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北京各区一模文言文汇编

东城            今言当世之务者,必曰所先者,宽赋役也,劝农桑也,实仓廪也,备灾害也,修武备也,明教化也。此诚要务,然犹未知本也。臣以为所尤先者三焉,请为陛下陈之。一曰立志,二曰责任,三曰求贤。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有其本,不患其无用。

三者之中,复以立志为本,君志立而天下治矣。所谓立志者,至诚一心,以道自任,以圣人之训为可必信,先王之治为可必行,不狃滞于近规,不迁惑于众口,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此之谓也。夫以一夫之身,立志不笃,不能自修,况天下之大,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自昔人君,孰不欲天下之治?然而或欲为而不知所措,或始锐而不其终,或安于积久之弊而不能改为,或惑于众多之论而莫知适用。此皆上志不立故也。

臣观朝廷每有善政,鲜克坚守,或行之而天下不从,请举近年一二事以明之。朝廷以今之任人未尝选择,一用荐举之定式,患所举不得其人也,故诏以之,非不丁宁,然而当其任者如弗闻也。陛下以为自后所举果得其人乎?曾少异于旧乎?又以守令数易之害治也,诏廉察之官举其有善政者俾之再任,于今未闻有应诏者。岂天下守令无一人有善政邪?苟陛下之志先立,奋其英断以必行之,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莫敢违也,况郡县之吏乎?故臣愿陛下以立志为先,如臣前所陈,法先王之治,经典之训,笃信而力行之,救天下深沉固结弊,为生民长久治安之计,勿以变旧为难,勿以众口为惑,则三代之治可望于今日也。

若曰人君所为,不可以易,易而或失,其害则大,臣以为不然。稽古而行,非为易也,历观前史,自古以来,岂有法先王,稽训典,将大有为而致败乱者乎?惟动不师古,苟安袭弊,卒至危亡者则多矣。事据昭然,无可疑。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              (取材于程颐《为家君应诏上英宗皇帝书》)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劝农桑也           劝:鼓励         B.或始锐而不克其终   克:攻破

C.故诏以饬之         饬:告诫           D.稽经典之训         稽:考察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然犹未知本也      吾还也     B.不狃滞近规        师不必贤弟子

C.不能自修        欲速不达   D.救天下深沉固结        今者有小人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者本也,制于事者用也           这三项是治国根本,临事裁决只是具体的功用

B.非体乾刚健,其能治乎             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够治理好呢

C.虽强大诸侯,跋扈藩镇,亦将震慑   即使强大的诸侯、专横的地方军阀,也将(感到)震惊害怕

D.愿陛下不以臣之疏贱而易其言,则天下幸甚

愿陛下不因为我的粗疏卑贱而轻视我的话,如果这样那么天下幸运之至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必期致天下如三代之世,此之谓也              惟动不师古,苟安袭弊,卒至危亡者则多矣。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议论国事的人没有认识到“立志”“责任”和“求贤”的重要性。

B.君主的志向没有确立,是因为被方方面面的议论所迷惑。

  C.很多君主都想治理好天下,但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实现理想。

D.君主取法古代改革时弊是恰当的举措,不会导致社会混乱。

14.作者为什么希望君王要以立志为先?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具体说明。(5分)

 

 

9.(3分)B最终      10.(3分)D    11.(3分)B

12.(6分)参考答案:一定决心使天下达到像夏商周三代那样的社会,说的就是这个立志的含义。

只有举动不效法古人,苟且偷安而沿袭旧弊,最终导致危亡的就多了。

13. (3分)B

14. (5分)参考答案:一是实现治国理想的需要。君主确立了志向,天下就容易治理了。君主如果没有坚定志向就容易造成混乱。二是现实政治的需要。现今朝廷每当有好的政策措施,很少能够坚持,或者实行却没有人服从。

【参考译文】现今议论国事的人,必然说应当先做的是,放宽赋税和劳役,鼓励农业和蚕桑业,充实仓库,防备灾害,加强国防,推行教化。这些确实是重要的事,但还是没有懂得事情的根本。我认为尤其应当先做的有三条,请允许我为陛下陈述。第一叫做立志,第二叫做责成任用,第三叫做求贤。这三项是治国根本,临事裁决只是具体的功用。有根本,不怕没有功用。

三件事之中,又以立志为根本,君主的志向确立,天下就治理了。所谓立志,至诚一心,以道为己任,坚信圣人的教诲必定可以相信,先王的治国方法必定可以推行,不拘泥于近代的成规,不为众人的议论所动摇迷惑,一定决心使天下达到像夏商周三代那样的社会,说的就是这个立志的含义。就以一个人来说,立志不坚定,便不能自我约束,何况天下之大,不体会上天刚强的本性,又能治理好吗?自古的君主,谁不想天下治理(得好)?然而有的想做而不知怎么做,有的开始勇往直前却不能坚持到底,有的安于积累日久的弊病而不能改弦易辙,有的迷惑于众多的议论而不知什么适用。这些都是由于君主的志向没有确立的缘故。

我看朝廷每当有好的政策措施,很少能够坚持,或者实行而天下不服从。请允许我举近年的一两件事来说明。朝廷因为目前任用官员没有经过选择,全部按照推荐的固定模式,怕所推荐的不是合适的人选,因此用诏书告诫,不是不反复叮嘱,然而任职的人像没有听到一样。陛下以为今后所推荐的果真是合适的人吗?难道有丝毫不同于以前吗?又因为郡守县令经常更换有害于治理,命令查访的官员推荐那些有德政的人让他们再任,到现在没听说有响应诏令的。难道天下郡守县令没有一人有德政吗?如果陛下的志向先立,果断决策而坚决实行,即使强大的诸侯、专横的地方军阀,也将(感到)震惊害怕,没有谁敢于违抗,何况郡县的官吏呢?因此我愿陛下也以立志为先,像我前面所陈述的那样,效法先王的治理,考察经典的训示,深信不疑而全力推行,医治天下根深蒂固的弊病,为人民制定出长治久安的大计,不要以改变旧的东西为难事,不要因为各种议论而疑惑不定,那么三代的治理可望在今天实现。

