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参半的U.S.News,为什么活到了现在?
以下文章来源于Stoooges三士渡 ,作者C君
作者:C君
原载:Stoooges三士渡
No.1 不存在的法学院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许多年前,密歇根州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Thomas Brennan,向他的一百多名律师小伙伴发了一份调查问卷,要求他们给十所学校的法学院按照教育质量排序,其中包括一些声名在外的学校,例如哈佛、耶鲁、密歇根大学,还有一些不那么出名的学校,比如John Marshall、Thomas Cooley。其中还包括当时并不甚为人知的宾州州立大学。
结果是,宾州州立被排在了中间位置,也就是十所学校中的第五。
然而,当时的宾州州立并没有法学院。(注:宾州州立现在是有法学院的)
也就是说,尽管宾州州立在当时并没有法学院,尽管这些律师可能对宾州州立一无所知,但他们还是把它排在了中间位置,因为他们“觉得”宾州州立就是个差不多在中间的学校。这种缺乏健全认知的“我觉得”,我们称之为偏见。由此看出,这种基于“偏见”得出的排名真的不太靠谱。
这个不靠谱的排名仅仅是一个小调查,事实上,这和U.S.News排名中饱受批评的Peer Assessment(同行评估)是同样性质的事——每年都给学校发调查表,要求学校给其他的数十乃至上百所学校进行评分。这么多学校,除了藤校、自己周围的学校,有谁会去逐个研究境内所有的大学?Alma College在96年就做过调查,84%的受访者承认他们对于一些被要求排名的学校毫无认知。
打分者很大程度上能参考的只有排名,借鉴上一年的排名给别的学校打分,而基于这些分数得出的排名又成为下一年打分的参考,因此像宾州州立这样本身认知度不高且排名也不高的学校就很难咸鱼翻身了。这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这只是U.S.News排名被诟病的其中一个原因。其他的比如:
大学教育的复杂和多样性,用单一的标准衡量是非常简单粗暴的;
排名让大学开始追逐更好看的数字和更高的名望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教育;
大学排名的浮动并不一定反映大学本身的变化,改变的只是计算公式和数据的权重,排名的上下浮动往往给人以学校时好时坏的错觉……
那么既然U.S.News当初遭到如此强烈的抵制和批评,为什么它还在继续,且逐渐成为了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权威了呢?要知道U.S.News排名可是从1983年就开始了,经历了三十载,换成人的话都过了“而立之年”啦。
当然是因为有利可图啊。
No.2 爆红的杂志
首先,简而言之,U.S.News火了。
2010年12月以后,U.S.News全面改为网络运营,不再发行纸质刊物。不过各大书店仍然能购买到其出版的大学排名。
《U.S.News & World Report》(以下简称U.S.News)是一本于1948年被合并的新闻杂志(注:原先是两本独立的杂志,《U.S.News》和《World Report》),与《时代》和《新闻周刊》齐名。
为了拯救日渐下滑的杂志销量,该杂志决定启动一个项目,那就是为美国的大学进行排名。1983年,U.S.News发表了第一份“美国最佳大学”的排名。杂志销量如期被带动了起来,因为这份刊物恰好与当时普罗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兴趣相吻合:1970-1983年间,美国大学入学人数增加了47%,曾经被认为是少数富人阶级的特权的教育,对于中产阶级来说已不再遥不可及,他们开始重视教育,认为大学学位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在成千上万的大学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位呢?这就需要一些客观、量化的信息作为参考了,于是大学排名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指南应运而生。
它的影响力有多大呢?2014年的最佳大学排名在一天内为usnews.com带来了260万独立访客和1890万页面浏览量,流量来自3000多个网站,包括Facebook和谷歌。此后《U.S.News》继续以书的形式出版综合性大学指南,这本指南始终停留在全国畅销书排行榜上。
销量上去了,网站点击率暴增了,显然,排名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追捧。因此尽管遭到了铺天盖地的质疑,从杂志社的立场来说,没有理由停止这个项目。
No.3 游戏玩家们
随着大学排名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它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学生的择校决策,以及学校的兴衰。
