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劲夫被捕 | 比拳头更可怕的,是那些为家暴点赞的女孩

if 姐 if爱与美好 2020-01-03

最近,微博最大的瓜估计就是蒋劲夫家暴,一个事件,千般曲折。


这个瓜似乎终于尘埃落定,2018 年 11 月 28 日下午 5 点左右,蒋劲夫被捕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



凤凰卫视驻日本记者在 28 日下午 4:28 发微博说了此事。▼



随后,还放出了照片。▼



其实,早在 28 日 13 点左右蒋劲夫工作室就发了微博,声明蒋劲夫已经主动与日本警方取得联系。▼



不曾想,结果会来的这么快。


2018 年 11 月 27 日的凌晨,蒋劲夫就被一波爆料送上热搜第一。


11 小时后,凤凰卫视驻日本记者发布了东京警示厅已对蒋劲夫发布逮捕令的微博。



日本媒体在节目中报道了此事,标题很直接 —— 女方被打掉两颗牙。▼



中浦悠花接受了日本某电视台的采访,称蒋劲夫对其一共殴打七个小时之多,打的家里到处都是血。▼



她认为在国内不实的报道对她和朋友的生活都带来了困扰,所以必须站出来接受采访。▼



当然,这些描述目前都是单方面,具体还要看警方的验伤报告等实际证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节目里,作为神奈川前警察的观察员也证实了李淼的说词,日本警方已经对蒋劲夫下了逮捕令。



观察员还在节目中表示:他看到了很多当时的照片,女生被衣服遮盖的地方也依然有很多伤痕。她即便到了现在依然会感到疼痛,而且在精神方面的损伤是不可挽回的。▼



不得不感叹,这段曾经看起来甜蜜的恋爱,其中若干不堪,已经被无限放大。


家暴事件前,蒋劲夫登上热搜,被大规模讨论还是因为他在微博宣布和日本女友中浦悠花恋爱。▼



而从 11 月初,似乎就有网友嗅到了事态不对的苗头,在网络上爆料蒋劲夫在日本失踪。


不过当时,蒋劲夫方的工作人员盖章这爆料是假的。▼



谁能想到打脸来的如此之快……


中浦悠花在揭露蒋劲夫家暴的同时,直接了当地说明,蒋劲夫行踪不明和自己有关。▼



发出的自拍中,脖子上勒痕清晰可见,身上淤痕密布。▼



这些照片,直接指明蒋劲夫家暴。当大家都等着当事人——中浦悠花出来澄清时,蒋劲夫本人发微博承认了。▼



本以为,蒋劲夫的道歉,女孩身上让人颤栗的伤痕,这样的实锤会让任何人都无法容忍。万万没想到,在许多人看来,这似乎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儿。


蒋劲夫道歉的微博下,被赞最多的两条评论是这样的。▼



还有人发微博说,被蒋劲夫的行为圈粉。▼



很快,蒋劲夫朋友也发布微博,暗示女方有问题才会挨揍。▼



帖子很长,主要内容就是控诉中浦悠花。


控诉大致分为以下 4 点:

1、她喜欢混夜店,在蒋劲夫几次三番提出不喜欢后还是照常不误地去夜店;

2、她是假怀孕,企图用怀孕为借口想骗婚,而蒋劲夫却认真对待并带女方见了家长;

3、她跟蒋劲夫交往期间,有和其他男生拍亲密照片

4、她收了蒋劲夫很多礼物,还想让他在日本买房。


这样的解释一出,舆论风向更是加大马力转向了蒋劲夫,甚至很多人开始鼓掌叫好。▼



甚至跑偏到中国人和日本人婚恋的层面。▼



令人费解的是,这其中不乏许多女性声音,就因为女方可能是骗子,所以连家暴都不能算了?▼



还有女孩直接表示:家暴不对,但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是一道逻辑推断题,而很多人都做错了。


如果认同蒋劲夫因为女朋友背叛了自己,就有理由出手打她,其实也就等于变相认同家暴是情有可原的


退一万步,即使能够证实女方存在欺骗行为,也只能推论出,中浦悠花的错误是蒋劲夫打她的动机


但这能成为任何人打人的理由吗?

这能改变暴力行为的犯罪本质吗?


