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一六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及答案

注意:请把1-7、9-10小题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相应位置上,其他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材料一

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都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乐器往往具有多种功能,它既能用来演奏音乐,也是人们劳动生产的工具或生活器具。《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人们把生活器皿“缶”蒙上麋鹿之皮,制成鼓。又如在长期劳动过程中,人们发现某种石制片状工具能够发声,可以作为乐器进行演奏,于是发明了石磬。先民们还把狩猎的石器敲击成声,为化装成百兽的人们表演舞蹈伴奏,乐器演奏同舞蹈表演相辅相成。乐器的功能不仅表现在人们用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进行演奏,还体现在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如鸣金收阵、击鼓升堂等。

    乐器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有着密切关系。石磬演变成金属的磬或出现金属的钟,在石器时代绝无可能;只有养蚕业和缫丝业进步了,才有可能产生“丝附木上”的琴、瑟、筝。至周代,我国制作乐器的材料有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八音”分类法即由此得名。在曾侯乙墓的地下音乐殿堂中,保存了124件古乐器。无论是重达五千多斤的乐器巨人编钟,还是造型、制作和彩绘都很精致的鼓、排箫、笙、瑟等,均向我们展示了春秋战国时中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状况,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冶炼、丝织等技术。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借鉴的民族许多外来乐器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中国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一员,比如汉代时传入的横笛、竖箜篌,东晋时传入的曲项琵琶,明代传入的扬琴、唢呐等等。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吹、打、弹、拉”四大类乐器逐渐形成,乐器的音质、音律、音量、转调、固定音高乐器之间的音高标准等不断进步提高,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取材于刘承华《我国民间乐器的产生与发展》)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用以传递特定的信息”的一项是(3分)

A击鼓出征        B击筑悲歌        C鸣锣开道        D打更报时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民族乐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B.  早期一般兼具表演性和实用性

C.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D.  博采众长,种类不断得到丰富

材料二

吹管乐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原始社会,先民们用飞禽的肢骨制成骨笛(也称骨哨),在狩猎时用于模仿动物的声音,以诱捕猎物或发出信号。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60余件骨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出土了20多支骨笛,经过碳14测定,它们已有7000—8000年的历史,是后世竹笛等一系列管笛乐器的鼻祖。

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两支“篪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竹质笛实物。它们有一个吹孔、五个按音孔和一个后出音孔,能演奏出六声音阶。篪的吹孔平面与指孔平面相交约为90度的夹角。东晋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关于中国竹笛的起源,并不像有些资料所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从中亚细亚一带传入的。

据史料记载,到唐代竹笛才加开了膜孔,这也成为中国竹笛区别于西洋乐器长笛及其他国家笛子的显著特征。西洋长笛没有膜,所以音色圆润、温暖、细腻,音量较小。因为有了笛膜,中国竹笛的音色清脆亮丽,穿透性强。竹笛发展到唐代,在形制上已经和现代竹笛基本相似。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一个朝代,诗歌得到了繁荣,竹笛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很多唐诗中都有对竹笛的精彩描写:“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王昌龄《江上闻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施肩吾《夜笛词》)……不管是在       ①        ,还是在        ②       ,或是在        ③      ,都可听闻清丽悠扬的笛声。这些也是竹笛与诗歌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中国笛子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转。古人谓“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涤”,日本至今还保留有“涤笛”的称谓。

宋元两代,竹笛得以广泛普及。到了明清,竹笛成为民间音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乐器,演奏技巧也在不断地提高。       

  (取材于徐凯《中国竹笛发展的主要特征》)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篪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与骨哨一样属于吹管乐器              B. 材质为竹,“篪字的形旁可印证

C. 孔与指孔在同一平面              D. 横吹,在形制上与现代竹笛接近

4.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中国竹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源自中国本土                        B. 优于西方长笛

C. 曾经没有膜孔                        D. 音色清脆亮丽

 

5. 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清冷的江水边           名楼揽胜处             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B. 名楼揽胜处             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清冷的江水边     

C. 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清冷的江水边           名楼揽胜处   

D. ①名楼揽胜处             ②清冷的江水边           ③夜晚清月朗照的人家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乐”传统的民族。“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乐”的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和巩固群体中既定秩序的和谐稳定。而作为“礼乐”制度的产物——乐器,映射出来的“和”文化最为显著。

