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你这个专业的,家里肯定都有矿吧?

视角学社 2020-09-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巴沟远征队 Author 超酷鹅鹅曹

作者:超酷鹅鹅曹

转载:巴沟远征队


1. 


昨天帮CMU的Gelfand Center接待了一队北京来的孩子。


几周前Center的负责人Judy就找到我,说他们这个游学项目每次都希望能找点在校大学生来讲讲上学的体验和感受,尤其希望找中国人。因为这些孩子年龄都不大,英文听得半懂不懂,还是用中文比较皆大欢喜一点。再加上Judy知道我是学认知科学和哲学的,也算是能提供一些不一样的关于CMU的视角。


在去之前我并不知道这些孩子是哪个学校的,究竟多大岁数。只知道是北京的,年龄差不多十五六岁的样子。我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还是就简单讲讲我是怎么来CMU的,怎么选专业的,平常都在学些什么,在实验室做些什么。后来见面之后我才了解到这些孩子都来自于北京某中学的重点班。这些孩子今年初三,不过因为是重点班的缘故,可以直升高中,所以就免去了中考的折磨,能趁着现在的考试季来美国游学。


我很喜欢我的专业,我一说起自己专业就很容易激动,叽里呱啦讲了一大堆之后,停下来:“大家有问题吗?”


一个孩子举手:“以后学这个能找到什么工作啊?”


我赶快解释:虽然我自己比较喜欢与哲学的交叉这一块,以后也想走学术路线做科学家,不过至少我们学校的认知科学就业还是挺有保障的。有的人会去做人机交互方面的设计师,有的人会做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技术,还有人会去做软件工程师等等,而且因为这个专业设置非常灵活,其实你以后想做什么都可以。


后面一个领队样子的人举手:“你们学校学费每年多少啊?”


我有点尴尬,但还是很诚实地报出了一个数字。


“美元吗?”


“嗯。”


我们学校的学费的确是在美国私立大学中都算贵的,而且每年还有上涨的趋势。我说完后台下一片哗然。后来介绍结束之后下来,有个孩子走上前来,又像是想跟我开个玩笑,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学这个专业,是家里有矿吗?


2. 


周末的时候我的朋友小王给我转发了一条北大中文男足的推送:“高考太好有什么烦恼。”她让我看最底下的那条视频,是由清华的几个学生录的脱口秀“你次饭没”。我平常看北大中文男足不多,常常都是在朋友圈刷上看两眼,不过一直挺喜欢他们的风格的。那篇推送里仍是满满的自黑式的诙谐。直到我看到这一段话:


然而,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专业这种东西,即便多了一个选择,也只不过是徒增一种后悔的姿态。


按照原文中的论述,如果一个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追逐了梦想,就会面临“找不到工作,拿不到高薪”的窘境。而如果一个人选择”实用性热门专业“,也会发现其实找得到工作也“也拿不了高薪,只是拖行业后腿的一个炮灰”。这段话仿佛在说,无论如何选,怎么选,最后都会拿不到高薪,于是不如不选。而文章最后附上的视频里,几个嘉宾也始终围绕着“上北大中文系换北京户口”插科打诨。


自然,对于走嬉笑怒骂、戏谑自黑风格的自媒体来说,对于所表述的观点自然不能太过较真儿。但如果我们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这种风格的自黑之所以能够广受欢迎,一定是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共鸣。可是它引起共鸣的点却怎么想都怎么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如果把拿高薪、拿户口当成判断大学教育成果的标准,那是不是对于大学教育产生了什么误会?而就算我们认定在现实条件的限制下,拿高薪、拿户口应当作为衡量一个人大学教育成果的标准,那么如果一个人拿不到高薪、拿不到户口,就归咎于专业因素,那是不是首先就对于“专业”的意义有了什么误会?


“你学什么专业的?”“我学认知科学和哲学的。”“你家有矿吗?”


