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轶文!和谷1985年在西安文学院谈散文的真情与诗意/南生桥

黄堡书院 黄堡书院
2024-09-24


在罗马 1997


谈谈散文的真情与诗意——和谷1985年7月28日在西安文学院的讲课南生桥 记录主持人介绍:和谷,青年作家。与贾平凹大学同窗。起初写诗,后写散文。去年获省开拓奖。近一两年写报告文学,如《市长张铁民》(刊《延河》),《石鲁》(刊《文学时代》)一、散步与失眠散文创作灵感的因素,心境,格调。一位散文家说“散文就是散步”。应用文可以说是赶路,有目的。散文则无目的地,饭后等车,风前月下,无忧无虑,心情、精神放松时的心理状态,正适合发展到目前的散文的一些特点。喜欢到山林中,走走弯弯曲曲的路,带有一种童心的情趣。不需要走康庄大道。所以散文的主题难以琢磨。七十年代初的散文是主题第一,如陶铸、杨朔的散文那样,实则是错的。大千世界如此广阔,纷纭复杂,人的精神千奇百怪,散文反映人的心灵深处的秘密,必须与时代吻合,绝非仅为大公无私或钱。所以无须附加以伟大的主题。即使有惆怅、彷徨、懊悔,也是现实的反映。精神放松,心情旷达,真诚地把内心秘密毫无隐瞒地暴露给大千世界,是自然的,真诚的,作为人的感情的表露,她是文苑中的幽兰,只能用清水去浇灌,不能用肥厚的水去培植(如牡丹、月季)。这就是散文的真情实感。一位作家说写散文时最好把手到清水中洗一洗,洗去俗尘、油污。这是真诚自然、净化心灵的劳动。这种闲适的精神状态,指创作时的心智活动能自由飞跃的条件。忙忙碌碌不可能办到。如李贺骑驴觅诗,闲适与脑力劳动是相同的。我的《市长张铁民》叫自己讲,也没多少好讲。写到最后有一段话,二稿时曾想到怎样将那一段话贯穿全文,原话:“从唐代到现在……”他目前生病,得于在延安五七干校时,是暴喘病。我采访他时,他不时咳嗽、吐痰。那文之末写到一个美国人谈的话,西安应有时代风格。户县有一个农民画家,他在美国办过画展,哈佛大学等收藏他的画多幅。他的家在山脚,家中有些愚昧落后的成分。他对美术史、美术常识、目前的社会状况,一窍不通。胡乱画了三个棕树,上有牛鬼蛇神、鱼鳖海怪。问之,他说:“三中(棕)全会就是好,牛鬼蛇神出来了。”外国人喜欢其中有原始美,与西方现代派美术有相通之处。而他的素描基本功还赶不上同代的画家。外国人在文明高度发展之余,想过原始的生活。外国人来西安,也是想看古。再说闲散。只有闲散中,才能获得最精彩的灵感。我与平凹一起去采访那位画家,归途感到莫名其妙。有人说“散文不是正襟危坐时写出的,而是自然时浮出的,灵感可遇而不可求。”关键是心灵的闲散,非指环境的安静。在婴儿的啼哭声中写出了优美的散文,在几大间、几大件齐全时,铺开稿纸,却写了一张撕一张。在华山笔会上写不出,会后散步却写出了文章《无忧树》(《散文报》《人民文学》均刊)。写物在于写人,是拟人化,但又不是,是有广泛意义的思考。丈八沟笔会后又闲转,遇到一片草甸,齐人高的蒿草,于是从中走过去,沾了一身草屑,还有臭味,穿过后见到一株倒下的大树架在水渠上,而其一些枝叶仍直指蓝天生长,一部分根连着大地,树身成为一座不规则的拱桥,树身上长出的枝条成为栏杆,这是绿色的桥。后来就写成了。所以要在闲适、闲散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一草一木。见到几株枯死的白杨,一青年诗人曰“集体自杀”。在阳台上看见终南山,又有感触。贾的《地平线》。在闲适中可倾注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发泄自己的不满。不必就事论事地去写,倾注自己对人生的全部体验。再说失眠。许地山《<空山灵雨>序》曰:“自入世以来,累遭变乱,四方流离,未尝宽怀就枕。睡不着时,将心中时隐时想的东西随时记下……睡着时,也是在回忆的乡田去散步,过那流离的日子,更不得不随醒随记,这些,便构成了这部集子。”所以,散文灵感的获得往往在于睡不着之时。《<野草>题辞》:“当我沉默着时,我感到充实;即将开口时,感到空虚。”沉默时,内心万马奔腾。托翁晚年有一段失眠生活,这使他回忆起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文学道路,死前想到小时看到一群蚂蚁在劳作,它们拉着比自己身体大许多的东西。一个未翻越过大山而倒毙路上的人。失眠时才能审视你逝去的生活,它好似不连贯的、支离破碎的画面。经历过的东西要写出来,就成为意念性的产物,这可打开你积累着情感的记忆仓库。托翁《艺术论》曰:“把你对生活的感情、的体验告诉给读者,就是艺术。”《<水浒传>序》曰:“则饭后灯下……之作,风雨……无人来时……”作者的名气,是长期经营的结果,创作是偶然与必然的结果。二、远因与近因远因指内因,必然因素;近因指偶然因素,外因。灵感的孕育渊源是长期过程,长期的积累和思考。平时有了写的欲望而写不出来,一到适当的条件下,就能写出来。在华山玉泉院,听到小学的钟原是由一截钢轨做成,于是写了一首诗。当时写过一篇散文,又揉了,因理念性太强,老讲道理。这是缺少近因。《绿的河》是在三边返回时,路过兰州,给《飞天》编辑部留下的稿子。“移情说”,认为看到了一种事物,想到了什么,叫移情。“可怜无定河边骨”二句,即由看到白骨所想起。“入情说”,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周围的事物、现象。“渭城朝雨浥轻尘……”罗丹曰:“看到线条和颜色,不能感动人,而是它的象征的意义。”从平凡的生活中提出富有诗意的东西。2022年1月录理

         

南生桥

南生桥(1944—),男,陕西兴平人,咸阳师范学院原中文系副教授。中华诗词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兼后者特约评论员)。著有《二十五史梦文化解读》(出版社精装重印一次)和论评《雕虫写龙集》。部分论文由外国学者译介推广。  

来源:黄堡书院友情提示:凡黄堡书院公众号原创文章,转发者请注明来源,违者视为侵权。

往期精彩文章阅读:
老了,惹不起也躲得起了
舞台剧《孟姜女》呼之欲出
西安高新医院一枝刘的底细 / 和谷
当今农村的丧事悲情
当今农村的婚姻底色
档案:八十年代西安文学院追记/南生桥
张贤亮死里逃生,曾经的中国作家首富
随风飘摇的陕西富豪们
一百年前的腊八粥/沈从文
发现轶文!陈忠实1985年讲座记录稿/南生桥
西安抗疫 | 陕西作协顾问和谷:雾霾散去是阳光
方言播读:封城十日 / 石岗
黄堡书院这一年
文学写作的意义/和谷

【编辑】孙   阳

【主编】秦陇华

你右下角点一个小编工资涨五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黄堡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