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议论文标杆文
注意:如果你不关注的话
其实什么也不会发生
2018届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议论文标杆文
【原题回放】
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2017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人们纷纷借他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来表达对他的怀念。
【标杆文】
1号文
诗歌全民化的熏陶作用
余光中先生溘然长逝那日,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他写给儿子的那首情真意切的长诗。打开朋友圈,我很欣慰地发现许多人也都在转发先生生前的名篇诗作。这是一个诗歌全民化的时代,我很感激自己处于这样一个时代。
诗歌全民化,顾名思义,这个时代很多人都怀着对古典诗词深沉的热爱,对现代诗歌独到的理解,对诗人这个职业的一份崇敬。处于诗歌全民化时代的我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有一份诗意深深扎根于我们内心的精神土壤。能将这样一份高雅文化作为社会的主旋律宣扬,对于青少年乃至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是大有裨益的。曾经那个歌舞升平,娱乐至死的物质时代,正在逐渐被今日的文化、传统与诗意所取代,留给人一份厚重感和历史认同感的同时,它呼唤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有一份诗意的社会环境,对处于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极大地陶冶效果。大观园中海棠诗社的姊妹们比试诗艺,争妍斗艳的同时增进友情,陶冶性情。国文老师坚持让我们一手一本诗集,翻开《朦胧诗选》,顾城的“你看云时很近,看我时很远”的绵绵情意,舒婷的“我必须是你身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的坚强,还有北岛的决绝、海子的苍凉都涌上我的心头,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那个学问颇丰的民国时代,不乏诗意,不乏大师。
诗歌正如文学需要生活这个土壤一样,倘若失去了全民诗歌的这样一个文化基础,也难以出现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也是为什么张爱玲到了那个“除了冲水马桶先进外一无所长”的国度后再难写出白流苏,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浮躁低俗的环境下只能产出些拙劣不切实际、互相抄袭的写手。中国诗歌网上注册会员达11万,注册诗社近2000家,只有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我们才有信心回归以前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人人吟诗的古典风雅才可能重现于我们现代人身上。
诗歌全民化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仅留下些老少皆宜的“下里巴人”。诗社的全国泛滥也的确应引起我们的一些警惕。不管怎样,理解与否,我们都应怀揣一份对高雅诗歌文化的尊敬、欣赏。
诗歌全民化在培养我们的文学素养,追求高雅文化,有利于摆脱低幼化文学作品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对诗歌全民化时代的到来感到欣喜、感激!
2号文
谈今日之诗
不,这不是缅怀,我想称之为“消费”更恰当些,我们争相表达对老先生的怀念,实则是在争相表现自己的文化层次,审美趣味;我们诵读几首风花雪月的诗词,实际上是为了贴几个“文艺范”、“诗歌控”的标签。不得不很遗憾的说,现代人大多不喜欢诗,只是喜欢“诗”这个字眼带来的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对文人的尊重,于是,便有了以数以十万计的诗歌会员,便有了日均两千件投稿的附庸风雅,便有了数十个不明所以的“诗歌节”……唯独缺少的就是我们民族传承下来的文化责任。
中国从来不是一个无诗的国度。且不提熠熠千古的李杜苏辛,即使在现代也有食指“相信未来”的坚定,有海子“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的雄奇,有着北岛,有着西川,有着骆一禾……我们也有着“告诉你一棵稗草的心惊胆颤的春天”的自幼脑瘫的“农民诗人”余秀华。总之,现代性的侵袭不能成为我们不愿读诗作诗的借口。我们需要的只是静下心来,感受诗情,感受生活。假如每个人都能如此,那些喧哗的、虚假的,以诗为名的商业活动自然也会淡去。
中国人骨子里有着诗的基因。前些年网上有活动:续写诗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在一月之内收获了百万量级读写与评论。可见,人们内心深处是喜欢诗歌的,一旦加以引导,中国必将真正再次成为诗的国度。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今日之诗虽与旧时有所不同,但仍应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方静土。
3号文
诗歌回来了
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中国,熟背2000诗词的女高中生顿时成为全民偶像。去年岁末,宝岛诗人余光中去世,人们纷纷在朋友圈用诗句悼念他。面对如今诗歌重回普通人生活的种种现象,我不禁热泪盈眶地感慨:“诗歌,回来了!”