如果说君主所做的,不可以改变,改变而万一失误,危害就大了,我认为不是这样。取法古代去做,不叫做改变。历观前代历史,自古以来,哪里有效法先王,考察经典,将大有作为而导致失败混乱的呢?只有举动不效法古人,苟且偷安而沿袭旧弊,最终导致危亡的就多了。事实根据明白清楚,无可怀疑。愿陛下不因为我的粗疏卑贱而轻视我的话,如果这样那么天下幸运之至。

 

丰台区                    送徐尚之序           张惠言

尚之以诗、古文名天下。乾隆戌戌、己亥间,余尚少,方学制艺文【1】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与尚之交最密。余以此识尚之,读其诗文。其后尚之游京师,校书四库馆,试官河南,超然往往与偕,而余不得相见。见超然,未尝不言尚之也。超然言尚之居京师时,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少司寇杜公以谳鞠【2】失实得谴,事不可测。当是时,尚之以诸生旅居,贫困,衣食弗能给。出左右营护,事卒得解释;入则供具衣物酒肉,起居纤悉无不周办。其尊甫愉然不知逮系之戚,并不知其子之贫也。“人之知尚之者,取其儒雅醇粹而已,而吾之重之以此。此其至诚,抑有才知焉。”超然言此时,眉目怒张,神色飞舞,闻者皆为慷慨。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尚之在河南,五知县事,皆有声,以忧去。嘉庆五年十月,起谒吏部,引见,仍试用河南。而超然适以应顺天试不得解,留京师。三人者遂复得偕晤。回顾始相识时, 年各少壮,今二十载矣,超然与余须始白,而尚之发溓,盖三人者皆将老矣。超然既困有司,不得志;尚之亦局促于一官,非其所乐。独两人诗、古文益奇,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余又以知两人者之所得有在,而非世之役役者也。

余少学诗,不成。年三十余,始为古文,愧未闻道,而尚之独见许,亟称之。于其别也,超然曰:“子不可无言。”余曰:“然。”乃谂之曰:古之以文传者,传其道也。夫道,以之修身,以之齐家、治国、平天下。故自汉贾、董,以逮唐宋文人,韩、李、欧、苏、曾、王之俦,虽有淳驳,就其所学,皆各有以施之天下。非是者,其文不至,则不足以传。今子为古之文,学古之道,立身事亲,既至矣。独位卑,任之者浅,道不得于下。古之人不能必其道之果行也,而无一日忘道之行。故十室之邑,未尝不以先王之道治之。方今天子申饬吏治,大吏方务求才,尚之之得为于时,必也往哉!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若曰古之道不可用于今,则非吾之所敢知也!

(选自《茗柯文补编》)

注:【1】制艺文,即八股文。【2】谳鞠,审讯。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余不得相见     迄:竟      B. 其尊甫被吏议逮诣刑曹   尊甫:谦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C.起居纤悉无不周办     纤悉:细致而详尽   D.知县事            摄:代理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余姊之婿董超然喜为诗就其所学               B. 见超然   而尚之发溓

C   出左右营护不足以传               D.  故自汉贾、董未尝不以先王道治之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取其儒雅醇粹而已            剔除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

B.闻者皆为慷慨                听的人都为此情绪激动

C.而尚之独见许                可是唯独尚之称赞我

D.以子之事亲者当官,何事不济  用您侍奉父母的诚心做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

12.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余以是贤尚之,又多两人之交能以道义相取也。

 

 盖其性情气概,有非劳苦忧患所能损者。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这篇赠序中,作者回顾了与徐尚之的交往过程,也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徐尚之曲折的人生经历。

B.徐尚之以诗和古文闻名天下,却并未因之仕途显达,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古代读书人追求仕进之艰。

C.徐尚之为官河南颇有声望,后以忧去职,守孝结束后先为官吏部,再到河南为官,作者写此文祝贺。

D.这篇序言夹叙夹议,作者既叙述、评价了徐尚之的为人和作文,也借此文表达了自己的为文之道。

14.董超然在文中起哪些作用?结合全文予以概括。(5分)

 

9. B(敬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3分)

10. D 结构助词,的(A连词,表并列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B连词,表转折;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连词,表并列关系,“则……则……”并用,加强对比;连词,表结果)(3分)

11. A(选择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3分)

12. ①我因此认为尚之贤能,又称赞两个人交往能根据道义相互选择。(共3分。“贤”“多”各1分;句意正确,1分。)

②大概是因为他们的性情和气概,有不是劳苦忧患能够减损的吧。(共3分。“盖”损”各1分;句意正确,1分。)

13. C(“为官吏部”错。)(3分)

14. ①是作者与徐尚之认识的媒介。

②借董超然之口叙述徐尚之的曲折经历。

③是文章的线索。

④与徐尚之志同道合,从侧面衬托徐尚之。

(5分。每个要点1分。答出3点得4分,答出4点得5分。)

