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2019学年浙江省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浙江省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年安昌老镇最著名饭店独有的(zāo)熘菜系,都是手工“吊糟”,需要十来天的功夫,慢慢制作,缓慢发(jiào)。这样做出来的卤水,那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B.新城区人才管理中心能改变固有的旧工作模式,不把过时的老经验奉为圭(niè),大力推行线上人才综合评价系统的使用,给广大(yīng)届毕业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

C.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表示:“我的故事,能跨越国境和(zhàng)壁,打破各种壁垒,不能拘(ní)于形式,能否反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D.《三国演义》的其中一回讲了一个典型的“韬(huì)”故事。暂时投(bēn)曹操的刘备,暗中参加了董承等人除掉曹操的计划,为了蒙弊曹操,刘备装出胸无大志的样子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光成下列各题。

[甲]“现在网上的知识分享平台鱼龙混杂,”一位网友说:“它们在‘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同时,也在分享着有失真实的故事。”[乙]显然选享知识的网络业态正遭遇几近相同的困境:无孔不入 的广告植入,让这些平台越来感像路边的电线杆;日益沉重的营利压力让收费发布成为不可言说的潜视则;内容生产的随意化,让知识分享和使用链条上的 很多人大失所望。在众筹与共享并驾齐驱的时代浪潮中,平台的开放性与知识的真实性不应背道而行。知识的田野没有边界,生长其中的作物却需要甄别。[丙]每个人都应遵守规则和承担责任,用客观、理性的观念 培育知识的植株做一个独具慧眼、恪尽职守的劳作者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龙混杂     B、几近    C.营利         D.甄别

(2)文段中面横线的甲、乙、丙,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3.(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14个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官员来到舟山,领略了 “诗画浙江”的海岛风情:在“南海观音”,他们被东方佛教文化所吸引;在普济禅寺,又叹服于杰出的古代建筑工艺.

B.“小候鸟驿站”活动以青年教师为主体,以服务暑假到杭州来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通过教师志愿者对“小候鸟”们的专业化的陪伴,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C.由此可见,政府不仅希望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商人们能获得丰厚的回报,而且普通百姓也能发家致富,只有指向这一目标的政策才能得到普罗大众的支持.

D.说到自尊,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人的自我尊重,这自然不错:可对自尊是在尊重别人中实现的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

4.(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要讨论“佛系”,不能将之作为一个独立的现象,而必须要考虑到佛系存在的“背景文化”。宗教社会学理论提示我们,如果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及其伦理选择与社会背景文化存在较大的反差,这个社会群体就很容易引起社会关注。“佛系”之所以引人关注,恰恰是因为它与社会背景文化之间   。就好比在姹紫嫣红的底色上面,有了少许淡雅之色。只有当底色   ,那一小片淡雅才   

5.(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全面普及,年轻人热衷自我调侃、自我解嘲文化氛围的形成,一些流行热词也在不断刷新词库。最近新鲜出炉的热词是﹣﹣“隐形贫困人口”。他们能买戴森吸尘器就不用扫帚了;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了;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也不心疼;一有健身冲动,就非得去办张年卡不可……他们也被称为新时代的“新穷人”。为什么给它加上了“新”字呢?因为他们并不像曾经我们口头常说的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人,他们往往成长在吃穿不愁的家庭,毕业于优秀的大学,从事着高等脑力工作,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收入平均值,但是他们往往“手比心快”,在不做任何预算计划的情况下,能毫不犹豫地掏出一万块钱买一台iPhone X.于是,每次到月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此刻他们会进入“冬眠”状态。那是因为他们把钱花光了,正在眼泪巴巴地啃着馒头,刷着iPhone,盼望着老板早点发工资。

(1)请根据上述信息概括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不超过25个字。隐形贫困人口是   

(2)针对“隐形贫困人口”成为热词这一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60个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方寸之间中国印