诗歌,原本是人们在劳动中用语言文字创造的艺术,它用富有韵味与美感的文字抒发着诗人自己内心所感,吐诉着悠悠相思与凄凄忧伤。无论是那北朝粗犷豪放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抑或是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南方婉转动听的情歌,我们都不难发现他们根植于寻常人的日常情感,日常生活。即使发展到宋代,诗歌依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广泛深入民间。可以说,诗歌的创作者和受众,均应走向平凡人的生活。
然而如今我为何会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呢?这是由于不知从何时起,下里巴人湮没殆尽,诗歌变成了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诗歌之于我们,如同那斑斓星空中的繁星般朦胧、美丽而遥远。诗歌之于我们,变成了北岛、海子、顾城这些遥远而神圣的名字,我们战战兢兢,心怀敬畏,不敢触及这艺术的神殿。诗歌,曾因人们的崇敬而淡出人们的生活。
但如今我惊喜的看到:中国诗歌网的注册会员达到11万人,以平凡市民为受众的诗歌节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上举办——诗歌回来了!诗歌本应该如此,它源自于人们最平实纯朴的日常情感。人们创作他它用于倾诉内心,人们阅读它用于抚慰受伤的心灵。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而艺术绝不是少数人才可享有的,它属于我们有着共同情感的全人类。当农民诗人余秀华用她质朴厚重的笔触感动全国时,当那个90后青年道出自己作为诗人的职业时,我们应当懂得了,诗歌来自于情感而非学历与名声。
诗歌回归的现象,展现着我们国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人们生活不再纯粹追求名与利。当诗人也可成为职业,我们的社会终于有了向内发现自我的深情,追求诗意生活的人们。在这个过度急功近利,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这种诗歌回归的潮流定能缓和人们急躁匆忙的心灵,给人以精神慰藉,诗歌的回归,对医治这个功利纷繁的社会有着莫大意义。
4号文
让诗与生活常伴
唐诗宋词是每个中国人从小都要经历的必修课程,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骄傲。近年来,诗歌渐渐从课本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我看来,人们将诗歌融入生活是人们热爱生活的表现,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保障。
诗歌让人们的生活富有意义,且拥有了浪漫的色彩。“中国诗词大会”、《诗刊》、中国诗歌网等传播方式将诗变得更有趣味性,使人易于接受。人们在茶余饭后可以欣赏诗歌、谈论诗歌、甚至创作诗歌。这样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无疑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让人们觉得即使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富有诗意。诗歌代替了对于茶米油盐的谈论出现在中国人的口中,是中国人精神思想进步的体现,促使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动力。
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对于诗歌的热爱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同时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古人将人生的不易、生活的智慧都凝练成诗句吟唱出来。读一首诗,与我们而言就是与前人的经验相融,感受古人的悲喜,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生活。通过阅读诗歌,也能让中国人感受到我们祖先的伟大,感受中华文化传承的不易,从而激发更多的人去珍惜并继承吟唱的传统,让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如今,不论身处哪个年龄段的中国人都能吟上几句诗,甚至有90后说自己的职业是“诗人”。在我看来,应处理好诗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诗源于生活,不能只顾着诗与远方而忘记脚下要走的路。将诗合理融入生活之中,不要为了作诗而忘记承担生活的责任。
让诗与生活常伴,让我们在尘世的纷扰中觅得一方乐土,寻找一片心灵的栖息地。于诗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于诗中感受民族文化的可贵。
5号文
诗歌新时代
