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积累运用

1.(5分)按要求填空。

(1)   ,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出自白居易的《   

(3)杜甫在诗歌《登楼》中对当时的国家危局既表达愤怒,又流露信心的两句是“   

  ”。

 

2.(2分)朋友沏了壶好茶招待你,你以诗句抒发感慨,以下明显不合适的一项是(  )

A.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B.合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C.断送睡魔离几席,增添清气入肌肤

D.尊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

3.(3分)选项填入下面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山水画对画面的虚实处理,提出“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无疏不能成密,无密不能见疏,是以              ,绘事乃成”的重要观点。

A.非虚非实,非疏非密B.虚实相生,疏密相用

C.半虚半实,半疏半密D.虚实分明,疏密了然

二、现代文阅读

4.(17分)阅读下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批评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知多偏好,人莫圆该”。那么,批评诸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什么?学识、视野,抑或眼光、方法……?窃以为,最关键的还是事实感﹣﹣艺术经验里真理性内涵的呈现。正如伽达默尔所言:艺术作品的真理性既不孤立地体现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地存于审美主体上,而是存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以及“不断更新的被经验的实在性”上。由此可见,事实感是一种无形的“软能力”,是一种看起来极为普通而又十分难得的批评才能。但它无疑是批评的生命线,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缺乏事实感,批评就会“东面而视,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           托•斯•艾略特曾郑重地指出:“批评家必须具有非常高度发达的事实感。这绝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或常见的才能。它也不是一种容易赢得大众称赞的オ能。事实感是一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培养起来的东西。它的完美发展或许意味着文明的最高点。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事实领域需要去掌握,而我们已掌握最外面的事实领城、知识领域,以及我们所能控制的最外面的领域,将被更外面的领域用令人陶醉的幻想包围起来。”批评是全面的、综合性的活动,它不仅需要理论和技巧,更倚重于文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而形成的价值尺度和事实理性。这种事实感的形成,漫长而艰难。它面对人类的文学传统和价值经验,立足于现实生活,在批评主体的审美经验、批评实践与自我反省的砥砺中不断调整磨合,最终形成稳健得当的差别意识和价值等级。

批评的事实感置身于人类的文学传统和价值经验之中,并在与现代审美经验的双向互动中“守故鼎新”,判断批评对象把握现实的宽广程度、深入本质的深刻程度,阐明它说出的能力以及“时代”价值与“历史”意义,进而重塑传统。在只能“看到脚画”的当下,我们更有必要在向传统与经典的返归中寻找经验支持和价值支援,从而获得抓住要害、指明关键的批评能力。这种“返归”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文学中持久而过硬的东西,什么是可以“确信”的;一部作品有什么样的意义,应该摆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有事实感的批评,在向文学传统的不断返归中,探索传统发展的運辑与批评对象深隐的秘密;通过考察文本的整体性,以特殊的方式突出那些被忽略的、然而却有重要意义和整体价值的一切,肯定那些逸出传统的戛戛独行的“创造”。以事实感为支撑的可靠价值区域,同批评者的感觉、经验、才识熔铸为敏锐的感受力、可靠的判断力和对真理性内涵的固执追求﹣﹣不被理论据囿,不被现实限制,不被现象迷惑,不被派别蒙蔽,能以敏锐的洞察、深邃的剖析与清明的阐述,透视批评对象的真实意图:能够克服暂时性和相对性,同过去、现在与末来所构成的意义世界建立联系,确定其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所属艺术门类的发展要求,并探寻新的端倪和趋向。

文学批评是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建立联系并获得意义的真理性活动,事实感像航标一样起着决定性作用。事实感是一切批评活动可靠、有效的充要条件,是杰出批评家无不具备的突出才能。也是文学批评生机勃勃、历久弥新的唯一通途。

(1)第自然段引用伽达默尔的话,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一步阐述“真理性”所在:过去与现在的“实在性”的沟通。

B.使下文事实感所关系到的批评可信度和有效性结论更有说服力。

C.为了证明前文提到“批评诸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事实感”的观点。

D.含蓄表明了艺术的真理性往往不存在于审美主体和文学作品上。

(2)赏析第段中“看到脚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3)将a、b、c、d四个句子按照适当的顺序放入第段横线处,正确的是   

a、学识渊博、视野开阔、眼光深邃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b、但这些并非充要条件,不能保证形成恰切得当的判断

c、批评活动的可靠与有效,除了基于这些要素形成的审美经验之外,决定性的因素是建立在事实感之上的判断力

d、批评是知识与思想、美感与经验、事实与判断力融合成的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结构和能力

A.abcd   B.acbd   C.dabc   D.dacb

(4)对第段中加点词“固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褒词贬用,意在褒扬真正的批评者对真理性内涵的执着追求。

B.侧面表现了作品真理性内涵的呈现方式是隐蔽、不易觉察的。

C.表现批评者去伪存真、突破创新呈现真理性内涵的难度之大。

D.表明真理性内潘的获得需要洞察剖析力、阐述力、建构力等。

(5)根据第段论述推断:如果缺乏“返归”,今天对陶潜《饮酒》的文学批评会是怎样的?

