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东城区上学期高三期末议论文标杆文
注意:如果你不关注的话
其实什么也不会发生
2018届东城区上学期高三期末议论文标杆文
【试题回放】
现在的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比如墨子变成了机器人、荆轲变成了美女、李白变成了刺客……对此,有人认为游戏创作必须符合历史,也有人认为这些改变可以吸引青少年关注历史,还有人认为游戏原本就是虚拟的……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标杆文】
一类中
历史岂能如此戏说
当墨子以科学家的严谨做小孔成像实验时,当荆轲以侠客的无畏箕踞大骂时,当李白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让高力士脱靴时,他们可曾想到他们竟在而今的游戏中变成了机器人、美女和刺客?
没错,现在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墨子变成了机器人,荆轲变成了美女,李白变成了刺客等等。这种身份乃至性别的大改变已经超过了——在我看来的游戏创作乃至其他一切艺术创作——范畴。
固然,艺术高于生活。游戏等艺术创作也必然有超越历史史实的部分。但我认为游戏等艺术创作必须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因为过度的戏说、改变必定会消解历史传承的庄重,使得历史这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与先贤智慧的瑰宝,不再能指导现实,为我所用。
放眼被游戏扭曲的历史史实,几乎与墨子同时代的史官,就有为了一句“崔杼弑其君”的史实不被篡改、扭曲,一家几位史官,兄弟相继被妄图篡改历史的当权者杀害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它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对史实的真实性的重视,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去捍卫。
反观今日游戏中对历史人物身份的改变,虽然这并不是篡改历史,但其对史实的轻视可见一斑。与古代史官为史实付出生命代价相对比,怎能不令今人汗颜?
有人说游戏本就是虚拟的,史实是都无所谓的。然而游戏创作所带来的影响却足以在游戏参与者身上引起潜移默化又深远持久的改变。而熟悉于游戏中与史实相悖的机器人墨子、美女荆轲与刺客李白,学生们又如何能在课堂上走进小孔成像实验中的墨子,课文中刺秦王的荆轲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纵横想象的李白?而这些历史、作品中所蕴含的侠客“义”的精神,文人的高尚情操,先贤的科学智慧,又将往何处安放,又能被何人理解呢?
游戏创作、艺术创作需要戏说,但绝不是篡改史实的戏说,而是应如同《三国演义》一样保留人物原貌,尊重史实基础上的艺术加工,是对传统文化先贤智慧的集中与升华。对于人物身份在游戏中的巨大改变,由于不符合史实,我想更近于亵渎而不像戏说了。我该怎样做呢?
尊重史实,拒绝“如此戏说”。
传承文化,发扬先贤智慧。
一类下
作为游戏
现在的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的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以适应游戏的机制和设定。我认为这种做法既吸引了青少年关注历史,又为游戏增添了趣味性,没有什么不妥。
历史,既然已经发生就没有必要太过执念。如果非要将每个人物从古籍中搬出,那样效果也一定不会很好,毕竟很多现代人对浩瀚复杂的史册本就意兴阑珊,而游戏中的有些历史人物的设定倒很有趣儿,比如将墨子设定为机器人。墨子是战国时墨家代表,主张运用科学技术,故把高新科技与其融合并无不妥;再如李白,除了是唐诗大家,还是剑道高手……这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并不是专攻瀚墨才能得到的了。就算不是历史的原始形态,也对历史的传承起到了帮助。试想,在游戏过程中孩子对这些新鲜有趣而有血有肉的人物产生了认知和兴趣,即使认知是有缺憾的,也可以在日后的学习中补救。毕竟每个人生来也不是全能全知。关键在于兴趣,有了兴趣,也许就会有人翻阅书籍查看资料。也许在那眸光频动,如饥似渴的游戏和阅读中,文明的火种就传承下去了。
历史上那一次次改朝换代,一次次社会的动荡、变革,都在向我们暗示:历史可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似的王道、法统,而是每一次社会的改变以推动的改变。历史起的,是警醒作用,而不是要求人们原封不动地照做。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上不能全遵古制。游戏里的人物又怎能全部一致,若人物仿古,那游戏丰富的剧情,有趣的设定是不是都该与历史一致?如此做出的游戏,大概与史书一样没有供人休闲的空间了。
所以说,游戏中对于人物形象的改变,并不是不可接受的。作为游戏,它可以愉悦身心也可以使人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当然它的功能只是游戏,并不是钦定的史册。
二类上
让历史在此时复活
不久前,一款流行的网络游戏遭到《人民日报》的发文讨伐。文章说这款游戏不但蚕食少年灵魂,更篡改历史人物身份,令人大跌眼镜。接受采访的孩子竟说自己只知周瑜有何种技能与战斗力,对周瑜究竟是何代之人毫无概念。游戏滥改历史人物身份的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虽然极端篡改造成恶果的例子已经出现,这却仍是个别例子,如果因此否定对历史人物加以适度改编的游戏,那便是因噎废食的谬误了。
游戏,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科技发展后供人娱乐的全新形式。而人类的文化需求,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则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变化。因此游戏世界中产生的全新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在今天拥有广泛的受众与热情的欢迎者。在历史文化传承仍很艰难的今天,让历史人物借助时代新的外衣,重现在世人面前,非但不会影响历史的真实性,还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更有贡献,对历史人物的深入人心大有进益。让历史人物在游戏中得到改编,仿佛让尘封的故纸堆中的人们重获了新生,让楚汉的金戈铁马、汉唐的恢弘壮丽、明清的和谐升平,再度复活在你我眼前。
