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广东省深圳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9年广东省深圳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政治被称为礼乐政治,对礼乐的崇尚和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诗教、礼教和乐教则构成了国民教育的主干。就中国古人对诗、礼、乐的理解来看,我们很难分清它到底是属于美学还是伦理学的问题。礼主要涉及道德伦理问题,乐则指向伦理性的至善理想。也就是说,虽然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美与善或者美学与道德之间存在分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两者却是混融的,其一体性要远远大于分离性。

       但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美与善之间仍然存在差异。比如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评价上古乐舞《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韶》则“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方面说明美与善不可相互取代,另一方面则说明善必然是从美出发的善,美对于道德之善而言具有奠基性和先发性。正是因此,自孔子以后,中国儒家向来主张以审美教育涵养道德教育,即以美储善。所谓以美储善,就是通过对善的渗透和包容,使美成为道德的容器和存在的境域。春秋时代,孔子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但他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是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这说明人文性的美并不仅仅是为善的到来铺陈前奏,而是对至善之境具有整体的涵盖和弥漫性。中国传统儒家强调美对善的生成和涵养作用,同时也强调善向美的二次生成。人们相信,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与外在形貌具有一体关系,良善的本性总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孟子认为涵养内在的“浩然之气”是培育君子之德的要务,被这种道德化的“浩然之气”充盈的状态就是美的状态,由此显现的形象的光辉就是崇高。

       在中国古代,美一方面涵养道德,一方面则引领道德;它在个体层面涉及“以美立人”的问题。在国家层面涉及“以美立国”的问题。一种美德共济、美善相乐的雅化国风正是借此形成的。在美与德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者之所以以美和艺术作为国家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原因在于美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者之所以持之以恒对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了美和艺术对人性之善的发蒙、滋养和化育作用。从中国历史来看,由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之所以具有纵贯数千年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它借助美和艺术深化了道德的人性基础,活化了社会伦理秩序,软化了诸多人伦规则的机械和僵硬,使其更合乎人性和人情。

       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更深刻的体认美育之于中国当代学校乃至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助于为国家道德建设开启一条更趋行稳致远的道路。

(选自《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美”与“德”》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对礼和乐的崇尚与实践是构成中国传统文明、文化、政治的基础。

B.中国传统儒家也强调善对美的作用,认为良善的本性会以美的形象向外显现。

C.孔子以周公的美与善作为处世标准,所以“一段时间梦不见周公就心怀惶恐”。

D.学习诗、礼、乐可以让人民向善,儒家思想者非常重视对人民进行诗教和乐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指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述中,美与善或美学与道德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是混融的。

B.文章用了例证法、引证法来论证美与善之间的差异,肯定了儒家的“以美储善”思想。

C.文章在论证美与德的关系时,从个人与国家、历史与现实两个维度来进行对比论证。

D.文章结尾指出,深刻认识美与善、美与德之间的关系对当前国家道德建设有重要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论语•八佾》中,孔子对上古乐舞《武》和《韶》的不同评价,说明了美的未必就是善的。

B.在现代人看来,古人美与善或美学与道德不分,是因为现代学科划分的标准过于精细。

C.西周政治没有善或道德的内容,“吾从周”说明孔子后来对西周政治进行了完善。

D.儒家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把美与德审美化和艺术化,以人性化和人情化来规范与治理百姓。

2.(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增强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例如,我国高铁就创造了技术引进带动技术创新的佳绩,引领了我国交通的高速发展,成为“中国制造”和“走出去”的闪亮名片。在吸收先进科技的同时,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目光长远,积极谋求自主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例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和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世界第三个载人航天大国: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的“天眼”将我国推向国际天文学观测和研究的最前沿: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下潜深度达到10767米,使我国成为三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之一……

        我国现今已经具备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础:科技投入稳步提升,已接近世界科技强国的水平: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在2015年就达到7915万人,在2016年则增至8327万人,自2005年以来,每年新增的科研工作者人数居全球首位;我国巨大的人口总量和市场规模,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驱动力。

        但在科技强国建设进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创新人才队伍大而不够强,人才发展机制仍需健全和完善;学术生态仍需净化,创新文化尚需厚植;科技创新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科技强国的探索》

材料二:

 

