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必补的三门课:补不好千万别送出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无相财经 Author 辛上邪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送出国前应该补什么课?要怎么补英文才好?我的答案一律是,英语可以不补习,实在想补习就补补语法,尤其是把虚拟语气等学完了。但是,三个方面一定要补习——礼貌、个人行为的边界意识、个人成长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不事先补上这些课,千万别把孩子送出来。
01
西方社会非常在意礼貌。礼貌被看成基本素养。一个不懂礼貌的人,会被看成是粗鲁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甚至由此引发对方的不满。而国内由于各种原因,礼貌观念比较淡漠,“请、谢谢、对不起、不客气”这些常用词都成了摆设。在国内时,大家习惯了彼此的横眉冷对,不觉有异,可出国首先被暴露的就是这个弱点。比如不少人懂得在手机中安装抢红包的软件,却没有多少记得在抢了红包后道谢。这在西方是不可思议的。
在国外,向不太熟悉的人提问题,对方回复后,都会随即致谢。即使收到来自朋友的口头祝福,也会跟一句“谢谢”作答。公共场合走路互相碰撞,常常是双方都说“对不起”。想让别人做什么事情时,句子里不能没有“请”,一般要用商量而非命令的语气说出来。别人提供了服务,如餐厅服务员端上饭菜,食客一定会说“谢谢”。无论私人交往或者工作关系,收了电邮、短信、留言等,所谈的问题可能比较复杂、不能马上作答,也要回复一句“收到,谢谢”,而不是石沉大海、毫无消息。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有的人认为,对错好坏心里明白就好,不必说出来。但是在西方,不说出来,就会被认为不礼貌。
而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行为举止不仅与西方的标准差距太大,甚至连国内的常规程度都达不到。家长以为孩子还小,树大自直,对孩子不礼貌的行为不纠正,其实是不负责任。如果留学生缺乏礼貌,他的同学、老师、寄宿家庭的家长会认为孩子的行为不良,从一开始就会给周围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容易产生误解,为日后的生活设置不必要的障碍。谁都知道情商高的人做事情更顺利。而在国外,礼貌是情商组成的重要部分。
02
西方社会中,个人的边界意识非常明确,自己和他人的权益范围泾渭分明,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的同时一定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最基本的规则包括不随意碰触他人身体,不说不友好的话,不动别人的东西,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以免打扰别人,排队不加塞等。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吃亏就是胜利,能占便宜说明孩子聪明、会来事儿,但是,当孩子们带着这种习惯来到国外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麻烦。
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懂得节约粮食和水电,可是住在寄宿家庭里却随意浪费。更有甚者,未经主人许可便随便动用住家的物品,包括食物,常常引发纠纷。不尊重寄宿家庭利益的行为造成有的寄宿生屡次被所在住家驱逐,一年内被迫换四五个地方的也大有人在,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里压力,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和同学闹纠纷,谈不拢就动手,致使被停学、遣返回国,不仅没有学有所成,还留下不良的入境记录。更严重的会被要求承担刑事后果,支付高额的经济赔偿。国外没有托关系、找门路这种说法,那些在国内习惯出了事儿找人摆平的家长,在外面只会碰壁。学校对于行为不规范的学生处理起来绝不手软,更不会把校园霸凌行为当作开玩笑。因此,家长们在孩子们出国前,最好多灌输一些正确的行为规范。那些小霸王的家长们尤其要注意,把行为霸道的孩子送出国,是给自己埋下定时炸弹。
其实行为规范也不难掌握,概括说来,就是不要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老夫子早就说过。利益是一把双刃剑,当试图多去切割他人的利益时,自己也势必受到损伤。占便宜的总会吃大亏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伤在财务还可以弥补,伤了品德、养成坏习惯就是一辈子的大事儿了。
03
如果因为孩子在国内难管理、不听话、不爱学习,想送出来换个环境,家长眼不见心不烦、让寄宿家庭和新的学校促动他们成长,或者以为海外学习竞争压力小、容易申请大学,这些想法真是大错特错。
西方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强调的是公民素质教育,对功课的要求相对中国来说没有那么严苛。学校强调学生的自律性,老师不会利用题山卷海来逼迫学生学习。中西方的测评体系也很不同,所侧重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大相径庭。于是,有些在国内被迫刻苦学习的孩子一出来没有人管,马上就自己解放了自己,不知天高地厚。而那些在家长眼皮底下都不想学习的孩子更像孙悟空去进入蟠桃园,恣意妄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能升入社区大学就算万幸,有的还因成绩不合格被劝退、或是拿不到毕业证书。
家长们应该明确的一点是,在貌似宽松的学习环境下,真正能推动孩子学习的是孩子内心的动力。只有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要对自己负责,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寻找多方面的资源,认真努力。除此之外,没有第二种法宝。
孩子的成长首先依靠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学校。家长有义务和责任管好自己的孩子,为他们树立起来正确的观念,而不是听任他们“自由发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自由发展应该是在一定的行为、观念的规范下。小留学生如同风筝,家长必须要抓紧了风筝线,关注风筝的飞翔,以保证风筝不要撞在树上、缠在电线上,或者被狂风吹坏。倘若风筝线尚未拴牢,切忌着急把风筝送出门。
相关阅读:
作者:辛上邪博士,加拿大华裔公民协会联合创始人,腾讯教育特约作者,《北京晚报》专栏作家,弃商从文后定居加拿大专职写作。关注教育、认知成长,主张视界才是世界;提倡人生不易,要以积极的心态自娱自乐。举办多场线下、线上分享讲座,在知乎、喜马拉雅开设同名专辑。出版《最好的时光留给你:加拿大教育亲历记》,《过我想过的日子:加拿大移民生活亲历记》等图书,转载:辛上邪。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所有。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