新时代的诗歌,更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各种有效的形式更有利于诗歌这一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播和发展。“中国诗词大会”汇集了万千热爱诗歌,渴望交流诗歌的学子于一处。它通过电视网络等发达的媒体,将中国古代那些佳作重现于世人眼前。不管是激烈比拼的选手,还是亿万观众,都能重新唤起对诗歌的热爱。正如一位惜败的选手说道:“不愿追求冠军的名誉,只愿所有爱诗的人能在这里品到满口诗香。”没错,诗词大会并非只是一场竞技,而是令天下爱诗之人找到了共鸣。
与此同时,诗歌作为一种浪漫、洒脱、不慕名利的象征,也对于新时代人们情操的陶冶有着重要意义。在贪官受贿,职工苦于不得升迁之时,可曾想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高洁品性的坚守?欣慰的是,随着网上“我有一壶酒”的诗歌续写风潮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人找回了一份诗心。
诗歌新时代,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份传承的重任,更是一次难得的心灵净化。让我们诵诗、品诗、写诗,拥抱这诗歌的新时代。
6号文
诗歌真正进入生活
答案或许很残酷,但这是现实。看似诗词“回暖”,实则并不这样。但主持人问到上诗词大会的一位小学生自己写下诗词什么意思,他并不知道。空知其音韵之美只会背诵是远远不够、不行的。对小学生这样要求未免太高,但当大多数人会“死”在相关文学常识时,又有多少人会真正了解其间的情感与内涵,就不得而知了。不过猜测来看,并没有多少。只有当人们把对诗歌理解学习不止流于表面背诵而是去探寻其中深层次的意境,那么表示诗歌重回视线真正意义。当我们不知用表情包符号语言来表达心情,也会用诗词或诗句表表示心情的,这才是将诗歌真正进入生活,诗歌真正“回春”。
生活中真的有天天以诗歌为伴的人吗?真的有。我曾经看过一组照片,摄影师记录下了一群白天进城打工,夜晚回不大的宿舍里谈诗的一群人。有人为了不打扰到室友,会跑到街边的路灯下,捧着破碎泛黄的小书,有时谈着会还带着感叹自己的不如意,同时他们又觉得心灵上得到了寄托。偶尔会写诗发向杂志社,每个人还都有独特的笔名。就这样一群人,生活压力在平均之上,条件在平均之下,但他们却“心甘情愿”地让诗歌走入生活,甚至开始创造,那便是理解其中诗的深意。
诗歌重新兴起,不仅仅要在综艺、网络,活动上的流行。更重要走进每一个人生活内心,从心去感受诗歌,不论生活背景如何,在诗歌的海洋里要能找到一席之地,只要我们愿意去找。
7号文
诗歌之殇
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2017年末余光中去世,人们又用《乡愁》中的诗句来表达对他的思念。诗歌与诗歌文化好似越来越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但诗歌就像童年的衣裳,想穿,但穿不上了。
千百年来,诗与歌作为无数文人墨客感情、思想的载体,随着时间长河漂流至今。但近百年来世事风云突变,爱诗的、写诗的人越来越多,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披着当今时代的影子,早已不是那样古典的味道了。
诗歌被更关注、更提倡,但少了对他的尊重与欣赏它内在美的人。余光中先生去世时,悲痛的情绪可谓遍布了整个社会。这样一位杰出的诗人走了,人民纷纷掏出手机转发、点赞、评论,来表达自己的思念。这不是挺好的么?人民这么熟悉诗作与诗人,怎么能称为殇呢?然而经过报纸的调查,大多数人除了《乡愁》,并不知道余光中先生的任何一部作品。他们只是浏览,并表现出我关注诗歌文化,我熟悉大家巨匠,所以选择转发点赞来显示自己对诗歌的喜爱。
这样因某个时间点“被喜爱”的作家还有很多,杨绛、莫言,数不胜数。九十年代,钱钟书先生不幸逝世,书店中的《围城》一次又一次的被抢购一空。人民用买书的方式,便捷省时的纪念钱钟书先生。诗歌兴于3000年前,从《诗经》起,它就是思想的书面表达。而诗在盛唐时,更是小儿老叟也能吟诵。它有“推敲”的谨慎细致,也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魄,它更承载着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眷恋。而诗到了今天,却被无数人快餐似的消费,被关注地只有表面的“文雅”,而忽略诗是一种伟大的语言艺术,值得慢慢品味的经典。
人们标榜自己为诗人,各地乐此不彼地举办诗歌节,快节奏和大信息量的社会环境能让诗歌一时间被社会广泛关注。但这样的关注始终浮于表面,诗歌仍在走下坡路。我希望人们能把诗歌作为修身养性,明礼明智的营养品,于无声处滋润你,而非作为炫耀学识,甚至作为自己颇有文化的标志。
当社会节奏慢下来,人们浮躁的心沉下来,我们或许可以像蒋勋一样,用自己的情感与才实去说唐诗。那时,才有绣口一吐,就出半个盛唐。
8号文
诗的时代是否为昙花一现