这样对话的出现让我感到困惑:一个人在大学里选择什么专业,究竟应该有多少因素是受到家庭背景的影响?纵观我身边在大学学电影、艺术、文学、历史、哲学等等的朋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似乎没有什么是家里大富大贵,学完这种“找不到工作”毕业之后可以回家接手家族企业的人。反而,真正那些家里确实经济实力过硬,光靠家里收房租就能高枕无忧一辈子的朋友,往往还是会学些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等有就业保障的专业。在问及为什么的时候,他们的答案往往都是清一色的:“这得自力更生啊?”


3.


我家有矿吗?我家没矿。


事实上,关于我到底应不应该来美国念书这件事,就是因为学费原因家里还起过争执。最后我选择学校的时候,给我父母写了一个十多页的提案报告。其中一个章节就是专门分析学费和生活费的比例:在上学需要的花销上,有多少是我觉得值的,有多少是我觉得可以省的没有必要的,以及为什么我觉得CMU的学费值得。我很幸运,最后我的父母还是愿意支持我来这里念书。


但是我家真的没矿。在这边我的生活从来不敢大手大脚,我很久没有买过新衣服(当然我也不太喜欢购物),能走路或者坐公交车的时候就不打车,能买打折的东西的时候就买打折的东西,出去吃饭剩下来的打包带走等等等等……即使有的时候自己赚了点钱,我也会选择能省就省,有时候我喜欢开玩笑:我觉得我这就是在为我未来十年的人生做准备,想搞科研自然就要习惯清贫的生活,由奢入俭难,我还不如提早适应。


如果不搞科研,学我这个专业能做些什么?上次有个朋友说,没关系,你如果没申上PhD以后还可以回国做幼儿园老师——毕竟我在实验室里看了三年孩子嘛,我也很喜欢和孩子打交道。这话虽然也是句玩笑话,但事后我真的认真想了一下:如果实在不凑巧,扎扎实实地读个教育学的硕士,找一份教育机构的工作教教低年级孩子的基础学科之类的,真的也不是不行。


这样的职业选择,往往会被人解读成“惊!海归留学生竟然做低薪工作!”。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人们又往往都在抱怨尤其基础教育中教师团队素质不高。虽然高素质这个概念实在是十分含糊其辞——读再多的书也有可能是不负责任的老师,一个受教育程度不够高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依然会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但是我想表达的是:一份职业的意义与重要程度,真的不能简单用薪水来衡量。


人们想要高薪的时候究竟是想要什么?我相信很少有人是冲着银行账户上的那串零去的。有的人渴望光鲜亮丽的生活,可这在光鲜亮丽的生活本身又意味着什么?你快乐吗?你知足吗?你觉得你创造价值了吗?有的人觉得追求高薪可以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但究竟什么意味着更好的生活?究竟有多少家长在送孩子上大学的时候,心里盘算的其实是“这个孩子以后能给我多少多少钱”?而富足的空巢老人也不在少数,在他们收到打款提醒时,他们快乐吗?


在“选某专业就是为了找高薪工作”的思路面前,这些问题都使我感到困惑。


4. 


昨天在朋友圈里刷到了一条动态,让我感触很深。


发这条动态的朋友,是当年在人人网还健在的时候写文章的那个圈子里认识的人。他大我几岁,在国内的一个重点大学念书,经济学系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工作:在郑州的一家培训机构教语文。他在朋友圈里这么写道:“其实刚来几天脑子里闪过那么一瞬间,我为什么要来干这个?而且我此刻和近期可预见的收入很可能是同学里最低的,但是很快就不会去想这些了。尤其是能给家长打过电话发过微信以后,我能感觉到自己身上其实就是有教师的血液,会被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投入感动,然后意识到自己是有责任的,也是有价值的。”


后来在底下他还补充了一段话:“就感觉没有什么好多想的了,把该做好的事情做好。之前努力学习思考,了解过更深远更大尺度的时间,看过无数世代的交替更迭,就不该是为了做个盘算几个月稻米钱粮的俗人。”


今天我私信和他聊了一下,想问问他选择这样的职业。他说这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他发现自己真的很享受做教育时“力量被延伸”的感觉,“更容易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而选择做培训机构老师,则是因为在公立学校里很难受到真实的反馈,他想做一个真的能教得很好的老师,所以也想找到能够提供比较直接的反馈的环境。


我问他,如果不考虑现实条件约束,他会最想做什么工作。


“NBA教练……或者职业运动员,再然后就是老师了。”他说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很理想了。


不夸张地讲,在我认识的人里,达成我这个朋友的生活状态真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似乎在很多人的心里,理想的生活状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几乎就与“做白日梦”是同义词。可是人难道不应该就是过自己的理想生活吗?做自己喜欢的职业,享受自己喜欢的生活节奏,为什么一定要与“贫困潦倒”“饥一顿饱一顿”划等号呢?哪怕就算贫困潦倒饥一顿饱一顿,如果这个人愿意吃这份苦呢?