【参考译文】

尚之凭借诗和古文闻名于天下。乾隆戊戌、己亥年间,我还小,正学习八股文,我姐姐的丈夫董超然喜欢写诗,他跟尚之交往最密切。我因此认识尚之,并阅读尚志的诗文。此后尚之在京师游学,在四库馆校勘书籍,试用于河南,超然常常跟他在一起,可是我始终不能见到尚之。但是,我见到超然,未尝不说到尚之。超然说:“尚之在京师生活时,他的父亲被官吏拟定罪名送到官署,少司寇杜先生因为审讯与事实不符获贬谪,事情不能预料。在这个时候,尚之以诸生的身份客居他乡,生活贫困,衣服食物不能自给。他的父亲出门时他就在身边保护,直至事情最终得以解除;回家时提供完备的衣物酒肉,日常生活细致而详尽没有不办理周到的。他的父亲快乐地仿佛并不知道被捉拿的忧愁,也并不知道他的儿子贫困的事情。”了解尚之的人,选择了他风度温文尔雅、学问精纯不杂的优点罢了。可是,我却凭这一点尊重他。这是他及其真挚诚恳,也是有才能有智慧。”超然说到这里的时候,怒张双目,神色飞舞,听得人都为此情绪激动。我因此认为尚之贤能,又称赞两个人交往能根据道义相互选择。

尚之在河南,五次代理知县之职,都有声望,因为父亲(或者母亲)去世而离职。嘉庆五年十月,动身前往吏部,被引进后还是认用于河南。超然恰好因为接受顺天府考试不能分身,就留在京师。我们三个人就又能够同时见面。回顾当初认识的时候,各自是年轻力壮的人,到今天已二十年了,超然和我胡须开始白了,尚之也头发花白了,大概我们三个人都将要老去了。超然被官吏阻遏,不得志;尚之也被一官职限制,不是他所喜欢的。只是他们两个人的诗和古文更加新奇,大概是因为他们的性情和气概,有不是劳苦忧患能够减损的吧。我又因此了解到他们二人所满足的事情,并不是世人所奔走钻营的事情。

我小时候学习诗歌,没有成就。三十多岁,才写古文,惭愧没能领会其中的道理,可是唯独尚之称赞我,屡次称赞。在他告别的时候,超然说:“你不能不说点什么。”我说:“是的。”就告诉他说:凭文章流传的古人,流传的是他们的思想。道,凭他修身,凭他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从汉代的贾谊和董仲舒,直到唐宋文人,韩愈、李翱、欧阳修、苏轼、曾巩和王安石这些人,虽然有精纯和驳杂的区别,可是就他们的学问,都各自有用来在天下推行的办法。如果不是这样,他们的文章没有达到极点,就不足以流传下来。现在您写古文,学古代的道,为人、事奉父母,已经达到极致了。唯独官位低下,能胜任他的空间狭小,道不能施于天下。古人不能使他们的道术一定得以推行,都各自有用来在天下推行的办法。因此,只有十户人家的城邑,未尝不用先王的道术治理。现在,皇帝正整肃吏治,大的官吏正专心寻找人才,尚之在这个时候能够有所作为,前往任职是一定的!用您事奉父母的诚心做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成?如果说古道不能用在现今,那么不是我所知道的啊!

 

 

 

 

 

 

 

 

 

 

 

 

 

西城                       答尹似村书                     (清)袁枚

书来,怪仆悖宋儒解《论语》,仆颇不谓然。

  孔子之道大而博,当时不违如愚者,颜氏子而已。有若、宰我,智足以知圣人,终有得失。趋庭如子思,私淑如孟轲,博雅如马、郑,俱有得失。岂有千载后奉一宋儒,而遽谓孔子之道尽是哉?《易》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苟其得,虽童子,歌之而心通;苟其失,虽颜回,瞻之而在后。宋儒虽贤,终在颜、曾之下;仆虽不肖,或较童子有余,安见宋儒尽是,而仆尽非也?

《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书》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使宋儒而果贤也,有不审问者乎?有肯自用者乎?若一闻异己者而即怒,乌乎贤?必欲抹杀一切,而惟宋儒是归,是亦如市侩之把持者而已矣。古之人有往往始愿不及此,而后人报之已过者。关忠武忠于汉室,此其志也,岂料后之隆以帝称哉?宋儒阐宣周、孔,此其志也,岂料后之垂为法令哉?且安知其著书时,不望后世贤人君子为之补过拾遗,去其非,存其是,以求合圣人之道乎?

自时文兴,制科立,《大全》颁,遵之者贵,悖之者贱,然后束缚天下之耳目聪明,使如僧诵经、伶度曲而后止。此非宋儒过,尊宋儒者之过也。今天下有二病焉,庸庸者习常隶旧,犹且不暇,何能别有发明?其长才秀民,又多苟且涉猎,而不肯冒不韪以深造。凡此者,皆非尊宋儒也,尊法令也。法令与宋儒,则亦有分矣。

仆幼时墨守宋学,闻讲义略有异,辄掩耳而走。及长,读书渐多,入理渐深,方悔为古人所囿。足下亦宜早自省,毋抱宋儒作狭见之迂士,并毋若仆闻道太晚,致索解人不得。(取材于《小仓山房诗文集》,有删改)

【注释】《论语·子罕》中“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形容孔子学问高深。《大全》即《性理大全》,内容为宋代理学著作与理学家言论。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遽谓孔子之道尽是哉       遽:断然   B.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裕:渊博

C.岂料后之隆以帝称哉        隆:盛大   D.则亦有分矣            分:区分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之道大而博/ 若一闻异己者而即怒     B.仁者见之谓之仁/凡此者,皆非尊宋儒也

C.以求合圣人之道乎/尊宋儒者之过也         D.岂料后之垂为法令哉/方悔为古人所囿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儒虽贤,终在颜、曾之下        宋儒虽贤明,终究比不上颜回、曾参

B.是亦如市侩之把持者而已矣        这也就像把持市场的市侩之徒罢了

C.遵之者贵,悖之者贱             遵循宋儒学说的就能成为显贵,违背它的就只能处于卑贱的地位

D.致索解人不得                    导致无法探索了解这样的人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使宋儒而果贤也,有不审问者乎?          其长才秀民,又多苟且涉猎,而不肯冒不韪以深造。

 

13.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引用孟子的话意在表明“道”并不是难以理解的。

B.文章第三段以关武帝之事说明后人不必将宋儒之说视为法令。

C.作者认为宋儒解释《论语》错误很多,自己的解释都是对的。

D.作者恳劝尹似村早些觉悟,不要作那种见识狭窄的迂腐之士。

14. 尹似村写信来责怪作者违背宋儒的认识解释《论语》,而作者却“颇不谓然”。请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作者“不谓然”的理由。(5分)

 

 

 9.(3分)C   10.(3分)C   11.(3分)D

12.(6分)【答案示例】假如宋儒果真贤明,有不详细追问的人吗?