卢浪沙

“印”,别称玺、节、宝、章、记、信、押、戳、图章、关防和篆刻等。中国的“印文化”,发育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且历经数千年不曾中断。“印”,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印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实物见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等,如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陶拍,这是一种在陶坯上抑印纹饰和标识的器具,这一文化征象或早于文字。因天赋的权信功能,“印”很快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商务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主角。从安阳殷墟出土的“亚罗示”、“翼子”和“奇字”玺等实物看,当时的玺印形制已经相当成熟。中国古籍对“印”的诠释为:“印,信也”、“执政所持信也”和“王者信也”等。较早的文字记载有《春秋运斗枢》:“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春秋合诚图》:“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逸周书•殷祝篇》:“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汤取天子之玺,置之天子之坐左,退而再拜,从诸侯之位。”以上文字虽无实物可据,有可能是春秋战国甚或秦汉之后人所编,却间接反映了春秋战国之后,“印”在改朝换代过程中作为法统凭信的特殊功用,是其他凭信工具所无法替代的法器。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为儒、释、道和帝王文化四大体系,那么帝王文化影响最大,乃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秦王朝统一后,“玺印”也“正式”被选定为帝王文化的物化精髓和表征,成为极权制度的管理工具。

秦王朝虽二世而亡,然其所奠定的玺印体制,已成为中国官僚政体与社稷存废的象征。御玺的转递也成为皇权禅让的标志。

随着纸的发明,魏晋之后中国的文字载体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竹木简牍逐渐被纸所取代,用印方式及规制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至隋唐完成了印史上的一次大转变,官员任命逐渐和职官印相分离,官署公章替代了职官印,印章使用方式亦以钤朱取代封泥。

六朝时印章始与书画结缘,并很快成其构成的点睛元素。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即多有记述。而唐太宗李世民自书“贞观”印,唐玄宗李隆基自书“开元”印等,更开鉴赏用印之时尚。官僚和文人雅士纷纷仿效,文人斋室、书简往来、年号、别号、世籍门族以及抒情寄意和祈福辟邪等闲章形态和功用逐渐兴盛。北宋时收藏、研究古玺印和金石文字的风气十分盛行,出现了诸多的印谱专著如杨克一的《集古印格》和王顺伯的《汉晋印章图谱》等。明清以降,众多的文人书画家,以叶蜡石等软质材料取代金、银、铜、玉等硬质材料,且直接参与刻制,扩大了印章的文化内涵和个性风貌,涌现出诸多的篆刻大师和流派。中国“印文化”的发展进入新领域,文人篆刻逐渐成为印章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一项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亦称篆刻学)。

篆刻艺术,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渐成文人书斋不可或缺的物件。因其便于携带,可随时把玩自怡,而日见受宠。看似小道的篆刻,学极深邃,既兼书法、绘画和雕刻诸技艺,且蕴含丰富的文学、哲学、历史和文字学等信息,渗透着篆刻家对社会与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索。

(1)下列对于中国印的作用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器具的抑印纹饰和标识

B.具有权信功能,作为法统凭信

C.可作为中国书画的点睛元素

D.体现人类对社会自然的感悟与思索

(2)对文中第六段中引述材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引述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说明中国印章自唐代起就与书画结缘,并很快成为中国书画的点睛元素。

B.引述唐太宗的“贞观印”与唐玄宗的“开元印”,说明鉴赏用印时尚始于唐初,并由此引领闲章形态与功用的逐渐形成兴盛,扩大了印章的权信效力。

C.引述杨克一、王顺伯的印谱专著,说明北宋时期收藏、研究古玺印和金石文化的风气十分流行。

D.引述明清以降,文人书画家的参与,使篆刻成为印章主流,并发展成为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以此说明中国印章到明清已经发展到了巅峰。

(3)“中国印文化源远流长”,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述中国“印文化”的发展概况。

7.(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谁在深夜祈祷

江少宾

    佛香盘旋。从我家的防盗门到她家的防盗门,不过五米,这段花岗岩铺就的楼道,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她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左邻右舍发生任何交集。说是左邻右舍,其实就是门对门。城市到底不比乡下,所谓的邻居,往往都是陌生人。

