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上观游丨别人家的社区,竟还有这样的打开方式!

够别样的小样儿 Gobeyond无奇不游 2022-04-07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与互联网的日益兴盛,让我们实现了拥有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的理想状态,却也让消费主义捆绑了生活日常,变得单一乏味;阶层感与不信任让私密性与公共性成为争端,围墙隔离了社区,圈禁了公共资源,尴尬了几米之外的邻里。


我们还能回到一个关系良好的“熟人社会”吗?对我们的社区多些了解,与身边的邻里多些互动。于是,“社区营造”的概念走进人们的视野,以创新、接地气的方式从社区公共空间营造入手、带动居民参与自治,期望重新找回人与人之间真实而温情的联结,让逐渐原子化的个人回归社区、融入社区



无奇不游希望以线上观“游”的形式让大家感受社区营造之“奇”妙,也让这个无法出门的假期多一些乐趣,少一点担忧,所以我们搜罗了北上深成等地的社区营造案例,让大家看到“社区的打开方式”原来还可以这样!

👇🏻👇🏻👇🏻


改造到营造

 🏡 

让公共空间串进人情味


1

北京-地瓜社区

闲置地下室 / 平等 温暖 好玩

大众印象中的地下室是潮湿黑暗的,而北京有一个“地瓜社区”,将闲置地下空间改造为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共享空间与社会协作网络,并在空间内以各种新颖活动吸引社区青年家庭和青少年互动体验,帮助居民用自己的技能为社区提供服务,使邻里在地瓜相识相知,营造平等、温暖、好玩的社区共享文化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面积约500平方米,共有32个房间,包括图书馆、电影院、理发店、儿童游戏室、健身房、会议室等,功能区的设置由居民投票而定,只需支付很少的费用,就能租用房间。而地瓜社区的命名,来源于“块茎说”,“块茎是根、枝、叶的自由伸展和多元播撒,它不断产生差异性、衍生多样性,制造出新的连接。老年人来这里会客、唱京剧;学生们在这里写作业、学围棋、办生日聚会;年轻人在这里健身、看电影;几家人在这里举办亲子聚会,重新连接邻里关系。


2

上海-创智农园

社区农园 / 绿色 有机 自然

创智农园原本是创智天地开发后剩下的一块狭长形“边角料”。2016年,四叶草堂作为设计与运营方将其改造成上海市区第一个位于开放街区中的社区花园,同时通过参与性的景观营造构建了充满互动性的都市农园空间,并结合驻地营造的理念提出社区营造工作站、创智农园社区共建群等居民互动合作的组织运营方式。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以社区绿色空间为载体,以都市农耕体验为主题,以建立社区情感纽带为核心理念创智农园分为设施服务区、公共活动区、朴门菜园区、一米菜园区、公共农事区和互动园艺区等;将集装箱改造成室内交流空间,举办自然教育课堂、专业沙龙、手作工坊等活动,吸引了教师、学生、艺术家、普通居民等各类人群的参与。不仅让儿童探索自然世界,体验农耕文化,更让居民在种植活动和食物分享中彼此熟悉,打破陌生邻里关系,将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农村有机连接在一起


3

深圳-玉田社区

城中村士多 / 不打烊、人情味、归属感

“城中村”是城市核心地段的低成本生存空间、高压力社会下的超现实家乡,但凌乱的电线、不太整洁的街道、复杂流动的人群……也使繁华的都市不那么“美观”,让大多数人对它存有刻板印象。而在深圳玉田社区的向东围东,依托于「2018年城事设计节丨美好玉田」,设计师们将社区营造的概念植入城中村改造中,建起一家“不打烊、不卖货、卖关怀”的「城事士多」,目的是搭建城中村居民的信息交换平台,探索社区有效管理和售卖活动的机制。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广东成长的人多有士多情结(“士多”即store音译)——街坊们习惯闲时来到士多,聊聊家常八卦、社会趣闻,偶尔赊账、抹个零头,熟人社会的人情味是许多人对士多的记忆。而这家城事士多,就像城中村一盏24小时不停电的灯这里不收钱,你可以用闲聊、观点、故事,换取特别的商品,还会不定期放送社区活动大礼包;各式各样的活动能让附近居民的生活不再那么机械,偶尔停下脚步与这个社区有更多的接触,让互动联系较少的当代人有个树洞和平台