那些才能优秀之人,又多浮泛粗浅地读书,不愿意冒着犯错误被指责的风险去深入研究。

13.(3分)C

14.(5分)【答案示例】《论语》博大精深,不能断然认定宋儒之学就都是对的;自己虽然不才,但也可能有所得;宋儒们应该也希望后来者对其学说补过拾遗;人们尊崇宋儒学说是因为现实中求功名的束缚;

读书人不愿或不能深入探求学问,难有真知灼见;作者自己的求学经历使作者更坚定地认为不能墨守宋儒之学。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您写信来,责怪我违背宋儒的认识解释《论语》,我实在不这么认为。

孔子所讲说的道理博大精深,当时像愚笨之人一样对它不加违背的,就只有颜回了。有若、宰我他们的智慧足以了解圣人,最终有得有失。子思直接受到孔子的教导,孟子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后来的马融、郑玄(汉代为《论语》做过注的学者)称得上博雅,都有得有失。哪有数千年后只尊奉宋儒一派,而断然说孔子的道理在他们那儿就都对了呢?《易经》说:“仁者见到它称之为仁,智者见到它称之为智。”孟子说:“道理像大路一样,哪里会难以理解!”如果有所得,即使是沧浪的童子,也能吟唱而心与之相通;如果无所得,即使是颜回这样的亚圣,也会觉得高深难解。宋儒虽然贤明,终究不能超过颜回、曾参;我虽然不才,或许比沧浪的童子要聪明一些。怎么知道宋儒都是对的,我都是错的呢?

《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追问求教)”《尚书》说:“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指勤于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就办不成大事)”假如宋儒果真贤明,会是不审问之人吗?会是只管自己的狭小之人吗?如果一听到不同的意见就立刻发怒,哪里称得上贤明呢?如果一定要抹杀一切(解释《论语》的学说),只是以宋儒为依归,这也就和市侩等卑贱之人想要把持市场一样了。古代人常常有开始并没有料到(惟宋儒是归这种情形),后人反应太过了的情形。关羽效忠于汉室,这是他的志向,哪里料到后人尊崇他为帝呢?宋儒阐发宣扬周公、孔子的道理,这是他们的志向,哪里料到后人尊崇其学说为法令呢?况且怎么知道他们著书时不希望后世的贤人君子为他们补过拾遗,去除不对的,保存正确的,借此来合乎圣人的道理呢?

自从(科举的)时文兴盛,以宋儒之说应对科举的制度确立、《性理大全》颁布以来,遵循宋儒学说的就能获得贵势,违背它的就只能处于卑贱的地位,这样之后就束缚住了天下之人的聪耳明目,要使他们像僧人照着经文诵经、伶人照着乐谱歌唱一样才罢手。这不是宋儒的过错,是尊奉宋儒之人的过错。现在天下有两个弊病,平庸之人多习惯附属与平常的旧习,就是这样都忙不过来,哪里能够另外有新的发现?那些才能优秀之人,又多浮泛粗浅地读书,不愿意冒着错误被指责的风险去深入研究。这两种情形,都不是在尊奉宋儒,而是在尊奉朝廷的法律命令。法律命令与宋儒,也是有区分的。

我自幼墨守宋学,听到讲义中有不同的观点,总是掩耳而走。长大后,读书渐多,对道理的理解逐渐加深,才后悔被古人所束缚。您也应早早醒悟,不要固执宋儒的学说,成为(孤陋寡闻的)迂腐之人,并且不要像我这样因为闻道太晚,以致于找不到了解这个道理的人

 

送吴纯甫先生会试序

予为童子时,则知有吴纯甫先生。长而登先生之门,悦而忘其归也。盖世之所谓慷慨魁磊之士,吾必曰先生焉。先生精于学,邃于文,熟于事。少时,为县大夫郡邑长者所推重。当道者往往叹息,期以大用,指日以望。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

先生自负瑰玮,不见施设,独喜为人言之。人无贤愚,见者倾倒。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进之。士之有志者,亦皆归先生。每从嘉林修竹间,纡衿方履,笑咏相随,殆无虚日。时有质辨,剖析毫发,议论蜂起,群疑豁如,云披雨霁,天清日明。其于天下之利害,生民之得失,常有隐忧于其间。天子中兴,慨然有志于三代之治。诏书数下,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悉先生之所尝言者。故与先生游者,皆去为显官。先生独为诸生,揖让进退自若也。

嘉靖辛卯,先生始发解,于是将上礼部。皆喜先生之遇,而又惜其晚也。然君子之论不施于早晚之间,而施于遇不遇之际。不以徒遇之为喜,而以得所遇之为乐。

予惟国家以科目收天下之士,名臣将相,接踵而兴。豪杰之士,莫不自见于其间。而比年以来,士风渐以不振。其始羸然一书生耳,才释褐而百物之资可立具,此何从而得之哉?亦独不念朝廷取之者何如,用之者何如,爵禄宠锡之者何如也! 世之所倚重者尽赖此辈,而如是弥望,君子盖以为世道无穷之虑焉。

