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城启动巴渝民宿项目助推脱贫攻坚

探索农村土地房屋制度改革

助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学会参与脱贫攻坚案例

2016年,按照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推动实现巴渝民宿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定位要求,我市启动巴渝民宿项目。重庆市巴渝民宿集团有限公司,在探索农村土地房屋制度改革基础上,紧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时代主题,充分开发农村土地、房产的旅游价值,将大山大河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打造具有原生态特色的差异化旅游服务产品,并已基本形成“共建共享、以房联营、以地入股、文旅融合、网络营销”模式。

2019年4月17日,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学会秘书处全体人员,到酉阳楠木湾和彭水黄帝峡两个项目,针对巴渝民宿项目如何在重庆大地上开花结果,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


一、背景情况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处在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两个国家级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重庆市国土房管局立足部门职能,积极调度行业资源,加大扶贫用地、土地整治、地票交易等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有力地助推了全市8个国家级贫困区县整体脱贫。剩下的6个国贫县,特别是18个深度贫困乡镇,产业凋敝、生态脆弱、资源不活,财产性收入缺乏,脱贫任务尤其艰巨,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要整合创新扶持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精准施策。自然资源部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翻箱倒柜、倾囊相助”,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陈敏尔强调,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利用独特的山水、气候等生态资源,让“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为破解深度贫困地区资源不活等难题,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长远脱贫,2016年以来,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聚焦深度贫困乡镇,以巴渝民宿为载体探路农村土地房屋制度改革,逐步探索形成“共建共享、以房联营、以地入股、文旅融合、网络营销、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唤醒沉睡的乡村资源、要素、主体,促进农房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已在城口、巫溪、彭水、酉阳、石柱等5个国家贫困区县建成7个扶贫民宿示范点,改造房屋100栋客房759间3.83万平方米,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客房收入162万元,餐饮及农特产品收入167万元,联营贫困户年均增收4.5万元,收入稳定、陆续脱贫,深受贫困群众好评,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专题作了深度报道,社会效应日益扩大。

二、项目情况

(一)酉阳楠木湾

酉阳楠木湾巴渝民宿坐落于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两罾乡内口村2组,海拔710米,从重庆市区经G65(包茂高速)约180公里在彭水西互通下道从穿过彭水县城沿S304约80公里到达项目点。这里土地肥沃、育有成片的珍贵金丝楠木,更有数株千年及时楠木。周边有景点千年金丝楠木群、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龚滩古镇、“船在画中行,人在画幅中”的乌江画廊,更有“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之誉的5A级景区酉阳桃花源等旅游资源。这里物产丰富,有青蒿、土蜂蜜、野生板栗、米核桃、跑山黑猪、飞天鸡等土特产。

楠木湾巴渝民宿建筑面积6500平方,总共18栋土家族特色民宿以院落式布局坐落在千年金丝楠木群中,其中联营农户15户,经营客房共计129间,其中标间93间,单人间25间,大床房11间,可同时接待260余人。餐饮接待农户8户,有土家族农家菜、土家十大碗(木耳土鸡,土家扣肉等)、烤全羊、刨猪汤等特色美食。

在酉阳楠木湾,你可观看到两罾乡内口村的非遗项目“丑戏”,独特的酉阳民歌及土家族摆手舞。这里热情淳朴的土家村民将带您一起体验土家风情和浓厚的土司文化


(二)彭水黄帝峡

彭水黄帝峡巴渝民宿位于彭水县润溪乡樱桃村2组,重庆至彭水县城220公里,途经G65高速,经南川、武隆,在彭水西下道,黄帝峡巴渝民宿离彭水县城30公里,地处摩围山黄帝峡之中,海拔1200米,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气候宜人,夏季平均温度20-28度,是避暑纳凉盛地,冬季白雪覆盖,赏雪游玩不亦乐乎。周边有当年红军横渡乌江、集结地遗址,有苗族始祖蚩尤文化和建筑聚集地蚩尤九黎城,有原始森林公园摩围山,有“船在画中行,人在画幅中”美誉的乌江画廊,有漂流圣地阿依河等旅游资源。这里盛产野生大脚菌、高山蜂蜜、高山白菜、老腊肉、山羊、八月瓜、野生猕猴桃等。

