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粉丝博主比不过KOC?丨小红书头部MCN总结了4大知识点
今天的文章推送,来自于增长引擎体系创立者、卡思咨询创始人浩哥的个人公众号——“李浩新商业思考”,想要看到多关于短视频、直播电商行业的新玩法、好案例和底层思考,建议你不要错过他的账号。
4月底,我在杭州举办了第一期 “增长引擎·创始人增长战略班”,在授课现场,见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听课对象——小红书头部MCN机构侵尘文化的创始人林尘。
目前,侵尘文化的签约博主超过1600个,主打高赞藏比博主的签约和孵化,从2019年进入正轨到2021年,侵尘文化始终保持着年3倍速的营收增长,2022年较2021年,也实现了两倍速增长。
课程结束后,我约林尘做了一场对谈,在接近两小时的时间里,我们重点聊了以下几个问题:
1、 如何维护MCN与博主之间的关系,两者真的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吗?
2、 小红书的用户和博主有何特色,什么样的内容更受欢迎?
3、 小红书变现走到哪一步了?在小红书做直播带货有多大的机会?
4、 对品牌而言,小红书有什么特殊意义?现阶段,品牌投放小红书博主时有哪些误区?
下面的文章是对本次对谈的总结,也着重回答了以上几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博主就是MCN的客户”
熟悉我的朋友可能知道,很早以前我投资了青藤文化,那会它还是个动画节目制作公司,我投他们看好的是其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
之后短视频时代来临,青藤文化面临转型困难时,创始人和我聊了很多。我给出的建议是,比起“随大流”地投身抖音,选择进入一个更能发挥公司内容优势的平台,比如像B站这样的以中视频为主的社区,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现在,青藤文化长期霸榜B站MCN 排名top1的位置,证明当初的判断肯定是没问题的。所以我一直有这个观点,企业想要入场哪个平台,不只是要看平台的机会,更要看自身的实力、优势是否能与其匹配。
在对话林尘的过程中,我也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了林尘,并好奇侵尘文化做到头部的核心优势在哪里?林尘轻描淡写地将扎根小红书的理由浓缩为了“商单更多,是顺势而为的选择”,而成为头部的“秘密武器”在于公司与博主的签约模式。
他告诉我,侵尘文化自2017年进入小红书,一直与博主以“商务约”的形式合作,不进行强绑定。这种模式在现在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在当时,绝大多数的MCN都在忙着孵化自己的头部账号,想将红人“资产化”,但侵尘文化主导的签“商务约”的形式,让博主的自由度更高,因此吸引了很多不愿被协议强绑定的博主合作。
“MCN和博主的关系,我更愿意称之为商家与客户的关系,那会我判断公司暂时只能做好商务方面的事,那我们就尽全力做到最好,重签约,轻孵化。”
时至今日,侵尘文化的签约博主已经超过1600个。这是个什么概念?绝大多数品牌在小红书上邀约博主种草,可能都绕不开侵尘文化,“我们合作的博主类型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签约合作什么,而从合作红人的类型分布上看,我们与(小红书)平台几乎一致,美妆护肤占比超过半数(达55%)。”
侵尘文化办公环境
对于签约模式存在的弊端——与博主的绑定太弱,双方的合作不稳定,林尘表示,不算什么问题:只要签约新人的速度超过解约速度,对业务就不会产生影响。博主的痛点不单只是内容,只要从服务上做同行没有的,也能加深绑定。
林尘透露,为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目前他们签约团队的工作人员超过25人,在博主选择上也有着自己的逻辑。
首先,绝对不会“头部迷信”,签约博主多以中腰部为主。一来头部博主管理成本高,整体看来其变现效率反而不如腰部博主;二来头部博主的影响力太大,容易让公司业务形成依赖,底下其他博主的生存环境也会受影响。
其次,选择博主时更看重其“商业稳定性”,事实上,公司签约团队每天的工作比起签约,更多时候是在拒绝。