﹣﹣摘编自《华为2013﹣2017年报》、《凤凰财经》

材料三:

        全球范围内,惠及民生的科研一直马不停蹄。世界首个已故捐献者子宫移植孕育的婴儿在巴西诞生并健康成长。除了大脑,现代医疗的进步已经让人体主要器官移植成为现实。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当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得到一份DNA检测报告,通过DNA检测给新生儿做一个类似“占卜”的健康隐患测算。人类未来也许再也不怕疾病,所有的疾病在出生时就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给城市装上眼睛耳朵,和一个巨型大脑,让它变成传感城市。如今,多伦多的一个叫Quayside的智慧城市计划项目,希望从头开始重新设计一个社区,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去建设,它以一个巨大的传感器网络为基础。这个网络将牧集各种信息:空气质量、噪声水平以及人们的行为等数据。未来我们生活的城市,也许会都变得更加可控。立足民生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与生命。

﹣﹣摘编自《中国科普网》

(1)下面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顼是   

A.2013年﹣2017年,华为集团的营业收入和科研投入皆保持增长态势,这5年间,其

科研投入和营业收入呈正相关关系。

B.《2018年全球企业研发投资排名(部分)》既反映了各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也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的创新能力。

C.若图2榜上企业均保持现在的科研投入比例,可以预见,几年内谷歌集团就会成为

全球科研投入最多的企业。

D.苹果公司的科研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低,但其营业收入高,所以科研投入资金绝

    对数仍然保持在全球前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科技人员增加的速度自05年以来每年均居全球之首,且拥有巨大的人口总量和

市场规模,这些都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B.杂交水稻技术、载人航天工程、“天眼”工程、无人潜水器……这些举世瞩目的科

技成就的取得,说明我国已跻身世界三大科技强国之列。

C.将来,新生儿在出生以后,将可能得到一份关于DNA的检测报告,这也许有助于我

们及早去发现并且治疗疾病,进而让人类不再惧怕疾病。

D.智慧城市建设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均有较高的要求,在高新技术的保障下,实现城

市的智慧式管理和运行,未来就能拥有更好的城市生活。

(3)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技术?我国应如何更好地发展科学技术?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3.(15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啃春 格 尼

       马兰店人遇到不合群的,会概括成一个字:特。

       田万方家就很特。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屯里的壮年男女开始往外走,他们看够了低眉顺眼的土坯房,去那

       灯红酒绿的地方赚钱、生活。一般每年过完正月十五走,腊月底回家过年。渐渐地,地里也收 不了多少粮食,一门心思也就扑在外面了。

       田万方家的儿子媳妇没走,一直没走。人们问田全有为啥不出去,田全有说爹不让出去,后来说自己不想出去。“种地就好好种地,地里啥都有。对劲儿!”

       龙年的前一年又是一个灾年,田万方家黄豆地遭了雹灾,被扫射得干干净净。大伙到田万 方家劝慰,心想老田家这回肯定扛不住了,归根结底要走大伙都走的路。

但是,人们再次见识了这家人的特,他们的思想、语言和行动都朝着一个方向使劲。“那 家人特,不是一般的特。看他家起那些名吧,田万方,田全有,田地,越叫越没边。简直是从 土里长出来的,一辈子和土坷垃打交道,没出息的货。”

       正月初,一个年轻人从镇上带来消息,说是萝卜疯了。问清楚,才知是萝卜价格疯涨,原 来几毛钱的大萝卜,现在要一块五甚至两块钱,真是疯了!涨价总要有个缘由,商家说 2012 年 天气让人害怕,往年不啃春的今年也要咬咬春,希望风雨调顺一些。“这人啊,抽起风来没法 整,城里萝卜脱销了。萝卜不叫萝卜,叫小人参了!”

       提起萝卜,人们就想到了田万方这家子。 田万方的黄豆地被雹子毁了之后,全种了萝卜。 除了田万方家,其他人家有几年不种萝卜了。早些年都要种一些,平时吃,更重要的是在立春那天吃。人们管立春叫打春,打春这天要啃春,啃春就是啃萝卜,传说啃萝卜能把春天啃 醒,四季分明风调雨顺。啃春是有精确时辰的,瞅着快到时辰了,就把萝卜像切西瓜那样切成 一牙一牙的长条。家里专门有人守着钟点,听到喊啃春了啃春了,就咔嚓咔嚓一阵猛啃,有了 这咔嚓咔嚓,春天怎么也该给闹醒了。但逐渐地,人们一心向外,收不收成不那么重要,也就 懒得啃春了。

       现在情形变了,田万方家那些萝卜哦……

       人们脑袋有点儿发懵。粗略估算,田万方家那些萝卜能卖三万块。三万块呀,打三年工也 不一定挣上。一时间,田万方家有的仿佛不是萝卜,而是一捆捆崭新的钞票!