彭水黄帝峡巴渝民宿共有特色巴渝民宿21栋,民宿依山而建、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分散在峡谷两边,形成鸡犬相闻、阡陌交通的世外桃源般景象。共有联营农户14户,经营客房200余间,其中单间61,标间126,三人间10间,套房3间,最大接待人数360余人。经营餐饮农户5户,提供农家土菜,野生大脚菌炖土鸡、高山烤羊、老腊肉、野生全菌宴等特色美食。

来到黄帝峡巴渝民宿,感受大自然赋予的美景,欣赏苗家人载歌载舞,体验苗人手工刺绣、编制艺术品,还可以品味到苗族特色美食,感受到苗家村民温暖朴实的乡土人情,体验农耕文化与苗乡风情特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


三、主要做法


(一)“以房联营+以地入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

民宿公司和贫困户通过“以房联营、以地入股”方式实现利益联结,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一是以房联营。在保障农户自住和尊重意愿的前提下,民宿公司、农户将原址改造多出的住房用于民宿,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共同经营、管理和维护。示范项目农房改造建设费用由民宿公司和贫困户共同承担,其中贫困户以扶贫搬迁、农房整宗地收储等财政性补助款和自筹资金量化投入,收益向贫困户倾斜房费收入分配联营农户占80%。二是以地入股。村社集体经济组织和民宿企业共同组建项目公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居民点建设布局巴渝民宿项目。项目建设资金由民宿公司承担,集体经济组织以存量建设用地、财政性配套基础设施作价入股,按出资比例持有项目公司股份,共享房屋产权,并通过保底分红、就业带动等多种形式,保障贫困户更多分享民宿增值收益。

(二)“文旅融合+网络营销”,增强民宿市场竞争力

通过文旅融合、互联网营销,提高巴渝民宿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游客观光体验。一是推动文旅融合。巴渝民宿建设营销中,充分挖掘渝东北山水峡谷景观资源和渝东南民俗文化资源,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保持当地自身特色和历史建筑风貌,设置火塘、读书室、走马转角楼等极富地域文化特征的元素,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巴渝特色民宿村落,实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二是利用网络营销。实施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推广,线下加强与旅行社、经纪人合作,线上借助巴渝民宿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有平台和今日头条、抖音、美拍等社会媒体平台,多维度构筑“互联网+民宿”推广体系,宣传覆盖100多万人次。

(三)“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促进工商资本下乡

按照中央和市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十八个深度贫困乡镇,落实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共建扶贫民宿,保护好农民利益和工商资本积极性。一是政府引导先行。扶贫民宿试点初期,主要发挥政府部门熟悉政策、聚合资源优势,由市国土房管局下属企事业单位出资组建巴渝民宿公司,整合用地指标、土地整治项目、各类财政性补助资金,破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土地使用、产权登记、抵押融资等难题,为社会力量参与探路。二是汇聚社会力量。巴渝民宿试点立足“资源配置、政策通道、协调保障”,落实扶持政策,明确政策边界,保护好农民利益和工商资本积极性。去年底以来,民宿公司吸引恒大、金科、华侨城、北大资源等知名企业,在城口沿河乡、开州大进镇、巫山建坪乡、巫溪红池坝镇等深度贫困乡镇共同打造民宿项目,昔日闲置低效的乡村资源成为香饽饽,汇聚起工商资本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四、主要成效


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巴渝民宿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美誉度,在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产业兴旺、吸引人才下乡、传承乡土文化、推动生态保护等方面彰显成效。

(一)助推贫困群众增收

进一步增加农户直接收入,增进农户市场意识和创业意识。运营一年多的城口亢谷项目,累计接待游客10350人次,客房收入82.5万元,餐饮及农特产品收入约63.5万元,4户贫困户年均毛收入达到16万元,增收效果明显。民宿旅游模式进一步增强深度贫困地区的人口吸附功能,转变高寒山区旅游淡季的传统概念,增进贫困户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促进自然资源增值

