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高学生:我在海外度过的第四个春节

视角学社 2020-08-1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美高essay帮 Author David


作者:David转载: 美高essay帮
这篇“年终总结”,是多多少少有点滑稽意味的。每当我们看到“年终总结”、“跨年演讲”等字眼,我们预期的是某某“大佬”的长篇大论,对整个行业做一个评估与展望。而我,大家显而易见,跟“大佬”不沾边。我的组织“美高essay帮”,也不过刚成立一个月,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虽然我跟“大佬”不沾边,但是在收到芝加哥大学录取后,我竟也获得了“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殊荣。我不认为自己配得上这个称号,而且我也不觉得,似乎我录取了一个所谓的名校,我说的话就有什么格外的说服力,因此我也不准备做什么申请经验、学霸访谈云云。

    

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普通美高留学生的故事,是对我自己美高四年的一个总结,也是对自己留学经历的一个反思。提前感谢大家庆祝新年、关注武汉疫情之余,花时间来读这篇文章,也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大家一点点共鸣、惊讶、或者思考。


01新年

2020年1月24日,来美高后的第四个除夕夜。


2020年1月24日,第三个独自一人过的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出国前,古诗从未显得如此优美。此时此刻,世界一端的喜庆与另一端的冷清,让人回想起美高几年的经历,问内心的自己一句:美高,值得么?


初二那年的除夕,日本京都街头,新年的氛围早已不在(日本新年是公历新年)。我和父母在旧城区的山路上散步。当时同行的同学正在为“美高申请”作准备。这个话题吸引了我们的兴趣,毕竟我其实一直计划着本科留学,只不过从没想过高中就出国,也不知道有这种可能性。


一路上,我们讨论了很久。“高中似乎还是太早了。” “早点出去锻炼锻炼,总是好的。” “但这样会牺牲很多高中的朋友和人脉。” “到美国交美国朋友不也一样么。” 我的父母犹豫不定。


直到那年5月,我初二下半学期即将结束,父母才做了高中出国的决定。随便签约了一个朋友推荐的中介,我的美高申请毫无规划可言。一路马马虎虎地考了托福,中介见我英语基础不好,于是没给我推荐寄宿学校,也没让我考ssat。


初三那年的除夕,我与一众亲戚吃年夜饭。刚刚从美国面试回来,我已经开始向往美高的生活,对眼前新年的规矩礼节嗤之以鼻。想到不用参加半年后的中考,我内心略有窃喜。


2016年9月,我在美高正式开学。母亲坚持要送我,然而我表示没有必要。我似乎很在意彰显自己的独立性。也许我不愿与她共度最后几天伤了她的心,母亲那几天心情并不好。后来才得知,原来仅仅是因为,道别后就不知何时才能见了。


2017年除夕,父母来波士顿看我。之前的一月中,我输掉了学生会竞选、拿到了第一个B并且正在和英语老师冷战。用已经不太流行的流行语来讲,我当时是“心态爆炸”的。同时,那时候缺乏社交生活的我,竟不知道带父母去哪家餐厅、去哪里逛街。这个新年,过得没有一丝年味。最后一天,恰好我手机坏了,只能用住家的手机给我父母打uber去机场。“叮咚”,住家收到uber到达机场的提示。我百感交集。


2018年除夕。几星期前与女朋友分手时,我与几个朋友订了除夕去加州的机票——这个新年,我不愿在那曾经熟悉的城市里过。旧金山海湾上,黑色的浪起起落落,夹杂的一点红色,也许是背后唐人街庆祝新年的灯火。带有牌楼的街边,店面里挂着红灯笼,朦胧之中,竟像是北京鼓楼大街。然而二月的海风即刻吹散这错觉,让我无比清醒地意识到,在这车水马龙中,我只是个旅人。


在旧金山,我是个旅人。在波士顿,我又何尝不是。而如今,我出国已有四年,再回到北京的街头上,我是否也变成了一个旅人呢?


St John's High School(圣约翰高中)


02美高


所以,四年美高,值得么?


我大可长篇大论什么“领导力”、“精英教育”、“热爱体育或艺术”、“全方面发展”等等,你也懂,这些美高申请中介一遍又一遍重复给你的高大上名词——毕竟我是学生会主席、还录取了名校嘛,我怎么可能没有“领导力”、不“全方面发展”呢?然而,我也要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些听起来无比高大上、精英模样的名词,也许与你所想的很不一样。


我已经不需要再谈什么“教育阶层化”、“教育精英化”了,我也不认为这是负责任的做法。最近两年中,这种话题已经贩卖足够多的焦虑了,不缺我这一份。前几天罗辑思维罗胖的跨年演讲,讲的正是这个现象。


我只谈简简单单的三件事。我为什么选择了来美高?美高这四年给了我什么?美高这四年后,我有没有后悔?


