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百年,当年的战争诱因依然存在!
刚刚过去的11月11日,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民在享受着购物节的狂欢。在地球另一端的法国巴黎,人们在秋雨中纪念百年以前的一段用鲜血凝结的回忆:一百年前的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战日。这次世界大战,是在1914年至1918年间发生的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世界级战争,今天让我们通过一部经典著作重温和理解这段历史。
作者:贺迎凯(Victor He)
在这里,我们通过《八月炮火》梳理一下大家对一战的理解……
《八月炮火》芭芭拉·塔奇曼(美国),出版于1962年,次年便获得普利策奖:
一战前的欧洲是什么样的,蕴含着哪些战争的诱因?
从一个葬礼说起。这场葬礼发生在1910年5月的伦敦,死者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葬礼上冠盖云集,光是各国帝王就有九位,包括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还有一大批世界各国的皇室成员,包括当时中国清朝的特使载涛贝勒,美国法国这些共和国也派来高级别的特使。总之,这是一场顶级排场的世界各国大聚会。——作者比喻:一个时代逝去。
当时,欧洲的相对和平已经快一百年了,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各大国之间达成了相对的均势,这个格局被称为维也纳体系。英法俄普奥五大强国,实力相差不多,谁都没有绝对优势,于是也就维持了和平。
但是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这个体系动摇了。先是英法和沙俄打了一场克里米亚战争,打破五大国之间不战的默契,后来又有1870年普法战争,普鲁士打败法国,割占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我们中学课文《最后一课》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最严重的是,普鲁士携战胜之威,统一了德国,把几个世纪以来一盘散沙的德意志,统一成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这就彻底打破了欧洲政治格局的平衡。德国统一之后,英法俄三个大国都感到了威胁,所以他们都有抱团对付德国的打算。
俾斯麦生前笼络住了俄国,但他下台之后,掌权的德皇威廉二世年轻气盛,塔奇曼评价他是“当时欧洲最口无遮拦的人”,这种锋芒毕露的作风,终于迫使俄国也倒向了英法。于是,后来欧洲出现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法俄英一伙,称为协约国,德国则拉上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同盟国,双方彼此对峙,剑拔弩张。
各个大国在心理预设上,都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是当时欧洲兴起的一种民族主义思潮。其实民族观念是一个非常晚近才兴起的概念,但是一经兴起,就被赋予了非常神圣的地位,人们习惯于把自己所属的民族看成是高于一切。
塞尔维亚族的一个青年刺客,杀死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他就是从民族的立场出发,认为他们塞尔维亚民族应该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出事之后,德国也是出于民族上的亲缘关系,力挺奥地利。而相应的呢,俄罗斯将自己视为斯拉夫民族的保护者,所以它就非常同情和支持和他同属于斯拉夫民族的塞尔维亚,决定为他们撑腰。
第三,激进的民族主义,在当时又导致一个结果,就是斗争哲学。用斗争的眼光看待世界,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必须你死我活,生存斗争就是最高正义。所以这种思维之下,人往往崇尚强硬的手段和态度。比如德国的陆军元帅戈尔茨就曾经说过:我们是靠刀剑的锐利,而不是思想的锐利,赢得我们的地位的。
政治上欧洲格局的重新洗牌,思想上民族主义和斗争哲学的流行,这些客观因素都推动着欧洲一步步走向战争。
了解了这些,再来看作者写的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就能体会这其中的象征意义了:当时欧洲各国的王室,亲缘关系盘根错节。就拿爱德华七世来说,他是威廉二世的亲舅舅,还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姨父,大家都沾亲带故。虽然这些亲戚之间彼此关系都不怎么样,但维系欧洲各大国平衡的纽带还在,还是有一些东西能把他们维系在一起。而这场葬礼,就象征着这种旧欧洲的默契和谅解正在越来越薄弱,走向消亡。