在巴渝民宿建设过程中,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加强村规划编制、用地调整、产业发展联动,在民宿点周边优先布局农村土地整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项目,带动周边农村承包地、林地、“四荒地”等农村产权有序流转,闲置土地、农房、古民居等资源入股民宿产业,有效促进农村土地房屋增值和农业产业链延伸。


(三)推动乡村文化传承

巴渝民宿设计建设,尊重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设置火塘、读书室、走马转角楼等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元素,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提升了乡村民宿品质,增强了乡土文化的生命力、吸收力。

五、经验启示


(一)注重改革创新

破解深度贫困要多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重庆市国土部门认真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实施政策,坚持把巴渝民宿作为精准扶贫的着力点、乡村振兴的突破点、国土政策的聚合点,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显示出土地政策创新的巨大活力。这是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


(二)注重市场化手段

一些地方扶贫中政府财政投入不少,但效果不理想,与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有很大关系。重庆市国土部门在巴渝民宿探索中,以产权激励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财政资金量化成股权,贫困户享受股权分红,常态收益。吸引工商资本下乡,促进了城乡“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带动闲置低效宅基地、承包地、林地、“四荒地”等农村自然资源加快增值,汇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


(三)注重生态人文导向

巴渝民宿试点把绿水青山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布点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项目联动,尊重传统建筑风格、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四)注重共商共建共享

巴渝民宿试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积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设计建设运营方案与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共商共建共享,收益向贫困户倾斜,就业带动、股份合作让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受到所在区县和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营农户的一致认可。


六、存在问题


(一)巴渝民宿农户受益面有待进一步拓宽。

在早期建设的巴渝民宿,主要出于精准扶贫的工作思路,项目立意主要做法是精准扶贫,点对点扶贫,实践中以“寻找”建卡贫困户“以房联营”合作发展方式为主,因此扶贫的收益面针对的是单个农户,受益面不够宽。如已经投运的5个项目,民宿共72栋,与单个农户合作56栋占77.78%,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16栋,占22.22%。然而,此现象在2017年房企联建项目中得到了较好的改变,均以村集体组织合作为主。


(二)项目经营时段有待进一步延长。

在对项目前期定位研判上,多注重夏季避暑消闲的功能,缺少对民宿环境资源其他体验活动的配套和文化挖掘,不能较好的在春、秋、冬季给游客提供可休闲可康养可观光等可参与的体验活动,没有宣传成为“网红”的噱头,经营时段拓展不够,年入住率不高。如黄帝峡全年经营时间主要在夏季;如楠木湾全年时段客源平淡,2018年单栋民宿平均收入仅为0.36万元。


(三)项目选址重要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交通的通达、通畅和给水的正常保障是项目正常经营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确保游客顺利到达和基本入住的需要。如楠木湾进场道路路窄,两辆小汽车会车会面临一定困难。


(四)品牌内涵挖掘整理不够丰富。

一是“体验经济”应是民宿的灵魂,农户主人与民宿主人的差距需要时间积淀、文化渗透、乡村治理,客人参与民宿主人的生活、生产的互动体验、精神交流目前不能实现;二是民宿产品注重民宿房屋建设,而弱化了民宿环境自然资源、当地文化、民风民俗的挖掘与整理,文旅创意不够,不能给客人民宿的体验;三是在民宿客房的布设上,遵循酒店标准的配置,“非标化酒店”的理念没有实现,客房区、休闲区的布设缺乏家的味道。



(五)农户的“接待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地区和文化的差异,农户或“民宿”的主人需要进一步培养主人意识和接待能力。以目前情况看,民宿主人在接待上对客人比较“放任自流”,缺乏主动接待意识。因此有意愿留下多住一晚的客人到此一游后也难以再留。

来源: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编辑:徐善敏


生死时速,重塑生命就是重塑灵魂

"顺其自然"再捐101万!21年来最高一笔,总额达1155万

打击防范非法社会组织 , 用这两招

广东省积极发挥监管职能  行业协会商会治理呈现新气象


文章引用请注明转自“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政务微信

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