先秦时期,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在乐器的种类和配置上有着严格的规制。乐器首先作为礼器而存在,音乐的第一用途也是为祭祀等重大礼仪活动制造庄重宏大的气氛。因此,朝聘、宴飨、婚丧、祭祀等场合出现的乐器与音乐被赋予了高贵的品格,成为权力的象征,它的使用与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定以示尊卑。钟、鼓、磬作为礼乐的代表, 用在比较隆重的场合,多为国君诸侯欣赏;卿大夫和士以弹奏欣赏丝竹之声为乐;普通百姓在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余借陶制乐器如埙、缶之类自娱。为达到“和”的目的,各阶层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些规制,如果逾越了就是违背了礼,就会产生不和谐的因素,最后“礼崩乐坏”,社会动荡。这些都是与“和”的精神相违背的。

在乐器的个体设计和陈设上,也体现了“尊礼”“求和”的追求。曾侯乙墓中室的乐器摆设就十分注重和谐,乐器多而不乱,各部分井然有序地排列在一起,即使是小的乐器也都按秩序排列。编钟分长短两架,每架分上中下三层,最上层悬挂的是小编钟,中层比上层的略大,下层的钟最大,每一层都从左到右、由小到大依次排列。中室的东面放置建鼓,中室的北部与南架编钟相对的是编磬、琴、笙、排箫、箎、小鼓。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承载着先秦“乐”理念的乐器设计本身就离不开“和”文化,从凝固的器形设计到灵动乐音的功能设计,再到设计思想,“和”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在先秦的乐器设计中,人们不仅能看到“器”的造型美,听到“音”的境界美,更重要的是能体悟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美。    

(取材于张文文《从先秦乐器设计看文化》)

6. 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尊礼”无关的一项是(3分)

A. 乐器的种类配置      B. 乐器的使用场合

C. 乐器的摆放顺序      D. 乐器的演奏技巧

7. 下列对“材料三”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映射,可用词语“反映替换。           

B. 祭祀,“祭”字第五笔是“  (捺)”。

C. 违背,“违”字读音为“wěi     

D. 磬,“磬”与“罄竹难书”的“罄”,读音与意义都不同。

8. 请依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回答中国乐器与人们的文化生活有哪些联系。(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水北山居记

古之君子,其在朝市也,虽繁华之胶葛,恬然视之,而却有山林之遐思焉。今之君子,其在山林,虽清旷有余,往往嗤鄙为不足,而数兴朝市之外慕,唯恐失之。岂人之性或固然欤?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有能特立而不为所移者,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湖府经历叶君伯旼,世居永嘉城中。永嘉为海右名郡,南引七闽,东连二浙,宦车士辙之所憩止,番舶夷琛之所填委,气势薰酣,声光沦浃。人生其间,孰不闻鸡而兴,奔走于尘土冥茫中,以求其尺寸之欲?伯旼则不。结庐蜃江之北,茅檐竹扉,仅蔽风日,名之曰水北山居。间与二三友携酒壶,出由白鹿城,登华盖名山,持杯浩歌,声振林木;或櫂短艇,具笭箵,垂纶于江水中;或呼小奚奴相随,行吟梦草堂上,诗句不逼古人不欲休。当其适意时,乾坤空阔,竟不知荣辱之代迁,而寒暑之往来也。人皆曰:贤哉,吾伯旼!高情逸韵,皦皦霞外,迹虽朝市而心实山林,其近于古之君子哉!

