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广东省广州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小题。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和谐合一”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显然,张载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这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节选自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思想,其意义在中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

B.古人普遍认为《尚书•舜典》中所记载的声乐之和决定了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关系。

C.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有利于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和行为。

D.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的冲突意识使得西方宗教战争显得非常残酷,而中国则几乎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通过对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对比,提出论点。

B.文章主体部分引经据典,逐层分析,论述了中华文化和价值观中“和谐”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过程,阐明了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对“和谐”的重视与追求。

C.文中大量引用古代文献,批判了西方的冲突意识,赞扬了中国文化与价值观中和谐高于冲突的思想。

D.作者提到西方的宗教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旨在着重强调中华文化中“和谐”的价值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乐之和”与“天人合一”不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B.“‘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体现出孔子认为与外部世界交往应该以和为原则,这种思想决定了中华文明一直将构建和平共处的世界作为理想。

C.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可见,重视礼、乐的一条重要理由是古人认为礼、乐合乎天道。

D.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在当今世界处理国家、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时,这种“和谐高于冲突”的思想依旧具有借鉴意义。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

 

       四十多年前,我家搬到北京陶然亭南,附近马路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卖些油盐酱醋,同时兼管每天牛奶的发送。

       母亲那一阵子大病初愈,我给她订了一袋牛奶。由于每天到那里取奶,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其中一位很年轻,刚来不久。她面容清秀,长得纤弱,快言快语。熟了之后,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了。

       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想明年接着考。她又听说我爱看书,还写点儿东西在报刊上发表,就对我另眼相看。

       那时候,买麻酱要证,买香油要票,带鱼则只有过春节才有。打香油的时候,都得用一个老式的长把儿小吊勺作为量器,盛满之后,通过漏斗倒进瓶里,手稍微抖喽一下,就会使盛进瓶里的香油的分量大不相同。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每次我去买带鱼,她 会把早挑好的宽一些的带鱼,从台子底下拿给我,我感受到她的一番好意。

       除了书和杂志,我无以相报。好在她爱看书,我就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她曾经悄悄地对我说她不喜欢待在这么个小铺里卖一辈子香油、麻酱和带鱼,告诉我想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

       刚恢复高考的那一年,她参加了高考,没考上。第二年又去高考,结果差的分比前一年还多。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

       我读大学期间,很少回家,和她见面少了,几乎断了音信。六年过后,正是文学复兴的时期,我家有很多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当当,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正好。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我这才注意,她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我把杂志给了她,说:家里还有好多,你这样子不方便到我家去拿,待会儿我给你送来!她一摆手说:那哪儿行啊!那显得我的心多不诚呀!便跟着我回家抱回好多本杂志,我只好帮她提 着一大摞,护送她回到副食店,对她说:这么沉,你怎么拿回家?她说:一会儿打电话,让孩子他爸来帮我扛回家。这可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宝贝呀!说完,她咯咯又笑了起来。

       那天告别时,她挺着大肚子,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扬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

       晶光闪烁。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陶然亭南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似乎比以前更漂亮了,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我是专门等您的,我在会议名单上看到您的名字,就一直等着这一天呢!我和您有三十多年没有见了。今晚,我得请您吃饭!我已经定好了房间!您可一定等着我呀!”她热情地说。

       晚餐丰盛又美味,边吃边谈,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在家里,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告别时,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芝麻粒那么大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那一带,二十多年前就都被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选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1 月 30 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到了副食品商店、麻酱证、香油票等事物,极具时代性,能够唤起一代人对改革开放前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记忆。

B.第四段中“每次我去打香油,她都会满满打上来,动作麻利”,运用细节描写,意在表现冯对“我”较平常顾客尊重和“优待”。

C.文章写三十多年后再见,小冯“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是为了说明“我”对过去的小冯印象深刻,故而能看出变化。

D.文章多次写到小冯的笑,如“笑吟吟地叫我”“咯咯又笑了起来”“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等,表现了小冯不同情景下的心理特点。