4

成都-玉林社区

和苑小花园 / 接地气、和和美美

2019年,武侯区在社区治理中共启动38个社区“微更新”项目,没有大拆大建,也没有花太多钱,而是通过一个个“温柔细心”的“小手术”,用小而美的改造方式,创造有地域特色和归属感的社区空间新形态,推动城市存量空间的活化与利用,唤醒社区文化记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玉林北路社区和苑小区由于修建年代较早,小区存在功能区缺乏,景观品质较低的问题,小区中间2400余平方米的公共花园更是沦为居民不愿踏入的“孤岛”。2019年,新生的“和苑小花园在为老院子悄悄增值的同时,也让社区发展治理向纵深发展。公共空间变成了小花园,邻居们一边晒太阳,一边自发组建“育生活、和生活、乐生活、雅生活、安生活、爱生活”六支志愿者队伍,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突出和苑“和”文化,构建邻里和睦的社区理念


旁观到参与

🏃🏻 

居民共创下的关系联结与文化重生


1

北京-27院儿

老四合院 / 秉承传统、创意、多元

作为朝阳门社区文化生活馆,27号院儿是一个集艺术、文化、体育、生活方式为一体的文化教育休闲活动空间。根据不同年龄层对生活中不同文化内容的需求,将院落内的传统格局转换为功能和主题不同的十个独立空间,涵盖了社区画廊、综合性阅读空间、专家驻地研究主题空间、多媒体综合厅,以及针对儿童游乐、女性主题、饮食文化、健身康体、传统文化和创意工作展开的活动空间,为社区居民乃至全城的文艺爱好者提供一个分享交流、寓教于乐的平台。



27院儿在秉承传统历史、人文情怀的同时,意在跳出常规的戏剧与展览场所,让年轻血液在虬屈绵延的胡同街巷流淌,在城市和社区里玩艺术,文化沉淀感与创意生活相融合碰撞,相信在不断试验中,艺术社区将是一个由表及里,再由内而外,能够自主运转起来的文化艺术生命体


2

上海-新华街区

《新华录》/ 在地杂志、街坊共创

大鱼营造是由一群跨界斜杠青年组成的在地社会组织,不同于老年人参与为主的社区实践,大鱼激活了社区中的青年社群,并通过参与式设计从空间营造和人的联结来推动社区营造的本土创新。2018年在城事设计节的契机下,大鱼营造联合AssBook设计食堂与三明治共同打造了《新华录》创刊号,主题为「一个百年社区的共享新生」,通过记录社区中各种年龄、职业、生活方式的个体故事,展现新华街区包容共享的文化理念,同时也发掘社区中每一个有机会成为生活故事记录者的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创刊号「新华录共创计划」的发布催生了「新华录·共创小组」社群,汇集了一批以本地生活者为主、各有专长又有共创杂志意向的伙伴,这也成为《新华录》第2号最大的特征:实现创作团队的本地化与市民化。整个创作过程像是一场面向街区的美好行动,大鱼遇见了生活、工作或活跃在新华街区的各类鲜活人物日常;同时借由多元视角立体呈现属于新华街区独有的文脉与气质,以及持续发酵中的生活风景与公共文化