    这让我想到一位古稀老人,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租住在庐州城南的一片平房里。老人的腰身已经完全佝偻了,又有些耳背,因此基本上不和邻居们走动。有一次,我撞见老人在走廊里拾起一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心里有些好奇,当我将手习惯性地探向自己的口袋时,老人立即举起那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可是你的?”我笑着摇了摇头,“真不是你的?”老人继续举着那张纸币,他的穷追不舍既让我有些诧异,又有一些难为情。我正想着如何脱身,邻居们忽然都从门后闪了出来,他们的神情让我确信,他们已经知道了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事情。那时候防盗门还不太盛行,但每家每户都要在木门外面再安装一道铁栅门,铁栅门上蒙着一层深色的薄纱。深色的薄纱,自然的隐身术,遁藏着无数双偷窥的眼睛。他们果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眉飞色舞着,仿佛老人捡到的不是一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而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那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最终还是无人认领,但那一次非凡的经历,却让老人养成了捡钱的习惯。然而,老人捡钱的频率实在太高了,第一天,他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第三天,他又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这时候大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委,老人于是挨家挨户地敲门。没有人开门,大家都在忙着,没有人愿意为这个自作聪明的老人浪费哪怕一分钟!我承认自己也没有开门,我不愿意陪老人玩这种拙劣的把戏,那只会沦为大家的笑柄。那时候,我还无法理解这个行为怪诞的老人。

    我在那片平房里寄居了三年。三年里,没有一个人来探望过这个弯腰驼背的古稀老人。他从何而来?膝下有无儿女?邻居们都不知道这些信息,唯一能够确认的是,老人姓秦,自称“退休职工”。在漫长的独居生活里,老人的耳朵已经完全聋了,腰几乎弯成了虾米。他不再频繁地捡钱,也不再理会邻居。长日里,离群索居的秦老活像一个藏在薄纱后面的幽灵,从他门前路过时,我总能看到幽暗的客厅里浮着一张呆滞的脸。所谓的“客厅”,其实只有五六个平方,陈设也非常简单﹣﹣左边,靠墙,放着一把藤条已四处断裂的太师椅,太师椅的左前方,横着一张矮矮的窄窄的玻璃小茶几;右边,靠墙,挤着一张四四方方的餐桌,餐桌上的黑白电视机只有十四吋,看上去比秦老还老,布满各种伤痕。秦老喜欢瘫在太师椅上,只看电影频道,而且始终静音。

    如今,转眼二十年过去,城南的那片平房已经消失了,连同平房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我曾经无比熟悉却又完全陌生的邻居们。每次经过城南,我总会想起弯弓一样的秦老,他的孤独,一眼望不到尽头。他的无助,一眼望不到尽头。我不知道秦老是否健在?然而,秦老在抑或不在,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区别呢?正如对门那个隐身的邻居,在我的世界里,他们,都只是过客。

    我们每个人也都是世界的过客,不同的只是,我们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或深或浅、或长或短而已。在坚硬的城市里浮游,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孤独的,无处安放的灵魂,在深夜里祈祷着俗世的平安与肉身的健康。为此我时常悲不自禁﹣﹣世界那么大,但始终只有一隅,和我们紧密相关。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写我的“隐身的邻居”,有什么作用?

(2)老人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举着相同的硬币在走廊徘徊?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秦老的形象。

(4)文章以“谁在深夜祈祷”为题的用意是什么?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情感?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8.(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教 约

[明]王守仁

 

       每日清晨,诸生参揖毕,教读以次,偏询诸生:“在家所以爱亲敬畏之心,得无懈忽、未能情切否?温清定省之仪,得无亏缺、未能实贱否?往来街衢,步礼节,得无放荡、未能谨饰否?一应言行心术,得无欺妄非僻、未能忠信笃敬否?”诸童子务要各以实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教读复随时就事,曲加诲谕开发,然后各退就席肄业。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院。

       凡习礼需要澄心肃虑,其仪节,度其容止,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径而野,从容而不失之迂缓,修谨而不失之拘局。久则礼貌习熟,德性坚定矣。童生班次,皆如歌诗。每闲一日,则轮一班习礼,其余皆就席,敛容肃观。习礼之日,免课仿。每十日则总四班递习于本学。每朔望,则集各学会习于书院。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覆,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教者如此,则知所施矣。虽然,此其大也;神而明之,则存其人。