(6)纵观全文,分条概括“事实感”对于文学批评的价值。

5.(15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风把人刮歪

刘亮程

       (1)刮了一夜大风。我在半夜被风喊醒。风在草棚和麦垛上发出恐怖的怪叫,像女人不舒畅的哭喊。这些突兀地出现在荒野中的草棚麦垛,绊住了风的腿,扯住了风的衣裳,缠住了风的头发,让它追不上前面的风。她撕扯,哭喊。喊得满天地都是风声。

       (2)我把头伸出草棚,黑暗中隐约有几件东西在地上滚动,滚得极快,一晃就不见了。是风把麦捆刮走了。我不清楚刮走了多少,也只能看着它刮走。我比一捆麦子大不了多少,一出去可能就找不见自己了。风朝着村子那边刮。如果风不在中途拐弯,一捆一捆的麦子会在风中跑回村子。明早村人醒来,看见一捆捆麦子躲在墙根,像回来的家畜一样。

       (3)每年都有几场大风经过村庄。风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风从不同方向来,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一棵树在各种各样的风中变得扭曲,古里古怪。你几乎可以看出它沦桑躯干上的哪个弯是南风吹的,哪个拐是北风刮的。但它最终高大粗壮地立在土地上,无论南风北风都无力动摇它。

       (4)我们村边就有几棵这样的大树,村里也有几个这样的人。我太年轻,根扎得不深,躯干也不结实。担心自己会被一场大风刮跑,像一棵草一片树叶,随风千里,飘落到一个陌生地方。也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风把你一扔就不见了。你没地方去找风的麻烦,刮风的时候满世界都是风,风一停就只剩下空气。天空若无其事,大地也像什么都没发生。只有你的命运被改变了,莫名其妙地落在另一个地方。你只好等另一场相反的风把自己刮回去。可能一等多年,再没有一场能刮起你的大风。你在等待飞翔的时间里不情愿地长大,变得沉重无比。

       (5)去年,我在一场东风中,看见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从远处刮回来。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跟头,摇摇晃晃地落到窗台上。那场风刚好在我们村里停住,像是猛然刹住了车。许多东西从天上往下掉,有纸片﹣﹣写字的和没写字的纸片、布条、头发和毛,更多的是树叶。我在纷纷下落的东西中认出了我们家榆树上的一片树叶。我赶忙抓住它,平放在手中。这片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它在什么地方经受了什么样的阳光。另一面粘着些褐黄的黏土。我不知道它被刮了多远又被另场风刮回来,一路上经过了多少地方,这些地方都是我从没去过的。它飘回来了,这是极少数的一片叶子。

       (6)风是空气在跑。一场风一过,一个地方原有的空气便跑光了,有些气味再闻不到,有些东西再看不到﹣﹣昨天弥漫村巷的谁家炒菜的肉香;昨晚被一个人独享的女人的体香;下午晾在树上忘收的一块布;早上放在窗台上写着几句话的一张纸。风把一个村庄酝酿许久的、被一村人吸进呼出弄出特殊味道的一窝子空气,整个地搬运到百里千里外的另一个地方。

       (7)每一场风后,都会有几朵我们不认识的云,停留在村庄上头,模样怪怪的,颜色生生的,弄不清啥意思。短期内如果没风,这几朵云就会一动不动赖在头顶,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看顺眼的云,在风中跑得一朵都找不见。

       (8)风一过,人忙起来,很少有空看天。偶尔看几眼,也能看顺眼,把它认成我们村的云,天热了盼它遮遮阳,地旱了盼它下点雨。地果真就旱了,一两个月没水,庄稼一片片蔫了。头顶的几朵云,在村人苦苦的期盼中果真有了些雨意,颜色由雪白变铅灰再变墨黑。眼看要降雨了,突然一阵北风,这些饱含雨水的云跌跌撞撞,飞速地离开村庄,在荒无人烟的南梁上,哗啦啦下了一夜雨。