3

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

现代版义仓 / 邻里互助、文化复兴

义仓以中国传统慈善文化为基底,针对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疏离、社区公共生活匮乏”的社会问题,从生活出发,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人的动员和行动,开展互助文化培育,协力构建更具幸福感的社区。而在成都爱有戏社区发展中心的实践中,义仓从文化出发,到项目,到产品,再到系列产品,最后重归文化,义仓的规模化其实也是文化的复兴。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爱有戏开创了以义仓文化为核心的社区参与式互助体系,它不光是一个扶危济困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强调社区居民参与和社区责任感并通过不断发展成为目前国内系统最完善、规模最大的义仓,现已有18个城市进行复制和实践。义仓的一阶产品属于倡导类,以宣传义仓文化、促进社区认同为要义;第二阶产品是“一个观众的剧场”等志愿者项目,以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为切入点;第三阶是平台类项目,让社区居民自组织化,稳定回应社区困境家庭的需求;第四阶产品以社区公共空间为载体,去协助社区居民建立各种互助小组。义仓是一种活的文化,平等尊重的义仓精神,绝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新文化的构建过程 ,希望社区中的每个人都能平等享受基于爱的邻里互助。


4

深圳-蛇口社区基金会

社区无车日 / 步行友好、无障碍出行、多元共治

2014年,深圳蛇口的89位居民自发筹款成立了蛇口社区基金会,致力于从民间层面为社区解决社会问题并支持公益项目。从四年前开始,每年必有一天社区无车日,这是基金会鼓励居民从社区出发,关注环境保护、采用绿色、无障碍出行而发起的。居民们将街道变为嘉年华舞台,街道巡游、社区市集、都市野餐、论坛对话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汇集了来自教育、环保、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社团组织;也让社区街道回归于市民,倡导更多人从家里走出来,感受街道原来的面貌,尽享无车生活的自由与乐趣;更是在互动与合作中突破社区沟通壁垒,促进可信赖社区的形成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社区街道是生发城市文化的重要领域,而蛇口城市空间肌理坚持着为人而非车的尺度,倡导步行友好的理念,社区无车日不只是一场嘉年华狂欢,更是多方合作下,对社区的共同关注,让我们看到城市街道的拥有者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恰恰体现了居民自治的可能性。


5

上海-Upbeing

行动村 / 个性化社区教育、知行合一

Upbeing是个性化社区教育的服务者,引导对社会议题感兴趣的人在线上线下基于议题行动学习,行动村作为其子项目,是一个开放式协作学习平台,旨在让公众基于社会议题或愿景自组织项目,在平台上多方协作,整合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共治可持续社区,并通过个性化整合式成长,培养知行合一的可持续发展人才。Upbeing在上海多个社区实施了行动村计划,吸引了学生、老年人、上班族和艺术家等不同主体的参与社会创新的项目式学习,并协助开展社会创新项目100+,类型丰富多样,包括环境与健康、文化艺术、社区营造以及赋能弱势群体等。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定海原心学园以插件(社区创新教室)的形式落地于定海的社区空间,服务于本地居民和学生,联合在地居委会,为社区提供系统对话,为居民自治项目引入协作力量,让社区居民、企业、政府等共同推动生态社区的营造。“行动村”的社区项目更让学生有真实的行动学习场景,在跨代设计和跨界融合中与多元社区角色互动与协作,同时以可追踪的个人成长地图来形成学生个人成长、生态社区共建、服务地球的三赢愿景


单一到多元

 💪🏻 

社会热点下的社区营造力量


1

成都-箭塔村

乡村振兴 / 城乡互助、创新创业、公共精神

箭塔村,坐落在108国道成都与雅安的交界处,村内有一座千年古塔,至今巍然屹立,箭塔村亦因之得名,这座村庄曾是巴蜀边陲的繁华所在,既然曾经繁华,在城市发展迅速、倡导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自然不甘落寞。随着一家有情怀的社会组织——安逸舍社区服务中心的驻扎,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服务理念,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村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走出了一条村民自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新道路。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在箭塔村的社区实践中,一方面梳理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发掘培育新乡贤,支持本土村民创新创业,孵化培育本土社会组织,开展城乡互动式乡村旅游,提供社区文化服务;另一方面在行动中也注重村民的公共精神和广泛参与,以及制度和能力建设,并以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作为乡村社区营造的切入点,通过整理村落历史文化,实现活态传承、传播和发展,唤醒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培育和谐开放的社区氛围,使箭塔村朝着真正具有内生动力的新乡村快速迈进。


