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事故,你有酒吗?——孟郊
人生不幸的事有哪些?
70后:人到中年,本想成为的中流砥柱,谁成想过成了油腻中年。
80后:后悔当年没买房。
90后:至今仍是单身狗。
00后:落地成盒。
幸运的人生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
把70后到00后的不幸加在一起,就和孟郊的不幸相当了。孟郊的不幸: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比这更不幸的是我们多数人以为孟郊过得很开心: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一、不幸的早年
孟郊的父亲孟庭玢是江苏昆山县尉,但是孟郊过得一点也不“官,二代”。唐朝的江苏,不仅网购不包邮,而且经济也不发达。这些不是孟郊不是官二代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孟庭玢比较清廉。清廉到家里比较清贫,清贫到孟郊需要到嵩山(想想江苏到嵩山的距离)隐居,减少家庭开支。当然,也有孟郊借此达到“先隐后达”的原因。
不幸的是,孟郊的父亲很早就过世了,孟郊就不可能像像杜甫那样,啃老到四十来岁。具体孟郊啃老到多大岁数已经不可考证了,能考证的就是孟郊41岁时厌倦了在山上守株待兔,弯弓射雕的日子,开始了科举之路。
在开启科举之路前,我们总结下这段时间孟郊的写作风格(高中生这段可以跳过,初中生可以浏览下):单纯的游览山水,个人情怀的抒发较少。可以表现出他写诗的古朴凝重。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日,深谷昼未明。
——《游终南山》
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古意》
二、事不过三的中老年
人生喜剧:金榜题名时。人生悲剧:金榜题名时——别己。
孟郊的考场悲剧经历了两次。
41岁时孟郊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了解考场作文写作要求,不熟悉考试场地,嵩山到长安考试水土不服。。。。。。(更多原因参看中国足球队输球解释)总而言之就是没考上。孟郊为此很是郁闷、牢骚、愤愤不平,写诗抒怀:
“万物皆及时,独余不觉春。失名谁肯访,得意争相亲。(为什么落榜的偏偏是我?注意头两句运用的“反衬”)”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有点学霸思维,考不好了觉得丢人一辈子。)
概括起来就是“独有失意人,恍然无力行(下次考不好,你就用这句发朋友圈)”。
这次落榜对孟郊来说并不完全是悲剧,同年韩愈也落榜了,不过韩愈并不像孟郊这么消沉,毕竟他比孟郊小17岁。自己落榜了还有精力安慰孟郊,“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理论上孟郊写诗古朴、险奇艰涩的风格(惯用死、剪、烧、骨、录、折、断、攒等字)影响了韩愈,但最终是韩愈提升了孟郊的名气。
43岁时,孟郊第二次落榜,失落的心情是第一次的平方。诗云: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再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其实没考好也没什么大不了,孟郊已经有很好的经验来面对了,之所以表现的这么伤感,还有另外的原因:孟郊十岁的儿子夭折了“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据说同期孟郊的第一任妻子也亡故了“朝云暮雨成古墟,萧萧野竹风吹亚”。
长歌当哭。
痛苦不已的孟郊,决定离开伤心地。南下游玩换换心情(备注:此刻孟郊的母亲独自在家),去了湖北、四川、湖南汨罗江,不要问我他旅行的钱怎么来了?我要知道的话我也不至于北漂多年连北京城都没逛遍了。推测一下应该是有了一些名气,到了各地之后参加当地的文化沙龙,写写字,赠赠诗(杜甫就曾这么度日),实在不行了街头代写书信(古代文化普及率很低,民国时这么干还能养活自己呢)。
漂泊两年归来后47岁的孟郊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中举了。但这不是坚持获取的结果,更准确的说,这是孟郊自我改变了(据说考试文章风格变了)才换来结局的不同。不要相信鸡汤文:失败是成功之母。爱迪生要是用铁丝当灯芯使用的话,失败一千次也研制不出灯泡啊!
不了解孟郊曾经多失落,就不能理解一个人中举之后为什么这么喜悦(之前解释过中举了不意味着当官了)?接近50岁,只是中举了,又不是当状元(王维21当状元),更不是当官了(初唐四杰几乎20岁都当官了)。只能说一路走来不容易。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人生没有一帆风顺,在孟郊身上这句话体现的尤甚。
三、一事无成,遗诗有成
中举后的孟郊无所事事的嘚瑟了一段时间,就等着皇帝给授官。等到比他中举晚的人都当官了,他还没当官。人们都开始怀疑他的中举证书是伪造的了,孟郊也没办法解释,只能出去云游了三年(人言可畏啊)。第四年,任命书来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任命孟郊为江苏溧阳县尉,到任以后好好干活,不要偷懒。钦此。
孟郊的老家江苏昆山到江苏溧阳的距离,我刚百度地图查了一下202公里,汽车历时两个多小时。不算太远,也不算太长。
可是,昆山到洛阳的距离是900公里,高铁历时5小时就行。
孟郊出生在昆山,成长在终南山。很难说他的精神故乡是哪里?
