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卫斯理和中国最早一批赴美公派女留学生

视角学社 2021-01-13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 Author 认识韦尔斯利

作者:比尔老师

转载: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


340多年前,中国正处于国泰民安的康熙盛世,女人缠足之风更是前无古人。而远在西方的意大利则刚刚开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女子学校,并在世界历史上为第一位女性授予了博士学位。270多年前的1742年,第一所女子学校在蛮荒之地的北美新大陆打开校门。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当中,女性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在20世纪之前,中国从来没有过接受女生的公立学堂,只有少数幸运的官宦家庭女孩子由父母延师在家中习学初浅的文化知识。


19世纪,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大批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为宣教开办了许多西方式教会学校。面对西方列强,很多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留学西方修习夷技才是救国之道。1854年,广东人容闳成为中国第一位美国大学(耶鲁大学)的毕业生。他学成回国后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说服清政府从1872年起每年向美国派遣三十名学童留学,四年共一百二十名。虽然后来清政府因为害怕这些学生被全盘西化而将这些学生勒令回国,以致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完成学业,但后来他们在中国各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政府公派留学生之外,另有不少中国学生自费通过传教士渠道前往美国留学虽然公派留学生是清一色的男性,但是自费留学生当中却出现了几位女性。坊间有宋霭龄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的说法,其实宋霭龄是1904年才随她爸爸的传教士朋友到美国,在佐治亚州的卫斯理安学院(Wesleyan College)上学。


整个19世纪,中国总共有四位女留学生赴美获得学位。1885年,被美国传教士收养的宁波女孩Yunmei Jin (金雅妹,1864-1934,the Women’s Medical College of the New York Infirmary)成为中国第一位留学美国并获得医学学位的女性。继她之后的另外三位赴美获得医学学位的中国女学生分别是福州人  Juying Hu(许金訇 Hu King-eng, 1865-1929,the Women’s Medical College of Philadelphia),湖北人 Meiyu Shi (石美玉 Mary Stone, 1872-1954,Department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和江西女子 Aide Kang (康爱德 Ida Kahn, 1873-1931,Department of Medicine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这四位女留学生要么早年被美国传教士收养,要么幼时在美国传教士开办的西式教会学校读书。这些在传教士教养之下的女孩子都幸运的保留了她们的天足。她们在传教士资助下留学美国,学成之后除金雅妹定居日本之外其他三位女医生全部返回中国行医,成为中国西医妇产科和儿科的领军人物。


进入20世纪,被八国联军打得落花流水的大清朝为了摆脱江河日下的境地,终于开始认真考虑各项改革,包括实行宪政。1904年,积极支持改革并大力筹办派遣学子出洋留学的清朝两江总督端方(Tuan Fang)率代表团访问美国考察西方教育系统,参观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州立大学,美国海军学院,美国西点军校以及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经过端方积极斡旋,代表团最终与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卫斯理学院达成协议接受中国公派留学生,其中由卫斯理学院出全奖资助三名中国女留学生进入卫斯理学院学习。


端方回国之后在自己管辖区域(今江苏,安徽以及上海)组织考试,从五十多名报考的女学生当中挑选出四名赴美国留学。这是清政府送出的最早一批公派女留学生。她们是Pingsa Hu(胡彬夏),Che-chi Wang(王季茞),Faung Yuin Tsao(曹芳云),和 Ching-ling Soong(宋庆龄)。四人中除宋庆龄带着十岁的妹妹宋美龄一起前往佐治亚州的卫斯理安学院(她俩去与已经在那里读书的姐姐宋霭龄汇合)求学之外,其他三人都由卫斯理学院奖学金资助进入卫斯理学院读书。1907年9月,在慈禧宠信的教育顾问温秉忠及夫人倪桂姝(宋庆龄的二姨)监护下,四位女生与其他男生共十五名留学生乘坐“满洲里”号邮轮由上海启程赴美。


两江总督端方

      

五大臣(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和李盛铎)出洋考察


Pingsa Hu(胡彬夏) ‘13. (1888-1931;卫斯理学院 1907-1913)


胡彬夏是江苏无锡县人,父亲胡壹修是无锡地区一位有名的教育家,三个兄弟都是留美博士。她幼年前往日本在著名的实践女子学校读书,后回国在苏州景海(Laura Haygood)女子师范学习。她1907年留学美国,先在卫斯理学院预科Walnut Hill School补习,两年后进入卫斯理学院主修文学、历史和哲学。她面容清秀,文笔神采飞扬,曾任留美中国学生会会长,留美学报主笔。在卫斯理学院读书期间,胡彬夏与在哈佛大学读硕士的中国留学生朱庭祺相爱,经过数年抗争,在她的三兄弟帮助下最终说服家庭解除幼时婚约,与朱庭祺实现自主恋爱婚姻,成为中国女性自主婚姻的先行者。