“田万方啊田万方,你行啊你,这下可捞上了,打算初几去卖萝卜,需要人手吱一声啊!”田万方眨巴着小眼睛说:“不卖,留着吃的,现在气候怪,明年再瞎了地,我就不挨饿了。对 劲儿。”居然不卖,马上开春了,等着萝卜烂在窖里?

       在老潘家的热炕头上,也不知是谁提起来的,今年的确该啃春,多少年没啃春了,真挺想 念的,再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说别的,就说那萝卜吧,切开就活了,香味满屋窜,既清凉 又浓厚,真是好闻。城里卖的大白萝卜,一色漂白,中看不中吃,没味儿。田万方家萝卜绿皮,味儿浓,那是真正的土萝卜。

“对,啃春,去田万方家要萝卜去!”有人立即提出异议:“怎么能要萝卜,萝卜那么贵,不好意思张嘴。应该买,花不了多少

       钱,当买宝贝过过瘾。”人们挎着大筐小筐陆续来到田万方家当院,说要买萝卜。“买什么买,拿回去吃。对劲儿。”

       田万方说。田全有喜得眉开眼笑:“你们别想用钱换我的萝卜,去车上装吧,可劲装,把筐装 满了,不够再来啊!”人们有些犯糊涂,仔细琢磨老田家到底特在哪,想来想去,老田家似乎 还是以前那老田家,一点儿没变。

       太阳快落山了,田万方家的萝卜全都分给了各家各户。人们挎着满筐萝卜陆续往回走,心 里替田万方心疼。“不能这样白要人家萝卜,他家要是再瞎了地,大伙抬也得把田全有抬出去,让他见识见识外面。”

打春的时候是正月十三傍晚。这天和去年的这天没什么两样,天不那么白,透出些深蓝来,似乎春天正一点点攀上天空,时辰一到,就会稀里哗啦洒向大地。与去年不同的是,家家有筐 价格不菲的宝贝萝卜。

       多数人家没有在那关键时刻啃这些萝卜。没吃晚饭的人家没来得及啃,辣心的滋味不好受。 忙着收拾包裹的人家也没啃,后天就出去了,得提前准备准备。有的人家受不住诱惑,提前啃 几口,却全不是当年的味道,随手丢进了猪食槽子。“啃个屁,破萝卜头子,能啃出个啥。”时辰一过,筐里的萝卜就不是宝贝了,倒在墙旮旯,让它自生自灭吧。

       田万方家是要啃春的,再忙都要啃。时辰快到的时候,田家媳妇把切好的萝卜条一牙一牙 接力给了一家人,田地拿着一块电子表,站在大门口,用稚嫩的声音呐喊:“时辰到,啃春喽﹣﹣”田家人就用两排小尖牙对着萝卜咔嚓咔嚓一阵子啃咬,他们啃了满嘴呼呼的风声。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一开篇,就营造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小说语言风趣幽默,富有乡土气息,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北方农村的风俗人情画。

B.村里人极力劝说田全有进城打工,除了想帮田家之外,也含有对田家人无需忍受亲人分 离的痛苦而产生的嫉妒,以及借此来对不愿意“见识外面”的田家人进行嘲弄。

C.小说中写到立春这天的环境时,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而又富有想象力地写 出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以及对于春天的期盼。

D.田家人的“特”贯穿全文,这种“特”体现在他们的名字、语言、思想、行为方式等方 面。

(2)作者以“啃春”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小说以立春这一天村里人和田家人的不同表现结尾有何好处?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19分)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下列各题。