(2)文章行文过程中几次写到“钻天杨”,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某报刊开设“中国故事”栏目,要求来稿从不同侧面深入讲述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建设中发生的丰富鲜活、多姿多彩的动人故事,注重文学品质和故事性,见人、见物、见精神。假如你是该栏目组编审,你是否会选用本文?请谈谈你选用或不选用的理由。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战士

孙犁

 

       那年冬天,我住在一个叫石桥的小村子。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搭上了一个草桥。天气好的时候,从桥上走过,常看见有些村妇淘菜;有些军队上的小鬼,打破冰层捉小沙鱼,手冻得像胡萝卜,还是兴高采烈地喊着。

       这个冬季,我有几次是通过这个小桥,到河对岸镇上,去买猪肉吃。掌柜是一个残疾军人,打伤了右臂和左腿。这铺子,是他几个残疾弟兄合股开的合作社。

       第一次,我向他买了一个腰花和一块猪肝。他摆荡着左腿,用左手给我切好了。一般的山里的猪肉是弄得粗糙的,猪很小就杀了,皮上还带着毛,涂上刺眼的颜色,煮的时候不放盐。当我称赞他的肉有味道和干净的时候,他透露聪明地笑着,两排洁白的牙齿,一个嘴角往上翘起来,肉也多给了我一些。

       第二次,我去是一个雪天,我多烫了一壶小酒。这天,多了一个伙计:伤了胯骨,两条腿都软了。

       三个人围着火谈起来。伙计不爱说话。我们说起和他没有关系的话来,他就只是笑笑。有时也插进一两句,就像新开刃的刀子一样。谈到他们受伤,掌柜望着伙计说“先还是他把我背到担架上去,我们是一班,我是他的班长。那次追击敌人,我们拼命追,指导员喊,叫防御着身子,我们只是追,不肯放走一个敌人!”

“那样有意思的生活不会有了。”伙计说了一句,用力吹着火,火照进他的眼,眼珠好像浮在火里。掌柜还是笑着,对伙计说:“又来了,”他转过头来对我,“他沉不住气哩,同志。那时,我倒下了,他把我往后背了几十步,又赶上去,被最后的一个敌人打穿了胯。他直到现在,还想再干干呢!”

       伙计干脆地说:“怨我们的医道不行么!”

“怎样?”我问他。

“不能换上一副胯骨吗,如能那样,我今天还在队伍里。难道我能剥一辈子猪吗?”

“小心你的眼!”掌柜停止了笑对伙计警戒着,使我吃了一惊。

“他整天焦躁不能上火线,眼睛已经有毛病了。”我安慰他说,人民和国家记着他的功劳,打走敌人,我们有好日子过。“什么好的生活比得上冲锋陷阵呢?”他沉默了。 第三次我去,正赶上他两个要去赶集,我已经是熟人了,掌柜的对伏在锅上的一个女人说:“照顾这位同志吃吧。新出锅的,对不起,我不照应了。”

那个女子个子很矮,衣服上涂着油垢和小孩尿,正在肉皮上抹糖色。我坐在他们的炕上,炕头上睡着一个孩子,放着一个火盆。

       女人多话,有些泼。她对我说,她是掌柜的老婆,掌柜的从一百里以外的家里把她接来,她有些抱怨,说他不中用,得她来帮忙。

       我对她讲,她丈夫的伤,是天下最大的光荣记号,她应该好好帮他做事。这不是一个十分妥当的女人。临完,她和我搅缠着一毛钱,说我多吃了一毛钱的肉。我没办法,照数给了她,但正 色说:“我不在乎这一毛钱,可是我和你丈夫是很好的朋友和同志,他回来,你不要说,你和我因 为一毛钱搅缠了半天吧!”