这不是站队蒋劲夫一个人的问题,而是间接站队了家暴的合理性。


很多人说,家暴不对,但这个人做了 xxxx 事,所以挨揍也是活该。


那么,如何定义其中的应不应该?


是按实际造成的经济、人身损失来计算,还是按情感上受到的打击来计算呢?


如果是前者,有法律可以仲裁,根本无需以暴力解决;如果是后者,内心坚强和内心脆弱的人感受度又有不同,如何精确地统计?


更明确地说,家暴的性质就是私刑,是不经审判,就使用自身暴力对他人进行伤害。


要是把古文明也算上,人类社会都诞生 5500 多年了,到现在,出了问题,还在倡导暴力手段的可取,体能优势的必然性,本能而不是理智主导的行为方式,合适吗?


即使只针对蒋劲夫事件,是否其中确实存在黑社会介入、过度夸大伤情等问题,都还没有实际证据,就开始根据情绪站队,也算不上理智。


不理智的舆论远不止这一次,前段时间因《延禧宫略》而大火的许凯,也曾被家暴送上热搜。


前女友发博控诉的行为,在粉丝看来是不择手段蹭热度,是为了自己的网红事业。▼



许凯本人的回应微博也称得上画风清奇,承认自己做错的每件事,证实与女方的确有过争吵,但不承认是家暴,只认为是拉扯和推搡。(话说一般推搡会让对方受伤?)



部分舆论更加莫名其妙,因为长得帅,所以家暴也变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没有结婚,所以不能定义为家暴?▼



种种神逻辑,让人哭笑不得。


为数不少的人,在面对家暴问题时,不是坚决抵制,而是试图赋予暴力合理性的态度,值得深思。


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当然我们现在都是“所谓庶民,人人平等”,但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这么理解: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有些人抛弃它,君子却保存它。


这个差异,if 姐觉得,是理智,是克制,是文明的行为方式,是对弱者的怜悯之心。


而仗着体能优势,对妇孺老幼举起拳头的人,不分男女,都已经失去了这种差异。


这样一件严肃的事情,现在,却被人以娱乐化的方式消解,以不当一回事的态度看待,从某些角度看,其实比家暴本身还要恐怖一点。



说回来,一个人是否有家暴倾向,单从外表、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等来判断,都难说准确,即使受教育程度再高,外表看起来很懂礼貌,也不妨碍其成为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


太多人,甚至太多女孩,之所以盲目给家暴点赞,本质上,是因为根本不了解家暴这件事。


给很多人留下童年阴影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


安嘉和在外人看来是文质彬彬的胸外科医生,在医院乃至全市都很有社会地位,可是打起妻子来毫不手软。▼



首先,家暴的一方,未必都是青面獠牙,他们有自己的行为模式,通常施暴也都是循序渐进的:


一开始,只是有着极强的占有欲,或是控制欲,会经常翻阅或是查看伴侣手机。


然后,就慢慢试图控制伴侣的日常行动,希望隔离伴侣的朋友圈,不让对方见朋友家人,或者贬低对方亲友,使其日渐疏离。


有些人会以为这是爱的表现,认为只有在意你、紧张你,才会吃醋、生气,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应该有尺度的区别,如果他的程度已经让你感到不舒服和压抑,那么就需要警惕了


在美剧《大小谎言》里,有一对 CP 是佩里和瑟莱斯特,男方佩里畸形的爱就特别明显。


瑟莱斯特仅仅因为帮朋友做一次法律援助,没有对他说,他就开始狂躁不安,大声质问她,为什么没有和自己商量。



而这一切的理由,只是由于内心的自卑。



钱江晚报在微博发的这则案例更极端。▼



这位妻子已经被打到骨折,还认为丈夫是出于对自己的喜欢,这就是因为对家暴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而在思维上陷入泥潭。


这种基本观念的把握,对旁观者也一样 —— 如果今天我们认同,一个人因为看了一眼异性或者和异性聊天,造成伴侣感觉自己不被爱,就有理由被殴打,那换一天要离婚时,伴侣是否有权烧死她? 


