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期刊动态|《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体认语言学研究”专栏
“体认语言学研究”专栏
主持人语(王寅):
20世纪末从西方传来两股学术思潮:后现代主义和认知语言学(CL),前者常为哲学界、文学界、艺术界、翻译界所关注,后者为语言学界所关注,且将其发展为我国主流语言学派,但两者一直未能对话和融合。我们认为时至21世纪新时代,语言文学研究中的这种现象不可再存在下去了。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认知团队”现已改名为“体认团队”,认真审视了CL的功与过,继承其优点,弥补其过失,适时地将其本土化为体认语言学,主张将前沿语言学理论与后现代哲学、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语言哲学、中国后语哲(包括第二次启蒙)等紧密结合起来,以纠正语言学界与哲学界老死不相往来的尴尬局面,以能体现两界互为摇篮的发展趋势。据此我们认为,学科融合是创新之重要之法,若能从哲学高度来审视语言研究,透过语言现象来探析其后的哲理,必将促进语言学在新时代的大发展。该团队于2014年在《外国语文》上撰文《后现代哲学视野下的体认语言学》,并于2019年在《中国外语》,2020年在《外语教学》等上组稿体认语言学专栏正意在于此。语言具有很多性质,过往学者有很多论述,如索绪尔的先验性、系统性、任意性,乔姆斯基的天赋性、普遍性、生成性,拉波夫的社会性以及韩礼德的功能性等,体认语言学又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体认性,认为人类的概念、思想、知识、语言等都来自于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这两个词可进一步提炼为“体”、“认”,这进一步拓宽了我们认识语言的新视野。体认观不仅有助于贯彻语言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解释语言背后的体认成因,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且还可解释文科中的很多基本议题,如人类的知识来自何处?语言是怎样产生的?文学作品如何创作而出?等。一言以蔽之,尽皆源自“体”和“认”,人的一生就是体认的一生,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体认史。本期组稿“体认语言学研究”专栏,意在推广中国学者的这一全新理论,展现他们在此领域的领先成果,以饗读者;也意在提醒研究外国语言文学的同行,我们不能仅跟着说、照着说,还要想着说、领着说。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王 寅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试析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
牛保义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英语heart情感习语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研究
刘国辉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体验的多维性与体认原则
覃修桂1 帖 伊2,3
(1.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2. 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3. 郑州大学科研流动站)
本刊看点,请关注:
为读者提供学术研究接续点
为作者开拓成果传播渠道源
联系我们:
022-23285743
journal@tjfsu.edu.cn
http://twdxb.cbpt.cnki.net
更多
详情
敬请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