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奸难辨——王安石
李逵说:要是早当牢头就能照顾俺娘了
戴宗说:要是早当武将就不用被抓牢房了
林冲说:要是早当将军就不用怕高俅了
关胜说:要是早当京城文臣就不会坠马而死了
王安石说:要是不来京城当宰相就不至于名声毁誉参半了
一、好学二十余载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童年生活在诸多诗人当中算是平淡无奇的,家中没有像欧阳修般家道中落,也没有王维般富贵逼人。王安石的父亲是最初是临川通判(管后勤,粮草、家田、水利、诉讼),1037年调去京城当官。王安石自然要随父前行。以文会友认识了岁数相仿的曾巩,经曾巩转介绍,被比自己大14岁的欧阳修赏识。
21岁的欧阳修,参加科举考试。传闻本来他能当状元的,但他文章中有周公教育周成王“孺子其朋”的“你这么年轻,能不能和大臣像朋友一样的相处。”仁宗赵祯当时只有30岁,但已经当了20多年的皇帝。看了文章认为在讥讽自己。一怒之下,将王安石降为第四名,将第四名杨真提拔为第一名状元。
从后来的结果看,两人都未因此事(也可能没有的事)记恨对方。王安石当时主要精力是写诗,诗中表现自己的志趣、抱负与对故乡亲朋的深情。
南去干戈何日解,东来馹骑此时奔。谁将天下安危事,一把诗书子细论。
故畦抛汝水,新垄寄锺山。为问扬州月,何时照我还。
(熟悉不?自己抄自己?)
一自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与尘埃。不知乌石冈边路,至老相寻得几回。
二、基层二十余载
科举后的王安石当过多个地方的通判,许是跟师祖范仲淹学的,兴修水利工程做的好。很受地方百姓的爱戴。欧阳修觉举荐他来京,他婉拒。欧阳修上奏赵祯,要不给他涨点工资?
王安石十分俭朴,穿衣吃饭和平常的老百姓没有二样,不像宋朝多数士大夫大都追求奢华,衣着华丽,生活糜烂。所以对自己的工资没什么高要求。只是跟平民百姓接触的时间越长,发现的社会问题越多。国库空虚,百姓困苦,军队和国防建设也跟不上,北边的辽国和西北的西夏虎视眈眈,一句话,就是内外忧患交困。王安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实在看不下去了,闭上眼不看了。1058拿笔向仁宗递了一份万言书——《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痛述了国家积弱积贫的现状,系统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赵祯顺手把“万言书”丢进了垃圾桶,没理他。就差写个:老百姓可以食肉啊!之后的王安石更傲娇了,英宗赵署(1063--1067在位)即位后召他,他还是找了各种理由拒绝入朝。
王安石不被重用,只能在诗中宣泄。诗中注重反映社会现实:
将既非其才,议又不得专。兵少败孰继,胡来饮秦川。
骄惰习已久,去归岂能田。不田亦不桑,衣食犹兵然。
(打仗不太行)
不煎海水饿死耳,谁肯坐守无亡逃。
尔来贼盗往往有,劫杀贾客沈其艘。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
(商业差点)
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
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睆彼天上星,空名岂余匹。
(农民好累)
材大贤於人有用,节高仙与世无情。秦山陂下今迷处,苦里宫中漫得名。
(我咋不被重用)
写得更出色的是咏史诗,针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发表新颖看法,并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感情。
明妃曲
……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国家大事小女子承担,老爷们都成蔡徐坤了吗)
三、起伏二十余载
1067年宋神宗赵顼即位,赵顼是王安石的铁杆粉丝。王安石趁机鼓动赵顼实行变法。神宗当时20多岁,也是一腔热血,想让大宋盛世重启。两人一拍即合,神宗语重心长地对王安石说:有事儿我扛着。王安石领了圣旨,在1070年大刀阔斧地开始变法。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军事和教育。具体的话就说说青苗法和市易法。青苗法规定到了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由官府给百姓贷款,收取比民间利息低很多的利息;市易法,专人负责在产品滞销的时候收购。在产品短缺的时候再卖出,用来平衡市场,捎带赚钱。
范仲淹的变法是节流,王安石的变法是开源。
这些方法要想能够有效实行的话,一定得有比较清楚的现代法律基础和监督制度,才能足够流畅。 问题是这些法律基础在当时根本就没有(现在就有?)。
王安石为变法豪气地说: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在他看来旧法早就不行了,要行的话,不至于被西夏这种小破国家给欺负了。这些新法对国家好处颇多,就算有一点瑕疵,群臣也应该帮改进,而不是劈头就骂。
在司马光、苏轼、范纯仁(范仲淹儿子)看来,老王你那根本就是胡闹。治国不能依照一些异想天开的念头,要是把秩序搅乱,想要恢复起来可就难了。到时候遭殃的可是百姓。
王安石不听劝,坚持变法。曾巩、苏轼纷纷转身离去;他尊敬的欧阳修老师不愿再见他;家里亲兄弟王安国、王安礼也反对他。王安石开始启用新人,这时君子们不愿意跟王安石混。来了一帮善于投机钻营的人,比如蔡京。青苗法的结果就是本来只有穷人需要借粮,现在为了业绩蔡京等人逼着富户也来借钱。最后穷人富人都还不上层层叠加之后比民间高利贷还高的税收,一起乞讨逃亡了。
赵顼为了平复官怨民愤,时不时贬谪一次王安石。直到王安石在1076年辞去宰相,外调为止。
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辅世无贤业,容身有圣时。归欤今可矣,何以长人为。
(激励改革)
入塞
荒云凉雨水悠悠,鞍马东西鼓次休。尚有燕人数行泪,回身却望塞南流!
(强调保家卫国重要性)
尧桀是非时入梦,固知余习未全忘。
(不被理解的忧伤)
四、舒畅晚年
56岁的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钟山,直至10年后去世,他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体现出朴素、恬淡、视富贵如浮云。六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吸引着王安石,他在那怡情养性、吟咏凭吊、登临怀古,去除一切尘心杂念,使自己的修为臻于至善。他看淡一切身外之物,终至捐献了房屋、田产(据说有三千亩)、赏赐等所有财物。
此时的诗风从直截刻露变为含蓄深沉。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正是这些诗使王安石在当时诗坛上享有盛誉。
雪 干
雪干云净见遥岑,南陌芳菲复可寻。
换得千颦为一笑,春风吹柳万黄金。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谁有锄耰不自操,可怜园地满蓬蒿。
欲寻春物无蹊径,独卧南床白日高。
(偶尔也有退居后的孤寂凄凉)
晚秋时节的一天,他遥望故国,想想难圆的事业、亲朋的离弃和世人的不解,发出深深的感慨。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宋神宗死后又有过元祐更化、绍圣绍述、建中靖国、宋徽宗亲政。旧党、新党只是符号再无实际。人们常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尚且如此,居于其间的过客,其结果,可想而知。新旧党争的罪魁祸首推给了王安石,这可能是最早的背锅侠。
《建国大业》中,张国立扮演蒋,介,石,说:国民党的腐败到骨子里,反要亡党,不反亡国。
这话用在北宋后期也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