是德国崛起带来的欧洲政治格局洗牌,和民族主义、斗争哲学的流行,这些现实和思想层面的原因共同决定了战争在所难免。这可不是我们今天的后知后觉,事实上,当时各国的战略决策层也都是这么看的,所以他们早早地在为战争做着准备。
法德战前计划
开战之前,德法两国的军方高层,各自的作战计划都已经摆在了案头。先说法国的,他们的作战计划叫做“第17号计划”。普法战争之后,法国对德国是又恨又怕,所以虽然他们整天想着报仇雪恨,制定了很多针对德国的作战计划,从第1号排到了第17号,但这些计划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都是防御性的,指导思想都是怎么防止德国人再打进来。所以他们的作战计划,简单来说就是“修长城”。法国人沿着150英里的法德边境,依靠着阿尔卑斯山,修建了一条坚固的混凝土堡垒,易守难攻。并且中间的一段,法国人故意留了个小缺口,希望诱使德国人从这里进攻,然后关起门来打。
那德国人会按法国人设计的套路来打吗?当然不会,他们有自己的方案,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施里芬计划”。施里芬是德国的陆军元帅,曾任总参谋长,这个职位相当于三军统帅,是德国军界最重要的职位,没有之一。施里芬是德国第三任总参谋长,顺便说一下,他的前任就是八国联军的挂名统帅瓦德西。施里芬在总参谋长位子上坐了14年,任内办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制定了施里芬计划。
从地图上可以看见,德国地处欧洲中北部,东西各有一个强邻:俄国和法国,所以德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就是,避免同时和俄法为敌。这也是俾斯麦生前极力拉拢俄国的原因,就是要让德国避免东西两线作战。但是施里芬艺高人胆大,他觉得两线作战没什么,因为俄国又大又低效,动员军队需要至少6星期的时间,而德国如果能在这个时间内先西进,迅速打败法国,再掉头向东全力对付俄国,那还是稳操胜券。如果你熟悉历史,可以看出,后来二战时候德国的闪击战,承袭的还是施里芬计划的战略思想。
针对法国的防御战略,施里芬知道不能硬碰,他想了一招险棋,从德国西边、法国北边的邻国比利时借道,绕过法军的主力防线直插巴黎。至于比利时肯不肯把道“借”给德国,施里芬认为不是问题——肯借最好,不肯借就来硬的,反正以德国的实力,对付比利时不在话下。
可以说,施里芬计划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大胆构想,但也面临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比利时虽然是中立国,但他们背后站着英国。比利时的地理位置,正是欧洲大陆通向英伦三岛的跳板,所以对英国来说,这个地方最好是一个中立的小国,而不能被任何欧洲强国所控制。所以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一直努力推动比利时的独立和中立,德国如果想通过入侵比利时而进攻法国的话,英国不可能坐视不管。
这一点法国人当然也明白,所以他们有恃无恐,相信德国人不敢把英国扯进来,因此在比法边境上,法国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布防。甚至施里芬的计划被间谍窃取,拿给法国人之后,法国方面都决不相信,认定这是假情报。不过施里芬就是抓准了法国人的这种心态,他决定赌一把,赌法国人松懈无备和英国人不敢插手。
施里芬在1913年,大战爆发之前的一年去世了,没能见证他的计划。德国的总参谋长由开国名将、首任总参谋长毛奇的侄子小毛奇继任。他生性谨慎,在开战阶段对施里芬计划一丝不苟地执行。
法国方面,当时的法国元帅叫做约瑟夫·霞飞,旧上海有一条著名的“霞飞路”,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今天已经改名叫淮海路了。霞飞,作者形容他的长相白白胖胖,看起来很慈祥,就像一个圣诞老人,但他性格坚毅,很有血性。他也反对立足防守的第17号计划,更倾向于主动进攻,直接打到德国去。霞飞的这种主张,在法国一线军人当中非常受欢迎。
以上就是法德两国在大战开始之前的战略部署,法国的计划是用强有力的防线拖住、消耗德国,而德国想冒险取道比利时,绕到防线背后进攻巴黎。这就是双方各自盘算的打法。
为什么一开打就迅速升级成一场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这起事件是一战的直接导火索。但是从事发到开战,隔了整整一个月,这期间,另一个让战争变得不可避免的国家,就是比利时。
1914年7月26日,德国照会比利时,照会里说,德国收到可靠情报,法军准备借道比利时侵犯德国,所以德国为了自卫,准备在比利时境内痛击法军,战争胜利之后,德军保证撤出比利时,如果比利时不同意,德国将把比利时视为敌国。德国人限比利时12小时之内,作出明确答复。注意这个日子,7月26日,两天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才算正式开始,但早在这之前,德国人已经着手实施取道比利时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
