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韵烛光 | 刘恩至老师:把同情马克思的人教得多多的,把排斥马克思的人教得少少的

学习部 清华大学学生会 2023-12-28

“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是由清华学子自发提议,清华大学学生会组织承办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举办八届。活动通过投票评选出同学们喜爱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并展现更多触人心弦的师生故事,促进师生交流。经过全校本科生推选和评选委员会严格的审查,刘恩至老师被提名第九届“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的候选人。



 教师简介 



刘恩至,男,汉族,中共党员。2014年获复旦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17年获复旦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20年获清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国家公派联合培养。2020年进入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现为教研系列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国外马克思主义。面向本科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向博士生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课程。曾获北京市第十一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最受学生欢迎奖、最佳现场展示奖、最佳教学反思奖。



成长经历


01

刘老师可以简单给我们讲讲您的成长经历吗?


我2010年考入复旦大学法学院,本科学的是法律专业。2014年读研时换了专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三年之后,2017年来咱们清华大学马院读博,2020年毕业之后就留校了。当然,读博期间有一年的时间去德国交换学习。留校之后,我从2020年开始就给本科生上马原课,到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此外还给本科生上过《形势与政策》,给博士生讲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02

老师选择马克思主义专业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当年选择马克思主义专业确实受到了很多的非议。因为马克思主义在那时还是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我个人也遭遇了来自外界的一些反对和质疑。我当时确实没有考虑太多功利层面的因素,主要还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我在本科期间就旁听了许多马哲界大家的课程,和马克思主义领域的同学交流也比较多。读研之后,我更是几乎全身心地投入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这一抉择还是正确的,是符合我的本心的。


 

   刘恩至老师生活照

03

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呢?


做老师的话,首先可能有一些家庭的影响,我的母亲是一位可以说非常优秀的中学老师,我的家人还有很多老师,我可能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我曾经也考虑过当一名法官,也在法院实习过一段时间,但我最终感觉法官这个职业并不是自己的理想,最后还是做好了当老师的准备。尤其是我转到马院之后,就下定决心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因此几乎把自己硕博六年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学习和科研中来了。



 

 教师故事


04

可以给我们分享您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感觉吗?


当时的感觉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爽。我是特别喜欢上马原这门课的。我从来不是把马克思主义这门课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不只是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因为我给自己的定位还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简单来说,就是我有一种给大家来讲马克思主义的冲动。早在学生时代,我就非常喜欢向同学们去灌输,或者和不同观点去辩论。所以当我真正得到一个机会,走上讲台,面对200多名学生,向他们来普及马克思主义时,我真的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师生交流


05

刘老师从教三年来印象最深刻的学生有哪些?


我和一些学生大概会有一点心有灵犀。他们课后找我讨论问题,并不是因为某些知识点没有搞懂,也不是为了和老师套近乎“刷脸”。我分明能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着自己的理解。因此我们之间的交流会非常顺畅,我也特别愿意多和这些学生多交流,一部分同学甚至到现在还和我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也正是这些同学让我觉得自己的教学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06

刘老师的课堂有哪些特点以及对同学们有什么要求呢?


我的马原课大概有几个特点吧:一是我不用PPT,纯粹写板书。因为我原来旁听的一些哲学大家上课也不用PPT,我现在就有点想要东施效颦。二是我上课从不点名。这也和我学生时期的经历有关,自己当了老师之后就不愿意活成自己不喜欢的样子。三是我不让学生做pre,大家听我讲就可以了。因为我感觉每次上课我都有很多东西想要分享给大家,我希望把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最大程度地传播出去。



 

07

老师也刚提到用马克思主义来解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在讲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时,我会大讲特讲现存的“996”现象。比如所谓的福报、狼性文化等等,虽然他们的话语背景不太一样,但本质上都是资本逻辑的意识形态宣传,反映出当代中国社会仍然存在的资本关系和劳资矛盾。这就需要我们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在劳动者的立场上,进行批判性的分析。



 

 清华回忆


08

老师在清华读博期间印象深刻的一些事情?


其实我在清华园的时间不是很长。读博期间我去德国留学了一年,之后因为疫情又有一个学期没能返校。所以很遗憾,三年的读博时光我只有50%的时间呆在清华园。但我还是非常深切地体会到了无体育、不清华的精神,并且也以自身行动来践行这一精神。我当时几乎每天都去游泳馆游泳,清华的体育精神对我影响很大。还有一点,我们清华马院,以及哲学系,都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静下心来,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深入研读。这种文本研究的传统对我也有很大影响。



 


“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

投票环节即将开始

 

请大家多多支持刘恩至老师

投出你宝贵的一票吧!


也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更多与刘恩至老师的故事!




  采访 | 严雯乐

编辑 | 马越洲

排版 | 靳增晖

审核 | 李雨欣 张芷薇 王 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