       这都是一年前的事了。第四次我去,是今年冬季战斗结束以后。

       一天黄昏,我又去看他们,他们却搬走了,遇见一个村干部,他和我说起了那个伙计,他说:“那才算个战士!反‘扫荡’开始了,我们的队伍已经准备在附近作战,我派了人去抬他们,因为他们不能上山过岭。那个伙计不走,他对去抬他的民兵们说:你们不配合子弟兵作战吗?民兵们说:配合呀!他大声喊:好!那你们抬我到山头上去吧,我要指挥你们!民兵们都劝他,他说不能因为抬一个残废的人耽误几个有战斗力的,他对民兵们讲:你们不知道我吗?我可以指挥你 们!我可以打枪,也可以扔手榴弹,我只是不会跑罢了。民兵们拗他不过,就真的带好一切武器,把他抬到敌人过路的山头上去。你看,结果就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临别他说:“你要找他们,到城南庄去吧,他们的肉铺比以前红火多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有删改)

小说的最后,由村干部讲述了战士的故事,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杨伯仁字安道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第事亲不求调初名伯英进太子光英讳改今名。天德二年,除应奉翰林文宇。海陵尝夜召赋诗,传趣甚亟,未二鼓奏十咏,海陵喜,解衣赐之。

       丁父忧,起复,赐金带袭衣,及赐白金以奉母。改左拾遗。进士吕忠翰廷试已在第一,未唱名,海陵以忠翰程文示伯仁,问其优劣,伯仁对曰:“当在优等。”海陵曰:“此今试状元也。”伯仁自以知忠翰姓名在第一,遂宿谏省,俟唱名乃出,海陵嘉其慎密。孟宗献发解第一,伯仁读其程文,称之“此人当成大名”。是岁,府试、省试、廷试皆第一,号“孟四元”。改著作郎。居母丧,服除,调镇西节度副使。入为起居注兼左拾遗,又改大名少尹。郡中豪民横恣甚,莫可制,民受其害,伯仁穷竟渠党,四境帖然。谳馆陶大辟,得其冤状,馆陶人为立祠。除滨州刺史。郡俗有遣奴出亡,捕之以规赏者,伯仁至,责其主而杖杀其奴,如是者数辈,其弊遂止。入为左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翰林直学士。故事,谏官词臣入直禁中,上闵其劳,特免入直。改吏部侍郎,直学士如故。郑子聃卒,宰相举伯仁代之,乃待讲兼礼部侍郎。伯仁久在翰林,文词典丽,上曰:“自韩昉、张钧后,则有翟永固,近日则张景仁、郑子聃,今则伯仁而已,其次未见能文者。吕忠翰草《降海陵庶人诏》,点窜再四,终不能尽朕意,状元虽以词赋甲天下,至于辞命,未必皆能。凡进士可令补外,考其能文者召用之。”不数月,兼左谏议大夫,俄兼太常卿。大臣举可修起居注者数人,上以伯仁领之。从上京,伯仁多病,至临潢,地寒因感疾,还中都。明年,上还幸中都,遣使劳问,赐以丹剂。是岁,卒。

(节选自《金史•杨伯仁传》,有删改)

【注】谳:审定判案。起居注: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杨伯仁/字安道/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第/事亲不求调/初名伯 英/避太子光英讳/改今名

B.杨伯仁/字安道/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第事亲不求调/初名伯英/避太子光英讳/改今名

C.杨伯仁/字安道/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第/事亲不求调/初名伯 英/避太子光英/讳改今名

D.杨伯仁/字安道/天性孝友/读书一过成诵/登皇统九年进士第/事亲不求调/初名伯英/避太子光英讳/改今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丁忧”是中国古代的守孝制度,规定朝廷官员在父母去世后必须停职守制,丁忧期间不准为官。

B.故事,旧日的典章制度,先例。“故事,谏官词臣入直禁中”说明“谏官和文学侍从都要进入宫禁值班是早已有之的规定。

C.迁,本义是“向高处迁移”,引申为移动,也可指变动官职。汉时右尊左卑,故将升官称为右迁,而左迁则是贬职的意思。

D.幸,帝王偏爱、宠爱为“幸”,如“宠幸”;帝王去某地也叫幸”,如“巡幸”,文中“从幸上京”是说在上京受到皇上宠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伯仁文思敏捷。一天晚上,海陵王召他来赋诗,他在不到二鼓的时间里就做诗十首,海陵王十分欣赏他,并且特地解衣相赐。

