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

吴忠豪 小雨茶轩 2021-10-25

              寻找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也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但生活中吸收并运用的是口头语言,与规范的书面语言有着一定的差异。书面语言表达更加严谨,用词方面讲究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和有变化;句子组织方面讲究句子的连贯、条理和多样化。儿童生活中习惯使用的以短语、短句为主的口头语言,基本都是大白话;如果改用书面语言表达,就有许多新的词语和更长、更复杂的句型需要学习,而且在词语的选择搭配、句子的选择和组织等方面有许多新的语言规则需要熟悉和掌握。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课文中,应该重视学生平时习惯使用的口头语言与课文中书面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作者丰富词语运用鲜感的句子组织从中汲取丰富的书面语言表达的营养,熟悉书面语言遣词造句的规则。比如课文《九寨沟》描写九寨沟景色的这一段话:

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从河谷到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很多教师在教学这段课文时抓的是写景的方法、比喻句、先分后总的构段方式。其实这段课文中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作者丰富的用词和句型。比如学生写雪峰的高,往往是写“雪峰高高的”“雪峰高极了”,作者用的是“插入云霄”这个词;写湖水的清,学生一般是写“湖水清清的”“湖水很清很清”,作者是写“清澈见底”;写湖底的石块美,学生多半会写“湖底石块很美很美”,“湖底石块美极了”,作者是“色彩斑斓”。课文中用了这些词语,使得文章语言表达更,更有品味。还有课文中写湖泊这句句子,如果用学生的语言来写,大概是写“沟谷中的湖泊大大小小的”,“沟谷里有很多很多的湖泊”。学生为何写不出课文中这样的句子,因为在他们的语言仓库中没有这样的句型。

其实每篇课文都有三个方面的教学价值:一是课文内容所传递的文化;二是课文中隐含着的语文知识和读写方法;三是课文中新的用词和句型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经验。对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积累词语句子,丰富语言经验是每篇课文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仅要去研读这篇课文可以教哪些语文知识、阅读策略和表达方,更应该发现课文中作者遣词造句与学生遣词造句的差异。在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词造句的生动和优美。对处于语言发展最佳年龄的小学生来说,积累课文中丰富的词语和句型,熟悉作者规范的遣词造句经验,相比写景方法,比喻句、先分后总构段方法等概念的知识方法学习更有效,也更有价值。

善于发现课文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修炼的一项基本功,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教学三年级课文《荷花》中的这段话: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不少语文教师关注的是句子中的三个“有的……”。其实“有的……”这个句式在一、二年级已经反复教学了多次,学生早已熟悉,在他们的语言中已经“有的”。教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语言中没有的。这段话中有没有值得学习的新句型?有啊!看:“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两句话分别用了两个分句,后面一个分句描写了花瓣全展开荷花和花骨朵的样子,加了后面这个分句就把荷花的样子描写得非常生动句子。这样的句型在多学生的语言中是没有的,或者是很少运用的,这就很值得教学了。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语言表达中没有的词语或句型。如果让学生用“有的……”这个句式来描述某一种花,那么学生说话时运用的还是他已经掌握的句型,一般不会有新句型加入。如仿照课文中的句型来描述某一种花的样子,那么学生说话时就会出现两个甚至三个分句,这样就能促进学生语言建构质量提升

一位教师在教学《挑山工》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划出“我”在哪些地方遇到挑山工,划出交代这些地方的句子,然后板书:

山下——回马岭——五松亭——小卖部

这样可以理清作者叙述的顺序,也能理解挑山工爬山走得不比人慢。但是这样教学可能就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这段话所蕴涵的语言表达方面的丰富资源。其实这段话中更有价值的是作者交代这些地点时所写句子的变化:

我们在山下遇到一个挑山工

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茵上抽烟

半山的五松亭,看见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儿的正是他

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我们又碰见了他,他已经在那里交货了

    作者在描写挑山工行为的同时很自然地交代了相遇的地点,这样富有变化的句子运用,读起来既自然又生动。如果改用学生的语言,可能会是这样:

我们在山下遇到一个挑山工

我们在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又遇见了他

在半山的五松亭,又看见这位挑山工

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又碰见了他


就是课文语言与小学生语言的差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比较语言表达的这些差异,学生就能很具体很感性地体会自己语言与作家语言的差异,这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提高语言表达的质量是十分有效的。

其实课文中的语言与学生语言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能够关注并且在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去发现,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然而在一篇课文中这样的差异不胜枚举,教不胜教,而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十分有限,教师不可能将时间都花在语言差异的教学上。加上每个学生的语言水平高低落差很大,有些词语对这部分的学生来说是新词,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已经掌握;至于课文中的句型,哪些是新的,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那更是难以分辨得清楚。这该怎么处理?其实儿童学习语言包括掌握语言规则最好办法并不是教师直接去教学,而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实践自己去习得,语言规则的掌握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内隐学习。所以教学中正确并有效的做法就是让学生读熟这些句子,把这些句型输入进学生的语言仓库,并且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生在积累这些句型的同时也熟悉了并默会汉语的这些语法规则。比如《丹顶鹤》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丹顶鹤很逗人喜爱。它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 ”。

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句话中至少包含这样3个语言规则:

1.代词的使用,第一句出现了“丹顶鹤”,后面的句子可以用“它”来替代;

2.主语承前省略,如果后面三个分句写成“它腿长,它脖子长,它嘴巴也长”,就显得啰嗦,所以可省略代词“它”。

3.“它腿长,它脖子长,它嘴巴也长”,最后一个加上“也”字读起来更加顺口。

   教学中教师将这些规则一一教给学生当然不错,但是如果教师没有发现,或者教学内容过多有意不去讲这些规则,是否可以其实并无不妥但教师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就是必须让学生读熟课文。这里强调的是“读熟”,不仅仅是“读”,“读熟”的要求是做到烂熟于心,脱口而出。因为只有读熟了,才能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形成语感。其实学生是否能够说清楚这些语言规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能够脱口而出,正确运用,这才是关键。这就是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

从儿童语文学习的规律看,大量积累语言经验,毫无疑问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中年段教学的重点。所谓语言经验,包括生字、词语、句子等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词语运用和搭配、词与句和句与句组织等汉语运用方面的策略,还包括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形成的语感。语言材料积累多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语文水平的高低,掌握的语言材料越多其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语言水平也就越高。而语言规则的掌握包括学生语感,能够决定一个人语言表达是否规范。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6-12岁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最大程度地丰富儿童的词汇量,增加各种常用规范的句子范型,可以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以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是将课文中规范的词语和句型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最大程度地丰富儿童的语言经验的积累。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奠基工程,是“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