(选自《阳明传习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家所以爱亲敬畏之心,得无懈忽  

得无:是不是。

B.往来街衢,步礼节

趋:小步快走。

C.其仪节,度其容止

审:反复分析、推究。

D.此其大

略:大的方略、谋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给他的书院订立的规矩中,明确要求把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并且强调要常抓不懈,养成习惯。

B.王阳明注重诗教,《教约》第二段一、二句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后三句是对教员和学校提出的要求,思虑十分完备。

C.王阳明对修习礼节要求简明而严格,每日清晨诸生必先参揖,强调久而成习,养成德性。“揖”为相见礼,站立姿态,不需跪拜。

D.王阳明对文化知识教学提出的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熟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暗合心理学规律,在今天依然有借鉴意义。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

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9.(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自嘲

【宋】陆游

少读诗书陋汉唐,莫年身世寄农桑。

骑驴两脚欲到地,爱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虽变改,醉来意气尚轩昂。

太行王屋何由动,堪笑愚公不自量。

 

(1)这首诗的体裁是   (限四字),全诗主要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

(2)分析尾联在诗中的作用。

10.(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

(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3)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日:“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住而仕,孔子也。”(《孟子•万章下》)

【注】接淅:捞起下锅的米漉着水,指匆忙上路

(1)材料(3)中“去父母国之道也”的“道”,本质上与材料(1)(2)中的“   ”和“   ”是相通的。(各用一个字)

(2)结合三则材料,简析儒家的“中庸”哲学思想。

一、(四)古诗文默写(6分)

11.(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论语》)

(2)   ,扼腕墓道,   ?(张溥《五人墓碑记》)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5)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骆宾王《咏蝉》)

四、作文(60分)

12.(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革命烈士陈辉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

       不需要轰轰烈烈,也不需要大起大伏,只要身边最亲近的人每天都开心,健康快乐。

﹣﹣青年演员罗海琼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解答】A.“功夫”中的“功”,应改为“工”;

B.正确;

C.“拘泥”中的“泥”,应读作“nì”;

D.“投奔”中的“奔”,应读作“bèn”;“蒙弊”中的“弊”,应改为“蔽”;

故选:B。

2.【解答】(1)A.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不能用来形容“平台”B.几近:几乎,差不多.C.营利:谋求利润.D.甄别:审查辨别或考核鉴定.

故选:A.

(2)A“一位网友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因为前后都有他说的话.

 

答案:

(1)A

(2)A

3.【解答】A、没有语病;

B、搭配不当,“以服务留守儿童为主要对象”搭配不当,应为“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

C、语序不当,“不仅…而且…”的主语不一致,故主语应放在关联词后,应为“不仅商人们能…,而且普通百姓也能…”。

D、句式杂糅,“对…这一点却常常忽视”或“…这一点却常常被忽视”杂糅在一起,可删去“对”。

故选:A。

4.【解答】段意:分析佛系存在的“背景文化”。

第(1)处前面阐释了佛系与背景文化之间有密切关系,结合后面底色与淡雅之色的比喻说明,得知第(1)处应填入“存在一定的反差”,具体解释两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根据“只有当”的关联词,可知第(2)处和第(3)处应该是具体解释这个比喻产生的条件和呈现的效果,即只有当底色并不淡雅的时候,那一小片淡雅才会被凸显出来。

故答案为:(1)存在一定的反差 (2)并不淡雅的时候 (3)会被凸显出来

5.【解答】(1)什么是“隐形贫困人口”可以结合“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龄人收入平均值”“在不做任何预算计划的情况下,能毫不犹豫地掏出一万块钱买一台iPhone X.于是,每次到月底,他们的存款数字就会急剧降为负数”概括得出。

(2)题目要求对“隐形贫困人口”写一段评述性文字,面对这一现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既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要注意围绕“消费”阐述理由。

 

答案:

(1)有较高收入却不进行消费规划(日常消费无节制)、开销大于收入的人。

(2)可以表示否定:我认为“隐形贫困人口”成为热词反映了一种不良社会风气。这一现象是欲望与享受交织的产物,无节制的过度消费是一种放纵。

或者:大多数的过度消费是对所谓名牌的盲目追求,从心理上寻求一种认同感,同样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也可以表示赞同:我认为应理解包容。这实质是种超前消费,也许与传统的“节俭”相悖,但只是一种个人选择,表现了人们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或者:当代年轻人在工作学习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压力,他们只是通过消费方式奖励自己或寻求减压,只要不损害他人无可厚非。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6.【解答】(1)D.谈篆刻艺术的内涵,而非作用。

(2)A.“自唐代起就与书画结缘”错误,自六朝起而非唐代;B.“扩大了印章的权信效力”于文无据;D.“以此说明中国印章到明清已经发展到了巅峰”错误,只能说明印章与书画的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从“最早的实物见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陶等,如龙山文化时期出土的陶拍,这是一种在陶坯上抑印纹饰和标识的器具,这一文化征象或早于文字”“因天赋的权信功能,‘印’很快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商务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主角”“六朝时印章始与书画结缘,并很快成其构成的点睛元素。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即多有记述”“中国‘印文化’的发展进入新领域,文人篆刻逐渐成为印章发展的主流,并成为一项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亦称篆刻学)”等句子可以进行把握。

 

答案:

(1)D

(2)C

(3)最初作为一种抑印纹饰和标识出现在古陶器上,可以看作是一文化征象;后因其天赋的权信功能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角和极权制度的管理工具;六朝起与书画结缘,展示独特的文化艺术品质,并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印学”。

7.

(1)开头写邻居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反映了人们不愿与邻居交流的现状,为后文大家都不理会老人埋下伏笔;

结尾再次提及邻居,与开头相呼应,体现了人们缺少沟通、互不信任、自私冷漠的行为,表达了主旨;

(2)老人独居于此,基本上不和邻居走动,老人希望能通过捡钱的方式引起邻居的注意,打发自己的孤独时光;

作者借此反映了当时邻里间的陌生、警惕,为下文写老人的身世不为人所知及其生活的孤独寂寞做铺垫;

(3)孤独无依,是被亲人、朋友遗忘的空巢老人;

为人淳朴,渴望温暖与关注,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真切关怀,渴望以真诚的心与他人沟通;

沉重悲哀,最终被城市生活冷漠的现实所击倒;

(4)运用反问语气,给人以深刻思考,与文章末尾段写我们每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深夜里祈祷着俗世的平安与肉身的健康”相照应;

深化文章主旨,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世界的过客,我们渺小而陌生,只能在俗世中为自己祈祷平安;

作者想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人人都是孤独的,孤独地只能在深夜祈祷,这都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导致的;

作者想借此呼吁人们能够多多关心身边的人,给他们送去温暖与关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更加温暖。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8.【解答】(1)D.“大略”解释为“大的方略、谋略”有误,应解释为“大概”。句子翻译为:但这也只是说个大概。

(2)A.两句里“而”都是连词,表并列,可不译;

B.第一个“其”,代词,他们的;第二个“其”,代词,它,指箫声;

C.第一个“则”,连词,表承接关系,就、便;第二个“则”,连词,表转折,却;

D.第一个“乎”,介词,引进行为对象,于;第二个“乎”,句末语气助词,呢。

(3)B.“第二段一、二句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表述有误,《教约》主要是针对教员提出的约束。第二段第一、二句,表面上看是对学生“歌诗”的要求,实际上是从教员的角度提出的,主要是对教员怎么教学生的要求。

(4)根据句意断句。“次”表明顺序依次所为,其前断;“凡”“皆”,位于句首,讲一般要求;“使”后内容为应达到的目的;“乐习不倦”语意完整,其后断句。综上这段话断句为“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凡习礼歌诗之数/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这段话翻译为:些学生在这段时间完成课业练习,再之后是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和教师讲授课文,最后是唱诗。习礼和唱诗这类课程,目的是保存学生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快快乐乐、不知疲倦地热爱学习,这样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

(5)“定”,沉稳;“清朗”,使动用法,使……清晰、响亮;“审”,控制。句子翻译为:唱诗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面容庄重、气息沉稳,要让学生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要控制节拍和声调。