B.杨伯仁善于识文。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被拟定为状元的吕忠翰应试文章大加赞赏;被他称赞的孟宗献在随后大试中连得第一。

C.杨伯仁为官刚正。他任大名少尹时,惩治当地横行霸道的土豪劣绅;在滨州刺史任上,杖责遣奴出亡的主人,革除了当地的弊端。

D.杨伯仁深受皇上器重。他入朝任左谏议大夫时,因为身兼数职比较辛苦,皇上特别为他打破旧例,特别恩准他免去入宫禁值班之责。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仁自以知忠翰姓名在第一,遂宿谏省,俟唱名乃出,海陵嘉其慎密。

郡中豪民横恣甚,莫可制,民受其害,伯仁穷竟渠党,四境帖然。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贺新郎•游西湖有感

文及翁

 

       一勺西湖水。渡江来、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回首洛阳花石尽,烟渺黍离之地,更不复、新亭堕泪。簇乐红妆摇画舫,问中流击楫谁人是?千古恨,几时洗?

       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岩未起?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便都 道、江神堪恃。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天下事,可知矣!

【注】渡江:指宋高宗建炎元年渡过长江,在杭州建都。中流击楫:《晋书•祖逖传》中载,逖统兵北伐,渡 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磻(pán)溪:指姜太公在磻溪垂钓,遇周文王而拜 相的故事。傅岩:相传傅说原是傅岩地方的一个筑墙的奴隶,后成了商王武丁重用的大臣。林处士:林逋,北宋人,隐居西湖孤山三十年,养鹤种梅。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用夸张的手法,极言西湖范围之小,容量之浅。可就是这么一弯湖水,南渡以来,竟成为君臣上下偏安一隅的安乐窝。

B.该词为游览西湖时所作,以文为词,讥嘲时政,抒发了词人自身的愤慨之情和对国事的深深忧愁。整首词的风格婉约,含蓄隽永。

C.在表现手法上,上片由西湖游乐触景生情,引出纵论国事、悲慨淋漓的情怀;下片紧承“千古恨,几时洗”而发表政见,议论国事。

D.这首词既绘眼前实景,亦有词人的遥想,通过近乎议论散文的笔法,以一系列的设问、感叹将主旨一层递进一层地表现出来。

(2)后人评价此词道出了南宋灭亡的原因,请结合全词分点概括,并简要分析。

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诗缘情而绮靡”,古代诗词以多种姿态样貌,为我们铺开了古人情 感的画卷,其中动人之处尤以友情的真挚与爱情的深切最为著称。友人之间既有送别的不舍,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目送友人远去只见行迹的落寞﹣﹣“   ”;也有愿与友人分享春讯的欣喜,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韩愈对春意若有似无的细 致体察﹣﹣“   ”;还有对友人关怀自己的感谢,如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表明了听到友人劝勉后自己不再颓唐如前的意愿﹣﹣“   ”; 爱人之间,既有新别之痛,如李商隐《无题》中以谐音双关表达思念绵延无限的句子﹣﹣“   ”,也有久别之思,如《夜雨寄北》中诗人对剪烛夜话团圆之景的憧憬﹣﹣“   ”。

(2)我国古人忠君爱国,其诗其文也因其一片赤诚而使人感动。如“大名垂宇宙”的诸葛亮就在《出 师表》中写到,自己虽有“      ”之志,但因刘备三顾茅 庐的知遇之恩,因此临危受命;李贺也曾在《雁门太守行》中写下“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壮诗句。

(3)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被苏轼称赞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在《马说》中托物寓意,阐明了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最终发出了悲愤的反问“   ?”在《师说》中,他又指出士大夫从师学习的智慧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表现了他对耻于相师的世态的讽刺与批判。

