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的 “隔离” 日记 | 湖北黄冈来信

李伟梁 法政同心社工 2021-03-16

2020年2月3日 / 正月初十 / 湖北黄冈 罗田 / 晴


作者 / 李伟梁

编辑 / 阿ben


 一


不错,我在黄冈。除了武汉,湖北第二大疫区



1月23日,腊月二十九,除夕的头一天,武汉封城了!当天,我发了第一条朋友圈,“封城了,武汉挺住”。紧接着,人民日报发表社评,“必须向顾全大局的所有武汉市民致敬”。


封城这个词,是我脱口而出的。印象中,和平年代的共和国从来没有干过这事。很快发现,大家不约而同地都在用这词,包括媒体。这词,有种既悲壮又豪迈的感觉。



很快,继武汉之后的湖北十三个地区宣布封锁,包括黄冈。大年初一上午,罗田宣布封县,当天下午两点起高速、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全部封闭。爱人之前提议初四返程回浙江,我未置可否。这下可好了,插翅难飞,干脆不用纠结了。


其实,正如她所说

即使能走,我也不舍得离开的,故土难离啊。




往年,贴春联一般大年三十,最迟初一。每次,我都会拖到初一才贴,毕竟初二就有亲戚上门拜年了。因此,催我贴春联,也成为老妈每年的常规动作之一。没想到今年因为新肺炎,这春联我一拖就拖到初十才贴。用网上的段子来形容,这些天啊,心情一直是跌宕起伏……午饭后,搬了梯子,准备开工,结果一脚踩去,横档断了一根。怎么办?偷瞄了一下老妈,正躺在床上看电视,并没有发现。毕竟,这么多年了,最怕的还是老妈的“骂”。赶紧找来柴刀和锤子,找了根结实的棍子,两头削尖,成功地补上那根横档。自我感觉手艺还不错,小时候的砍柴功夫没有丢,于是找到另外一根瘦弱的横档,一刀劈断,再补一根,感觉很圆满。



此时,老妈终于发现了我在贴春联,赶忙过来帮忙扶梯。这个动作,每年如此。今年,我也无法拒绝,只好两边地形看清楚,做好意外闪躲的准备,一旦梯断了我不能直接跌在她身上。对联贴好了,她如同往年一样,问我春联上是哪些字。老妈,出身孤苦,没上过学,大字识不得几个,似乎对识字有特别的兴趣。


今年,我没有再像以往一样告诉她,只是冲她笑了一下,嘴里说了声,“自己看”,用的一般音量,她肯定听不见。从前年开始,她听力逐渐不行了,给她配的助听器先是弄掉一只,后来弄坏了一只,修好以后又坏掉,说话必须贴近耳边、很大声音“吼”才行。年幼时,孩子学会了对父母察颜观色,而今,年迈的父母反过来对孩子察颜观色,人生之悲且无奈,且行且珍惜,这次特别的假期是我陪老妈的绝好机会。


记得从上大学开始,就再也没有机会在家里过元宵节,这次应该没有问题了。



封闭在家里,甚感无聊,刚好手头有部闲置的手机,何不拍个延时?我家的房子在全塆处于次高的位置,基本上可纵览全局。可惜没带支架回来,只好在楼顶找了块砖头摆好手机。一直拍到了天黑,近三个小时,收获了26秒的视频。看了下,感觉效果还不错,取名为“村庄的动与静”,配了首很喜欢的歌“武汉你好”,发了个朋友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s3060ha0oon  


视频上动的,有袅袅炊烟,还有穿梭的人流,符合我一贯的唯美口味。其实,真正应景的不是落日与炊烟,而是人流。乡亲们,看来还是不习惯按捺在家,而是到处走动。串门和拜年确实少了,但公共场合的聊天和聚合还是无法避免。也许频率没有往常的高,但从延时的视频上看,人流还是“穿梭不息”的,正好说明了公共场合带口罩的必要性,哪怕你见到的、走过的路上没人,不要心存侥幸、以为你经过的是“无人区”。另外,拍这个延时,确实想留下点纪念,春节中的村庄安静如此,百年难遇。


突然,莫名的心酸,一如一个短视频中,一个小伙开着车,看到空旷、通畅的道路,哭着将车停在路边,我的祖国生病了……



这个春节,大家都憋疯了。在爱人的家族群里,一帮成年人开始玩起了抢红包的游戏。规则很简单,每次10元,发7-8个红包,手气王接着发。当然,手气王并不值得羡慕,因为会亏本。有人手气好,连续中奖,一边大叫“倒霉”,一边高兴的续发红包,发完又拼命抢。时间长了,也有些规律了,2元以下一般没事,过了2元,便危险了。抢到的金额比较大时,忐忑地点击“查看大家的手气”,发现自己不是手气王时,便感觉赚大发了。我电脑、手机同时要干好多事,没时间专门去盯屏幕,偶尔点一个,竟然中招,当了手气王,发完了感觉亏了,便又加入了抢的行列。



每到晚上,群里便开始有人吆喝游戏开始了……一个简单的游戏,被我们这一群人玩得不亦乐乎,可见大家都憋着了。提到憋,孩子和老人其实比我做得好,儿子初二就跟我说憋坏了,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排解,很少来找我宽慰,而老妈也是最近两天被我完全禁止外出后才憋不住了。反观自己,最高一天发了十四条朋友圈,捂脸,汗颜,还是憋不住啊。还好,大家都有手机,通过网络,还能如此咫尺天涯的“活着”。


有句话讲得非常好,家是一个你呆着无聊的地方,却是许多人千方百计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医生护士,社工义工,军人警察,党员干部,社区工作者,物业人,无数人舍弃温暖而安全的家,逆行而上,而我们只需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家,哪里来的憋屈或憋狂呢?



鼠年吉祥,但谁都没想到开局如此艰难。



湖北和浙江是每年春节往返的两个地方,武汉是我工作生活十四年的地方,黄冈是我出生成长的故乡。也许是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流年不利,这次的疫情中,省内,武汉第一,黄冈第二,国内,湖北第一,浙江第二。这几天,关于浙江,赞美之声不绝于耳,有两篇文章通过微信广为流传,《此生无悔入浙江》,《浙江,这段时间你凭什么如此特立独行?》。很多人转了,我也发了。关于湖北,除了援助、祝福和加油外,对于湖北的官员,慈善总会,红会,各方批评和指责纷纷出现。开始,我基本上不会转发那些“负能量”的信息,到最后,也忍不住加入了“批评和指责”的行列,正所谓爱之愈深责之愈切吧。浙江和湖北,对比鲜明,浙江的朋友无比自豪,而湖北的朋友也给我留言,说我选择对了地方。



只是,选择对了又如何?此际,湖北不让走,浙江不让回,心有所向,却无归途。


晚上,看到同学发来的武汉火神山医院转运病人的视频后,真的特别高兴,反复看着那15秒的视频,看高架桥上那长长的救护车流,仿佛又触及了心底的柔软,这就是我的大武汉,无论面对多少指责和批评,他依然坚定地向前奔跑,与死神搏斗,绝不低头……


眼眶湿润的我,轻轻地说了句

“等你重启播放键,我一定来吃碗热干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