随着一位伟大诗人——余光中的逝去,我们对诗歌的热情也持续走高,那句“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句话很多人都可以说出,而这些人中又有多少真正喜爱余老的诗词呢?近日的诗歌节在各地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让人们与诗的距离更加接近,而询问一些路人时,对方更是直言自己是一名诗人,这让人欣慰经典不被忘记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一丝隐忧,这些是否为昙花一现,而人们是否只是在热捧热度。
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大时代下,经典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被取缔,而诗歌作为贯穿中国历史的一种表达方式,更不能被人们所遗忘,而是要传承下去。在中国的各种交通工具上,你会看到大部分人在刷手机,而其余的人在睡觉,连看书的人都少的可怜,更遑论读诗的人呢。这些现象与那些诗歌投稿的数据和诗歌节的大办特办而相悖。这让人反思,诗真的被人们内心所接受和崇尚了吗?
推广诗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成为一个诗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举办诗歌节是为了让民众接纳,走近诗词,而不是用来吸引眼球,宣扬政绩的工具。一个经典的传承需要细水长流,应在人们平常生活中穿插着诗词文化,这样才能使诗文化传递到大众,才能使经典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想要成为诗人,不是盲目写诗,盲目追捧就可以的。而要从基础练起。先要从阅读诗、欣赏诗做起。不应闭门造车,只盯着自己作品沾沾自喜。一个懂诗的人,即使不去创作,也同样可以成为诗时代的一份子。
只注重于形式而不注重于内涵,诗的时代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只有注重于内在,稳健普及诗歌,才不会让人对诗歌失去热度,真正去喜爱诗。
9号文
让诗歌融入时代
诗歌是人们自古以来抒发内心情感,宣泄情绪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
诗歌在中华历史长河中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彩。诗歌可以是李白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放,可以使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灵气,亦可以是杜少陵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胸襟。诗歌从古至今,为中华儿女和整个华夏民族谱写了壮丽秀美的篇章!
反观当下,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碎片化的文章、信息充斥着当代人的生活,诗歌的光辉与魅力也被通俗小说和流行音乐所掩盖了。面对诗歌的落寞、传统文化的消逝,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当然是焕发诗歌的活力,让诗歌融入时代了。
在文化消费方式如此层出不穷的今天,一些人甚至发明出人工智能来代替人们写作、写诗。前不久的一则新闻提到,中国已开发出一种一分钟写一首诗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一出现,便引发了众议。机器人没有感情,如何才能写出感情真挚而饱满的诗篇佳作呢?机器人的确不能,它只能用冷冰冰的中央处理器编纂诗歌,拟定平仄罢了。因此,诗歌要想融入时代,显然仅仅发展科学技术是不够的。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才能真正将诗歌与时代接轨呢?答案很简单,靠爱。这份爱是对诗歌真正的,真挚的,深入灵魂的爱。这份爱表现在我们对于诗歌的创作传承与发扬上,体现在我们的阅读、写作之中。只有当今中国人真正重新找回昔日文人骚客对诗歌的那份最原始、深沉的爱,诗歌才能够在快节奏的社会下焕发光彩。
孔子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仅仅靠爱也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培养自身的兴趣,以写诗为了将诗歌转换成一种人心的愉悦与快乐,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当你眼盯电脑、头疼脑胀时,当你低头游戏、颈椎酸疼时,不妨放下手头的工作,拿起一部《诗刊》看上几首诗,读上几句诗,那时你便会发现诗歌就像是在你食用辛辣后的一抹清茶,在通俗生活中的一丝经典。诗歌,散发着它特有的芬芳,吸引着我们去读,鼓舞着我们去爱,焕发着我们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让诗歌融入时代,无论前方的道路是荆棘密布还是阳光普照,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都将担起祖祖辈辈的使命,心怀传承的责任,将诗歌与时代完美契合,让中国人不忘经典,永怀诗歌。然后,前方将会一片光明,中华民族的未来将洒满诗的芬芳!