(4)历史虽会成为过去,却可以在文学中重获新生。如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苏轼的《赤壁赋》中 引发了“客”的悲观情绪。“客”看到“      ”之景,便想起“孟德之困于周郎”,进而感慨个体渺小和人生短暂;在杜牧的《赤壁》中,它又是诗人抒发史论的起点,偶见古物﹣﹣“   ”,诗人自行磨洗后借以发表自己看法。

(5)《荀子》强调借助外物使自己获得进步,认为有道德学问的人生来并无不同,只是他们拥有“   ”的智慧;与之相反,《庄子》强调人不要依凭外物,如御风而行的列子 仍然得不到庄子的最高肯定,因为他“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在影视产业比较成熟的美国、日本和韩国,主要演员的片酬通常只占影视作品总预算的20%至30%,以此来保证影视作品的制作质量和发行质量,反观我国目前的状况,演员片酬严重地扭曲畸形。一部国产电视剧的演员片酬超过总制作成本50%已成常态,最高占比甚至达到75%,亿元片酬早不鲜见。由于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大头地占据了总预算,其他众多生产制作环节所需经费挤压严重。在“___________”的窘境下,剧本___________、服装舞美___________、“五毛”特效横行,成为众多国产影视作品的通病。其结果,就是少数知名演员独享“天价片酬”,国产影视作品则付出了整体质量滑坡的代价。更何况,(  ),反而使演员的演技和片酬成反比。积弊丛生、乱象频发的我国影视行业,急需一场___________式的自我净化和自我拯救。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由于占据了总预算的大头,其他众多生产制作环节所需经费严重挤压。

B.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由于占据了大头的总预算,其他众多生产制作环节所需经费受到严重挤压。

C.由于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占据了大头的总预算,其他众多生产制作环节所需经费严重挤压。

D.由于少数知名演员的片酬占据了总预算的大头,其他众多生产制作环节所需经费受到严重挤压。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本之木粗枝大叶滥竽充数刮骨疗毒

B.无米之炊粗制滥造因陋就简刮骨疗毒

C.无米之炊粗枝大叶因陋就简抽薪止沸

D.无本之木粗制滥造滥竽充数抽薪止沸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湛演技并没因“天价片酬”而催生

B.精湛演技并未被“天价片酬”所催生

C.“天价片酬”并没有催生精湛演技

D.“天价片酬”并未把精湛演技催生

8.下面是某道路施工单位向公众发布的道路封闭施工通知,其中至少有五处表述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道路封闭施工通知

 

       因道路改造建设需要,经有关部门答应,定于2019年3月3日24时至2019年5月1日零时对大桥区建设1路到长虹路路段进行全封闭施工,到时候麻烦途经上述路段的车辆和人员留意警示标志,提前绕道走。

       不便之处,请大家多担待。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9.如图是我国“电影产业链及票房分成”示意图,请根据示意图补充文段(不出现具体数字),使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观众购票观影产生总票房之后,   向投资、制片方和影院、院线流动,不到 十分之一的票房收入用作专项金和税收。在净票房中,   ,这也是近年来影院投资“过热”的重要原因。其余资金则作为制片、发行收入,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1: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参观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材料2:多年前,有人问金庸先生:人生该如何度过?他答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材料3:当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倾向于选择逃离北上广“水深火热”的生活,去自己喜欢的僻静之地过隐居的生活。

       要求:综合以上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0分)

1.

(1)C

(2)C

(3)B

2.

(1)C

(2)揭示时代背景和社会特征:新栽的钻天杨和“小平房”一样“瘦弱”,点出了四十年前人民生活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有限,为后文人物的生活张本;烘托人物内心:钻天杨长出“鹅黄色”的小叶子,让“我”觉其清新,衬托了“我”再见小冯,发现她仍热爱文学且生活有了新的变化内心的希望与欣喜;钻天杨是属于一代人的集体记忆,“我”记得钻天杨,小冯也注意到钻天杨的成长,说明它是与一代人共同成长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构成了文章的一条线索;具有象征意义:钻天杨的成长既象征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也象征着小冯和以小冯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在新时代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3)示例1:我认为可以选用。选材:本文选材以小见大:小冯的经历和成长代表着千万国人的经历和成长;陶然亭一带的变化发展是中国巨变的缩影;文学品质:作者以“钻天杨”为象征意象,将人物的成长历程和社会面貌的变化交织在一起,既真实又不乏艺术性富有文学性;文章剪裁得当,选取“我”与小冯交往的几个片段,集中地凸显了小冯身上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的变化;见人见物见精神:小冯身上彰显的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并且仍然为我们需要的时代精神。