然予窃有疑焉:使伯旼为布衣时,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今佐大府,为元僚,任七品之职,耸四民之望,亦云重矣;而犹不忘乎山居,无乃不可乎。试以伯旼之意之:官书丛脞,不暇爬梳,戴星出入,犹以为不足,其能索句于寂寞之滨乎?上承乎府公,下辖乎掾曹,不敢抗之以为高,不欲抑之以为卑,虑宜详矣,其能钓沧波而出白鱼乎?民情真伪而莫之辨,官事鞅掌而莫之集,凝思入乎茫杪,精析极乎毫厘,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是三者,伯旼今咸无之,而犹道之不置者,将梦以见之耶?或志之以示不能忘也?我知之矣:士君子不以出处二其心,故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卓为名臣。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而已

虽然,予犹有一说,为伯旼告焉:当大明丽天,万物毕照,一艺者必收,占一才者必庸。有如伯旼之学之美,谁不羡之,其有不登于枢要者乎?伯旼宜悉屏江湖之念,而益存魏阙之思。俟他日功成名遂,归老于水北山居,岸巾而坐,与二三友追叙平生旧游,烹鲜酣觞,从容而赋诗,尚未晚也。                    (取材于宋濂同名散文)

【注释】①罍洗:古代祭祀或进食前用以洁手的器皿。②经历:官名,职管出纳文书。③鞅掌:繁忙劳累。④魏阙:朝廷的代称。

9.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注音、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岂人之性或固然欤               彝:yí            常

B.官书丛脞,不暇爬梳               丛脞:cónɡcuǒ     细碎,杂乱

C.其又能漱醪看山而流连光景乎       漱醪:shùláo      喝酒

   D.将梦以见之耶                   冯:fénɡ          凭借,依靠

10.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殆所谓盆盎中之古罍洗也     百战不

B.  以求其尺寸之欲           天人愿

C.  试以伯旼之意之           以意

D.  一艺者必收               一文不

11. 根据文章第一段内容,概括“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的特点。(均不超过10字)(4分)

12.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二段“伯旼则不然”中“然”所指的内容:           。(2分)

(2)第三段“伯旼之贤所可称道者,盖如是而已”中“是”所指的内容为         。(2分)

 

13.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抑习俗相仍之久而弗克变欤

(2) 假此以洗心涤虑,庶几可也

 

14.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作者在最后一段给叶伯旼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千年调                辛弃疾

开山径得石壁,因名曰苍壁。事出望外,意天之所赐邪,喜而赋。

左手把青霓,右手挟明月。吾使丰隆前导,叫开阊阖。周游上下,径入寥天一。览玄圃,万斛泉,千丈石。       

钧天广乐,燕我瑶之席。帝饮予觞甚乐,赐汝苍壁。嶙峋突兀,正在一丘壑。余马怀,仆夫悲,下恍惚

注释:①本词约创作于庆元六年。其时辛弃疾因遭谏官攻击,被罢去职,隐居于江西铅山。②丰隆:古代神话中的雷神。阊阖:指传说中西边的天门。④此句化用《史记赵世家》中赵简子梦游天国之典。天帝赏赐赵简子,日后赵简子接连攻城掠地,成为晋国实权派。⑤末三句借用《离骚》“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句意。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手把青霓”与“霓为衣兮风为马”两句中的“霓”都是“彩虹”的意思。

B.“径入寥天一”中“径”一词写出了词人纵横驰骋,遨游天界上下的自由。

C.“赐汝苍壁”意为“我要将苍壁赐予你”,是词人模仿天帝口吻设想的语言。

D.“嶙峋突兀”意为“气势雄伟的石壁突然出现”,给词人带来了意外与惊喜。

16.本词运用了借助古事委婉地抒发情感的手法,使作品意蕴丰富,表达凝练。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

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C.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初到黄州》)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7.辛弃疾词中描绘了瑰丽神奇的仙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也营造出了           (仙境名称)这一仙境,并借助诗词曲画等方式暗示了        (姓名)、        (姓名)等女子的不幸命运。(3分)

18.本词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都调动想象对神仙世界进行了描写,简述这两首诗词所描述的仙境及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6分)

 

19.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题目见答题纸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中引用英语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21.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2.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分)

23.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分)

 

、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边城》《呐喊》。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概括推荐内容,并简要叙述并点评。

②《红岩》《老人与海》,你最欣赏哪一部?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加以阐述。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③《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等作品都塑造了具有抗争精神的人物形象,如贾宝玉、夏瑜、田福军。上述哪一人物形象最令你感动?请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表达你的情感。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5大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北京一六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3分)B       2.(2分)C      3.(3分)D    4. (2分)B      5.(3分)A      

6.(3分)D       72分)A

8.(6分)参考答案:

早期,乐器已开始为舞蹈表演伴奏(乐器演奏同舞蹈表演相辅相成);乐器种类在文化交流中不断得到丰富(乐器种类的丰富反映了民族文化交流的频繁);竹笛等成为诗歌创作的常用素材(诗歌创作反映出竹笛等乐器已深入人们的文化生活);器形、功能设计及音乐理念都充分体现了“尊礼”“求和”的文化追求(“尊礼”“求和”文化贯穿于乐器的外形、功能设计和音乐理念中)。

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二、共22分。

  9.(3分)D           10.(3分)A

  11.(4分)古之君子:身在朝市,心在山林(2分);今之君子:身在山林,心慕朝市(2分)。(意思对即可)

  12.(4分) (1)(2分)忙于求一己之欲。(意思对即可)

 (2)(2分)不以出处二其心,贱贫不能慑,富贵不能骄,始终一节。也可答作: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意思对即可)

  13.(4分) (1) (2分) 还是习俗沿袭久远不能够改变呢?(意思对即可)

 (2) (2分) 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意思对即可)

  14.(4分)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2分)。功成名就后再辞官回到水北山居养老,过潇洒从容的生活(2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3分。

15.(3分)D   16.(3分)C

17.(3分)仙境名称:太虚幻境    

人物:晴雯、袭人、香菱、宝钗、黛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湘云、妙玉、熙凤、巧姐、李纨、可卿以上十五人中任选两位即可。

18.(6分)

描写的仙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绘的仙界与日月辉映,炫目辉煌;神仙披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列队欢迎诗人的到来,场面盛大热烈。仙境在最高潮处倏然消失,诗人在惊悸中返回现实。《千年调》描写仙界宴饮的欢乐和天帝对词人的赏赐,词人虽受到盛情款待,却依然主动回到的人间。

抒发情感:《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借对名山大川的向往表达对权贵的反抗和对高洁傲岸人格的向往。《千年调》表达诗人希望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对祖国、现实的深深眷恋。

评分标准:

仙界描写:4分。仙界特点2分,离开仙界方式2分。

抒发情感:2分。未结合诗句酌情扣分。

19.(8分)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京口北固亭怀古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劝学

(3)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逍遥游

(4)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鸿门宴

(5)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苏 幕 遮

8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四、本大题共21分。

20.(4分)BC

21.(4分)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22.(5分)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

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23.(8分)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

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

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

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

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

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五、24 略

25、作文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42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46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3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37分以上。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25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29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

说明】缺少题目扣2分。

错别字每3个减1分,重复的、非知识性的错误不计。最高减3分。

字数不足,每少50字(2行)减1分。最高减5分。

 

水北山居记

(明)宋濂

古代的君子,他们身在朝市,虽然(面对)繁华纷乱, 却能安然自得地看待,常有身处山林的遐想。如今的君子,他们身处山林,虽然(山林)清静空阔有余,(他们)常常不屑地认为不够,多有对山林之外朝市的向往之意,唯恐失去。难道人的常性或许原本就是这样吗?还是习俗沿袭久远不能够改变呢?有坚定的志向操守而不被改变的人,大概就(像)是所说的凡庸粗俗器物中的尊贵器物吧!

湖府经历叶伯旼,世代居住在永嘉城中。永嘉是海右著名的郡县,南边连通七闽,东边与二浙相接,是官宦士子的车马歇息之所,外国的商船珍宝纷集之处,气势盛大,声名深入人心。人们生活在其中,谁不是听到鸡鸣便起,在昏暗无涯的尘世中奔走,来追逐(自己)小小的欲望?伯旼却不是这样。在蜃江的北面建起房舍,茅草的房檐儿、竹制的门扇,仅仅能够遮蔽风日,给它取名为“水北山居”。空闲时与二三好友带着酒壶, 由白鹿城出发,登上著名的华盖山,手持酒杯放声高歌, 歌声高亢响彻山林;有时划着小船,准备好鱼篓,在江中垂钓;有时叫上小童仆相随,行吟在梦草堂上,诗句不接近古人不罢休。当他顺心合意时,(感觉)天地空旷辽阔,竟然不知道荣辱变化,寒暑交替。人们都说:贤明啊,叶伯旼!高尚的情趣、超逸的风韵,高洁脱俗,虽然身在朝市,然而心却归于山林,他真是近于古代的君子啊! 

