点来说,方方日记不是家丑外扬,是在抚慰创伤,同时在反思和推动反思。一段时间以来,包括方方老师的封城日记在内,很多带有批评性的文章都会带来很多争议,这种争议在我看来不是坏事,至少它体现了全社会关注疫情形势、关注疫区人民的命运、关注祖国发展的心。
从这个角度上可以说,围绕方方日记有多少争议,就有多少爱国的赤子之心。我相信你也是一份赤子之心,所以你的信有几千人打赏,几万人点赞,几百万人阅读。与此同时,你也因为广泛的关注而拥有了更大的责任,因为你的态度能影响很多人。
希望从这篇文章开始,今后不管方方阿姨或者哪位叔叔、爷爷说什么,你都可以记着李文亮叔叔的一句话:健康的社会要容忍不同的声音。对你同意的意见,你可以点赞;对你不同意的,也希望你能看到对方背后的善意。我们都是中国人民,普通中国人个个都是爱国的,这点我充分相信,你也要相信。
所以,不要轻易怀疑人家的动机,也别随便从国家高度去指责个人。小小年纪不要随便给人扣帽子,任何公共讨论中,保护别人同时也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式,是就事论事。
最后说两句:什么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你的观点是,作家要写出激励人心的作品,弘扬正能量。我觉得挺有道理,但我并不完全同意。我以为的正能量并非只有激励人心的打鸡血,也有感同身受、倾听悲伤。正如伤痕累累的武汉人此时并不需要加油,只需要倾听。
在我心里,也有个对优秀作家的评判标准:能够站在人类和人性的角度,用作品探讨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真善美。这其中有些是激励人心的,有些不那么激励人心;有些是正能量的,有些不那么正能量。但只要作家是遵从本心,我认为都值得尊重。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人之言,你可以反对,但相信你不会随便给我扣帽子,对吧?
我们这个社会,肤浅的正能量一向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具体对你来说,希望你始终抱有自己的正能量,但也要允许别人有别的正能量。大家都是正能量,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
套用你李文亮叔叔的话来说就是:健康的社会,要容忍不同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