10号文
以现代之形式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全国,成了人们茶余饭后、工作之余的谈资,让沉寂于书本上的诗词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中。所以我想,在今日之社会,我们应以更为现代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
悠悠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珍宝,或记录于文字典籍之中,与人甚是疏远;或陈列于各大博物馆中,鲜有问津。而拥有众多高科技与飞速传播媒体的今日,我们应巧妙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拉近现代人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使传统再次像几千年前一样,活跃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甚至成为人们的娱乐方式。由此,传统文化才真正被我们弘扬并传承。
近日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档热播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纪录片在网络上大受欢迎,赢得无数好评。这类纪录片将国宝的360度高清照片展示给全国观众,并配以诙谐幽默的动画效果,意味深长的解读文字让古代文物获得新生,开口向我们介绍讲述着文物背后所蕴含的伟大文化。由此,纪录片为我们揭开了神秘的古蜀文化的面纱,向我们展示了龙山文化蛋壳的秘密,仰韶文化彩陶之美。随着旁白深情的解说,观众仿佛也穿越了上千年,与古人对话,重新感到传统文化之神秘伟大。
不仅纪录片,在动画领域,传统文化也给了我们很大惊喜。被定为“上海嘉定800年重要项目”的动画《中国唱诗班》引得无数人追捧、赞美。一直不见优秀作品的中国动画界竟有一部讲述诗歌的动画拔地而起。动画一集只有十分钟,讲述了一个与诗歌有关的感人故事,并自排曲目,将我们熟悉的《相思》《游子吟》等诗词演唱给观众。这一作品让观众仿佛亲临千年前的上海,亲历古人生活,对诗作有了更多感慨与欣赏。
无论是讲述事实的纪录片,还是人们以真实故事改编的动画,都是在以现代的科技与传媒为传统文化再添生命力。凭借此,我们似乎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了。文物不再是展品,而是我们日常赏玩之物;诗歌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文字,而是我们表达情感的载体。传统文化不再是悬于高室上之物,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以现代人的智慧、现代的形式弘扬传统文化,它才能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现代化的生活融于一体。
愿更多的传统文化通过现代形式被弘扬,愿我们每个现代人的生命中都融有传统文化,并成为它的继承者、发扬者。
11号文
此身合是诗人未
如今的中国,似乎从来不乏“诗人”,从对诗词节目的追捧,到对已故诗人的缅怀,几乎每名青年人都有了做“诗人”的决悟与潜质。诗歌网注册会员激增,“90”后青年对自己“诗人”的定位似乎标志着一个全新的诗歌时代的来临。当大家都对诗歌热赞不绝口时,我却对此有些担忧。
“诗”为何物?在键盘上敲下的几个回车键就能铸成一首好诗吗?“诗人”为何物?搔首抚须吟安几个字,就能被称为“诗人”吗?