然而我私下却对此存有疑问:假如叶伯旼是平民百姓,借此来摒除杂念消除忧愁,或许是可以的吧。(但)现在他辅佐上官,身为僚佐,担任七品职务,受四民仰望,也可以说是(职责)重大啊;然而(他)还不忘山居生活,恐怕不行吧。试着站在叶伯旼的角度来揣测:官府的文书细碎、杂乱,没有时间梳理,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还是认为(时间)不够,哪里能有时间在清静的水边寻求佳句呢?上要承命于府公,下要管辖掾曹, 认为上级尊贵不敢违抗,认为下属卑微不想压制,考虑得应该很详尽了,哪里能(有心思)于碧波之中垂钓呢?民情真伪而不能分辨,公事繁忙却不能完成,思考得深远细致,又怎能饮酒观山流连风景呢?这三种情形,叶伯旼如今都没有,还说不放弃,(难道)将依靠梦境来实现吗?或者记载下来以表示自己不能忘怀吗?我知道了:士君子不因为出仕或退隐改变心志,所以贫贱不能(令其)恐惧,富贵不能(令其)自满,操守始终如一,超越(众人而)成为名臣。叶伯旼的贤明之所以值得称道,大概就是这样罢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有一种想法,向叶伯旼告知:当光华照耀天宇,万物普照,拥有一技的人一定会被招收,拥有一才的人一定会得到任用。就像叶伯旼美好的才学,谁不羡慕,岂有不被委以重任之理?伯旼应彻底打消寄情自然的念头,多一些为朝廷做事的心思。待他日功成名就,辞官到水北山居养老,衣着简率不拘洒脱而坐,与二三好友追述昔日的游览,烹鱼畅饮,从容赋诗,还不晚啊。

 

 

 

 

 

 

 

 

 

 

 

 

 

 

 

 

 

 

【解析】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段落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写了……,表现了……;结构上是指段落本身的作用,以及与其他段落之间的关系。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比如本题,题干只是说“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里应包括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同时题干中也把该段所写的内容“回忆童年迷路”告诉考生了,考生就可以思考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17.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这是考查考生鉴赏句子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度,比如修辞角度、感官角度、遣词造句角度等等。一般先从修辞角度思考,“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就像”一词提示考生画线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然后赏析比喻的效果即可。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句子特色的能力。答题时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先指明手法技巧,然后分析在句中该技巧是如何使用的,最后分析该技巧的使用效果。比如本题,文中所给的句子中有一个明显提示手法的词语“就像……”,这说明从修辞角度来看,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然后联系比喻修辞的效果进行分析即可。

18.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既为“多重”,可见答案不止一点,思考的时候应从多角度进行。考生可以到文中找到写母语的内容,然后结合语境理解其意蕴。与多年未见的少年伙伴相见,母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因为母语,我们认知了这个世界;借助母语,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情感,描述景物;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因为母语,我们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考点定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要审准探究点,即探究什么,是探究标题、句子含意还是文本的艺术特性。比如本题是要探究“母语的多重意义”,明确了这一点,就知道了探究的方向,也知道了应从哪些层面或角度去探究。探究的方法如下:(1)因形悟神法。散文特点是形散神聚,用此法去探究就是看全文写了哪些材料,从中可以看出哪些思想情感。(2)见微知著法。要善于从文本中的材料尤其是细微的材料中挖掘(探究)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3)对立统一法。要善于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探究文本深意。(4)“内引外联”法。此法类似于读书中的“出入法”,既要深入文本,读出自己的体会,又要联系生活、社会及自己的知识积累有所拓展,有所联系,有所发现。此法多用在“谈谈你的看法或理解”或“联系生活(社会)谈谈你的看法”这类探究题中。答题要注意:a.观点要明确;b.理由要充分(充分展现探究过程);c.分析要紧扣文本;d.表达要清晰,有层次。

章常用的技巧有哪些;然后再与文本进行对照。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比较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B项“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有误;文中使用这两个比喻句,是为了说明母语的动人魅力;C项,“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这是考查作者安排素材的意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