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砼”研究 |【人物介绍】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美籍华裔建筑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
贝聿铭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受到电影与书籍的影响,他对美国的人文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5年,18岁的他选择了去美国学习,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建筑系,1938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转往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习。1948年,贝聿铭以优异的成绩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并任哈佛大学建筑系助理教授,同年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并成为首位中国人建筑师。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作品,善于使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其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苏州博物馆新馆等。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一生始终秉持着现代建筑的传统,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能哗众取宠,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和历史负责。
✦
艺术特点
光线特点
光是建筑的色彩,“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氏的名言。在他的作品中光与空间的结合,使得空间变化万端,“光很重要。没有了光的变幻,形态便失去了生气,空间便显得无力。”光是贝聿铭在开始一项建筑时首先考虑的问题。
玻璃钢材
由于玻璃自身的特性——透明、反射;不仅符合贝氏对阳光的追求,更能够从视觉上以及空间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建筑群不会被削弱,并且能使设计者的建筑思想得到充分表现,加上光线和人的运动,整个空间被赋予了活力。自然光线穿过透明的玻璃材料倾泻到室内,给室内的一切带来温暖和灵动之感,网状钢材不仅起到了支撑、承载的作用。
巧用混凝
贝聿铭注重于混凝土的研究,挖掘它的受力特征与视觉表现力,在建筑设计中将结构与装饰融为一体,忠实于材料的质感表现力,从而将对混凝土的应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他充分利用混凝土可塑性的特点,做出富有雕塑感的螺旋楼梯。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伊弗森美术馆内庭的螺旋梯,我们完全可以将之视为一座可以供人上下行走的雕塑。
几何构造
贝聿铭在发展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构成上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如果说密斯、柯布西耶在提炼几何性上作出了成绩的话,那么贝聿铭则在继承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础上丰富了几何构成,从而为流于僵化的现代主义建筑开拓了新的道路。贝以他丰富多彩的建筑作品,向人们表明,现代主义仍是有活力的,它决不是一种机械主义,而是同样可以呈现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
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往期精彩回顾
编辑 | 甄怡会
责任编辑 | 周睿
监制 | 王孰楠 陈轲钰
文字 | 土木工程学院科创中心聂欣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