初,先生与余论天下事,予未尝不竦然,又默然有感也。以为在位者皆以此为心,则天下可以无事,然而先生不通也。今先生遇矣,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则犹饥渴而饮食之也。夫趋俗之士师师,持正之士谔谔。夫谔谔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为而此为之倡者一人随者十人则固当有声气之同者。若是而相与持天下之势,君子又以为世道无穷之幸焉。故予谓先生不谓之晚,而如先生乃可谓之真遇也。若彼碌碌者徒,虽襁褓而朱紫,日唯诺于殿廷,吾不谓之遇也。因书以为别。(取材于归有光的同名文章)

【注释】本文写于吴纯甫44岁即将赴京参加会试之时。文中的“发解”指考中乡试第一名,“将上礼部”指即将赴京会试。施设:施展才能的机会。褐:粗布衣衫。锡:同“赐”。师师:庄严恭敬的样子。下文的“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朱紫:古代高级官员的服色,借代高官显爵。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邃于文                 邃:精深        B.自少年学子稍知向方者   向方:遵循正道C.群疑豁如               豁如:晓悟,明白  D.而比年以来           比:等到1O.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悦而忘其归也     而又惜其晚也    B. 当道者往往叹息   故与先生游者C. 士之有志者       用之者何如    D. 士风渐以不振     因书以为别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而摧抑顿挫者几三十年            之后遭遇失意与得意的情况将近三十年B.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废典者不一事      用来修正阐明千百年来废置的礼法制度的不止一例  C.然君子之论不施于早晚之间          然而评判君子不以考中科举的早晚为标准D.以其向所言者而从事焉              按照他先前所说的那样去做1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则固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纯甫年少时就深受当地府县中有地位、有威望之人的推崇。

B.作者认为君子不应只以考中科举为喜,更当以报效国家为乐。

C.文章批评有些读书人在做官之后仍然不明白朝廷的用人标准。

D 吴纯甫关于天下事的见解,常常令作者震惊,并且深有感触。

14.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根据第二段,请用三个熟语(包括成语),从不同角度概括吴纯甫的形象特点。

 

作者认为,吴纯甫在44岁时参加会试不算晚,是“真遇”。请根据最后一段,回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9. (3分) D       10.(3分)B       11.(3分)A   

12.(3分)

夫谔谔//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为//而此为之/倡者一人/随者十人/则固当有声气之同者

【评分标准】“/”为必断,“//”为可断可不断。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四处得2分,全部断对得3分。

13.(3分)C   

14.(8分)(3分)答案示例:博学多才/奖掖后进/忧国忧民/高瞻远瞩/泰然自若/风神潇洒……

(5分)参考答案:先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1分);践行以前的想法,会对国家大有裨益(2分);先生能以一人之力引领更多同道之人扭转士风颓靡的局面,共同保持天下的好形势(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在小时候,就听说过吴纯甫先生。长大后登门拜访,高兴得忘了回家。当世人谈论胸怀大志、刚正不阿、高特超群的人时,我一定说是吴纯甫先生。先生学业精通,文章精深,事理精熟。年少时,被县令及州县中的长者推崇。掌权的人往往感叹,对他寄予宏图大展的期望,认为他很快就可以施展抱负。(没想到)其后先生近三十年都未能得志。

先生自认为才能卓异,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特别喜欢说别人的好话。无论贤人还是愚人,见到先生都十分敬慕。那些稍稍懂得遵循正道的少年学子,他一定会引荐推举。有志的士人,也都归附先生。人们常常跟从他在嘉林修竹之间,衣衿围绕,鞋履相,谈笑吟咏,几乎没有一天空着。有时士人对学问质疑、辩论,先生解析得细致深入,议论纷然并起时,(经过先生分析)众人便豁然开朗,就像云散雨停,天清日明。他对于天下的益处与害处,百姓的所得与所失,常常有深切的忧虑。当今天子振作,国家转衰为盛,有效法夏商周三代治世的志向。屡次颁布诏书,其中用来修正阐明千百年来废置的法令制度的不止一例。这些都是先生曾经说过的。过去与先生交游的人,都离开成为显赫的官员。唯独先生还是秀才,但他在与人交往中泰然自若。

嘉靖辛卯年,先生才在乡试中考中举人第一名,此时将赴京参加礼部会试。大家都为先生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而高兴,却又为他机会到来得如此之晚而惋惜。但是评论君子的标准,不是看他中举人、进士的早晚,而是看他是不是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君子)不只以科场得意,考中举人、进士为喜,更当以施展才华以有利于国家为乐。

我思考国家用科举考试来招收天下的读书人,名臣将相,连续不断地涌现。豪杰之士,没有不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可是近年来,士大夫的风气渐渐衰颓。他们开始只是一个贫弱的穷书生,刚刚脱去平民的衣服,一切应用物资就可立刻拥有,这些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唯独不去思考朝廷为什么录取他们,为什么任用他们做官,为什么赏赐给他们官爵俸禄!世上依靠、器重的都是这类人,这类人触目皆是,君子因此为世道感到无尽的忧虑。

当初,先生和我议论天下事,我总是对先生充满恭敬,又对所论之事深有感触。我认为当权者如果都能像先生那样以天下为本心,国家就可以太平无事了,然而先生没有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如今先生有机会了,能够按照以前所说的那样去做,(带来的效果)就好像饥渴的人有了饮食一样。迎合世俗的人恭敬顺从(不敢直言),持守公正的人直言争辩。直言争辩,(对于个人来说)不是好事。但是天下的事,那个人不做这个人做,一个人倡导,十个人跟从,那么本来就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随)。如此共同保持天下的好形势,君子又认为这是世道莫大的幸运。所以我说先生(如今中举赴京会试)不能算晚,像先生这样可以说是真的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那些庸碌无为的人,即使很早就得到了高官显爵,但每天在朝廷中一味地顺从,不敢争辩,我不认为他是真遇。于是写下这篇序文作为与纯甫的赠别。

