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芬兰教育模式里究竟有什么Gifted 基因?

东彩 视角学社 2022-04-11

作者:东彩

转载:DDC天乐勤教育


最近,关于芬兰是否真的废除了分科教学,以跨学科、情境化、探究式为特色的“现象式教学”(Phenomenon-based Learning)是不是制胜法宝而引领潮流,再一次引起了国际教育圈对芬兰教育模式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业内行家都有一个共识,芬兰教育被看好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比如良好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的社会心态、尊师重教的理念基础、优秀的教师素质、完善的教师职业培训机制、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实践等等。这些诸多有利因素,想要全面复制,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是这样,众多教育界的国内外同行,还是坚持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角度深度挖掘芬兰教育模式的超强DNA, 以期获得独特的发现和启示。美国资优生教育学博士Susan K. Johnsen,2015年在参与华盛顿州 Model Core Teaching Standards“核心教学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为芬兰一本基于实地教学的出版物撰写其中一个章节时惊诧地发现,芬兰教育模式与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并方兴未艾的资优生教育(Gifted Education)有着众多相似之处:


课程涉及了广泛的跨学科问题和概念;


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境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与现实世界专家相同层次的工具,语言和进程;

在校期间,学生们有时间深入探索感兴趣的话题,包括个人爱好。芬兰教育者认为,这段时间对于提高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想做的事情;

由于学生的学习速度不同,每个教师都会根据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组织小组教学;

学生参与自我评估,并且可以规划自己的课程;

学生专注于发展自己的长处——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其它领域。




资优生教育,最早于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至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从培养国家顶尖人才的战略高度,汇聚国家层面、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力量,发现和帮助具有较强学术兴趣和潜力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学术挑战和拓展的机会和资源,实现更高学术目标和更好全面成长,是资优生教育理念备受追崇的价值所在。


根据美国 the Office of Civil Rights within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2年统计数据,美国有近320万学术能力优异的学生参加了公立学校当年举办的资优生项目。事实上,不计其数的科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创新企业家,以及各行各业的其他卓越人士,在其中小学学习过程中,都有参加资优生教育学习的经历和收获。国内家长和学生非常熟悉的CTY(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举办)、TIP(杜克大学举办)、CTD(西北大学举办),都是资优生教育项目。


从国际范围看,美国、丹麦、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斯洛文尼亚、新西兰、日本、以色列、印度、沙特阿拉伯、巴拉圭、肯尼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制订并公布了资优生教育的国家(地区)立法,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资优生教育。那么,在“教育优等生”芬兰的国家教育模式里,有没有资优生教育的基因和贡献呢?欧洲资优生协会的前主席、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育学教教授Kirsi Tirri的文章“How Finland Serves Gifted and Talented Pupils”指出,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芬兰教育一直是强调教育公平,并公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也能享受到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所以芬兰传统上不被认为是一个倡导资优生教育的国家。


但是,从1980年开始,芬兰倡导更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资质和天赋进行加速学习,资优生教育理念开始引起国家重视。教育界普遍认为,更具创新性的资优生教育,将成为芬兰未来教育一个新的发展重点。在2007年,芬兰第一次将如何发掘天赋和培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教育目标 (Government Programme of Prime Minister Jyrki Katainen’s Cabinet, 2011; Government Programme of Prime Minister Matti Vanhanen’s second Cabinet, 2007 );同时芬兰教育部战略规划指出,发掘学生天赋,是芬兰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2012) 发布的有关教育行业报告“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1-2016” 中更是明确指出,芬兰的“公平教育”将涵盖每一个学生,包括在学术、艺术、体育、领导力和创造力等各个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即发现这些学生的天赋,并提供与之匹配的课程和具有资质和教学经验的老师,确保她们能为未来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 Kirsi Tirri


在资优生教育理念推广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芬兰教育界逐步接受加速培养和分班教学的做法,还开始出现了不分年级的学校。同时,芬兰教育界逐步认同这样一种观念,即“让具有强烈学习兴趣和较高天赋的学生,和存在学习困难的、身体残障的学生一样,能获得所需要的教育支持和帮助,也是一种教育公平”。


据2018年6月公布的芬兰教育统计信息,在2017年度里29%的学生接受了特殊的教育支持,其中12%的学生在1个学科上,13%的学生在2-3个学科上,17%的学生在4-5个学科上,能够有与自己相关的个性化课程内容。 


以“现象式教学”见长的芬兰教育模式,会不会成为国际教育领域更为广泛的潮流,值得进一步的关注和探讨,特别是值得目前越来越多的创新学校、未来学校学习借鉴。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给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帮助,同时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能力,充分挑战和提升学术水平和综合能力,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是芬兰“现象式教学”和资优生教育的异曲同工之处。对芬兰资优生教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优生教育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从另外一个角度,对芬兰教育模式进行深度审视。


关于作者:    


“唯有创新才能改变教育,继而改变世界”。作为素质教育的坚定实践者和探索者,DDC学术营密切跟踪研究全球教育创新最新趋势,深耕落地教育创新理念,让DDC学员在学术营地,率先畅享未来教育5大趋势带来的前所未有学习体验和全面成长。


  • 以学为中心(who),以教为辅助(whom),倡导新型学教合作关系;

  • 注重能力输出output,解决现实和未来问题 (why);

  • 聚焦培养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实践创新、信息化素养、跨文化沟通、团队合作、责任担当)(what);

  • 创新变革学习方式,如综合主题学习、跨学科融合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问题导向式学习、团队合作学习、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网络自由学习(how);

  • 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when)。


联系作者:


扫描二维码即可联系作者
或咨询相关课程信息


相关阅读:

全球热捧的芬兰"现象式教学"大起底

芬兰废除分科教学?假新闻背后对教改的渴望和焦虑

豆瓣9.1高分纪录片,导演失控痛哭: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



作者:东彩,原载:DDC天乐勤教育。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免责:本文仅反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