       (9)我们望着头顶腾空的晴朗天空,骂着那些养不乖的野云。第二天全村人开会,做了一个严厉的決定:以后不管南来北往的云,一律不让它在我们村庄上头停,让云远远滚蛋。我们不再指望天上的水,我们要挖一条穿越戈壁的长渠。

       (10)那一年村长是胡木,我太年轻,整日缩着头,等待机会来临。

       (11)我在一场南风中闻见浓浓的鱼腥味。遥想某个海边渔村,一张大网罩着海,所有的鱼被网上岸,堆满沙滩。海风吹走鱼腥,鱼被留下来。

       (12)另一场风中我闻见一群女人成熟的气息,想到一个又一个的鲜美女子,在离我很远处长大成熟,然后老去。

       (13)各种各样的风经过了村庄。屋顶上的土,吹光几次,住在房子里的人也记不清楚。无论南墙北墙东墙西墙都被风吹旧,也都似乎为一户户的村人挡住了南来北往的风。有些人不见了,更多的人留下来。什么留住了他们。

       (14)什么留住了我。

       (15)什么留住了风中的麦垛。

       (16)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

       (17)早晨我看见被风刮跑的麦捆,在半里外,被几棵铃铛刺拦住。

       (18)这些一墩一墩,长在地边上的铃铛刺,多少次挡住我们的路,挂烂手和衣服,也曾多少次被我们的镢头连根挖除,堆在一起一火烧掉。可是第二年它们又出现在那里。

       (19)我们不清楚铃铛刺长在大地上有啥用处。它浑身的小小尖刺,让企图吃它的嘴,折它的手和践它的蹄远离之后,就闲闲地端扎着,刺天空,刺云,刺空气和风。现在它抱住了我们的麦捆,没让它在风中跑远。我第一次对铃铛刺深怀感激。

       (20)也许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关键时刻挽留住我们。一株草,一棵树,一片云,一只小虫……它替匆忙的我们在土中扎根,在空中驻足,在风中浅唱……

       (21)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22)任何一棵树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23)任何一粒虫的鸣叫也是人的鸣叫。

(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1)第(1)段画线句新颖生动,就此进行赏析。

(2)探究第(5)段写“我”抓住并观察被风刮回来的“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的用意。

(3)第(17)(18)(19)段为什么要写“铃铛刺”?

(4)有人认为作者是“自然之子”,有人认为其“温情的背后有着矛盾、迷惘的灵魂”,结文章,对此进行评析。

三、诗歌阅读

6.(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送钱子入京

唐  李颀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注:信宿:表示两夜。

(1)诗中“   ”意象常常用以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2)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京北”和他乡作比,表现诗人和钱子的漂零之苦。

B.颔联以动作描写突出了京城来使催促钱子返归的匆忙急迫。

C.颈联连用4个意象,融情于景,以想象之笔营造萧瑟意境。

D.全诗围绕“送”字,友人远去而驻足良久,情感凄婉哀伤。

(3)本诗尾联是怎样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

四、文言文阅读

7.(18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陈音,字师召,莆田人。天顺末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成化六年三月,以灾异陈时政,言:“讲学莫先于好问。陛下虽间御经筵,然势分严绝,上有疑未尝问,下有见不敢陈。愿引儒臣赐坐便殿,从容咨论,仰发圣聪。异端者,正道之反,法王、佛子、真人,宜一切罢遣。”越数日,又奏:“国家养士百年,求其可用,不可多得。如致仕尚书李秉,在籍修撰罗伦、编修张元祯、新会举人陈献章皆当世人望,宜召还秉等,而置献章台谏。言官多缄默,愿召还判官王徽、评事章懋等,以开言路。”忤旨切责。

司礼太监黄赐母死,廷臣皆往吊,翰林不往。侍讲徐琼谋于众,音大怒曰:“天子侍从臣,相率拜内竖之室,若清议何!”京愧沮。秩满,进侍讲。江直党韦瑛夜帅逻卒入兵部郎中杨士伟家,缚士伟,考掠及其妻子。音与比邻,乘墉大呼曰:“尔擅辱朝臣,不畏国法耶!”其人曰:“尔何人,不畏西厂!”音厉声曰:“我翰林陈音也。”久之,迁南京太常少卿。刘吉父丧起复,音贻书劝其固辞,吉不悦。后吏部拟用音,吉辄阻之曰“腐儒”,以故十年不得调。尝与守备中官争事,为所劾,事卒得直。弘治五年,吉罢,始进本寺卿。越二年卒。