纵古观今,有所成就而被人称尊为“诗人”的文人,无一不有几许鲜明特点。
首先,“诗人”要经深厚的文学积累方可作诗。如今我们总爱吹捧诗仙,说他饮下斗酒,便可赋诗百篇。有效仿者也买了啤酒白酒鸡尾酒大喝一通,渴望写成比肩诗仙的名作,结局却往往只落得宿醉街头,而诗却只字未见。太白作诗怎有众人这般简单?人只见太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穷”。却不见他少时也曾“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这般苦读经史子集。而当下诗人却皆犯了杨绛先生所不齿的通病“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不想吃苦付出,却想收获佳句,窃以为这是万万不可的。
然而,纵使自己寒窗十年读遍诸子百家,就可做诗人吗?想当年初唐时节,自称“诗人”的文人们费心经营骈文,只求文辞华美,对仗工整,沦为遣词造句的作诗机器,却不想如何抒发自己的思想,所以所作之诗之文流传后世甚少,不能称其为合格诗人。而后至韩柳二位,“文起八代之衰”,一扫前人空洞而虚无的风气,开展了著名的“古文运动”,才使“诗人”久违地出现,开启了盛唐的诗歌盛世。而现代的年轻诗人们仿佛也落入了“只求文辞不重内在”的误区,堆砌辞藻,令诗歌华而不实,过目便忘,没有任何意义,也无法打动任何读者。《罗摩诗力说》中这样写道“古今为诗为文者,最有力莫如心声”。
既有文学积淀又有心声抒发,似乎也不构成伟大诗人的必要条件。诗人们还需拥有的,是丰富的阅历与生活的洗涤。谭嗣同的名句、文天祥的名篇何以传世?因为其在面对生死抉择时毅然的舍生取义。杜工部与白居易的名作何以优秀?因为他们投身生活,体味了生活的疾苦。而辛弃疾与陆游又为何为万世称颂?因为他们诗作中写出了戍边卫国的真情。“90”后“00”后的年轻人,生活在无忧无虑的象牙塔中,又怎能体味生活的实感?没有生活,何以支撑文学?
私认为,今日诗风大兴,诗人暴涨,实为国民心态浮躁的体现。杜甫有言“名岂文章著”,他渴望建功为国,而非作为诗人为后世铭记。所以奉劝自称诗人的青年人,多读书,多工作,有了积累与实践,再著诗也不迟。
12号文
诗歌——传统文化
伴随着中国科技、经济的进步,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步入了高峰。想来孔子学院几乎遍布了世界各地,这种消息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吧。还有现在所流行的“汉语热”等消息,无一不令大家感到骄傲吧!
中国文化涉及广泛,唐诗宋词元曲,京剧评剧越剧,儒家道家法家文化等等,无一不被包含在内。我国十分重视诗歌文化的教育,几乎可以说从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学生中随便抽出来一位,不说难背难懂的诗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类诗歌可以说是张口就能说上几首的吧!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上升,对于学生来说,背下几首千古留名的诗歌更是不在话下了。
记得2016年末,有两位国家领导先后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分别是来自韩国的文在寅总统以及美国的特朗普总统,出乎我意料的是文在寅的夫人表演了诗歌朗诵,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毕竟是我们的邻国,文化的感染是肯定的。但没有想到的是特朗普的外孙女也表演了诗歌朗诵,视频中可以听出,对于汉语的发音,以及流利程度都是很棒的。由此可以看出,就连美国总统的外孙女都可以诵出中国的诗歌,可见中国文化对全世界有着怎样的影响力!