林尘提到,受短视频“玄学”因素的影响,确实有账号能在短期内爆红,在侵尘内部,这种账号被称为甜品账号。这类账号的粉丝可能不多,但笔记在短期的互动数据表现极好,性价比很高,对广告主而言是很好的投放对象。
但与大家想象的不同,他们反而不会“着急”与这类账号签约。
侵尘发现:这类账号有7成会因为过度商业化死掉,最终活不过3个星期,但是,成功活下来的账号,往往有不错的发展,甚至有约1/3的账号能成长为平台的中腰部博主,拥有成熟的账号标签和稳定的商业变现能力,这些才是他们想要签约的博主。
“抖音创作者在用力生存,
而小红书博主在用心生活”
在谈及小红书、抖音的内容创作生态差异时,林尘生动地介绍, “抖音创作者在用力生存,而小红书博主们在用心生活,大多数小红书博主其实挺佛系的,他们的内容是真的在分享生活,和抖音上的创作者很不一样,抖音的流量焦虑太大了。”
博主“用心生活”带来了两重结果,一是平台内自然形成了“注重真实”的内容氛围;二是让小红书博主难以被孵化。
于前者,体现在这两年小红书快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内容赛道“家居生活”,有的人可能会直接把它归入“好物分享”赛道。这类笔记主打记录真实生活,在站内非常“吃香”,用户会主动搜索相关账号,并且渴望拥有博主那样的生活。
除了蕴含巨大流量之外,这个赛道于变现上的表现也很突出,林尘称其为“万能赛道”。因为所有品牌都可以把自己的产品融入到博主的衣食住行里,这种自然而然的植入,真实感更强,用户的喜爱度更高。
于后者,就更好理解,因为模式化的内容在小红书几乎没有竞争力。观察现在小红书上的头部博主,几乎都是自己成长起来的,有独特的内容风格,很少说谁是被MCN孵化的,林尘也告诉我即使到今天,侵尘文化的博主更多的还是通过签约方式获得。
侵尘文化的办公环境
除了拥有独特的内容生态外,当谈及小红书创作环境的变迁,林尘也分享了两点:
一是小红书的内容生态逐步规范,很多过去能赚钱的“野路子”,现阶段已经完全行不通了。
比如以前有创作者通过搬运其他平台的内容快速涨粉,再出售账号变现,现在官方对这类内容的监管越来越严,一经发现,基本都是封号处理。
二是小红书博主的生命周期也在缩短,过去一个博主活三五年没问题,现在他们的花期基本在一年半内。“可能相比于其他平台仍有优势,但确实是有缩短趋势”。
博主生命周期的缩短,在林尘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小红书博主难有死忠粉,“我觉得小红书用户的所有粘性是所有平台里面最弱的。”
众所周知,用户浏览小红书时大多在发现页,关注页的流量并不大,这就代表着大多数用户仅仅是内容的粉丝,而不是博主的粉丝,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同一博主的不同笔记之间数据差异很大,也就是说,博主是不可能靠“粉丝”养老的;
其次,小红书用户天生“挑剔”的内容审美,也决定着没有创意、不思改进的博主,很容易消失在用户眼前。
展望未来的创作趋势,林尘认为,虽然目前图文笔记数量仍占据优势,但视频笔记已经是大势所趋。
“虽然平台没有公布过官方数据,但就我的体感来说,视频笔记的推流权重是高于图文的。比如我们通过搜索进入推荐页,可能有30%-50%的笔记是视频形式,即使它的内容和互动表现没那么亮眼。这和平台的战略有关,所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建议新入局者多多去尝试视频笔记。”
“在小红书直播带货不靠打折”
在聊完小红书的创作生态后,我还和林尘还就小红书的变现聊了聊,其中,重点提到了小红书当下最大的热门——直播电商,以董洁、章小蕙直播间的先后出圈最具影响。
在林尘看来,小红书直播电商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几年里一直在尝试,但未能规模成行,不只是受限于用户的消费心智难以培养,更是因为人才的匮乏。
小红书博主多不具备直播能力,“从图文转型到短视频,有70%的博主是失败的,而从视频转型到直播,能留下来的可能是凤毛麟角。”
当博主很难担起直播大梁,压力自然转交给了MCN,但对于小红书的MCN来说,培养直播人才亦是不小的挑战。
“小红书原生MCN大多缺乏直播电商经验,但具备相关‘人货场’经验的外部MCN又对平台生态不够了解。正如我前面提到的,小红书的头部博主大多不是机构孵化出来的,要让外部机构孵化一个头部主播,也并非容易的事!”