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世多以不慧事附之以为笑,然不尽实也。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致仕尚书李秉   

掠及其妻子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儒臣赐坐便殿

A.拉,牵挽  B.延长,延续  C.退避  D.延请

(3)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为所効,事卒得

A.公正 B.伸雪  C.面对  D.担任

(4)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B.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C.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D.音负经术士/多游其门者/然性健忘/世故琐屑事皆不解

(5)把第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刘吉父丧起复,音贻书劝其固辞,吉不悦。后吏部拟用音,吉辄阻之曰“腐儒”,以故十年不得调。

(6)分析第段“琼愧沮”的原因。

(7)当时人“多以不慧事附之以为笑”,从①②两节看,除了规劝刘吉辞官守丧,陈音还有哪些“不慧”事?作者有什么理由判断世人所说“不尽实也”?

8.(12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凫绎先生诗集叙

苏轼

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史之不阙文,与马之不借人也,岂有损益于世也哉?然且识之,以为世之君子长者,日以远矣,后生不复见其流风遗俗,是以日趋于智巧便佞而莫之止。是二者虽不足以损益,而君子长者之泽在焉,则孔子识之,而况其足以损益于世者         

昔吾先君适京师,与卿士大夫游,归以语轼曰:“自今以往,文章其日工,而道将散矣。士慕远而忽近,贵华而残实,吾已见共兆矣。”以鲁人凫绎先生之诗文十余篇示轼曰:“小子识之。后数十年,天下无复为斯文者也。”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

其后二十余年,先君既没,而其言存。士之为文者,莫不超然出于形器之表,微言高论,既已鄙陋汉、唐,而其反复论难,正言不讳,如先生之文者,世莫之贵矣。轼是以悲于孔子之言,而怀先君之遗训,益求先生之文,而得之于其子复,乃录而藏之。先生讳太初,字醇之,姓颜氏,先师究公之四十七世孙云。

注:史之阙文:史书上有存疑的地方。

(1)从后文来看,第段孔子“今亡矣夫”所感叹的应是   

A.淳厚朴实的美德风气

B.矢志不渝的执着精神

C.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

D.超然物外的酒脱性格

(2)可填入第段横线中的虚词是   

A.矣  B.乎  C.耳   D.也

(3)关于文中苏轼“先君”的表述,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苏轼的“先君”对于文道的衰亡表达了深深的担忧。

B.苏轼的“先君”有敏锐的洞察力,具有先见之明。

C.苏轼的“先君”的话语,表现了他对凫绎先生的高度评价。

D.苏轼的“先君”为了延续凫绎先生的诗文,对苏轼殷殷嘱托。

(4)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5)苏轼对凫绎先生的诗文“录而藏之”,评析此举在当时的现实意义。

五、写作

9.(70分)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螃蟹里面有人造鸡蛋!”“用手机扫100元人民币,就会有AR效果的“金凤凰”飞出,可以鉴别假币”“莫言将诺贝尔文学奖奖金投资到善林金融,结果被骗得血本无归”“中国国民素质全球倒数第二”……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给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层出不穷的谣言,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困扰,针对这些谣言,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初为《霓裳》后《六么》、琵琶行并序(3)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2.

D.“尊”是“樽”,是酒的容器,意思是杯子里看没有颜色,杯子一摇就可看到光。茶叶泡在水里有颜色,本句是写喝酒。

 

3.B。

二、现代文阅读

4.【解答】(1)D.“不存在于审美主体和文学作品上”这一表述不符合伽达默尔的意图,伽达默尔强调的是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具体联系,与选项所表述的内容无关联。

(2)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指出当下文学批评仅关注“时代价值”与经验而忽视了传统经验和价值而显得肤浅短视。

(3)C

(4)A

(5)可能只注重“时代价值”,无法抓住要害、指明关键的批评能力。“返归”可以让我们古今沟通中发现文学中永恒流传、让人确信的东西,能让我们思考定位一部作品的文学位置和意义。《饮酒》则会失去一种认识价值,不再具备田园的诗意与美好。

(6)事实感是批评的生命线,关系到批评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事实感是一切批评活动可靠、有效的充要条件;事实感能以敏锐的洞察、深邃的剖析与清明的阐述,透视批评对象的真实意图,在过去、现在与未来所构成的意义世界建立联系,确定作品在何种程度上实现了所属艺术门类的发展要求,并探寻新的端倪和趋向;事实感是文学批评生机勃勃、历久弥新的唯一通途。

5.

