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X分钟看电影,如何避免强行吐槽?

2017-11-13

作者 大婷婷

2015年2月,《谷阿莫说电影》开播,其戏谑的文案、巨大的信息量、超快语速和独特的台湾腔,让节目迅速打响名声。“X分钟看电影”模式大获成功,同时众多竞争者进入市场。


如今,影剧评类短视频的月播放量已达到14亿(2017年10月)。Top10中,半数以上都是“X分钟”系列,同时催生看剧、看动漫等细分方向。


(卡思数据 - 影/剧评分类10月榜单)


影/剧评的受众分为2类:看过的,和没看过的。很明显,“X分钟”系列为没看过的那部分观众服务。省时,是这个模式最大的优势。几分钟内迅速获得电影的梗概、槽点以及亮点。


时间碎片化的当下,人们接收信息的速度也相应变快,观众越来越没耐心去看完一部完整的电影,同时口碑层次不齐的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也让观众们望而却步。


补课没时间/不想去影院看的电影以获得谈资,为感兴趣的电影排雷是这部分观众的基本诉求。


不过解构电影是有风险的,用5分钟讲完120分钟的内容,多少都会有些失真,误读错读很容易招致负面评价,讲解优质佳片的风险很高


而要保证观众在几分钟内保持精神集中,接受超大信息量的密集轰炸,内容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又是硬性要求。冲突和梗缺一不可,要有惊喜、反转和意外。


基于以上要求,部分CP将讲解口碑不佳的影视作品作为主要选择,甚至评分人数少、距今时间长、剧情混乱、后期粗糙、演员表演能力差等远低于及格线的电影(参考豆瓣)也进入选题范围。娱乐性通过满满的槽点达到了,还有抖不尽的包袱以体现机智和幽默感。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节目不是专注烂片的猎奇属性,这种做法则有些背道而驰,强行吐槽会透支观众注意力,引起观众的反感,让节目的选片角度遭到质疑,显然弊大于利。


(《刘哔电影》中评论不足200人的低分电影)


其实大可不必时时刻刻刺激观众的笑点和泪点,除去讲解热门及自带槽点的影视作品,“X分钟”系列还有别的玩法。


1

另辟冲突点,从选题入口


选题方面,悬疑、惊悚、恐怖、犯罪等类型片不失为一个好选择。部分CP已经在此类选题上得到不错的反馈,比如,《小片片说大片》中悬疑题材的播放量仅次于部分热门电影,传播效果较好。


(节目视频播放量对比)


首先,这些电影自带紧张压迫的氛围,会让观众的感官不自觉的敏锐起来,可帮助高质量的接受信息量。


其次,部分观众观看惊悚、恐怖电影的门槛比较高,需要陪伴或者光线明亮等。对这部分观众来说,解说会削弱对影片本身的恐惧感。而“X分钟”解读也是这部分人群观看这部分电影的主要途径之一。


最后,这些类型的电影最后大多会回归人性、社会矛盾,可以选择温情或反思的方式结尾,可在平衡日常吐槽伴随的上帝视角,同时展示节目核心人设的多种情绪状态,将其打造得更为立体。


2

二次创作,玩梗不如造梗


时间紧任务重,稳准狠地的吐槽能力一直是稀缺的,大部分CP在这方面都还有提升的空间。维持趣味性仅依靠原片的槽点是不长久的,面对一样的电影吐出不一样的东西才是竞争力所在。


形式方面,目前X分钟系列大多数的吐槽还都是以口播为主,可以适当尝试别的方式。例如用部分原片+二次配音,用配音文案代替口播的观点输出等,将趣味的表达换种玩法。


当然,玩梗不如造梗,优质的趣味文案能让粉丝口耳相传。从最初《谷阿莫说故事》的“科科”“妖艳贱货”,到近来《阅后即瞎》的“缘,妙不可言”“场面一度非常尴尬”,甚至魔性洗脑的台词都被粉丝奉为经典,主动二次传播。


(《阅后即瞎》中被观众高赞的文案)


剧情解说方面,大多数CP较为保守,顺序解说是主流。手握画面和口播的解说人,不妨充分利用主动权,将个人对影片的见解和官方见解用剪辑的手法分层次的表现出来。如《刘老师说电影》曾对悬疑片的处理方法:前半段是剧情的浅显叙述,后半段为细节深度解读后的反转版本。


解构影视作品的壁垒很多,“X分钟”系列也遭受着不小的挑战。各种类型和元素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还需各位持续探索。



卡思数据平台是国内唯一的视频全网大数据开放平台,依托领先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构建多种维度的数据算法模型,以卡思指数来体现一档节目或一个内容创作团队的商业价值全貌。卡思数据平台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查询、趋势分析、舆情分析、榜单解读、行业研究等服务,为内容创作团队在内容创作和用户运营方面提供数据支持,为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提供数据参考,为内容投资提供全面客观的价值评估。



扫描二维码查看节目排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