让游戏得以自由改编历史人物,引导着青少年不断关注历史,让传统文化与历史人物的精神在今天能再度活起来。故宫博物院创新的一款新游戏中,《韩熙载夜宴图》的主人公化身向导,而你则化身为一位客人在魏晋名门的宴席上畅游,你看到韩熙载向你介绍古代生活起居,饮食坐卧。如此生活场面下,你便更能了解古人文化。而人物身份的变更,则令文化传承与弘扬更多了一份活力与能量。
然而,我们在改编人物形象时,出于历史的态度仍不能忘却,为了经济利益的历史人物滥加改编,使之失去了应有的文化吸引力和民族精神力量,这必将对文化传承有益而无害了。
总之,让历史人物在现代游戏中焕发新生,需在正确目的指引下适度而为。如果固步自封,否定一切有益的改编,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华文明的延续,则必将缺少时代活力。
二类中
带着枷锁跳舞
规范是做人做事的标准。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便是如此,现在的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换血式”改编。我认为这样就超越了规矩,是不切实际的胡编。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把历史人物素材编入游戏,是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完美手法。但是改编就像戴着枷锁跳舞,以合情合理的修改、加工,才是恰当的。例如司马迁在腐刑煎熬中创作出的《史记》,鲁迅曾点评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鸿门宴》中项伯、刘邦、范增、项羽之间的斗智斗勇,司马迁设计得十分巧妙,这便是在一定限度中的改编,令史书蕴含了新的活力。
符合了思想,但并不一定合情合理,游戏中将墨子改为了机器人,想法是有一定的道理。墨家向来崇尚科技,崇尚自然,“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升空也宣告了中国步入二十一世纪太空科技强国的梦想又近了一步。量子的特性让信息的保密性更加安全,它捍卫了国威,加强了我们民族的自信。但游戏毕竟更多是面向青少年的,若在青少年树立价值观时看到墨子是机器人,李白是刺客,荆轲是美女等,这会极大误导青少年的认知,甚至令青少年对课本中学到的知识心生疑问。
推行中国传统文化,这还在路上,充满艰难险阻。让改编带上枷锁,既能让文化发扬光大,又能正确地保留着中华文化精华的部分。让中国游戏人记住的不仅是刺客李白,更多的是“斗酒诗百篇”的“诗仙”;记住的不仅是墨子,更多的是发现光沿直线传播的相关知识;不仅是美女荆轲,更多地是那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勇士刺客。
于我而言,在游戏中我也会分清何谓正确。混乱我自己的,不看;于我有益的,接受。以正确的眼光看待改编游戏。
让游戏戴着枷锁跳舞!
二类下
不要让历史人物背黑锅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游戏已成为我们身边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近来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比如墨子变成了机器人,荆轲变成了美女,以此博取众人的关注。但这种方法真的可取吗?
我认为不是的。在我看来游戏要符合史实。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最基本的就是做到爱国。而爱国的其中一个体现就是热爱我们的文化并尊重我们的文化。把历史人物放进游戏里无可厚非,但要是改动了他们的身份让他们成为博人眼球和赚钱的工具,我认为那就是极不妥当的了。况且游戏大多是给小孩子玩的。这也会给他们的启蒙教育和对历史的认识产生错误的引导,那就是更可怕的了。
那可能很多人会提出质疑: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文化入侵已经成为了一个很可怕的,我们不得不去防备的隐患。现在有游戏愿意引进中国历史人物来吸引青少年关注历史,使他们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不是很好吗?虽然表面看似这个说法有其道理,但仔细一想,却更加后怕。因为这些游戏宣传的还大都是一些错误的信息。难道就要让我们的文化这么堕落下去吗,难道要让这些错误信息根植在孩子们心中吗?
所以我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做游戏引进中国历史人物的话要符合史实。让青少年在娱乐中也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奥妙,在这个方面故宫博物院就做的很到位,他们推出的以好墓挖掘为背景的动画片儿和VR游戏就是依照史实来进行编辑的。让青少年从中不仅学到了历史,更是学到了前辈们不断探索的精神。
所以在各国文化互相碰撞和逐渐融汇的今天,我们要以游戏为切入口,让我们的文化以更广泛、更便利的途径发扬开来。而且这些文化是要符合史实,符合正确价值观的,这样我们的文化才可能以更鲜活的姿态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三类上
游戏中的名人
现在的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有的确切地说是胡编乱造,借历史人物的名字,而人物性格、生平全都不符历史。
我认为这种作法,应辩证地看待。
从益处看,吸引青少年来玩这款游戏,但与此同时弊端也显而易见:对于历史人物的篡改使青少年对历史扭曲地认识。而且游戏的作用不只是娱乐大众,且应向大众提供一个正确健康的三观,一个正确的历史观。游戏的作用也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故这种将历史人物改得面目全非的游戏做法,我个人是极度不赞同的。
难道,这种做法真的只是百害而无一利吗?