密歇根大学教授Michael Bastedo和爱荷华大学教授Nicholas Bowman在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排名在学生选校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排名会直接地影响到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认知,继而影响选校时的决定。也许实际上学校A和学校B的教学质量是相差无几的,但是在实际选择时,学生会更倾向于两所学校中排名和声望更高的那一个。另一种影响学生的因素则是U.S.News发布的录取统计数据。举个例子,哈佛今年录取新生的SAT-ACT分数范围,前25%的分数线是1570,前75%的分数线是1470。比如该学生现在的分数是1400,低于哈佛前75%的分数,那么他就会据此推算,自己可能被哈佛录取无望,于是决定放弃申请。
此时作为校长或是学校事务的决策人员,思忖如何提升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来申请,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更优秀的学生涌入学校,提升学校的“档次”,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从而为学校创造更多收入维持运作,怎么看都是好事。美国的大学可不像中国的大学,只要完成上级布置的行政任务就行;美国的大部分学校都是私立院校,生死存亡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必须持续产出优质的毕业生,以金钱、荣誉、名气的形式回馈母校,学校才能繁荣昌盛。即使是靠州政府拨款支持的公立大学,也因为教育经费被削减活得很艰难,必须通过涨学费、扩招、到处求捐赠才能勉强维持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比起抵制,更多的学校选择了迎合排名,透彻地研究排名的计算公式和算法,采用各种手段在这场竞赛中力争上游。
毕竟像Reed这样,自杀式地公开diss排名且拒绝参与其中后,10年间申请者数量不减反增,学生质量越来越高的学校,终究是少数中的少数。
直接“作弊”的选手通过谎报数据来提升自己的名次。
最近的是UCB连续5年误报了校友捐赠率的数据;更早之前,Bucknell University (文理学院第32名) 承认自己连续6年提交了夸大的SAT成绩;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第9名) 夸大了学生的班级排名并承认拒绝了比实际比例更高的申请人;埃默里大学从2000年来 (可能更早) 连续十多年夸大了录取新生的标化考试成绩 (然而埃默里近十年的排名基本都稳定在18-21之间,作假和不作假似乎也没什么区别,想想也是好笑);乔治华盛顿大学也干了同样的事。
显然,通过谎报数据来提升排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有的学校就“高明”得多,通过反向操作使数据变得更好看从而实现排名的提升。
东北大学1996-2006年的校长 Richard Freeland
说到“高明”的手段,就不得不提一提大学排名界最著名的逆袭案例——东北大学了,从162名爬升至44名,实现了高等教育史上最戏剧化的转变。
80年代的美国经济持续低迷,迫于财政压力,政府削减了教育经费。经费的削减和入学率的下降迫使东北大学的前校长Jack Curry大幅削减了预算,并在90年代初砍掉了875个工作岗位。1996年,新校长Richard Freeland走马上任时,学校正处于风雨飘摇中。
经验丰富的Richard Freeland心中已经有了一个计划。他认为,U.S.News这一纸排名有能力造就或摧毁一所学校。排名越高,就越能收获知名度和声望,学生质量就越高,校友捐赠就越多,利润空间就越大。“我们必须进入前100名,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抱着这个信念,Freeland开始了对东北大学的拯救计划。
学校的资深职员开始关注并研究U.S.News的计算公式和方法。第一步便是增加教师,缩小课堂规模。根据U.S.News的标准,19人及以下的班才算小班,所以东北大学将大多数班级的人数规定在19人以内,以此获得更高比例的小班数量,使得教学质量“看上去”提高了。2002年,东北大学的名次上升至127名。
2003年,东北大学又开放了Common Application的申请通道,使得学生递交申请变得更容易。招徕的学生越多,可以拒绝的学生也就越多,如此一来,学校的门槛“看上去”更高了。
为了使学校更具吸引力,校方投入了10亿美元把校舍升级成一个七栋楼的建筑群,以提升学生的留校率和毕业率。
能做的都做了,还剩下一样没法在数字上“动手脚”的指标:同行评估。建立感情虽然不如砸钱来得容易,但是也是可以操作的。Freeland推测,假如每个学校由三个人进行打分,在东北大学前面有一百所大学,那么他和他的团队需要对300个人施加影响。所以,Freeland的每一次出行,每到一个城市,每出席的一个会议,都会与排名中的学校的校长“勾搭”。
直至2006年Freeland卸任时,东北大学已经从162名攀升至98名,这位校长在自己的任期内将学校排名提升了66个名次!