示例2:我认为不可选用。选材:文章人物小冯虽颇具代表性,但其身份的职业色彩浅淡,文章对她作为个体户的奋斗经历呈现较少,不能很好地反映出栏目要求的几个侧面;故事性:文章讲述的故事性不强,虽剪裁得当,但流于平淡;人物刻画方面多概念的描述,如“清秀”“纤弱”“麻利”“更漂亮”等,形象不够鲜活,不够动人;见人见物见精神:最能够体现小冯自强不息精神的个体创业经历轻描淡写,冲淡了人物的时代精神;而爱看书,爱文学的小冯参加两次高考失败后就不再提及,似也与自强不息有所龃龉。

3.

增加叙述视角,扩大了叙述空间,使叙述富于变化;补充了“我”有限视角所不知道的内容,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村干部”讲述了“战士”指挥民兵伏击战的经历,既印证也强化了“战士”英勇善战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立体。“村干部”作为另外一个见证“战士”经历的人,对“战士”的称赞和对战士经历的转述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回扣标题,点明小说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战士”的敬佩之情。

4.【解答】(1)D. 翻译:杨伯仁,字安道。他本性孝顺友爱,读书能过目成诵。皇统九年,杨伯仁考中进士,但他为了侍奉父母,并不要求安排职务。杨伯仁本名杨伯英,为了避太子光英的忌伟,才改成现在的名字。“

(2)D.“文中‘从幸上京’是说在上京受到皇上宠幸”错误。结合“从幸上京,伯仁多病,至临潢,地寒因感疾,还中都”分析,“从幸上京”的意思是“跟随皇上巡幸上京”。

(3)C.“杖责遣奴出亡的主人”有误,原文为“责其主而杖杀其奴”,可见对主人没有用“杖刑”,“遣奴出亡的主人”表述也不严谨,原文是“遣奴出亡”“捕之以规赏”(的主人)。

(4)“以”,介词,因为;“遂”,连词,于是;“遂宿谏省”,遂宿(于)谏省(状语后置句、省略句);“俟”,等待;“乃”,副词,才;“嘉”,赞许、夸赞;“其”,代词,他;“慎密”,谨慎周密。译为:杨伯仁因为自己事先知道吕忠翰排名第一,于是就夜间住在谏省机关,直等到宣布了他的名字才从谏省出来。海陵王非常赞许杨伯仁做事的谨慎周密。

“横恣”,专横放肆,放纵不受拘束;“莫”,代词,没有人;“制”,管制;“其”,代词,他们的;““穷竟”,彻底追究;“帖然”,顺从服气,俯首收敛。译为:郡里的土豪劣绅横行霸道很严重,没人管制得了,百姓深受其害。杨伯仁把他们的党羽清除干净,使全郡境内安定下来。

译文:

     杨伯仁,字安道。他本性孝顺友爱,读书能过目成诵。皇统九年,杨伯仁考中进士,但他为了侍奉父母,并不要求安排职务。杨伯仁本名杨伯英,为了避太子光英的忌伟,才改成现在的名字。天德二年,他奉旨接受翰林文字的职位。海陵王曾经在一天晚上召杨伯仁来赋诗,杨伯仁诗兴很高,不到二鼓的时间就做了十首,海陵王十分欢喜,把外衣脱下来赏赐给他。伯仁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后重新任职,皇上赏赐给他金带袭衣,又赐给他白金,以便奉养母亲。杨伯仁改任左拾遗。进士吕忠翰在殿中考试时已经名列第一,但没有宣布他的名字。海陵王把吕忠翰在科举考试时做的文章拿给杨伯仁看,问他文章是好是坏,杨伯仁回答说:“应该属于优等。”海陵王说:“这人就是今日殿试的状元。”杨伯仁因为自己事先知道吕忠翰排名第一,于是就夜间住在谏省机关,直等到宣布了他的名字才从谏省出来。海陵王非常赞许杨伯仁做事的谨慎周密。孟宗献在乡试中以第一名考取举人,杨伯仁读了他应试的文章,称赞他“这个人必会成就大名”。这一年,孟宗献在府试、省试、殿试中都得了第一名,号称“孟四元”。当时的舆论都认为他通晓文章。杨伯仁改任了著作郎。遇到他母亲逝世,守孝期满脱去孝服后,他被调迁为镇西节度副使,进入朝中任起居注,后又改任大名郡少尹。大名郡里的土豪劣绅横行霸道,没人管制得了,百姓深受其害。杨伯仁把他们的党羽清除干净,使全郡境内安定下来。他审察馆陶县大辟的案子,获知了其中的冤情,馆陶人因此给他修建祠堂。杨伯仁被授予滨州刺史一职。郡中有这样的风气:派出做事的家奴逃跑,捉住后可以得到奖赏。杨伯仁到任以后,却斥责家奴的主人,杖杀逃跑的家奴。像这类的事情处理了好几起,这种坏风气就被制止了。杨伯仁入朝任左谏议大夫,兼礼部侍郎、翰林直学士。依照以前的规矩,谏官和文学侍从都要进入宫禁值班。皇上怜恤杨伯仁的辛苦,特别恩准他免入宫禁值班。杨伯仁改做吏部侍郎,仍然兼为直学士。郑子聃逝世,宰相举荐杨伯仁接替他的位置。于是,杨伯仁被提升为侍讲,并兼任礼部侍郎。杨伯仁在翰林的时间很长,文章词采典雅华丽。皇上说:“自韩昉、张钓之后,有翟永固,近期就是张景仁、郑子聃,现在就只有杨伯仁罢了,其他人没见谁会做文章。吕忠翰起草《降海陵庶人诏》,几次修改加工,却始终不能完全符合朕的意思。状元尽管以诗词文赋冠盖天下,但至于作为使节相互往来,未必都会应对言辞。凡是进士,可以先让他们补充京城外官位的空缺,等考察出其中有善于写文章的人再召来任用。”不出数月,杨伯仁受命兼任左谏议大夫,没多久,又兼任太常卿。大臣们推荐了几位能够修撰起居注的人,皇上让杨伯仁领导他们工作。杨伯仁跟随皇上驾临上京,(他本来)身体多病,走到临溃的时候,由于当地气候寒冷得了感冒,于是返回中都。第二年,皇上回驾中都,派使臣慰问杨伯仁,赏赐他药剂。这一年,杨伯仁逝世。

5.(1)B.“整首词的风格婉约,含蓄隽永”解读有误,结合诗歌应该是词的风格酣畅恣肆,显示了议论风生的豪放特色。故选B。

(2)南宋君臣偏安隅,不思进取。如词中“百年歌舞,百年酣醉”写得是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生活场景;“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写像林逋那样自命清高的士大夫不问国事,逃避现实。不重用人才。如词中“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礄溪未遇,傅岩未起”,写出有志之士得不到重用的情景。不积极备战。如词中“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南宋君臣把抵抗敌人入侵的重任寄托在天险长江上。

 

6.

(1)雪上空留马行处    草色遥看近却无    暂凭杯酒长精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    何当共剪西窗烛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其真无马邪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4)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    折戟沉沙铁未销    

(5)善假于物也    犹有所待者也

7.

(1)D

(2)B

(3)C

8.

“答应”改为“批准”;“到时候”改为“届时”;“麻烦”改为“敬请”;“绕道走”改为“绕行”;“请大家多担待”改为“敬请见谅”。

9.超过九成(票房)资金    过半资金流向院线、影院    (按比例)分给投资、制片方和发行方

长按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语文知识

转发也是一种支持

在看也是一种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