很多似是而非的推论,只要再往后深想一点,就会发现它站不住脚。


其次,家暴者的行径,很多时候也并非从一开始就是拳打脚踢,状如恶鬼。


他们往往会从“轻微的暴力”开始,比如推搡,或者摔打家中物品。



再慢慢过渡到勒脖子等更具威胁意味的行为。



最后开始扇耳光、殴打、用烟头烫等等,受害人受到的伤害是逐步加大的。


而家暴者还有一个共同点,通常在施暴之后,他们会痛哭流涕地跪下认错。



甚至会加倍地对受害者好,送花送礼物,回忆刚相识时的美好,各种表达爱意。



这一切,会让人不自觉产生一种幻觉:施暴者是在真心悔过。


这时候受害者也往往容易一时心软、念及旧情,做出让步。


直到他再一次像过去那样,挥舞起拳头时,受害者才会发现,这一切都是一个挣脱不了的恶性循环。这些事,一点也不浪漫,一点也不有趣。


人类实验室关于家暴节目的被采访者就是这样。▼



受害者自己不断沉迷其中,在内心深处已经产生了错觉,认为施暴者不是那样的人(想想都觉得可怕,仿佛被洗脑了...)。▼



而无法正视家暴事件的家里人和朋友,反而会劝受害者多加考虑,甚至是反对结束这段关系。▼



但......事实上呢?没有进行果断的切割,后果是别人一走,丈夫的暴力行为比之前更加厉害。▼



很多时候家暴带来的伤害不止于身体。被害者的心灵也会备受摧残。



除了像《人类实验室》里被访者沉溺其中的情况,被害者还很可能开始对自我产生怀疑,或是将一切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


在几乎所有的家暴案例中,施暴者都会觉得错的是对方,自己打得很有道理。


比如说:认为女生出门前打扮是为了勾引男人,所以该打;多看了别人两眼,可能自己会被戴绿帽子,所以该打;做的饭不好吃,家务做的不够好,太不体谅自己了,该打。



很多受害者因为被长期剥夺对生活的控制权,甚至不敢想象离开施暴者后该如何生活。


久而久之,被害者也会产生自我怀疑,反复问自己是不是真的该被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吗?


在被施暴过程中,被害者本身已经孤立无援,精神紧张,当社会环境无法提供支持和援助,她们面对的只有死路一条。


活生生的案例里,就有婆婆帮丈夫一起殴打妻子。▼



被打到耳朵失聪,法官却不赞成离婚。▼



连自己最亲近的亲人都认为,需要给对方机会,只因为他平时是一个孝顺的孩子。▼



现在各位应该明白,if 姐在上面说,有很多人无法正确看待家暴问题,比家暴本身更恐怖,是指什么了。


“这是第一次”,“只是一耳光/踢了一脚,并不是很重”,“他可能就是一时失控” ,“他平时不是这样的人啊” ……这些都成为很多被害者,或周围亲戚朋友为施暴者开脱的理由。


可那些愈演愈烈的家暴,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


从前段时间中国长安网采访家暴者的自述中,不难发现,家暴者和被害者都已经习惯了。


施暴者习惯殴打,被害者习惯沉默。


我叫张林(化名),杀妻入狱。我没想把她打死,真的。我只是想和往常一样,打到她没有力气挣扎,打到自己心里舒服了,就停下。


然后,我会坐到沙发上,继续看电视,等着她给我做饭。她会在地上躺一会,她自己会爬起来,整理好衣服和头发,默默地给我端一杯茶,转身再去厨房张罗晚饭菜,都是我爱吃的。

 

没错,她肯定是爱我的。五年前的一次争吵,我第一次向她挥拳之后就明白,她根本离不开我,她也不愿离开。五年来,我骂得越来越凶,我打得越来越狠,她只是话变得越来越少,而已。

 

那一次打过她以后,我照常坐在沙发上,想着吃过晚饭可以去打麻将。可是,她却躺在那里,好长时间没有反应,闭着眼,像在偷懒,又像是睡着了,直到火化那天都再没睁开。


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被爱的久了,就变得有恃无恐。我本应是她最亲近的人,却成为她最可怕的噩梦。现在,我如梦方醒,却已锒铛入狱。而最重要的是,再也不会有人,在那里等我,甚至来不及,说一句,对不起。



习惯施暴是可怕的,习惯被施暴更可怕。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妇联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 2.7 亿个家庭中大约有 30% 存在家庭暴力,有 16% 的女性承认遭受过配偶的暴力,14.4% 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90% 的家暴受害者为女性。