我来美高的主要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一直就计划去美本,来美高只是改变了短期道路但没有改变长期目标。二是我觉得美高的教学特点更适合我。我相信,很多选择美高的家庭应该也是差不多的原因。


我小学在北京一个不知名的小学,初中也不是北京的传统强校。在这种环境下,我的成绩仍然一般般。所幸,我的父母是传说中的“非中国式父母”,对我的成绩不闻不问,也不给我报任何类型的课外班,让我得以在“打dota,看书,作业似写非写”的循环中苟活。


我之所以小学到初中成绩都一般,和性格有很大关系。在MBTI性格测试中,我是ENTJ(指挥官型),因此天性上我不喜欢在单一领域里用尽心思竞争,或是被人教条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我拒绝工工整整地写字,但自己练了一套自我感觉还不错的书法;我拒绝背诵名人名著,但会去读鲁迅、歌德、柏拉图等人的作品;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奥数题长什么样,但会去写文章,用多种方法证明数列组合定理。


因此,美高所被人传颂的“自由”、“批判式思维”、“圆桌讨论”等等,听起来非常适合我。我没有在乎去什么样的美高,反正总比留在国内上高中要好。于是,一年之内,我就从一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中考生变成了一个没那么吊儿郎当的小留学生。没什么规划,也没什么期望。“你们学校是不是离波士顿学院很近?到时候你能去波士顿学院就太好了。到时候成绩好的话没准可以冲刺一下弗吉尼亚大学。”这就是我父母对我的预期。


而美高四年,我学到的,无非就也只有两点:克服逆境的能力 与 忍受孤独的能力。


我说的“克服逆境”,不是指“学生会落选后屡败屡战最终获胜”、“英语水平一开始受挫后来秒杀全校”、“越野跑一开始跟不上后来当队长”这种逆袭故事。这种逆袭故事一是有点low,二是在哪里都可以发生,无须是美高。事实上我克服的最主要的“逆境”,是我的自我期望与我所在环境的落差。换成大白话就是,我也想进入top名校成为众人景仰的大佬,但是我不认为我的学校能够让我达到这个目标。


这几天有家长找我咨询,问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的优势劣势。这个问题,实际上应该翻译为“颇有名气、竞争激烈的寄宿学校”比起其它美高究竟有什么优势。


说实话,我来美高的时候完全不清楚所谓“牛校”和一般学校的区别,也不理解为什么大家为“寄宿牛校”趋之若鹜。


但很快我就发现,大学申请放榜出来,top大学在美高方面录取的中国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寄宿牛校”。至于其背后的原因,我也许到现在都没有完全想明白,但是我的猜测是如下:

情况一:我想参加写作比赛——周围人没人推荐——老师也不了解——放弃

情况二:我想参加“中国大智汇”(CTB)——找不到小伙伴合作——放弃

情况三:我想组织一个NGO——无人支持——拉不到赞助——放弃

情况四:我想参加某社团/某运动——住家无法接送——不那么容易坚持


出现了几次这种情况,我终于深刻地意识到,我已经实实在在地处在一个逆境里。于是乎,10年级的时候,我获得了一个靠音乐特长生招入某top5寄宿学校的机会,我选择了——


我选择了留下。


至于为什么,我怀疑过自己是怕挑战,怕需要重新适应一个环境,亦或是,过度留恋于当时的恋情。然而,最真实也最本质的一个原因是,我更适合现在这个环境。我可以大概率不错地讲,如果我当初转学到了那个寄宿牛校,我如今不会已经拿到芝加哥大学的offer。


为什么?


要知道,虽然大学申请是一个十分单一化的游戏,但其游戏规则下还是有很多不同的玩法的。既然我的自我期望在于玩好“大学申请”这局游戏,而我的环境不是最高配的设备,此时最好的方式其实并不是立刻换设备,而是先掌握游戏规则。我知道顶尖大学现在有一个“录冷门高中申请者”的趋势,我也知道大学普遍不喜欢“well-packaged applicants”(被中介过度包装的、过度十全十美的申请者),最后我也知道大学喜欢有个人特色、甚至说有个人品牌的申请者。这个“品牌”的建立,靠的只有三点:持之以恒的活动、真诚具体的老师推荐信、具体学科领域的成就。除去这三点,其它的活动、奖项什么的其实都是次要的(当然,前提是校内成绩必须要好)。