       艾穆,字和父,平江人。以乡举署阜城教谕,入为国子助教。万历初,帝幼,太后听政,

军政交由居正裁决。穆进员外郎,录囚陕西。时居正法严,决囚不如额者罪。穆与御史议,止决二人。御史惧不称,穆曰:“我终不以人命博官也。“还朝,居正盛气谯让。穆曰:“主上冲年, 小臣欲为主上纲纪天下,佐公平允之治,有罪甘之。”揖而退。

       及居正遭丧夺情,穆私居叹息,遂与主事沈思孝抗疏谏曰:“陛下之留居正也,动曰为社 稷故。夫社稷所重,莫如纲常。而元辅大臣者,纲常之表也。纲常不顾,何社稷之能安?且事偶 一为之者,例也;而万世不易者,先王之制也。今弃先王之制,而从近代之例,如之何其可也。 居正今以例留,腆颜就列矣。异时国家有大庆贺、大祭祀,为元辅者,欲避则害君臣之义,欲出则伤父子之情。臣不知陛下何以处居正,居正又何以自处也!臣闻古圣帝明王劝人以孝未闻从 而夺之为人臣者移孝以事君未闻为所夺以礼义廉耻风天下犹恐不足顾乃夺之使天下为人子者皆 忘三年之爱于其父常纪坠矣。异时即欲以法度整齐之,何可得耶!陛下诚眷居正,当爱之以德,使奔丧终制,以全大节;则纲常植而朝廷正,朝廷正而百官万民莫不一于正矣。”

       沈思孝请令居正奔丧,葬毕还朝,而穆直请令终制,故居正尤怒。思孝杖六十,穆八十加 梏堣,置之诏狱。越三日,以门扉舁出城,穆即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 所。九年,大。计。,复置穆、思孝察籍。

       及居正死,言官交荐,起户部员外郎。十九年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既之官,有告播州宣慰使杨应龙①叛者,贵州巡抚叶梦熊请征之。蜀人多言应龙强,未易轻举,穆亦不欲加 兵,与梦熊异。朝命两抚臣会勘,应龙不愿赴贵州,乃逮至重庆,对簿论斩,输赎,放之还。 后应龙复叛,议者追咎穆,夺其职。

(节选自《明史•艾穆传》)

注释:①杨应龙,四川播州世袭土司。明代时,在播州设立宣慰使司,驻地相当于今贵州遵义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古圣帝明王劝人以孝/未闻从而夺之/为人臣者/移孝以事君/未闻为所夺以礼义廉耻/风天下犹恐不足/顾乃夺之/使天下为人子者/皆忘三年之爱于其父/常纪坠矣。

B.臣闻古圣帝明王劝人以孝/未闻从而夺之/为人臣者/移孝以事君/未闻为所夺/以礼义廉耻 风天下犹恐不足/顾乃夺之/使天下为人子者/皆忘三年之爱/于其父常纪坠矣。

C.臣闻古圣帝明王劝人以孝/未闻从而夺之/为人臣者/移孝以事君/未闻为所夺/以礼义廉耻 风天下犹恐不足/顾乃夺之/使天下为人子者/皆忘三年之爱于其父/常纪坠矣。

D.臣闻古圣帝明王劝人以孝/未闻从而夺之/为人臣者/移孝以事君/未闻为所夺以礼义廉耻/风天下犹恐不足/顾乃夺之/使天下为人子者/皆忘三年之爱/于其父常纪坠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举,指乡试中试,即乡试考试合格,被录用。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参加乡试的是童生,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B.国子助教,学官名,始于晋朝,与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共同教导学子的修身养性、崇志 广业等事宜,国子祭酒是明代国子监中官位最高的学官。

C.按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服满再行补职。朝廷于大臣服丧期间 召出任职,或命其不必弃官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被称为夺情。

D.大计,明清考核地方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考核由地方布政使司主持,每三年册 报吏部,吏部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其升迁、降调或罢免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穆在做刑部员外郎时,审查陕西死囚的罪状。当时,判决犯人由朝廷分配名额,未完

成名额者受罚。艾穆不畏强权,不存私心,只依法处斩了两个人。

B.艾穆,重礼守道。他认为国家最重视的应该是纲常,纲常树立起来,朝廷的风气就会端 正,官员、百姓做事就能合乎法度,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C.对张居正遭丧夺情一事,艾穆认为事关天下纲常伦理,必须依据礼制辞官回乡守制三年。 这让张居正极为恼怒,艾穆也因此被处以杖刑,并戴上手铐送进诏狱。