这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的事情。


有很多遭遇家暴的妈妈,甚至因为不懂求助,不愿离开,连带儿女一起遭受生命威胁。


所以,我们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及时求助,学会分辨。


关于该如何辨别对方是否有家暴倾向?姐在这里有几个 Tips 想给到大家:


1、性格极端、易怒、负能量太强的人,家暴的可能性更高


性格极端,表现在常常会因为某件小事就产生发怒、偏执或是狂躁的情绪。


这类人对情绪的把控能力比较差,对日常生活中的摩擦非常敏感,负能量爆棚,看什么都不顺眼,而且恶劣情绪很难消除,辐射到生活各个方面。


2、如何判断对方在情绪激动时的行为是否过激?


在日常相处中,产生巨大情绪波动时,是否会出现过激行为,也是判断标准之一。


比如说:是否会在情绪失控时捶打自己,摔打东西,虐待宠物,或是对旁人大吼大叫,亦或在吵架的时候,更倾向于认为一切都是对方的错。


其中的高危区,是在争吵时,用伤害自己的行为(撞墙、自残等)来威胁逼迫他人(父母、恋人、朋友等)。这绝对不是爱,而是暴力胁迫。



3、注意对方对待陌生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态度


有暴力倾向的人,在对待服务员、保洁阿姨、清洁工、落单儿童等陌生的弱势群体,易因一件小事就颐指气使、破口大骂。虐待流浪动物或宠物的人,也要格外注意。


4.  警惕语言暴力


现实中大量的家暴案例,都伴随着长期语言上的侮辱和贬低,包括有些“泡学” PUA 教程里,也会教授加害者使用打压的技术,贬损伴侣,使其失去自信,任人宰割。


所以如果某个人一直以来对你所有的快乐和努力都嗤之以鼻,长期表达 “你什么都不是” “你根本不行” “你就是个废物” 之类的恶意观点,即使没有动手,也造成了精神上的暴力行为,要格外警惕。


-----------------------


最后,if 姐也想提醒各位女性同胞,假如你遭遇了家暴前兆,请一定果断分割关系,向朋友亲人求助,采取法律手段。不要怕丢人,不要听别人瞎劝,我们被父母生养,勤奋努力的活下来,不是为了挨打的。


同时,作为女性,必须要有自己的经济实力和一技之长,说句不好听的,一旦遭遇威胁,有钱有应变能力的人,脱身真的容易点



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打拼,虽然也要吃点苦,但这份努力总归会回报给自己,不要错误地把毅力和付出用在一段糟糕的关系上,被虚伪的温柔收买和糊弄


如果你的亲友遭遇到家暴问题,请记住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活该遭受暴力虐待的。帮助 ta,就是在救助我们自己。



活动征集



11月中旬时,if 姐受 LV 的邀请参加了他们上海《飞行、航行、旅行》品牌展的活动。通过这个展览不但能了解 LV 164年的品牌历史,更是能看到很多古董级别的 LV 单品。点击回顾古董单品>>)



这个展是 if 姐今年看过的最有意思的展览之一,所以也很想让更多的 ifer 能近距离感受这个展览。于是,姐跟品牌商量后,决定做一个 if 专场。


姐会在12月6日,下午15:00—16:00,邀请 30 位 ifer 上海展览中心参观 LV 《飞行、航行、旅行》大展:现场受邀 ifer ,也会收到特别款 LV 活动手礼哟!


想要参加的小伙伴,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 if 客服微信,并且在申请好友时写明 #LV活动# 。

客服小哥哥将会联系大家的。


  本文内容为 if 微信公众号原创 




如果你喜欢 if 姐的文章,记得把姐微信标星哦!

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哦

👇🏻👇🏻👇🏻


这些内容,同样不容错过

👇🏻👇🏻👇🏻




看多了丧丧的新闻,心情沉重。if 姐掐指一算,你可能需要吃点甜食,帮身体分泌多巴胺,苦中作乐吧。


姐给大家准备了零食专题,饼干、蛋糕、山药片、甜酒、营养棒等应有尽有,点👇🏻小卡片,吃起来吧~



为勇敢的自己

点个赞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