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资源】一首响彻高原之巅的生命赞歌!
这是一群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的族群,以卖盐吧为生,以牦牛与雪山为伴,生生不息。
这是一个关于一个酋长少年时的故事。
发生在喜马拉雅山上的一个部落,位于尼泊尔西北方一个村庄。这个与世隔绝的山村中,每年最大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带着犁牛背着自己村庄的盐,长途跋涉横越整个山峰,去另一个部落交换粮食。
第一次旅程在故事开始前就已结束,归来的队伍少了首领拉帕,死在了换盐巴的路上。于是部落群龙无首,老酋长霆雷年迈体弱,妻子帕玛失去了丈夫,孙子帕桑还只是个男孩。
拉帕的好友卡玛本该顺理成章接任首领,霆雷却因为上一代的宿怨而怀疑。况且老霆雷还有一个信念,要把孙子帕桑培养成新的头人!
于是第二次的旅程因为这些交织在一起的矛盾,分成了两个换盐巴的队伍。
拉帕的葬礼开始了,这是原汁原味儿的天葬。如纪录片一般凌厉。
这里的寺院远远没有布达拉宫的庄严雄伟金碧辉煌,反而显得灰暗破败。却又和谐地与大山融为一体,仿佛渗透进了多么多波人的血脉难舍难分。
老霆雷的儿子诺布喇嘛就是个普通的年轻人。说着虔诚而又纯朴的话,却总是充满了哲理。
生活越艰辛,信仰便越坚定。在风刀霜剑之下,只有佛祖的明光才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安慰。
迁徙的候鸟、运食的蜣榔和跋涉的人在面临两条路的时候,都选择了最难的路。因此,候鸟的种群得以延续,蜣榔的困境得以摆脱,多波人也最终走出了雪山。
体力衰竭的霆雷在临死前尽释前嫌,将首领之位托付到卡玛之手。
老霆雷拒绝救治倒在了终点,他属于大山。与其说这是生命的尽头,还不如说这是人生的顶点。
诺布还在为霆雷诵经,而运盐队却已经出发。就像是大雪山上生命的轮回,每时每刻都不曾停止。虽然这史诗般的壮举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换回的只是几袋小麦。但这却代表了一个至高无上的意义——生命。
人的生存是卑微的,日复一日在艰险的劳作中求得口粮。人的精神是高尚的,所有无法逃避的苦难都是必须完成的使命。不需要穿上袈裟,这就是最好的修行。
壁画自己会决定什么时候完成的。诺布喇嘛完成了自己的修行。
走出大山的帕桑,见到了传说中的大树。葱绿的大树雄伟挺拔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庄严与伟大。树上的帕桑,会看的和一个头人一样远。
这是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之一,有着强烈的纪录片的色彩。影片通过人物的故事,反映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影片中最大的主角,还是喜马拉雅山。影片的导演是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对于自然的壮美与瑰丽,有着异常敏锐的感觉,对画面的驾驭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这是平凡而真实的故事,影片情节简单、音乐精良,但《喜马拉雅》如同《迁徙的鸟》和《微观世界》一样,从始至终都体现着一种生命的精神:坚强、执著、虔诚、恭敬、征服,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激与敬畏。
这部电影没有特技,没有取巧的情节,只有藏地人民纯真而坚毅的眼神,和绵延不绝的喜马拉亚山脉。与其说他们是在表演,不如说它们只是在展示自己的生活。
该片的主要演员除了霆雷之外,喇嘛诺布也是真正的喇嘛。女主角佩玛则是印度出生,于西藏长大的女孩子。
而片中的小孩帕桑自小与导演认识,也有过许多的演出经验,他在加德满都学英语教育,是所有演员中最有知识水准的人。
影片的演员们都是本色出演没有过多的修饰,银幕上出现的是一张张沧桑的脸。
美即是真,真即是美!
将肉体还给大自然,让灵魂在神的怀抱中永生,也许这才是人生的真谛吧!
《喜马拉雅》是一部典型的欧洲电影,制作精良格调典雅。既没有东方电影帝王式的前呼后拥;也没有好莱坞电影太空歌剧般的宏大浩瀚,完全是以人的尺度。
为了能够完整呈现当地的景色,拍摄小组吃尽了苦头,长达9个月的拍摄期中就有一半的时间与天气搏斗,甚至有过3个礼拜遭遇6个暴风雪侵袭,剧中不仅演员要与真实的天候对抗,摄影小组更是困难重重,为了拍摄湖边栈道的场景,他们必须花2周的时间在陡峭的山壁上架设平台才能拍摄壮阔的场面,种种艰苦只为真实呈现勇气、尊严、人与环境压力对抗的西藏精神。
导演: 埃里克·瓦力 / 米歇尔·德巴
编剧: 纳塔莉·阿祖莱 / 奥利佛·达扎特
主演: 蒂伦·洛迪普 / 古尔戈恩·基亚普
类型: 剧情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瑞士 / 英国 / 尼泊尔
语言: 藏语
上映日期: 1999-12-15(法国)
片长: 108分钟
又名: 雪岭传奇 / 天地人三部曲之喜马拉雅
点击下方小程序,观看完整影片!
—--The End--—
您要觉得还可以
请点"在看"吧
↓
~更多精彩电影~
*** ***
热爱 传播 分享
提供有价值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