从短期角度来看,游戏公司会因这种新颖的游戏人物设定而瞬间走红而大卖。但从长期来看,这种不尊重历史的行为会遭到社会大众的吐槽,引起中央的重视,从而这款游戏终将会停止。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类“哗众取宠”的游戏?
嗤之以鼻!历史人物是中国从有到现在以来经过历史、时间挑选下来的优秀人才,将他们胡乱改写无益于是中国人自己往自己的招牌上抹黑,挂卖猪的牌子卖狗肉!我们不应该让这种幼稚的行为继续肆意妄行。我认为从个人应该抵御这类游戏,政府也应出有关法律制止类似游戏的出现。
作为游戏商,应该如何做?
作为中国人,应该尊重本国本土文化,不应该肆意纂改历史及历史人物。游戏创作也必须符合史实,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正确的历史了解途径,不应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放弃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原则。
故,综上所述,我认为现在的某些游戏将中国历史人物的身份加以改变,不仅是因为游戏商无底线的创作原则,而且也因为同为社会人的我们没有坚守正确的历史观,太过纵容使然。
三类中
游戏不等于现实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商家利用它创造了许多令人惊叹甚至着迷的游戏,但问题也会出现。
游戏基于历史。有些手游在发展扩大的同时,总会受到一些批评,例如:这人物根本不长这样,与他的经历不符等等。尤其是《王者荣耀》中的刺客李白、女性化的荆轲,总受到人们的质疑。其实这类游戏都是根据历史所改编的。而所谓改编就是可以与历史有关联但不一致,有一定的虚假成分。所以说游戏基于历史,但不等同于现实中的历史。
游戏本就是虚拟的。有一大类游戏我们称之为“模拟游戏”。所谓的“模拟”主要是指模拟人生、事物、职业等等。这类游戏主要是用来休闲体验并不能带入现实。比如“模拟人生”中的车,只要一万金币,现实中一万人民币我想一辆二手车都买不起吧;再比如“模拟人生”中可以在小孩一出生时就定下性格、特长。而现实中的孩子不是你想让他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依你愿成为那一种人。真正的人类是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的。即使他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也可以选择睡觉,或者睁眼看世界。游戏不等于现实。
商家的改编游戏大多是为了吸引青少年的关注。因为玩游戏的主要群体是处于认知还未完全的青少年,他们更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而商家正是利用这一点,根据青少年的喜爱来改编。像女性化的荆轲,是为了吸引男生。刺客李白是为了吸引那些喜欢“千里不留行”的潇洒的青少年。
游戏基于现实但不等于现实,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对游戏的认识,逐步被淡化。有些人甚至以游戏作为史实根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营造一种健康游戏的环境。让商家以史实作为根据,并且明确写明游戏的出处以及“游戏历史人物只为参考”等字样;提高青少年健康游戏的意识;政府则加大管制力度;共同营造“健康游戏”社会。
三类下
墨子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反战主义者。他的“兼爱”“非攻”思想凝聚者几千年来万亿华夏儿女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在现在的某些游戏中他却化身为充满暴力的机械人“杀敌无数”。
历史上那个为和平奔波一生的人。如果说有一个人为和平奔波的一生,那个人一定是墨子,墨子生在战乱的年代,父亲也在他年幼时死于战争,因此对于和平的渴望深入到了他的骨髓,为此年幼的他发愤读书希望书本上的知识可以给人们带来和平,转眼那个爱好和平的孩子已变成了青年。幼年时的努力使他才学广博,但他和平的思想与那混乱的年代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不为统治者不喜。让他无法用知识换得和平,他对统治者失望了,转而将“和平”的目光投入民众,他民众传播和平的思想;他建立墨家学派,尽全力阻止每一场战场,日夜不息带领人们研究机关术建造更加实用的城墙开创性的开明了护城河,只为让进攻者知难而退……这就是墨子,一个为了和平奋斗一生的人。
游戏中的机器杀手。一身钢铁的外衣给人一种“冷”的感觉手臂上的手炮火焰环绕,那是死亡的火焰。每次坐地铁总是能遇到放学回家的小学生,他们都总爱要某些网络游戏,一次听到他们对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上,快上,墨子对面都快没血了,快上杀了他们!”这就是墨子吗?带来死亡?
墨子还是那个“墨子”吗?当我问到你知道墨子是谁吗?的时候2/3的小学生,1/2的初中生竟回答是某游戏中的角色,这不禁引入深思,游戏是否对于历史的伤害对于伟人的不敬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和他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我认为答题是:是,游戏改变了青少年改变了历史也改变了“墨子们
墨子应当还是那个墨子,墨子是我们的先祖为我们现在的和平生活做出的极大贡献。我们应对“他”对和“他”一样的“他们”给予应当的尊重,了解和他们相关的历史,不应对他们和他们做过的事进行改变,使他们不再是曾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