许是大都市留不住孟郊的肉身,小山区又容不下孟郊的灵魂。孟郊上任以后对政务是特别不上心,对写诗倒是特别上心。孟郊最有名的诗。。。。之一《游子吟》就写于此时。作为曾经的隐士,现在溧阳县的风云人物,孟郊不能让母亲再受苦,一首《游子吟》用来感谢母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很好,感恩母亲也很好。不过孟郊的感恩也只停留在了书面上,其实并没有什么行动。
据说孟郊上任以后勤政过一段时间,后来感觉政务,别人家的家长里短就像一把枷锁将他困住,没有自由,没有风景,没有诗歌,也没有远方。终于有一天孟郊受不了,旷工出去郊游了。然后就一去不复返了。
50多岁的孟郊,终日的游山玩水,想象着自己还是一个追梦的少年,仿佛这样他才能睥睨天下忘记忧愁。现实是,最早县令好心的替他上班,后来县令觉得自己又不是雷锋,长时间免费干活也不是个事啊!托人给孟郊带个话,能不能把孟郊一半的工资给他。孟郊很大方的表示,别说一半了,都给你。我不干了,多给点工资我也不干了。
之后的孟郊开始全职的游山玩水,别说照顾母亲了,就是养活自己都困难。
“三年失意归,四向相识疏。地僻草木壮,荒条扶我庐。
夜贫灯烛绝,明月照吾书。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虚。”
(真不知道我要有这么一个“有名”的孝子我该怎么对待他?)
其实不仅辞官后孟郊生活困难,授官前过得也困难: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
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
浅井不供饮,瘦田长废耕。今交非古交,贫语闻皆轻。
好事不成双,坏事常成对。辞官可能算孟郊咎由自取,可是孩子去世这就有点天意弄人了。当官期间(也有说辞官以后的),孟郊并非只是游山玩水,还娶了第二任媳妇,并且生下了三个孩子,可全都没过满月就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并且是三次方。孟郊悲伤得不能自已,写下了《杏殇》九首(手残打不出单书名号):
穷老收碎心,永夜抱破怀。 声死更何言,意死不必喈。
病叟无子孙,独立犹束柴。 霜似败红芳,剪啄十数双。
(这是其九的选段,记不住也没关系,我也百度查的。孟郊悲痛的心情就可以)
想想孟郊经历过得苦痛(早年丧父、多次不第、辞官、丧妻丧子),你能苛责这么一个诗人诗歌表达感情欢畅吗?
不常也有那么几篇:
远客洞庭至,因兹涤烦襟。既登飞云舫,愿奏清风琴。
各位大可不必关注这类诗歌的孟郊,更多的晚年孟郊是这样的:
老虫干铁鸣,惊兽孤玉咆;
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瘦攒如此枯,壮落随西曛;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蜿蜒相缠掣,荦确亦回旋。黑草濯铁发,白苔浮冰钱;
(概括起来就是孟郊生活的很苦)
时过境迁,我按照我一个功利的思想来看待孟郊的晚年选择,可以说是曾经的北上广漂泊一代,晚年小有成就的回到老家(县尉主管治安和收税。古代小县城的治安问题估计也就是谁谁家的小孩偷了谁谁家的鸡,收税是个肥缺但估计孟郊这号人也不贪,家长里短的哭穷孟郊也不好意思楞找人要粮食啊!无任意映射的意思),感慨自己纵横江湖这么多年,就在这种小山村终老吗?大城市回不去,回去了也可能只是流浪;小乡村没有可以依靠的背景,又没有施展才华的平台。索性自我放纵,母亲去世了,儿子们夭折了,天地之大,孟郊却无可留恋。不游山玩水,难道躬耕南阳吗?
这是个悲剧诗人,但我觉得并不是诗人中最悲催的,毕竟孟郊多种幸福没有享受过,那就谈不上失去后的追悔莫及。
请看下篇:柳宗元。
长按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语文知识
看完点赞,得分过万
(不用怀疑语文老师的数学水平)
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期彩蛋:为何后世诗人觉得孟郊是在哭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