 

 

 

 

 

 

 

 

 

 

朝阳区3月模拟

达士者,达乎死生之分。达死生之分,则利害存亡弗能惑矣。故晏子崔杼盟而不变其义。延陵季子,吴人愿以为王而不肯。孙叔敖三为令尹而不喜,三去令尹而不忧。皆有所达也。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袪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

禹南省,方济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仰视天而叹曰:“吾受命于天,竭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忧于龙焉?”龙附耳低尾而逝。则禹达乎死生之分也。

天固有衰歉废伏,有盛盈坌息;人亦有困屈匮,有充实达遂,此皆天之容物理也。古圣人不以感私伤神,俞而以待耳。

晏子与崔杼盟。其辞曰:“不崔氏而与公孙氏者,受其不祥!”晏子附而饮血,仰而呼天曰:“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受此不祥!”崔杼不说,直兵胸,句兵钩颈,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则今是已!”晏子曰:“崔子!子独不为夫诗乎!《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婴且可以回而求福乎?子惟之矣。”崔杼曰:“此贤者,不可杀也。”罢兵而去。晏子之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晏子可谓知命矣。命也者,不知所以而然者也,人事智巧以举措者不得与焉。故国士以义为之决而安处之。

白圭问于邹公子夏后启曰:“践绳之节【1】,匹士之志,三晋之事,此天下之豪英。以处于晋,而闻晋事。未尝闻践绳之节、匹士之志,愿得而闻之。”夏后启曰:“以为可为,故为之;为之,天下弗能禁矣。以为不可为,故释之;释之,天下弗能使矣。”白圭曰:“利弗能使乎?威弗能禁乎?”夏后启曰:“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死不足以禁之,则害曷足以禁之矣?”

故贤主使不肖以赏罚,使贤以义。使其下也必义,赏罚,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取材于《吕氏春秋▪知分》)

注:【1】践绳之节:正直之士的节操。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亦有困屈匮            穷:困厄        B.直兵胸                  造:制造

C.而闻晋事                迭:多次        D.赏罚                    审:慎重地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达死生之分          其孰能讥之       B. 故晏子崔杼盟而不变其义   崔氏而与公孙氏者

C. 俞而以待耳       不知所以而然者也    D.不与公孙氏而与崔氏    古之学必有师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所达则物弗能惑       到达某地,事物就不能看清楚了

B.则今是已               那么现在就是你生命终结的时刻了   

C.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

D.然后贤不肖尽为用矣      这样之后,贤德之人和不肖之人就都能为自己所使用了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叔敖通晓义理,为官和离任都不会受到情绪的干扰。

B.禹通晓生死之义,但是面对黄龙,依然十分害怕死亡。

C.白圭认为“正直之士的节操”是天下最杰出的事情之一。

D.文章结尾指出贤主应用赏罚的方式役使“不肖”之人。

1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②生不足以使之,则利曷足以使之矣?

 

14.请从“次非”“晏子”中任选一人,概述其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做法,并谈谈你对这种做法的认识。(6分)

 

 

9.(3分) B(造:到,达到)

10.(3分)D  ……的人(A介词,相当于“于”;语气词,表疑问    B连词,和;动词,亲附   C助词,……的样子;代词,这样)

11.(3分)A(通晓义理,那么外物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12.(3分)B(“依然十分害怕死亡”理解有误)

13.(6分) ①丢掉宝剑能保全自己,我哪里会舍不得宝剑呢!

 ②就连生存都不能够用来驱使他,那么利益又怎么足够用来驱使他呢?

14.(6分)评分标准:概括做法3分,结合文本谈认识3分。(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次非面对两蛟夹绕船只,必死无疑的状况,临危不惧,刺杀蛟龙,保全了性命。我认为,这种勇于面对强敌的做法值得学习。面对外界的凶险,与其害怕、逃避,不如放手一搏,这样才能战胜强敌,闯过险境,得以生存。

示例二:晏子面对武力逼迫、富贵诱惑,宁死不屈,不改变自己的言论,陈述自己不会用邪曲、迂回之法来保全性命。我认为这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它告诉我们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不能随意改变自己的志向,要做到“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通达事理的人,通晓死生之义。通晓死生之义,那么利害存亡就不能使之迷惑了。所以,晏子与崔杼盟誓时,而不改变自己遵守的道义。延陵季子,吴国人愿意让他当王而他却不肯当。孙叔敖几次当令尹并不显得高兴,几次不当令尹也并不显得忧愁。这是因为他们都通晓(义理)啊。通晓(义理),那么外物就不能使之迷惑了。

楚国有一个叫次非的人,在干遂那得到了一把宝剑。他回来的时候坐船渡长江,到了江心,有两条蛟龙从两边缠绕住他乘坐的船。次非对船工说:“你是否见到过两条蛟龙缠绕住船,龙和船上的人都能活命的?”船工说:“没有见过。”次非捋起袖子,伸出胳膊,撩起衣服,拔出宝剑,说:“我至多不过成为江中的腐肉朽骨罢了,如果丢掉宝剑能保全自己,我哪里会舍不得宝剑呢!”于是跳到江里去刺杀蛟龙,杀死蛟龙后又上了船,船里的人全都得以活命。孔子听到这事以后说:“好啊!不因为将成为腐肉朽骨而丢掉宝剑的,大概说的就是次非吧!”