(1)运用比拟,新颖生动,赋予“荒野中的草棚麦垛”以生命力,“绊”“扯”“缠”等动作真切传神,与前文“有腿、有头发的、穿着衣裳”的女人相照应,表现风的狂躁难以阻挡。

(2)作者借很久以前从我们家榆树上刮走的一片树叶又刮回来的荒诞性来写游走于现代文明和原始村庄文明的人的选择。与上文中人被风刮走,改变了命运,渴望被风吹回的沉重形成对照,“从叶的边缘已有几处损伤,原先背阴的一面被晒得有些发白”看出外面世界既有村庄里没有的风雨,也有村庄里没有的阳光。表现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矛盾态度:既好奇又畏惧。“极少回来的叶子”暗示了现代文明对于原始文明“村庄”的巨大冲击。

(3)铃铛刺因挂烂衣服而被我们嫌弃并要除掉,但在关键时候却为我们挡住了赖以生存的麦捆,挽留了我们,引出文末我们周围的都已成为生活、生命的一部分,人即是自然,自然万物就是人,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感悟。

(4)说其是“自然之子”是由于刘亮程笔下的“村庄”事物都是具有生命的,开头写:“风”是一个撕扯的女子,具有了形象,“云”模样怪怪的等,他总能够把物当作与自己平等的对象去体察,物都具有了生命的温度,从而拓宽自我的生命体验,与现代文明中以“我”为中心的方式截然相反。但另一方面,他的笔下还是淡淡表现出了对外面世界﹣﹣现代文明的好奇,如11、12、13段。对于“村庄”的命运他也是迷茫的,“如果所有粮食在风中跑光,所有的村人,会不会在风停之后远走他乡,留一座空荡荡的村庄。”两种说法,前者是对他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评价,而后者是针对在时代洪流中作者对“村庄”未来的思考评价,都是准确而精到的。

三、诗歌阅读

6.【解答】(1)“捣衣”在古诗中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2)A.“表现诗人和钱子的漂零之苦”于诗无据。

(3)尾联借人映己,写的是朋友的归程时间和朋友纵马如飞、归心似箭,实际上蕴含的是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能归家的惆怅,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四、文言文阅读

7.【解答】(1)“致仕”:“官员退休”。句子翻译为:比如已经退休的官员尚书李秉;

“考”通“拷”,拷打。句子翻译为:拷打杨士伟的妻子儿女。

(2)“引”所涉及的语境是“愿引儒臣赐坐便殿”,这里“引”的对象是“儒臣”,有学问的大臣,而且是较为恭敬的“赐坐便殿”,所以据推测可解释为“延请”。句子翻译为:愿意延请有学问的大臣,赐座于别殿。

(3)“直”所涉及的语境是“为所劾,事卒得直”。大意是被守备中官弹劾,事情最终得以昭雪,所以应选B项。

(4)A这段话翻译为:陈音拥有丰富的经学知识,有很多的士人来到他的门下跟从其学习。然而陈音天生健忘,人情世故以及琐屑之事都不通晓。

(5)刘吉在父丧期间被启用,陈音写信给他劝他坚决推辞,刘吉感到不悦。后来吏部打算任用陈音,刘吉就阻止说他是个“腐儒”,因此陈音十年得不到提拔。

(6)陈音的义正辞严、刚正不阿凸显了徐琼趋炎附势、不知廉耻,在众人面前使他感到惭愧沮丧。

(7)批评皇帝,认为皇帝高高在上:不能虚心好问,宠信异端;擅自举荐官员,干涉朝廷用人;对抗众臣,不随大流吊唁太监母亲;不顾个人安危,当场呵止西厂抓人等等,陈音不谙人情世故和官场规则,遭人排挤冷落是常态,世人对他的笑话难免夸大其词。表现了史家的严谨和对陈音的尊重。

8.【解答】(1)A项正确。

(2)B项。大意是更何况是对于世间有得失影响的呢?

(3)D.“为了延续凫绎先生的诗文”分析有误,“先君”拿凫绎先生的诗文给作者看,是因先生的诗文皆有为而作,切中时弊,关注现实,是难得的好文章而并非为了延续凫绎先生的诗文。

(4)运用比喻(或运用整句),把凫绛先生的诗文比作为可以疗饥的五谷和治病的药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凫绎先生的诗文有益于国家民生,针砭时弊,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用。

(5)在当时,社会上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文风泛滥,而像凫绎先生这样直言不讳、反应现实的文章却得不到重视,苏轼的行为明确表明了他对凫绎先生诗文风格的支持,这对于改变当时的不良文风具有积极意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