作为最早面临侵略威胁的小国,比利时的态度对接下来的事态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当时比利时只有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而德国在西线动员的兵力就是他们的5倍,强弱悬殊。当时的比利时国王是艾伯特,刚登上王位5年,平常沉默寡言,看起来不像那种很强势的君主,所以德国判断比利时会很快妥协。
那么比利时的答复是什么呢?国王艾伯特说:无论哪个大国进犯我的边界,比利时都将全力抗击。可以说,第一个被扯进战争的国家的态度,具有很大的示范作用,比利时的勇气,给法国和英国增加了信心。
另一端,在东线,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一战正式开始。接下来,德国先后向俄法宣战,并于8月4日清晨入侵比利时。8月5日,英国以德国破坏比利时中立为由,向德国宣战。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一战的爆发,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擦枪走火偶发事件——斐迪南大公被人杀了,但是这本来只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两家的事,就算双方最终只能武力解决,那为什么其他大国都被牵扯进来趟了浑水呢?从战略层面上说,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两大集团的战略对峙,谁都心知肚明,德国统一之后欧洲必有一战。而本书更关注的是细节层面,就是德国的施里芬计划。
为了不正面硬碰法国的防线,施里芬计划借道比利时,而这样一来就会把英国拖进来,所以施里芬计划是一个非常冒险的方案。而偏偏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个被德国崛起冲昏头脑的人,他决心趁自己在位时就启动施里芬计划,实现在欧洲的霸权。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欧洲的战事不打则已,一打就一定是牵一发动全身,这些强国谁也跑不了。所以虽然一战的导火索开始于巴尔干半岛,但是很快,主要战场就来到了德法边境。可以这样总结:导致战争爆发的国家是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而决定了战争成为一场世界大战的,是德国和比利时。
当时的观察家从军事角度分析,认为最多打到圣诞节,战争就会结束,然而他们没看到,水面下的政治利益纠葛,已经在战争一开始就把这么多大国都卷进来了,这怎么可能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争呢?
一战是怎么打的?
战争开始后的第一个月里,德法双方事先谋划的战略就都破产了,战争不可避免地发展成持久战。这一个月的战事,对整个战争是有决定性意义的,也可以视为整场战争的缩影,这也是本书书名“八月炮火”的由来。
先说德国,德国的施里芬计划堪称细致入微,不仅估算到了运兵的火车有多少车厢,甚至对于多少火车轮子、将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桥梁都规定好了。可以说,德国人在计划的细节方面举世无双。然而凡是完美的计划都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一个字都不能改。施里芬计划的两个关键,咱们再重申一下:第一,集中主力打西线,不要管东边的俄国怎么折腾,就打法国;第二,打法国的时候,集中主力打右翼,就是比利时这边,不要管法国从左翼进攻还是中路进攻,就用右翼横扫法国。
关键在于两个“集中主力”,施里芬是这么划分兵力的,西线和东线的兵力分配是7:1,再具体到西线的兵力配比,右翼和左翼也是7:1。所以这个时候,德国其他战线的兵力其实是非常薄弱的,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右翼进攻的速度和力度,右翼要像铁拳一样沿着海岸袭卷法国,以极快的速度攻陷巴黎。而如果这时候法国的军队也突入德国境内了,那么德军不会掉头回防,而是赶上去抄法军的后路,这样的话,法军后路被截断,首都也沦陷了,就算你打进了德国本土,又能有什么作为呢?所以德军是稳操胜券的。
所以说,施里芬计划确实是一个纸面上的完美计划,但是,也只是纸面上的。因为这个计划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假定在德国痛扁法国的时候,俄国来不及反应,只有这样,德军才可能做到“集中主力”。然而事实上,俄国人这回的效率让德国专家大跌眼镜:俄国在法国的一再催促下,决定提前发起对德国的进攻,德国以为俄国至少需要6周的时间才可以发动大规模攻势,但实际上,俄国这次只用了2周。俄国的总司令是亲法的帕莱奥洛格大公,他成功地说服了沙皇,不等全部部队集结完毕,就开始大力进攻。