在中国各个媒体更是抓准时机,为“汉语热”打响一炮。各类有关诗词诗歌的竞赛、节目纷纷呈现在荧幕上,不仅在大家面前宣传了中国传统文化诗歌,也以多种不同形式的提问增添了趣味性,其中还夹杂了名诗大讲堂等,使观众更深层地了解有些诗中的耐人寻味的背后故事。
如今在我国诗人也形成了职业,而且不论年龄大小,还有各类的诗歌节,来召集诗歌爱好者交流,这是一种好的现象,我们不能忘掉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源。
13号文
少一些模仿,多一些创新
当今社会,追赶潮流,模仿前沿的现象层出不穷,而创新之作与之相比却寥寥无几。模仿固然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在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创新才能鹤立鸡群,推动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模仿”是一种对已有事物的再现行为,即使有自己想法也殊途同归;而“创新”是一种对现在没有的形象或技术的创造,其中蕴含着人类特有的原创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最大的不同。模仿只能使人类原地踏步,而核心技术和思想毫无改变;创新却能产生技术、生产力的革新,从而让社会有新的突破和进步,达到新的高度。
但是让我痛心的是,当今社会中创新寥寥无几,而模仿却泛滥成灾。就拿近年诗歌现象来说,诗社、会员注册量一路走高,各种诗歌节层出不穷,大都却只是商业旅游用来宣传的一种手段。有一个网络词语“蹭热度”可概括这一现象。由于诗词大会的火遍全球,余光中先生的去世,使人们对诗歌趋之若鹜,盲目地从大流,而不关注自己内心究竟是否喜爱诗歌。在我看来,盲从诗歌是对文学的一种玷污,让本来洁净的诗歌净土变得乌烟瘴气,甚至把一句话停顿分行便成了诗,这不仅没有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反而让诗歌领域有了退步的趋势。
所谓创新,为的是让人的生活更加便利、愉悦。如微信支付、扫码支付等便民软件的诞生都是为了这一宗旨而来,其服务也在不断适应人的需求。共享单车作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让人们的出行又更加环保节约、便捷舒适,不仅有利于人的日常生活,更有利于社会、环境的美好。但是在这些创新之下,也不乏模仿,然而结局如何?小蓝车、小绿车……无数跟风单车企业纷纷倒闭,这是科学的规律,模仿只能仿表面而无法触及实质,只是为模仿而模仿最终只能走向毁灭。
当然,我并不是说模仿就一定是错的,不对的。一方面,若是有社会需求而引起的模仿,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把创新作为目标,只是以模仿作为过渡的做法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总的来说,模仿终究是小家子气,上不了台面,只有创新才是社会和科技追逐的主流,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
为了更好的未来,更宜居的环境,更舒适的生活,让我们少一些模仿,多一些创新吧!
14号文
“跟风”要讲究
在这个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爆炸性的热点话题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席卷全国。信息通达性的提高使人们能紧跟“潮流”,掌握名人领域的最新资讯。而这也使“跟风”变得更加容易。
刚刚过去的2017年被称为中国的“嘻哈元年”。随着《中国有嘻哈》节目的热播,说唱作为一种重要的演唱形式被更多人所熟知。一时间,一股全民嘻哈热蔓延开来,说唱从小众化走向大众。可事实果真如此吗?我曾看过一个访谈节目——从街上随机找路人进行访问。在采访的人中,百分之百的人听说过嘻哈,百分之八十的人说自己对嘻哈“感觉还可以”或喜欢。而在对于一些嘻哈知识的询问中,不少声称“热爱”嘻哈的人仅能说出节目中的歌手和歌曲,对于韵脚、流派等更是一问三不知。前年大热的民谣也遭遇如此尴尬的境地。除了音乐界,文学、体育界亦如此。诚然,这种“跟风热”推动了全民参与的热潮,可想要真正促进特定领域的发展,这种浮于表面的追捧是毫无意义的。
然而事无绝对,在公益事业中,人们的“跟风”行为为需要帮助的人带去了大量的善心。近几年,公益组织纷纷在网络上建立重筹平台,人们献爱心的途径更加快捷更便利。山区的孩子需要一套文具、退伍的抗战老兵需要生活补助……,所有的信息被详实地记录在平台上,方便人们的阅览。人们更是可以将捐助链接分享至社区平台,亲朋好友纷纷响应号召,再继续一传十、十传百……,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是几万、几十万甚至全国十四亿人呢?这种力量不敢想象,像公益等此类正义的行为,就是需要人们的“跟风”,将这些正能量在全社会范围内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