我若是转学,前两点会瞬间丧失:活动会断层、新学校老师会不了解我。而第三点,我认为也更难以实现,因为我在原有学校已经聚集起了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资源,这个资源虽然有限,但却完完全全为我服务。分析完这些,“不转学”就很明显是一个最为理智的决定了。


于是,我所谓“克服逆境的能力”,正是这种用有限的设备巧妙地玩好一局游戏的能力。这是接受现状么?是,也不完全是。是一种伴有“居安思危”的“随遇而安”,其中更多是用心去思考而非一味盲目争取。更深层次地来讲,它是一种自我认识的能力:明白你想要什么,知道你长期理想、短期目标是什么,并按照自己的现状合理制定计划。这种有的放矢、不随波逐流的能力,我认为是美高这个环境培养和锻炼的。


在我把自己描述为一个完完全全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前,我想与大家谈谈来美高后收获的第二个能力:忍受孤独的能力。


去年三月份,我美高四年的最低谷,在朋友圈转了一首《罗恩格林序曲》,配文曰“已记不得有多少孤独无助的夜晚,有瓦格纳的音乐陪伴”。在这里大家也可以听一下,我觉得挺能表达小留学生心路历程的。



自从四年前我飞机抵达波士顿机场的那一刻,我就陷入了一种默不作声、旷日持久的孤独中。四年来中的每一次与父母聊天、每交一个朋友、每开始一段恋情、每发一条朋友圈,都是在对抗这种孤独,或者说,试图去掩饰它。这种感觉,真的只可意会,但相信很多美高留学生都有同感。


为什么如此孤独?


首当其冲,我认为是父母。出国前,不同家庭的沟通方式、沟通频率很不一样,但是出国后,每个人与父母沟通的方式都变成了微信视频,频率都变成了几天乃至几个星期一次。因此说实话,出国后普遍与父母关系是会变淡的。尤其是,当父母不太了解美高环境时,我们往往发现解释起来太过困难,就不去解释了。报喜不报忧也很常见。无论有多独立,这种与父母的隔阂长期来讲是有一定心理上的影响的。


其次,文化隔阂。我朋友中有整天和当地人玩、去他们的party、不太讲中文的同学,也有从始至终压根不和美国人打交道、非课堂情况不讲英文的同学。但绝大多数美高留学生,应该在这两者之间。一起模联?可以!一起做小组课题?可以!但一旦到了休息时间,大家开始讨论年级里的某个drama queen或者上周末的橄榄球比赛,瞬间就会感到自己仍然是个局外人。更何况,我们所谓文化差异,差的真不仅仅是小写的culture,而是大写的Culture。如果说前者culture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的不同,那后者Culture就是价值观与人生目标的不同了。小c大C都不同,是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友谊的。


第三,美高留学圈特有的交际生态。美国私立高中大多偏小,中国留学生少,所以相互“知根知底”,一有drama全校皆知。在这种环境下,社交是多少有点小心翼翼的。这点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经历过的自然懂。


最后,美高的情感生活。同校,还是异校?同校则面临分手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问题,毕竟一个学校留学生就那么几个,考虑到这个后果,很多人根本不会开始。异校则与异地无异,只能靠网上联络和偶尔见面。再加上美高生,由于以上说的三点社交难题,是有更高的情感需求的,也就是说对另一半的期望会更高。这份期望,在美高生活的种种不确定性中,也许是甜美的,但也有可能就成了负担。我认识不少美高一路走过来的情侣,我觉得他们真的非常了不起,也相信他们能走的很长远。但如果你像我一样,在这过程中失败了,或者从没开始过,我觉得也没什么,毕竟这在美高其实是很难的。


那么,美高四年,我后悔了么?


说实话,有点后悔。和我一届九升九的同学都明白,如今已经18、19岁了,却仍然在高中,无限接近于一事无成。与国内的同学逐渐疏远,对国内环境甚至是中文这个语言愈渐陌生,并且说实话,也没能多接受美国社会。美高四年,我们成为了孤独的局外人。


然而,如今19岁的我也渐渐发现,美高所教给我的“孤独”,不正是成年人世界的常态么?即将进入大学,“成年人”这个标签已经不容置疑地印在身上。这个标签的全部含义,我还在探索,但至少,我已经明白了“孤独”是其中之一。成年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美高,相当于是对这份新游戏规则的提前适应。


芝加哥大学


03大学


“When I was fifteen years old I saw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for the first time and somehow sensed that I had discovered my life. I had never before seen, or at least had not noticed, buildings that were evidently dedicated to a higher purpose, not to necessity or utility, not merely to shelter or manufacture or trade, but to something that might be an end in itself.” 