俄国凶悍的哥萨克骑兵挺进东普鲁士,这对德国来说是一场噩梦。这个时候,整个东线德国就放了一个集团军的兵力,俄国人如果开进柏林,西线的一切胜利就会毫无价值。惊慌失措的总参谋长小毛奇,只好从西线抽出3个完整的兵团支援东线,这就打破了第一个“集中兵力”。从西线抽调部队,意味着德军右翼的推进速度减慢,负责牵制法军的德国左翼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小毛奇又不得不分出右翼兵力增援左翼,这就打破了第二个“集中兵力”。到这一地步,基本可以说施里芬计划失败了。
而对法国人来说,比利时的抵抗虽然英勇,但毕竟挡不住德军。5个集团军突破比利时,杀向比法边境,从8月21到25日,德法两军主力在比法边境展开激烈战斗,这就是“边境战争”。结果是德军取胜,法军主力被迫全线撤退,至此,法国人的17号计划也宣布破产。
法国虽然撤退,但是没有崩溃。这个时候,法国的霞飞元帅体现出了他的价值,他在大撤退中也让法军保持了高昂的士气,让每一个士兵的耳畔都回响着“边退边战”的口号。虽然是撤退,可以说法军还是打出了水平,特别是英国这个时候增援了法国10万的远征军,在撤退途中,英法联军还能根据情况发动几次小反攻,且战且走,粉粹了德军要将他们歼灭的企图,就这样一路走到了巴黎附近的马恩河。
马恩河在巴黎的西边,按照施里芬计划,德军是不应该走这条路的,他们应该直接插进巴黎,不应该追着战败的英法联军往西走,但是随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德军的目的由拿下巴黎,变为消灭英法联军的有生力量,于是英法德三国的主力部队打响了著名的马恩河战役,确切地说,是第一次马恩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按照本书“八月炮火”的主题,其实已经超出这个叙述范围了,所以作者以这场战役作为本书最后的高潮。
这场战役前后经历了6天,从9月4日持续到10日,英法与德国形成胶着状态,互有攻守。投入这场战役的是德国王牌军队第1和第2集团军,而法国人也是用尽了自己的每一个兵团,双方殊死战斗,精疲力尽,但是都没有能力把对方完全击垮。德军统帅小毛奇只得于10日下令全线停止进攻,最后马恩河战役就以德军的撤退而结束,双方的伤亡人数也都超过了20万。
至此,双方着眼于速战速决的作战计划都破产了,战争变成了持久战和消耗战,德国只能继续进攻,法军也只能继续苦撑着。一直打了4年多,交战双方都坚信战争是终结一切矛盾的手段,然而事实却是什么都没能终结,但世界却因此被永远改变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上个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关于一战的书也是数不胜数,《八月炮火》是其中非常独特的一本。这本书既从宏观角度勾勒出一战前夕欧洲的风云气象,同时又细致地描述了欧洲战场一个月里发生的战事,像文学作品一样生动好看。并且,塔奇曼以这一个月的历史作为样本,把一战的前因后果都浓缩到其中,读懂了这一个月,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了解一战的前因后果和这段历史能带给我们的启示。
说到一战的启示,作为亲历者的丘吉尔曾有一段评价,大意是说,一群最聪明睿智的人,一起做了一个最愚蠢的决定。我们前面讲过,一战爆发之后,各个大国不管情不情愿都不得不一起跳进坑里,这就是因为他们之前构建的国际关系。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各种军事盟约的层层加码,看起来是彼此保护,其实也是把自己绑上了战车,最终都身不由己。这种单纯依靠威慑来达成的所谓平衡,不是良性的国际格局。
一战在思想上的根源,非理性的狂热导致了敌对情绪,最终各国政府都被这种情绪裹胁。一战距离今天已经一百年了,但是当年的那些战争诱因,比如国际格局的多元与多变、非理性的对抗情绪,这是今天的国际社会也在面对的问题,所以回溯一战的历史,是一种非常有必要的以史为鉴。
塔奇曼不是历史科班出身,因此美国史学界对她也是褒贬不一。不过对于历史写作,塔奇曼有她自己的见解,她把历史写作看成是一种艺术性的工作,强调叙述的清晰和生动。塔奇曼的写法又是严格依托史实的,她的考据几乎到了洁癖的地步,几乎字字有出处,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别人写天气也许只是为了烘托氛围,而塔奇曼写天气是真的查了气象资料,绝不是信口开河。所以,对比其他历史学家,塔奇曼的写作风格,更多的是还原历史现场,通过立体的描摹把读者带回到历史当中,让读者自己去感受,自己去寻找答案和启示,而她作为讲述者,尽可能地呈现人类的挣扎、成功、挫折和失败的全貌,却并不过多给出结论,更不做道德评判。而这,也正是非虚构写作的根本,她还原历史,但并不塑造历史。
相关阅读:
作者:贺迎凯(Victor He),本文经作者授权发表,版权归属作者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