胡彬夏1913年从卫斯理学院本科毕业之后继续在康奈尔大学进修妇女教育七个月,后作为中国政府教育部代表团的一员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参加国际儿童福祉联盟大会。1914年回国后她先后在江苏吴江同里的丽则女校以及上海浦东高中做教师,然后从1916年起担任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妇女杂志“主编,并与黄炎培等人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社。妇女杂志在她的领导下大力宣传男女同校平等教育,女子经济独立,婚姻自由,女子参政,胡彬夏更利用各种机会发表公众演说,力促女权,成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胡彬夏


胡彬夏和她的三个兄弟


Chi Che Wang(王季茞) ‘14 (1894-1979;卫斯理学院 1907-1914)


王季茞出生于苏州书香世家,祖上王鏊曾任明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其父王颂蔚是光绪六年进士,其母谢长达于1905年创办苏州振华女校。她是何泽慧的二姨。王季茞与胡彬夏在苏州景海(Laura Haygood)女师先后同学。她在日本学习两年之后于1907年来到卫斯理学院,时年十三岁。她先在卫斯理的补习学校(Walnut Hill School)学习,三年后进入卫斯理学院攻读本科并于1914年毕业。毕业后她到芝加哥大学继续攻读,于1918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欧美博士学位的女性。


王季茞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数年,并参与成立了芝加哥中国妇女俱乐部。后来她成为当时芝加哥最大医院(Michael Reese Hospital)的医学研究部主任,并于192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资深会员。1931年,王季茞前往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从事儿童生化代谢研究。从1943年起,王季茞在西北大学医学院担任生理学教授,从事儿童肾病研究。后来她离开芝加哥到梅奥诊所医学中心(Mayo Clinic)从事研究工作,但几年后又回到芝加哥的汉斯退伍军人医院(Hines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Hospital)任职。王季茞毕生在生物化学和儿童生理学做出很大贡献。2004年,芝加哥公园管理委员会决定用王季茞的名字为一座新建的街心公园命名,以纪念她对芝加哥儿童福祉的贡献。 


王季茞(右一)和她的卫斯理同学


王季茞


Faung Yuin Tsao(曹芳云) (1877-1922; 卫斯理学院1907-1909,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1910-1911)


曹芳云是浙江嘉兴人,其父曹子实是个孤儿,在上海沿街乞讨时被美国传教士收养,长大成为著名的华人传教士。曹家四子二女都接受西方教育,曹芳云的弟弟曹云翔曾任清华第五任校长,将清华从留美预备班升级为大学。曹芳云自幼在苏州教会女子学堂读书,1882年进入上海中西女塾,是宋氏三姐妹的老师和前后同学。1898年,曹芳云随父亲的朋友一位美国传教士到内华达州哥特学院(Cottey College)读大学,但是因为父亲病重,于1902年缀学回国。


曹芳云回国后到母校上海中西女塾任教,于1904年随两江总督端方出访美国协助考察女校教育。1907年,已经30岁的曹芳云作为成年留学生入读卫斯理学院,两年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期间她曾任留美中国基督教学生会副会长。曹芳云于1911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硕士学位。她回国后继续在上海中西女塾任教,并出任上海女青年会教育部长。然而曹芳云不幸从1917年开始一病不起,最后于1922年逝世。 


上海中西女塾


曹芳云之妹曹麗雲


自从最早一批中国女留学生进入卫斯理学院求学之后,卫斯理学院在后来的100年间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中国女留学生。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到中国社会各行各业的栋梁,卫斯理学院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不可埋没的功绩。


 参考资料:

  • 中国人的百年留学梦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4-06-23/111093777.shtml

  • 1904 Annual Reports of the President and Treasurer of Wellesley College  

  • The Chinese Students’ Monthly, Volume 6, No 7, May 1911. “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Women-Students In America”, Miss F. Y. Tsao, Columbia 

  • Women Scientists in America: Before Affirmative Action, 1940-1972, By Margaret W. Rossiter 

  • Women and the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By Michel Hockx, Joan Judge, Barbara Mittler 

  • Wellesley College, 1875-1975: a century of women, By Jean Glasscock 

  • https://www.wellesley.edu/ealc/alum-corner/chinese-alumnae-corner/chi-che-wang-1914-

  • Modern China Vol. 20, No. 3 (Jul., 1994), pp. 315-346 “Nü Liuxuesheng”: The Story of American-Educated Chinese Women, 1880s-1920s, By Weili Ye, 1994 

  • 解放画报第一卷第五期,1920年10月

  • 中西並重:監理會在華事業研究(1848-1939)馬光霞著。2016 

  • 東成西就: 七個華人基督教家族與中西交流百年 羅元旭著。2012 

  • https://www.chichewangpark.com/the-park.html

 

相关阅读:

一双子女夭折后,这位伟大的父亲将数以万计的年轻女性培养为社会栋梁!

女儿在大学选专业

这所世界知名大学从来没有男校长,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应该也不会有



作者:比尔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后获埃默里大学MBA学位并从事大学管理工作多年,现从事升学顾问工作,他也是一位韦尔斯利家长。原载:认识韦尔斯利Wellesley。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