举一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人说“我想当艺术家”,与其冷嘲热讽地来一句“这以后赚不到钱吧”,还不如认真地问一问:“你为什么想当艺术家?你打算怎么当艺术家?你的计划是什么?”一个真正想当艺术家的人,一定是认真思考过这份职业带来的潜在风险,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的。而一个一边声称自己想当艺术家,一边又天天抱怨“赚不到钱”“没有地位”“收入不稳定”的人,我想多半是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份职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贪图新鲜,觉得可以不用定点坐班很开心罢了。


5. 


大西洋月刊在15年的时候曾经刊过一篇文章,题为“The Rich Kids Study English.” 文章里的观点非常符合我们对于“有钱人才敢学文科/学基础科学”的印象,大概就是在说家庭背景出身对于一个人选择专业的影响:家庭收入较低的人都会学就业有保障的学科,而那些家庭收入较高的人才敢学那些“无用的学科”。 


但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里面引用的数据与这种解读并不完全吻合。比如说,从文章中引用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专业学生家庭平均年收入为$77,031,高于心理学专业学生家庭平均年收入$75,256。哲学专业学生的家庭平均年收入是$81,911,只能算是所列举中的中游水平,甚至低于学工程($88,031)和学经济($91,923)的学生的家庭平均年收入。


图源/ 文章

https://www.theatlantic.com/business/archive/2015/07/college-major-rich-families-liberal-arts/397439/


而且,这样的数据即使完全吻合,也只能说明相关性而不能说明因果性。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的家庭出身会影响一个人的专业选择,但绝对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专业选择,也完全不应该决定一个人的专业选择。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一个专业的就业情况,毕业后的薪资情况,也完全不应该作为完全排名这个专业的唯一指标。这当然不是说要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只是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同时,也需要把自己的幸福程度、创造的价值等等,当做实际情况的一部分来考量。


“你学这个专业,是家里有矿吗?” 对我说这句话的孩子大概只是无心一说,没有期待我有什么回答。可是如果我真的回答,我又应该怎么回答呢?如果我诚实地回答,说我家没矿,好一点的情况也许会引得一片“艺高人胆大”的惊呼,差一点的情况,他们是否会觉得我在撒谎骗人,不识民间疾苦?我在鼓励他们寻找自己的兴趣点的时候,是否又会被解读成“何不食肉糜”的虚伪?


前些天看一众网友扒皮孙宇晨,把他塑造成一个“对大城市的纸醉金迷趋之若鹜的郭敬明式精致利己主义凤凰男”。但我觉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只有一个孙宇晨。作为这个时代的“佼佼者”的孙宇晨,他身上凝聚着这个时代中的疯狂与病态。你我没有像他这样极端,但或许也需要常常审视自己人生的走向:有多少是我想做的?有多少是这个时代操控我去做的呢?


一句很老套的话结尾:“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这个时代不断变革的技术常常会使人慌乱,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可是我总觉得这些变化都是表层的,真正内核的问题,困扰了人类几千年的问题,从来没有真正变过。在这个时代我们仍然在探索什么是美德,我们仍然思考什么是正义,我们仍然追问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一切都变了吗?一切都没变。


哦对了,不要忘了孙宇晨是北大历史系的哟。真的把赚钱放在第一位的人,学什么专业都能赚到钱哟。


相关阅读:

看完这些美国大学的宝藏专业,你还要跟风学理工科吗?

五十年美国大学热门专业的变迁

文科专业找不到好工作?盘点25个平均薪资最高的人文专业



作者:超酷鹅鹅曹,转载:巴沟远征队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