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组织服务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成效明显
科学理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独特作用,激发社会力量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也为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目前,北京近800家科技领域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要素集聚、桥梁纽带、资源融通、跨界合作的优势,成为支撑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助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协同开展科技攻关方面,科技领域社会组织立足创新链、产业链的发展需求,整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用创新资源,聚集高端科技人才,有力推动攻克技术难题、实现重大技术突破。2023年,通过承担国家级项目、建设专利池、联合技术研发等方式,参与推进技术协同创新200余项。北京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全球化创新链—京津冀产业链”耦合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培育创新型企业118家。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牵头研发我国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持续支撑国家一系列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中关村视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牵头承担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面向智能算力网的典型示范应用》的科研工作。
在提供科技创新服务方面,科技领域社会组织聚焦行业标准研究,增加标准有效供给,助力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中关村无线网络安全产业联盟组织制定并发布国际标准23项,欧洲标准3项,国家标准42项,在多个领域探索标准的全球布局。
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科技领域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民间外交优势,建立国际合作渠道,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协作网络。2023年,与美国、德国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举办国际交流活动120余场,深度参与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中关村论坛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积极联络国际科创资源,护航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引进来”。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