此后则是由新任校长Joseph Aoun继续未竟的事业。2007年,东北大学推出了一个叫N.U.in的项目,鼓励成绩低、SAT分数低的学生在国外度过他们的第一个学期,来年春季再重返校园。这样做的原因是,U.S.News并不收集春季新生的数据,那么这些低分学生被排除在外以后,平均分自然就提高了。
Aoun还把眼光转移到了“国际市场”上,通过降低对申请者的要求实现申请数量增长。2009年,东北大学不再要求国际(高中生)申请者提供SAT成绩,这一招既提高了申请者数量,又不影响整体学生的平均分,很机智。自2006年以来,东北大学的国际本科生比例从不到5%跃升至将近17%。
Aoun的战术奏效了。2013年,东北大学收获了史上最多的申请材料,50000份,是1990年的近5倍。入学学生的平均SAT分数比前一年上升22分。
2019年的U.S.News排名显示,东北大学排在第44位。从162到44,经过2任校长的努力,实现了难度堪比登月的逆袭。2011年,Aoun也成了美国最高薪的大学校长,年收入310万美元。
学校的名次上升以后,知名度和影响力就随之提升;相应地,申请学生数量增多,门槛高了,学生质量就提高了;有了更优质的生源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后,学校又可以通过扩建、投资更多项目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尽管这个排名的初衷并非“绑架”学校,但是随着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排名和学校的声望之间产生了一种相互作用:学校的声望取决于排名,排名反过来也影响学校的声望。这两种因素的相互牵制也造就了学校与排名机构之间彼此依赖的关系。因此,靠学生吃饭的美国大学有充分的动机参与并赢得这场游戏,而排名的指定方U.S.News也因此得以长盛不衰。
No.4 存在即合理?
尽管教育界始终对排名持怀疑态度,但是站在学生和家长的角度来看,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它量化了原本难以测量的教育质量,给予各个考量因素不同的权重并加以计算,最后以数字化的信息呈现给读者。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排名就是一个帮助人们快速筛选信息并建立认知的途径。另外,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看排名也能满足人的从众心理——大家都说它好,那它大概确实好。
既然要把相对主观的事物用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就需要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公式。U.S.News用于计算排名的统计模型并不能称之完美,也无法做到完美,能否真实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有待考量。但是既然要相对主观的事物用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就势必要有一个公式。先不论数据的真伪性,至少在许多方面(比如生源、师资、财政等),这个排名可以给我们提供有效的信息。
要做选择就会有比较,而人都想要最好的,在排名这件事上也不例外。既然横竖都要看排名,为什么不选择一份最有权威性的排名呢?由此,历史最悠久的U.S.News能活下来也就合情合理了。
结语
一些学校坚决抵制它,另一些学校“看不惯它却又干不掉它”,而学生和家长则将其奉为圭臬,U.S.News排名就这样毁誉参半地存活了三十多年。就像《U.S.News》的一位编辑所说:
You can love us or hate us, but we’re not going away. (你可以爱我们或恨我们,但我们不会消失)
三十多年过去,追捧和斥责也都该沉淀下来了,希望看清了游戏规则的我们也能理性看待排名,使其真正成为有效的工具而非为其所奴役。毕竟,比起“排名最高的学校”,“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
相关阅读:
作者:C君,原载:Stoooges三士渡。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