但董洁、章小蕙的出圈,无疑给了平台和服务商以明确的启发。起码,知道了小红书用户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直播内容。“用户喜欢的是主播慢条斯理地讲解产品,分享自己的消费观、价值观、生活方式等等。那即使直播间里的商品不打折,因为是自己欣赏的主播推荐的,用户也愿意买。”
林尘介绍,目前,侵尘文化正在全力配合平台的直播战略,“一个月,大概会有20-30个红人在小红书开播,属于机构里开播频次比较高的”。
而对于平台全面开放的“笔记带货” ,林尘则表示,已经有很多商家在小红书拿到了正向结果,甚至部分人是“无货源商家”,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推动了平台开放“笔记带货”。
现阶段,很多早年的DOU+玩家,已经掌握了小红书的笔记带货技巧。“在这点上,达人、品牌的探索速度慢于这些中小商家的”。
“小红书是品牌的‘初恋’”
直播外,我们还聊到了小红书的种草价值。
在我看来,小红书作为用户消费决策的水源地,作为种草中链路,品牌应把小红书视为品牌SEO/SEM优化的首选阵地。而林尘则将其比喻为品牌的“初恋”,就像人很难跨过恋爱直接结婚,品牌想要成功也不可能跨过小红书这个平台。
但林尘提醒品牌们,切勿唯“粉丝量”去筛选平台上的合作达人。
“在小红书上,有一些百万粉丝的账号,报价2万,也有几万粉丝的账号同样报价2万,但从最终效果来看,反而前者(报价)可能是虚的,后者是实在的。”
除了不应以粉丝量作为核心考核依据外,林尘还建议品牌充分鼓励博主发挥创作能动性,正确的做法是不要告诉博主要做什么(内容),只告诉他们不能做什么,让博主能够结合多维场景产出差异化的内容;
另外,从效果评估上看,也不要只看视频/图文的互动数据,“这不够科学,我建议品牌关注两个指标,一是笔记收藏率,二是天猫回搜率。”
林尘提到,在小红书上投放效果最好的品牌方,一类是极懂小红书,内容策略全由自己设计,MCN只辅助其执行,比如宝洁、欧莱雅;另一类是完全不懂小红书,什么都交给MCN或者自己内部团队来判断的品牌,以美妆白牌最为常见。
“其实最难服务好的,是那些半懂不懂的用户,一次投放想要的太多,既要销量又要口碑还想要品牌传播,到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在采访中,我也跟林尘分享了自己的两个观点,一是品牌GMV到5000万前,小红书和抖音的投放配比7:3;品牌GMV 5000万后,小红书和抖音投放配比建议反过来,达到3:7。
另外一个观点是,在小红书投放,对KOC的重视程度应高于其他平台。原因在于,小红书采取的是去中心化流量分发,会给予中长尾内容更高爆光。有数据显示,2021年,小红书互动量1万+的笔记,10%是由5000粉以下的创作者产生,而在自然流下,小红书推荐页中KOC及素人的笔记占60%以上。
此外,相比KOL,在小红书,KOC和素人扮演着“信任担当”的角色,用户更愿意相信他们的分享(不含广告),且KOC的性价比更高,因为蒲公英上的红人报价参考了星图逻辑,百万粉丝的KOL,投放价格是10万粉丝KOC的10倍以上,但其传播价值并没有达到10倍。
总体看来,小红书作为国内最大的种草社区,于变现上有天然的优势,比如用户的消费力强,社区氛围对“购物”“消费”之类的话题很友好。更加重要的是,小红书的平台红利期仍未消失,特别是近一两年以来相关政策的陆续推出,都让我们感受到,商业化已经被小红书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
所以不论是对品牌、商家,还是对MCN和创作者来说,小红书都是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平台。
但是,所有的入局者也必须要意识到:小红书有着极其独特的社区生态,不论是社区氛围、用户特性,还是其商业环境,都和其他平台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想要在小红书上收获正向结果,还需要每位玩家摆正心态、找准方向、做因地制宜的探索和实践。
而“因地制宜”,实际上也是林尘的管理哲学。
据林尘介绍,侵尘文化超6成员工属于95后,面对95后整顿职场,林尘的管理哲学也是“投其所好”,比如公司没有会议文化,出去团建领导绝对不会发言,会主动引导“不善沟通的95后”积极表达,“甚至外面投资的一些项目也是跟员工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投资了酒吧,就是为了让他们去玩。”
这或许也是这家年轻的MCN机构,能永葆活力,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