D.四川土司杨应龙叛乱,艾穆与贵州巡抚叶梦熊在是否出兵讨伐上意见不合。艾穆认为杨 应龙在四川势力强,不宜轻率出兵。后来杨应龙虽被判死罪,终以输赎的方式被释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主上冲年,小臣欲为主上纲纪天下,佐公平允之治,有罪甘之。

②越三日,以门扉舁出城,穆即遣戍凉州。

5.(9分)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下列各题。

别刘秀才 许浑

       

三献无功玉有瑕,更携书剑客天涯。 孤帆夜别潇湘雨,广陌春期鄠杜花。

灯照水萤千点灭,棹惊滩雁一行斜。 关河万里秋风急,望见乡山不到家。

【注】①许浑:早年屡试不第,直至 42 岁才考中进士。②三献:春秋楚人卞和得璞玉,献 之楚厉王、楚武王,均不被认可。后卞和又将璞玉献给楚文王,楚文王命人将这块璞玉雕琢成 玉璧,并将玉璧命名为和氏璧以表彰卞和。③鄠杜:鄠县和杜陵,代指京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中的“三献”是说诗人多次科举却无功而返,含蓄地表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 感。

B.诗歌颔联描写诗人与刘秀才在潇湘雨中分别后的情景,他已经走上大道,在春天到达鄠 杜赏花。

C.诗歌颈联写诗人所见,萤光被灯照后变暗,河岸上宿雁被桨声惊飞,从中可以看出船行 的状态。

D.诗歌写景富有艺术性,颔联两句形成暗与明、冷与暖的对比,颈联则由近及远、以动衬 静。

(2)诗人为什么“望见乡山不到家”?请简要分析。

6.(6分)名篇名句默写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   ”;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 句子是“   ”。

(2)《论语•子罕》中,孔子说“   ,   ”,托物言志,表达了君子应该具有坚贞不 屈的品格。

(3)韩愈的《师说》一文中称赞圣人,说虽然他们超出众人很多,“   ”,表现得虚心而好学;同时批评当时的普通人,尽管远不如圣人,“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一天,“世界上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科学界。这种震惊,更多的是不安和恐惧。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达到了历史性突破。但在国内人看来,这却是一次突破了医学伦理底线的                      的做法。这是人类第一次运用基因科学在分子层面上修改人类生命的蓝图,但这未必是科技的重大进步,而可能是整个人类可怕的灾难。 基因编辑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医学技术,具有非常诱人的应用前景。(①),任何一个全新

的医学探索都充满了未知,(②)就是一个集各种善恶于一体的“潘多拉的盒子”,在带来某些积极改变的同时,(③)导致一些灾难性的后果。(④)这项技术的实施,很可能不局限于治病 救人,(⑤)用于改造人类,让人类朝着一种可能是不可控的方向畸形发展。(⑥),是否将基因 编辑技术应用胚胎,充满争议。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历史性突 破。

B.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可能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达到了历史性 突破。

C.虽然这项技术的成功,可能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了历史性 突破。

D.这项技术虽然成功了,可能意味着中国在疾病预防领域用基因编辑技术达到了历史性突 破。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沽名钓誉

有名无实

刚愎自用

徇私枉法

B.

沽名钓誉

形同虚设

自行其是

尸位素餐

C.

盗名窃誉

有名无实

自行其是

徇私枉法

D.

盗名窃誉

形同虚设

刚愎自用

尸位素餐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关联词,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然而

或许

尽管

而且

因此

B

可是

否则

由于

而且

基于此

C

因为

否则

一旦

还会

因此

D

但是

或许

因为

还会

基于此

8.(5分)某中学科幻社拟邀请本校毕业的著名科幻作家回校做讲座。下面是科幻社社长小赵和作家之间联系时对话的部分内容,请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使对话上下准确、连贯、得体。

小赵:学长,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邀请!