禹到南方巡视,在渡江的时候,一条黄龙把他所乘的船驮了起来。船上的人都大惊失色。禹仰脸朝天感慨地说:“我从上天接受使命,尽力养育人民。生,是事物固有的特点;死,是命中注定。我对龙有什么害怕的呢?”龙伏下耳朵垂下尾巴游开了。这样看来,禹是通晓死生之义的。

天本来就有衰微、亏缺、毁弃、隐伏,有兴盛、盈余、聚积,生息;人也有困顿、窘迫、贫穷、匮乏,有充足、富饶、显贵、成功。这些都是天包容万物的原则。古代的圣人不因自己的私念伤害神性,只是安然地对待罢了。

晏子与崔杼盟誓。崔杼的誓词说:“不亲附崔氏而亲附齐国公室的人,必遭祸殃!”晏子低下头含了口血,仰起头向上天呼告说:“不亲附齐国公室而亲附崔氏的人,必遭祸殃!”崔杼很不高兴,用矛顶着他的胸,用戟勾住他的颈,对晏子说:“如果你改变你说的话,那么我可以与你共同享有齐国;如果你不改变你所说的话,那么现在就是你生命终结的时刻了!”晏子说:”崔子,你难道没有学过《诗》吗?《诗》中说:‘和悦近人的君子,不以邪曲求福。’我难道能够以邪曲来求福吗?你考虑考虑这些话吧!”崔杼说:“这是一个贤德的人,不可以杀死他。”于是崔杼撤去兵器离开了。晏子的车夫要赶马快跑,晏子按着车夫的手说:“安稳点,不要失去常态!快了不一定就能活,慢了不一定就会死。”晏子可以说是懂得天命了。天命啊,是不知为什么会这样但最终却这样了。靠耍聪明来做事的人,是不能领会这些的。因此国家杰出的人,按照义的原则决断,安然地对待它。

白圭向邹公子夏后启问道:“正直之士的节操,平民百姓的志向,三家分晋的事情,这些都是天下最杰出的。因为我住在晋国,所以屡次听到晋国的事情,不曾听到过正直之士的节操、平民百姓的志向,希望能听您说一说。”夏后启说:“认为可以做,所以就去做,做了,天下谁都不能禁止他。认为不可以做,所以就不去做,不去做,天下谁都不能够驱使他。”白圭说:“利益也不能驱使他吗?威严也不能禁止他吗?”夏后启说:“就连生存都不能够用来驱使他,那么利益又怎么足够用来驱使他呢?连死亡都不足够用来禁止他,那么祸害又怎么足够用来禁止他呢?”

因此,圣明的君主用赏罚役使不肖之人,用道义运用贤德之人。贤明的君主自己的臣属一定要根据道义,慎重地施行赏罚,这样之后,贤德之人和不肖之人就都能为自己所使用了。

房山区3月模拟                三槐堂铭     苏  轼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而其可必也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馀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其家,吾以是铭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其可必也矣      审:明白             B.手植三槐于庭    尝:尝试

C.今夫物于人        寓:寄放             D.其家            世:继承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松柏生山林      汉、周之际                B.贯四时、阅千岁不改者   见其子懿敏公

C.吾以所见所闻考  王城                      D.已而子魏国文正公       子孙之多贤也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者以怠,恶者以肆      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

B.厚施而不食其报          为国家做了很多好事却没有得到福报

C.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王氏的福份大概还没有兴起

D.郁郁三槐,惟德之符      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晋公一家的才德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槐堂”因兵部侍郎晋国王公在庭院里手植三棵槐树而得名。

B.晋国王公的儿子魏国文正公官至宰相,享有福禄荣耀十八年。

C.晋国王公仁爱厚施,其子孙多贤,证明了“仁者必有后”的观点。

D.魏公的儿子懿敏公崇尚道德又善诗文,传承了其家良好的家风

14.苏轼认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意思是关于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上述选文或阅读积累简述理由。(5分)

 

9.B(3分)  尝:曾经。

10.C(3分)  A项,介词,在。B项,转折连词,但、但是。C项,代词,它;助词,的。D项,代词,他的。

11.C(3分)  应为“王氏的福份大概还远远没有完结”。

12.参考答案:①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显示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上天是渺茫难以捉摸的。②天下的人都期盼(朝廷)任命(他)为宰相,但他最终因为性格正直而不被当时朝廷所容纳。

评分建议:6分。每句译出句子的整体大意,得1分;第①句的“论”、“定”、“求”、“以……为……”等词或句式,第②句的“望”、“以(之)为”、“卒”、 “……于……”(被动句)等省略现象或词或句式,每译准一个得0.5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13.D(3分)  应是“懿敏公的儿子巩”,而不是“魏公的儿子懿敏公”。

14.答案示例及赋分建议:我赞同苏轼的观点(1分,得此1分须有后面简述的内容支撑,只答“赞同”或“不赞同”不能得此1分)。文中,晋国公功勋卓著,文武忠孝,最终却因性格正直而不被当时朝廷所容,(2分)但他的子孙后世却能够居高位、享福禄、正品行、传家风,福份如三棵槐树一样郁郁葱葱。可见,苏轼的观点是正确的。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上天的赏善惩恶是必然的吗?但贤德的人不一定显贵,仁爱的人也不一定长寿。上天的赏善惩恶不是必然的吗?但行善仁爱之人一定有出众的后代。这两种说法该怎样折中裁断呢?我听申包胥曾经这样讲过:“人坚持自己的意志就可以战胜天,天遵循自己的意志也能胜过人为的努力。”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显示出来就去责求它,因此认为上天是渺茫难以捉摸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的长寿,孔子、颜回的困厄,这都是上天的意志还没有最终显示出来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之中,它起初被围困在蓬蒿之下,遭到牛羊的践踏;但它最终的结果,是四季常青,历经千年仍青翠挺拔,这就是上天意志的最终显示。关于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我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来检验它(上述说法),上天的意志一定会展现的,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时,必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为国家做了很多好事却没有得到福报,但这以后,他的子孙后代能够与遵循先王法度的太平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禄。已故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公(王佑),在后汉、后周之际就已经显扬,并先后辅佐了太祖、太宗两代皇帝,文武才能兼备、忠孝品德高尚,天下的人都期盼(朝廷)任命(他)为宰相,但他最终因为性格正直而不被当时朝廷所容纳。(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世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的。”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王旦)果然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做了宰相,那时正当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无事的时候,(魏国公)享受福禄荣华十八年。现在如果把东西寄放在别人处,第二天去取,有取得到的也有取不到的;但晋国公自身修养德行,希望得到上天的福报,在几十年之后收取到了必然的回报,就如同手持契约的左半,一手交契一手拿回所得一样。我因此知道上天是必然要表达它的意志的。

