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精准扶贫助苗乡,科技下乡筑梦桥】悠悠古镇,山谷吟出不朽篇
清晨,山腰的云雾尚未散去。郁三香和豆腐花的香气弥漫了整个古朴的小镇街道。《山海经》中“西南有巴国,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描述的就是郁山。
为弘扬郁山镇悠久的传统文化,推动郁山古镇在保护中有序发展,8月9日,彭水苗乡东林扶贫调研小分队怀揣着激情,元气满满,开始了对郁山镇贫困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产业发展的调查。
按照计划安排,同学们来到郁山镇南京社区找到了社区主任,他向我们介绍了社区和政府扶持下贫困户村民的生活现状、社区发展依靠的产业以及该产业的发展。主任向我们讲到:“郁山是个有文化有历史的地方,千年前这里的人依山傍水而生,一点点发展壮大。”这里原本为彭水地区的文化起源地,是孕育一方水土的泉眼,是之前人人都闻而向往的地方,如今却人员外流,经济退滞,再也没人听见郁山就心怀向往了。这里的文化需要复兴强盛,这里的经济需要大力发展,这里的贫困更需要扶持。
在贫困户村民家中,小队对这家的男主人进行了访问,据男主人所说了解到:他们是因病致贫,家中五口人,爷爷(薛)奶奶(张)带两个孩子在家务农,其中一个孩子患白血病,父亲外出务工,母亲改嫁,医疗费用由政府承担,发展集体经济果园来增加生活收入。
下午,我们来到了白池村,白池村党支部书记李青山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该村多样化的扶贫助理产业。随后,村民委主任周主任又带领我们去到了红薯基地,白池村综治专干李主任说:“非常欢迎你们到我们白池村红薯基地来参观,希望你们来这里考察调研能够有所收获!”
←Slide←滑一下
据了解,白池村打造“集中+分散”种植的创新模式,带动建卡贫困户60余户,解决建卡贫困户劳动力200余人,还从根本是解决了村民种、产、销需求,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民从传统农民像新型产业化农民转变。2019年是脱贫摘帽的关键之年,上层组织从“精准”下功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的奋斗目标,显然,出实招见真效,红薯基地里除草村民的会心一笑便是最好的证明。
往期精彩回顾
社会实践 |【精准扶贫助苗乡,科技下乡筑梦桥】科技助力扶贫,实践增长本领
社会实践 |【青春东林·筑梦龙泉】再会·龙泉 壶关县团委领导与东北林业大学筑梦龙泉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关于融合发展座谈会
社会实践 |【青春东林·筑梦龙泉】多彩·龙泉 东北林业大学筑梦龙泉社会实践团队参观当地特色产业
社会实践 |【精准扶贫助苗乡,科技下乡筑梦桥】 彭水实践,相逢在山水之间
转载自 彭水苗乡东林扶贫调研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