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歧视的到底是谁?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硅谷生活家 Author 硅谷维立
作者 | 维立
转载 | 硅谷生活家
亚裔学生状告哈佛大学歧视案的庭审终于结束,各方都在静等法官做出判决。但可以预料的是,不管法官做出什么结论,落败一方必然上诉,诉讼还将继续。而且即使法庭上尘埃落定,也会有大约一半的人不同意法庭的判决,所以哈佛到底是否在录取过程中歧视了亚裔的争论还会继续下去。
但还在开庭之前,哈佛就已经有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举动。在十月上旬发布的明年新生的招生指南中,哈佛告诉他们的招生人员,那些“并不等同于外向”的性格特征应该得到重视,那些看起来“特别反思、富有洞察力和/或专注”的申请人也可以获得高的个人评价。
招生指南没有提及亚裔学生以及亚裔学生状告哈佛歧视的案件,但所有对该案关心并略有了解的人,都会想到这一举动或许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跟此前发现的哈佛给亚裔申请者的性格评分明显低于其他族裔这一事实、以及该发现引起的反弹有直接关系。当时就有人指出,亚裔学生得到较低的性格评分,其实质是性格内向者得到了较低的性格评分。哈佛对其招生指南的更新再一次表明,性格内向的人可能确实在哈佛的录取过程中受到了歧视。
外向和内向是对人的性格进行分类的主要尺度之一。外向的人热情,健谈。他们的精力来源于外部世界,比如各式社交活动和形形色色的人群等,因此独处时比较平淡无聊,在人前则神气活现。内向的人安静,低调,深思熟虑。他们通常不是很热衷于社交,却从阅读、沉思、创造等独自的活动中得到乐趣。
2012年,一本叫《安静:内向性格在嘈杂世界中的竞争力》(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的书安安静静地登上了各大畅销书排行榜。该书作者Susan Cain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法学院,之后在华尔街当律师,是一个典型的智商爆棚的学霸。但在法学院学习期间,尤其是工作之后,她意识到自己的性格不适应周围的环境。美国的企业文化偏爱外向的人。不管你智商再高,专业知识再强,再是名校毕业生,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你不会如鱼得水,尤其不会给人有领导力的印象。
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是合理的吗?Susan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将思考和研究的结果写成了《安静》一书。Susan在《安静》中指出,西方文化特别是美国文化中有一种所谓的“外向理想”,即一个理想的人应该合群,应该习惯于舞台和聚光灯。与思考者相比,西方文化偏爱行动者,整个社会的机制都朝外向者倾斜。但这种文化是对内向者性格和能力的低估和误解,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现在Susan早已不做律师,而是选择了安静的作家生活。她创办了一家叫“安静革命”(Quiet Revolution)的公司(https: //www.quietrev.com/),为声音向来不是很大的内向者发声,致力于推广更适合内向者的企业文化。她把内向者在目前社会的处境与女性五十年前的处境相比,认为两者都是拥有巨大未开发潜能的二等公民。她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以一己之力推动一场为内向者这个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提高地位的革命。
《安静》一书也花了不少篇幅讨论文化和“外向理想”之间的关系,并特别举了亚裔美国人的例子。东亚人是内向者比例最高的族裔,东亚文化也比西方文化更推崇谦卑、谨慎的性格。由于自然(nature)和培育(nurture)的双重作用,东亚人大都比较内向。如果是在中国,跟其他性格类似的人在一起,这可能不算明显的缺点,甚至还是优点;但在美国,跟其他天生比我们外向的人比肩而立,这种性格就有可能削弱我们的竞争力。
《安静》的第八章“软实力:亚裔美国人和外向理想”(Soft Power: Asian-Americans and the Extrovert Ideal)讲了几个亚裔学生的故事。这几个学生有的在斯坦福念书,有的就读于硅谷的明星高中,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都是所谓的“高成就者”(high achiever)。但因为性格内向,他们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行为与环境的要求有差异,因此一直有一种装扮成别人的压力,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获得足够的权威,得到足够的尊重,在由其他“高成就者”组成的圈子里被人接受。
如果性格内向者在学校、在职场都天生地沦为二等公民,以至于有雄心、有抱负的内向者都必须摆出外向者的姿态,可以想象,在申请大学的过程中,尤其是招生人员面对众多优秀学生眼花缭乱的时候,一个学生如果有内向性格被申请材料披露出来,很可能下一个就会被清除出局。根据平时跟高中老师们交谈时听到的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我猜想很多老师在给亚裔学生写的推荐信中都用到了“安静”或类似的词。而可能就是这一个词,断送了该学生进入哈佛的机会。
我在《安静》刚出版时就读过这本书,因为我正是像Susan Cain这样的内向的人,对她提到的内向者必须面对的挑战有亲身体会。现在的职场强调合作,动辄用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员工的工作空间也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缺乏隐私,对于头脑风暴经常导致低质量的想法、独自思考是创造力的关键这些广为人知的事实却缺乏考虑。如果要爬升企业领导层的阶梯,更是要有足够的音量和气场,提高自己的能见度(visibility),而这些都是外向者更擅长的游戏。如果想在公司有所发展,就必须像该书第八章提到的亚裔学生一样,戴上一个比真实的自己更外向、更社交的面具。
美国人常说,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假装,直到你成功),据我所知这也是很多内向者的信条。假装外向除了有点累以外,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情,与人多一些交流总是快乐的。但即使再假装,即使有时候竟以假乱真,到头来还是没有成功地改变自己。二十年的努力之后,我还是一个内向的人,跟二十年前一模一样。
而且为什么要假装呢?为什么我们不能堂堂正正、大大方方地做自己呢?虽然目前的社会环境更多地奖励外向者,内向者并不低人一等。内向者深思,专注,有自己的优势,对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很多著名科学家(如牛顿、爱因斯坦)和艺术家(如梵高、J. K. 罗琳)是内向的人,高科技界的不少领军人物(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也都内向。外向者更有领导才能这个流行的看法也是不正确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一项研究就表明,内向的领袖比外向的领袖表现更好。著名的领袖中确实也不乏内向者的身影(如林肯、奥巴马)。其实我不用花费这么多口舌,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尽人皆知的事实。我不想说内向者比外向者更高明,但两者至少是平等的。外向者可以有伟大的想法,内向者中也可以出伟大的领袖。
但社会对内向者的偏见是存在的,大多数组织机构的设计也不适合内向者的升迁和发展。有评论家认为《安静》一书就是在温和地谴责现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重视风格超过内容、重视形象超过实质、重视魅力超过道德的喧哗文化。Susan Cain成为内向者的发言人,决心像女权主义者改变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一样改变社会对内向者的偏见,这是一个巨大的事业,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但改变从来都是渐渐地、一步一步地发生的。哈佛的招生指南的更改,应该是她乐于见到的一个改变,是朝正确的方向走了小小的一步。
我相信这个变化是亚裔学生状告哈佛的诉讼促成的。这也是为什么,我对这桩诉讼一直很支持。虽然诉讼有风险,有不确定性,但认为一件事情不公正,有勇气站出来为自己争取权益,虽然不一定成功,却还是比胆小怕事、裹足不前更可能为自己争取到一点什么。而且在美国这个外向的、咄咄逼人的社会里,这也是一种受尊重的强者的行为方式。
相关阅读:
作者:维立,毕业于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博士。现居硅谷从事高科技工作。业余时间翻译写作,出版过六本作品/译作,原载:硅谷生活家,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本号联合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