2

深圳-807新秀社区创新实验室

儿童友好社区 / 共享游乐场 、主人翁角色

老旧小区都会存在脏乱差的问题,导致社区中缺少属于孩子自由玩耍的空间。因此807社区创新实验室想打造一个让孩子们“共同游戏和协作”的共享游乐场,不是多建一个玩具店,也不是建造过山车等机动游戏,而是从各方面提升儿童的社区参与,让他们自主表达有关社区公共空间该如何利用,并决定如何建造自己的休闲及娱乐空间。通过游戏,让儿童成长,成为社区的主人翁,甚至可以带领社区里的大小邻居齐齐参与建设,营造更加和谐的邻里关系。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807团队选择从“服务友好”和“空间友好”入手,引导社区儿童探索和改造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营造一个儿童友好型社区而不懈努力。首先让儿童建立对社区的概念理解,再以行走和观察的方式,了解社区的文化历史,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创造社区知识游戏,最后负起责任,设计规则以参与运作。不仅搭建起一个儿童玩乐地,更是带领孩子们认识社区、了解居民日常生活并挖掘社区资源,变社区为学习场所的好机会


3

武汉-武展社区

楼宇党建 / 又红又专、线上线下一体化

商务楼宇是“竖起来的园区”,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可以把一座商务楼宇视为一个社区或单位,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建在楼上”,激活又红又专的党建力量



在武汉的武展社区,聚集了武广写字楼、世贸广场等六大商务楼宇,其中的白领八成是年轻人。企业忙着生存发展,年轻人忙着奋斗打拼,党组织“落地生根”面临着进楼难、进门难、运行难。武展社区圈在此背景下,创新楼宇党建的工作模式,建有特色鲜明的商务楼宇党建平台,既有线下共享空间,还推出了线上全景式、一战式党建智慧平台,全方位服务楼宇企业、职工、居民及党员,梳理出一套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成效体系模式,深化社区共治的内涵,促进"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办"的楼宇党建一体化新格局。

4

上海-爱芬环保

垃圾分类 / 观念破冰、模式化管理

刚刚过去的2019年,上海严格的垃圾分类政策成为大众关注焦点,“你是什么垃圾?”一时成为网络热语。而社区,是垃圾分类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场所,爱芬环保作为一家专业的社会组织,拥有在社区推动垃圾分类的近10年经验,打造的社区垃圾分类培训咨询产品旨在为更多在地机构赋能,使其具备在本地推动垃圾分类的能力,从而推动更多地区的居民自主进行垃圾分类,最终减少混合垃圾填埋、焚烧,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垃圾分类是一场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长期工作,看似简单的“扔垃圾”,也能成为社区相融的开始,倡导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以观念破冰为着手点,召集社区居民自由发表意见;搭建管理体系,组建垃圾分类指导小组和志愿者团队,在此之外,以垃圾分类为核心的多元活动也是凝聚居民的有效方式,尤其对于流动性大的租户,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也让其逐渐融入社区,获得认同感。爱芬环保撤出后,多数社区依然拥有一支稳定的垃圾分类巡逻小组,更重要的是,这项工作也为社区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社区,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

它不仅是物理层面的居住空间,更多是在这片有限土地上建构出与人、与自然的联结,哪怕从一点点开始,也是真实而感动的力量。“社区共同体的营造在今天的价值不仅是满足成年人的乡土情怀和归属感,更在于弥补孩童缺失的社区教育,乃至这个社会未来的善和品行。


社区营造的打开方式是无穷尽的,这些创新与可持续的背后是每位居住在社区的人凝聚起的一串串能量。也欢迎你在后台与我们分享有趣的社区打开方式~



||||

整理丨元宵

版式丨芋圆

图片丨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立删)


荐阅读

-------------------------------

奥斯卡颁奖礼上,还有这12种声音值得被听

致敬城市守护者,做疫情下的“有情人”

足不出户的春节,我们在闭门造这些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