作家:我也要感谢你们让我有机会回到母校。

小赵:①   。

作家:谢谢你们对我的作品的认可和支持。我这次去也会带我的一些新作送给同学们。

小赵:②   。

作家:这个主题定得很好。科幻作品虽然很强调想象力,但科学思想一定是它的基础。有了科学,然后才是幻想。

9.(6分)今年是中国植树节设立四十周年,为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将绿色理念带给千家万 户,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植树节》纪念邮票。请分别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 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150 个字。

 

四、作文(60分)

10.(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汪是公司软件研发项目负责人,他的团队由年轻人组成,因表现优异而获得了充足的资 金支持。在最新的一款应用软件开发中,他的团队遇到技术瓶颈,靠自己的力量需花费大量精 力和时间,有同事出现了畏难情绪。大家对此提出了不同解决方案:将软件外包给更有实力的 公司,虽然成本高,但大家不必那么辛苦,又可提前完成任务;和其他公司合作研发,支付合 作费用,可大大减少工作量,也可按时完成任务;坚持自己开发,会付出更多劳动,可能会延 期完成任务,但好处也很多。

       假如你是小汪,你会如何选择并说服你的团队成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解答】1C

孔子“一段时间梦不见同公就心怀惶恐”是因为他对西周政治推崇备至,而不是因为“以周公的美与善作为处世标准”。

2C

“对比论证”错误,从第三段的内容来看,文章在论证“美与德的关系时”,“个人与国家、历史与观实两个维度”之间并不存在对比。

3A

“划分的标准过于精细”原文并来提及,C偷果换柱,原文的表述是孔子在讲西周政治的特色时并没有讲到善或道德的问题“,而并非西周政治没有善或道德的内容”;“吾从周“说明的也不是“孔于后来对西周政治进行了完普“。D曲解文章,文章中的“儒家确立的社会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更合乎人性和人情”的意思并不是“以人性化和人情化来炽范与治理百姓

2.

(1)C

(2)C

(3)第一问:①科学技术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②科学技术有助于企业的发展;③科学技术有利于百姓民生。第二问:①关注核心技术:加强对先进技术的研究,突破关键领域;②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和发展人才发展机制,创新队伍建设;③净化学术环境:端正学术态度,厚植创新文化的土壤;④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⑤立足民生。

3.【解答】(1)B.村里人极力劝说田家外出打工,主要是对自然灾害频仍、辛苦劳作的乡村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田家人“特立独行”的不理解,也有嫉妒的心理作祟,但“嘲弄”属过度解读。

(2)①啃春是一种行为,就是在立春这一天全家人一起啃萝卜;②啃春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寄予着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期待;③象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④啃春是田家人一直的坚守,象征着田家人对于土地的执着。

(3)①村里人大张旗鼓“买”来想重温“啃春”记忆的萝卜,却被仍在墙角,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使情节生出波澜,更有戏剧性效果(可读性);②在村里人和田家人的鲜明对比中,更能突显出田家人执着坚守的人物性格,和即使不被理解依然真心待人的可贵品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③田家人再忙也要啃春,呼应标题,也更能突显文章的主题,对乡土的眷恋、对传统的坚守、乡邻间的真情;④以对比结尾,也更能引发读者的思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4.【解答】(1)C.译文:臣听说过古代圣贤的帝王常常用孝来劝诫人,没有听说不让服亲丧的。身为人臣,转移孝道而侍奉君王,没有听说剥夺他人孝行的。用礼义廉耻教育天下唯恐不够,竟然将其剥夺,使天下做人家儿子的,都忘了对父亲养育三年的爱心,纲常沦落了。

(2)A.“参加乡试的是童生”说法有误,参加乡试的是秀才。故选A。

(3)D.“艾穆认为杨应龙在四川势力强,不宜轻率出兵。”理解有误,由原文“蜀人多言应龙强,未易轻举”可知,认为“杨应龙在四川势力强,不宜轻率出兵”的是蜀地人。故选D。

(4)①“冲年”:年幼的近义词均可;“纲纪”: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法律和政策治理;“佐公”:辅助您;“平允”:公平适当、公平诚信、公平公正。“甘”:甘愿承担、愿意承担、甘心、心甘情愿等。译文:皇上年幼,小臣要替皇上用法律治理天下,辅助您公平适当地治法(治理),(即便)有罪我也甘心这样。

②门扉:门板、门扇;舁:抬;遣:被派遣,译为被动句才能得分;戍:戍守。译文:过了三天,用木板(把艾穆)抬出城门,艾穆立刻被派去戍守凉州。

译文:

      艾穆,字和父,平江人。因中乡举任命为阜城教谕,入为国子监助教。万历初年,皇上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艾穆晋为员外郎,审查陕西囚犯的罪状。当时张居正执法严厉,判决囚犯不到一定数额的人要治罪。艾穆与御史商量,只判决了两人。御史担心不称职,艾穆说:“我决不会用人命来博取官职。”回到朝廷,张居正盛气凌然质问他。艾穆说:“皇上年幼,小臣要替皇上用法律治理天下,辅助您公平适当地治法(治理),(即便)有罪我也甘心这样。”作揖退下。

     等到张居正父死不服丧,艾穆在家叹息,于是与主事沈思孝上疏劝谏说:“陛下之所以留下张居正,说是为国家的缘故,而国家所重视的莫过于纲常。首辅大臣是纲常的表率。纲常不顾,社稷怎能安宁?事情偶然为之,是特例。而万世不变的,是先王的制度。现在抛弃先王的制度,而效法近世的特例,像这样怎么能行呢?张居正现在因特例留下,碍着情面就任了。等到国家有大事庆贺、大祭祀,身为首辅,想避开则害了君臣大义,想出来则伤了父子之情。臣不知道陛下怎么安置张居正,张居正又把自己置于何地?臣听说过古代圣贤的帝王常常用孝来劝诫人,没有听说不让服亲丧的。身为人臣,转移孝道而侍奉君王,没有听说剥夺他人孝行的。用礼义廉耻教育天下唯恐不够,竟然将其剥夺,使天下做人家儿子的,都忘了对父亲养育三年的爱心,纲常沦落了。到那时即使想用法律整顿,怎么办得到呢?陛下果真眷念张居正,当用道德来爱护他,让他能奔丧守满孝期,使他保全大节,那么纲常就树立起来而朝廷风气也会端正,朝廷风气端正则百官、万民没有不归于端正的。”

      不久沈思孝请皇上让张居正奔丧,将父亲埋葬后再回到朝廷,而艾穆直接请求后上让他服三年之丧,所以,张居正尤其恼怒他。沈思孝杖六十下,艾穆杖八十下,另加手铐,置于诏狱中。过了三天,用木板将艾穆抬出城门,艾穆立即被派往戍守凉州。由于伤太重不醒人事。不久苏醒过来,于是派往戍守所。万历九年(1581),全面考核官吏,又将艾穆、沈思孝置于待考察的名册上。

      等到张居正死了,言官争相推荐他。艾穆起用为户部员外郎。万历十九年(1591)秋天,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川。已经上任,有人报告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叛乱,贵州巡抚叶梦熊请求征讨。四川人大多说杨应龙势力强,不可以轻而易举征讨,艾穆也不想用兵,与叶梦熊意见不同。朝廷命令两位抚臣一同考察,杨应龙不愿到贵州,于是将他逮捕到重庆,对质后按罪当斩,杨应龙贡上物品赎罪,艾穆让他回去了。后来杨应龙叛乱,议论的人追究艾穆的罪过,皇上夺去他的职务。

5.【解答】(1)B.分析有误诗歌第四句“广陌春期鄠杜花”是诗人对在秋天分别后的行程的设想,诗人想从大路出发,在春暖花开之时到达京都。

(2)诗人多次参加科举却无功而返,于是怀才不遇,客居他乡,无心回家;诗人想在春天到达京城,以求取功名,所以诗人跨越万里山河,远远的望见家乡,却不愿回家;表达了诗人万里奔走,功名不就誓不还乡的坚定决心。

6.【解答】故答案为:

(1)千树万树梨花开  瀚海阑干百丈冰 )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7.(1)C。

(2)B。

(3)D。

8.

①我们科幻社的同学们都十分喜爱您的作品。

②谢谢学长赠书,我们一定会认真阅读的。这次讲座我们确定的主题是“科幻的基础是科学”。您觉得怎么样?

9

邮票画面为双手托起的绿色家园,手臂下是绿地(大地),手臂代表树干、张开的五指代表树枝,“3.12”代表中国植树节的时间。树干枝头上方是生机盎然的绿叶,层层绿叶中点缀了象征城镇、乡村、山川河流、蓝天白云的符号化图形。寓意人人动手,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共同创造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