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程铸魂,献礼百年 | 2019级本科学生党支部走进党史建筑(8)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第二次淞沪抗战,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爆发,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四行仓库保卫战也是发生在这次惨烈的会战中。
四行仓库,全称”四行信托部沪分部仓库“,位于上海市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西北角,是由交通银行与北四行信托部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兴建的联合仓库。该建筑被用作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四个银行储蓄会的堆栈,故称“四行仓库”。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淞沪会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副团长的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与日本军队在这里鏖战了四昼夜,即“四行仓库保卫战”。
这里不仅仅是一处历史的建筑,更是人们对那段惨烈历史的回忆。
四行仓库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四行仓库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仓库为法式建筑,楼高6层,长120米,宽15米。钢筋水泥浇筑框架,花岗岩条石砌墙,异常坚固。且有地下室隐蔽。其东西北三面均为高墙,仅朝南面对苏州河开有门窗。河对岸便是公共租界。地形易守难攻,又是制高点,利于观察,射界开阔。
纪念馆建筑的外墙就已经十分震撼。朝西的一面墙还原了战斗留下的弹孔、炮洞,露出红砖墙斑驳陈旧的样子,是城市中难得还原历史样貌的所在。
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包括序厅、“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及尾厅等六个部分。纪念馆以一封谢晋元在赴淞沪战场前写给妻子凌维诚的家书开篇,展现了以谢晋元为首的“八百壮士”在国难当前之际,舍家为国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决心。展览运用实物、雕塑、现代科技等手段再现当年战斗场景,通过图文展板、巨幅绘画等形式展示上海人民投身全民族抗战、共御外侮的历史事实,以及中外各界对“八百壮士”英雄事迹的颂扬和缅怀。
展馆里有很多珍贵的历史老照片、书信,还有当时四行仓库及周围环境的沙盘,让人了解战争的始末和细节。除了这些,还有不少用人物蜡像还原的战斗场景,十分真实。
1985年9月3日,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正式将其命名为“八百壮士四行仓库抗日纪念地”。抗战纪念馆大门入口处保留了原四行仓库的铁门,斑斑锈迹。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行仓库被陆续改为商业市场和办公功能。建筑被加高到七层,南立面窗台位置被改低,并将原有钢窗替换为铝合金窗。西立面、南立面当年风貌已不存。此后,四行仓库发展为大型文具礼品市场,租户有200余家。2014年,上海确定对四行仓库进行整体保护修缮,该修缮工程由百联集团置业有限公司建设、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其中4000多平方米空间改建成“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结合西侧纪念广场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墙上的8个炮弹孔、430个大小枪弹孔清晰可见,全部按照原来面貌及实际位置还原。仓库西墙上方的“ 四行信托部上海分部仓库”11个字,只留下其中的 “ 四行 ”、“ 部 ”、“ 海 ”、“部”、“仓库” 7 个字。
2015年8月13日,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对外开放。同期,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大量详实的图片,文物,场景,雕塑模型,生动再现了在抗日战争中爱国将领们的勇于牺牲和无畏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的学习。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 | 郑皓元
审核 | 刘紫微
责任编辑 | 王琪
监制 | 郭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