“则”,就;“患”,担心;“而”,表转折关系,却;“得”,收获;“美”,乐趣。句子翻译为:让他总是感到精力充沛,这样就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反会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译文:

     每天早上,学生向老师行过礼后,教师按次序讲课之前,要向全体学生提问:“你们在家的时候,自己那尊敬热爱父母的心,有没有懈怠的时候?能不能情真意切?每天早晚侍奉父母的礼节,有没有亏欠和疏漏?能不能按照礼仪的要求一一做到?在路上过往的时候,步履姿态有没有不检点的地方?能不能谨慎小心?言语行动和内心活动,有没有欺骗狂妄和非礼之处,能不能做到忠实守信坚定诚敬?”学生一定要如实回答这些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和缺点就要努力改正,没有问题也要提醒自己不去犯这些错误;教师讲课的时候,再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循循诱导启发教育,这样之后,学生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学习。

     唱诗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面容庄重、气息沉稳,要让学生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要控制节拍和声调,不要浮躁急切,不要随意喧哗,也不要胆怯害怕;时间久了,就会感到精神舒畅,心平气和。每所学校按照学生数量的多少,分成四个班。每天轮流由其中一班唱诗,其他三班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认真严肃地倾听;第五天,将四个班的学生合在一起在学校轮番演唱。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各校都集中到书院一起演唱。

    学习礼仪的时候,一定要静心专注,要反复推究学生的礼仪,考察他们的仪容举止,不要松松垮垮,不要无精打采,也不要粗野无礼,要举止优雅而不过于迟缓,恪守礼法而不过分拘谨。时间久了,动作和神情就会熟练自然,品德和习性也就能够逐渐养成。学生的分班,也和唱诗的班次一样。每隔一天,就轮流由一班表演习礼,其他三班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认真严肃地观看。习礼这一天,应免除他们的课业练习。第十天,将四个班的学生合在一起在学校轮流表演。每月初一、十五两日,各校都集中到书院一起演出习礼。

    讲授课文的时候,不要一味赶进度多讲,最重要的是要学生熟练掌握,根据每个学生的天资个性,能学会二百字的,只教给他一百字。让他总是感到精力充沛,这样就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反会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朗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专心致志,边朗诵边思考,一字一句都要反复体会理出头绪,声音要抑扬顿挫,心情要放松自如,时间久了,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就会沁润到学生心底,他们的记忆力和理解力也会随之提高。

    每天的课程,首先要对学生的品德进行考察,之后是背诵和朗读课文,然后是礼仪学习。有些学生在这段时间完成课业练习,再之后是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和教师讲授课文,最后是唱诗。习礼和唱诗这类课程,目的是保存学生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快快乐乐、不知疲倦地热爱学习,这样他们也就没有时间去做那些不好的事了。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就知道如何去进行教育了。但这也只是说个大概,真要使教育成为一种艺术,还要看教师个人的修炼了。

9.

(1)七言律诗,对比。

(2)尾联引用(化用)愚公移山的典故,表面上嘲笑愚公不自量力,其实自嘲像愚公一样年事已高、一事无成却仍“意气轩昂”,幽默风趣之中充满了无奈与悲凉。总括全诗,点题,深化自嘲主题。

 

译文:

       少年时候读诗书,连汉唐的武功也不放在眼里,到老却寄身农桑。

  骑在驴身上两脚快要到地,喜爱喝酒,酒杯常在身旁。

  老去以后容貌虽然变改,醉了以后意气仍然轩昂。

  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怎么被移动的?可笑我自己就像愚公一样不自量。

10.

(1)义  礼

(2)过犹不及,讲求适度(执其两端,取用其中),和而不同(主张有差别的调和,反对无差别的混同),矛盾对立中求统一和谐,通权达变,符合礼义,即明确是非善恶,合乎道德伦理规范和社会制度。

 

译文:

(1)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2)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大小事情都这样。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3)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不等把米淘完就走;离开鲁国时却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父母之邦的路啊!”应该快就快,应该 慢就慢;应该隐居就隐居,应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

11.

(1)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2)安能屈豪杰之流 发其志士之悲哉

(3)可以横绝峨眉颠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5)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语文知识

转发也是一种支持

在看也是一种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