“十五岁时,我第一次见到芝加哥大学的校园,恍惚之间,似乎找到了我人生的意义。我之前从未看到,或者至少没有注意到,这种有崇高意义的建筑。这些建筑不为生活所需、俗世所念,其意义不在于衣食住行或生产买卖。相反,似乎它本身就含有一个存在的意义。”


十五岁时,我在艾伦·布鲁姆(Allan Bloom) 的书中读到这段。同一年的夏天,我来到芝加哥大学的“主四合院”(Main Quadrangle)。六月的阳光透过密密麻麻的常青藤,照在深棕色的哥特建筑上,塔楼直指愈渐遥远的蓝天。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大学”一词的含义。


同一年,我读到一篇名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的文章。这篇文章,相信很多朋友已经读过了。文章中的观点现在被很多人奉为“美国高校录取”中的真理,或者至少是个众所周知的秘密。美高四年中,我也无时无刻不被提醒着,美国高等教育是一个世袭化、精英化、阶层化的产物,无论是我们之前对“精英教育”的设想,还是对自由学术思想的追求,似乎都被“常青藤的绵羊”打破。自私的精英,在哪里都是自私的,也都是精英。中国也好,美国更甚。


对了,布鲁姆的书,书名叫《美国精神的封闭》(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副标题 “高等教育何以摧毁民主并让当今学生的灵魂变得庸俗”(How Higher Education Has Failed Democracy and Impoverished the Souls of Today’s Students)。


我对美国高等教育幻灭了么?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先问我对美国高等教育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


1. 大学是一个非功利的学术乐园


大学里倾心学术的人有的是,最后这些人也大多会进入学界。但是我是否下的了走入学界的决心呢?至于功利与否,即使是最学术的学界也是功利的,也是要发论文、招声望的,这不是大学的问题。


2. 大学是公平的


如果美国大学是完全公平的,包括我在内的录取名校的“大佬”们,恐怕有一半以上进不了我们现在所在的大学。中国有那么多农村、山区的天才孩子们因为教育资源有限而错失清北,难道说那些天赋稍差但环境优越的北上广孩子因此就不配上清北么?如今这个时代,出身和背景早已不是实力的反义词,而是实力的一部分了。作为美高的学生,我们已经是最为privileged(优渥)的一个群体,因此有什么理由抱怨大学录取不够公平?


3. 大学要非政治化/政治中立


说实话,你真的在意么?


那么似乎,大学从始至终就是美国精英理所应当来镀金、中国精英拼命争取去镀金的场所。如此来讲,我确实算是“幻灭”了。


但是,也不完全是。


我看到很多当初费尽心机进入名校的朋友,在入读之后开始做博雅教育项目,身体力行地改变教育不平等。


我看到很多为了大学申请而做的义工项目,最后真的坚持了下去,成为了实实在在的change-maker。


我看到很多北美名校的学生,在武汉疫情爆发之际,自发地组织起来为同胞募捐,筹集的善款数以万计。


用知乎“2020fall”这个问题下一位匿名答主的话说,“无论你的理想是什么希望你always keep in mind你很privileged,也希望你别忘记你common app essay(大学文书)里扯的那些屁话和理想。至少在某一瞬间我相信你也是受触动的了。别忘记这触动,保持善良和敏锐,你最后去哪,我都respect(尊重)。” 


这段话的观点,是我一年前对我当时正在申请季的好朋友说的。虽然我们最后分道扬镳,虽然我一度仿佛也失掉了这“善良和敏锐”,但事到如今,我依然相信着这句话。无论这位答主是谁,感谢你提醒我。而我如今将这段话分享在此,既是给自己的一个鞭策,也是想对所有善良和敏锐的大家说一句,我respect。


04结语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用什么方式结尾。虽说这是我对自身经历的总结,但还是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大家多少带来一点不一样的视角。


美高留学生终究来讲还是太少,我们特有的经历和体验往往被埋没在针对美本的各大留学媒体中。于是,我也希望我的平台能够成为一个链接美高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的纽带,持续地为大家分享我们的故事,交流我们的体验。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和我的朋友们会坚持下去。这是我们新年的宏愿。


最后,祝大家和家人度过一个平安的新年!也为武汉同胞乃至全国同胞祈福,早日渡过难关!


相关阅读:

您在外国留学的孩子,今年怎么过春节?

来自宇宙的新春问候:鼠年大吉,星辰常伴!

留学党的春节百态,春节都怎么过?



作者:David,麻省圣约翰高中12年级学生,DIY录取芝加哥大学。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