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谷
和谷《石槽记》西安晚报2021年4月10日悦读周刊
石槽记
和 谷
这一幅吆牛犁地播种冬小麦的图片,是网友从甘肃偏远山村发送的,这让渭北老家的村民也感到诧异。网友说,这里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尽管已经脱了贫,种庄稼也还是离不了牛。
试想,从牛被驯化为农民的朋友那时候起,彼此相依为伴,春种秋收,夏耘冬藏,繁衍生息了一代代人与畜的生命,这个链条从来不曾断裂。《诗经》有“尔牛来思,其耳湿湿”的句子,那遥远的田园牧歌,令人愉悦。
牛是高尚的食草动物,活着任人驱使宰割,死后的皮囊如果做成响鼓,仍然吼声如雷。耕牛用不上了,变成了肉牛,为人类提供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石头做的槽,却不会腐烂,与任何血肉之躯和植物相比,更坚硬地拥抱着泥土。
农村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这副石槽又物归原主,分给了年过半百的父亲。像一茬茬庄稼,一代代人和牲畜在交替,生生死死,唯有这副石槽不动声色。原畔上盖了新房,石质的碌碡、石碾、石磨、石臼和石槽,守候在丢弃了的旧宅窑洞里。一则单枪匹马难以挪动,二则也不大派得上用场了。
种了一辈子庄稼的父亲,擅长调教烈倔骡马,上了年纪没有气力,思来想去,还是在集市上花几百元牵回一头关中品种的小母牛,指望它添牛犊致富。这便盘起了祖辈留下的石槽,从早到晚把牛拉出拉入,割草铡草,甚至不惜用米汤喂养。小母牛长大了,膘肥体壮的样子,怀上了小牛,父亲有了指望。
也就在生牛犊的时候,因难产把牛犊闷死了,人说因这头母牛从来不耕地使唤,养尊处优所致。怪不得,有经验喂养母牛的老饲养员,每天和牛一起晨练,下坡上坡跑十几里。从不掉泪的父亲,抚摸着绸缎一样柔软光洁的没有气息的牛犊,哽噎无语。这便失意地卖掉了母牛,清理了牛圈,将石槽一块块拆开,闲置在院落一角,用柴草掩埋了。
弟弟买了小四轮拖拉机,耕种几亩承包地,也代耕外出打工的四邻的田地。麦子玉米每斤价值一块多钱,收入不抵进城收破烂的,一些土地便撂荒了。弟弟流转租用了大片土地,又贷款购置了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脱粒,在田间地头即时销售给粮食收购商,略去了自己晾晒和贮藏的环节,便捷又省心。只是预留自家吃的,有时干脆在粮店买面粉吃。也开着收割机到附近揽活,收割一亩麦子五六十元,收入不薄。
喂养家畜的时代,庄稼的秸秆是饲料,牲口的排泄物是优质有机肥。草木轮回,化为泥土,又生长出五谷,自然的造化奇妙无比。家畜因经管成本高而消失了,化肥易于土地板结,为农业科技带来了新的难题。改善环境的需要,禁止焚烧秸秆,传统的烧炕、火炉取暖也在逐渐被电器化取代。人欢马叫的农耕景象,揭开了新的一页。
父亲弥留之际,记起了曾经相依为命的牛,唏嘘不已。还有丢弃的石槽,叮嘱弟弟把它重新合拢装置,陈列在院落里供后人观瞻。
往期文章阅读: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