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漫画”慈善法 | 个人求助VS公开募捐,PICK哪个?

慈善法律中心 中国社会组织动态 2019-05-16


《慈善法》

和我有什么关系?

能解决什么问题?

慈善组织?

慈善募捐?

慈善项目?

如果您有兴趣了解上面的问题,从“9·5慈善日”开始,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将用漫画形式漫谈慈善法,实现


慈善法简单说


第一弹:个人求助与公开募捐




相信大家也有和小见的朋友相同或类似的经历, 在刷朋友圈时,偶尔会看到一些“募捐”消息~


如果看到下面两则募款信息,你会pick哪个呢?



上面两则信息:


一则是个人为救治自己的疾病,在”水滴筹“平台发起的求助活动,并且标明了“个人求助”;


另一则是2018年腾讯公益“99公益日”的新玩儿法,通过集小红花支持“抗战老兵关怀计划”等公益项目,属于慈善公开募捐活动的预热环节。(ps. 集小红花可以使捐赠获爱心加成哦~)


那么问题来了~~

  • 两则都是在互联网上发起的募款活动信息,为何一则是个人求助一则是慈善公开募捐呢?二者有什么区别?

  • 发布个人求助或公开募捐信息,可以选择哪些互联网平台呢?

  • 捐赠人向个人或向慈善组织捐赠时,能够享有哪些权利?如何监督呢?

 ……


HOLD ON


在陷入自己的各种问题怪圈之前,让我们回到现实中~一起看看小见是如何给朋友解惑的~


个人求助是什么?







那个人求助是不是慈善募捐啊?





虽然,从形式上看,个人求助和公开募捐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面向公众发布筹款信息;但是,个人求助更倾向于为了“特定人的利益”,而慈善募捐则是为了“不特定人的利益。”


正是因为“目的”的不同,将二者区分开来。

原来不仅要看“向谁”募款,而且要看“为谁”募款呀~我以后一定加强识别相关信息,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在互联网上的筹款活动都是公开募捐~


听说法律规定只能在指定平台发布募款信息,是这样吗?



如果是互联网公开募捐,就只能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目前是20家)和这个慈善组织的网络平台(比如官网,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账号等);但是个人求助并不受限于20家指定的平台哦~


个人求助和公开募捐信息可不可靠呀?



首先,我们来说个人求助。在大多数情况下,求助人真的是因为走投无路或者一时难以周转,才发布求助信息,希望公众慷慨解囊,助其渡过难关。


当然,看到此类信息,在弘扬传统慈善美德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一些“理性”。比如看看其求助原因、有没有诊断证明等材料。现在不少互联网平台也会补充提供求助人是否有房产、车产、医保等信息,帮助我们更有智慧地捐赠。


可是,也不排除有些人利用公众的善心,发布虚假信息骗捐,这种情况下,信息发布者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哦~


此外,向个人捐赠的,捐赠人不能够享受税收优惠待遇~


我明白啦~也就是说个人求助主要是为特定个人的利益,信息真实性由发布个人负责。平台虽然会给风险提示,但因为其不像公开募捐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存在虚假或以此谋暴利可能性。同时,捐赠给求助者个人时,无法享受税收优惠。


那向公开募捐活动捐款能够避免风险吗?




虽然公开募捐并不能100%保证没有风险,但慈善组织开展公开募捐需要满足严格要求,所以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捐赠人的风险。


违法开展公开募捐(比如没有取得公开募捐资格、没有依法备案募捐活动等),也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哦~


  严格要求:


①获得公开募捐资格或与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合作。

②开展公开募捐活动时,制定募捐方案,报民政部门备案 

③如果是互联网公开募捐,只能在民政部指定20家平台+该慈善组织的网络平台。

定期公布募捐情况及慈善项目实施情况


另外:

·钱是给机构的,个人不能乱用。

·捐赠人可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注意事项


怎么样?通过小见和朋友的Q&A,大家分清楚个人求助和公开募捐了吗? 下次要考考大家呦~


接下来是小见为大家提供的一些干货,大家快来收集能量啦~


         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



注意:以上是截至2018年9月5日的指定平台~之后民政部还会更新指定平台的情况,可能会有平台的增加或者退出哈~记得关注“善见”噻~


           查询平台



如果不确定相关机构是不是慈善组织、有没有获得公开募捐资格、是否备案募捐活动,可以登陆“慈善中国”查一查,网址是:http://cishan.chinanpo.gov.cn/platform/login.html(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


参与国家慈善立法,到承接财政部会计司、税政司非营利组织财税课题,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一直致力于为立法者建言。同样,我们深知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将“纸面上的法”变为“行动中的法”,尤其需要法律的传播和普及,这便是“漫画”慈善法栏目的缘起。慈善法律中心期待能用生动鲜活的案例,简单直白的话语以及轻松幽默的漫画,实现“慈善法简单说”,用法律为大家行善护航。


本文转载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慈善法律中心微信公众号善见(ID:charitylegal)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