我没能赶得上见到魏国公,但见到过他的儿子懿敏公。他以直言敢谏侍奉仁宗皇帝,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即使是)这种爵位也不足以和他的才德相称。是上天要使王氏重新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的贤能的人呢?世上有的人把晋国公与李栖筠(唐代贤相)相比,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正直气节,确实不相上下。而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也差不多,但李氏忠诚、宽恕、仁厚、朴实的品德则不如魏公父子。从这点来看,王氏的福份大概还远远没有完结!

懿敏公的儿子王巩与我曾有过交往,他注重品行修养而又善于写文章,这样来继承他家世代的优良家风,我因此作(这篇)铭(把它)记了下来。铭文为:

“美好而崇高呀!魏国公的德业,与三棵槐树一起萌生、成长。辛劳的培植,一定要经过一代才能长成。当了真宗的宰相,国家四境安康。回来看他的家,槐荫遮满庭院。我们这些没有才德的普通人,早晨不顾虑晚上,乘有利时机追求名利,哪里顾得上自己的道德修养?也许有侥幸的时候,有可能会不耕种就有收获。如果没有贤德的君子,怎么能治理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晋公一家的才德。啊,多么美好崇高!”

石景山区              义騟【1】            【宋】岳珂

义騟者,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开禧间,成以卒从戎四方山,屡战有功,稍迁将候骑。成徇地至花靥,见病騟焉,疥而瘠,骨如堵墙,步且僵,莫适为主,絷而得之。会罢兵归,饲以丰秣,几半年,肤革仅完,毛耏【2】复生。日置之槽枥,整整然与群马不相顾,时一出系庑下,顾景嘶鸣,若自庆其有所遇,成亦未始异之。一日,有告马病,从成请騟往。始命鞍,踶鸣人立不可制,易十数健卒,莫能孰何。乃以归之成,成曰:“安有是!”呼常驭羸卒持鞚来,则帖耳训服如平时,骋控缓亟无少忤者。自是惟成乘则受之,他人则弗受,军中咸指为驽悍。

嘉定庚午,峒寇李元砺盗弄潢池,统府调兵三千人以往,成与行。崎岖山泽,夷若方轨。至月余,寇来犯,成出搏斗四五合,危败之矣,或以钩出其腋及鞬而坠死焉。官军亟鸣钲,騟屹立不去,踯躅徘徊,悲鸣尸侧。贼将顾曰:“良马也。”取之。元砺有弟,适见之,色动曰:“我欲之。”遂试之,蹴踘进退,折旋良惬,即不胜喜,贮以上厩,煮豆粟,用金玉为铠,群渠皆酾酒来贺。卒有为贼掠取者,知之,曰:“騟他日未当若是,彼畜也而亦畏贼耶!”窃怪之。

后旬余,复犯永新栅,官军闻有寇至,披鹿角出迎击。鼓声始殷,果乘騟以来,騟识我军旗帜,亟驰。贼觉有异,大呼勒挽不止,则怒以铁槊击之,胯尽伤。騟不复顾,冒阵以入,军士识之者曰:“此王校之騟也,是异服者必其酋。”相与逐之,执以下,讯而得其实,则缚以徇于军,曰:“得元砺之弟矣。”噪而进,贼军大骇,军士勇跃争奋,遂败之。朝廷方患其跳梁,闻而嘉之,第赏有差。众耻其功之出于马也,没騟之事,騟之义遂不闻于时。居二日,騟归病伤,不秣而死。

孔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今视騟之事,信然!夫不苟受以为正,报施以为仁,巽以用其权,而决以致其功,又卒不失其义以死,非德其孰能称之也。彼仰秣而恋豆,历跨下而不知耻,因人而成事者,虽有奔尘绝景之技,才不胜德,媲之驽骀【3】,何足算乎!(取材于《桯史》)

注释:【1】騟(yú):紫色马。【2】耏(ér):动物体毛。【3】骀(tái):劣马。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肤革      仅:将近     B.顾嘶鸣      景:景色

 C.则缚以于军   徇:巡行示众   D.以用其权     巽:同“逊”,卑顺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九江戍校王成之铠骑也   彼畜而亦畏贼耶        B.疥瘠         历跨下不知耻

C.用金玉铠        夫不苟受以         D.讯而得实        非德孰能称之也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骋控缓亟无少忤者      (马)进退快慢(都听从驾驭)没有一点违背

B.夷若方轨             平稳得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样

C.卒有为贼掠取者       终于有被贼寇掠走的人

D.朝廷方患其跳梁       朝廷正为贼寇猖狂肆虐而担忧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众耻其功之出于马也,没騟之事,騟之义遂不闻于时。

 

今视騟之事,信然! 

 

13. 针对义騟的事迹,作者借孔子的话感叹“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请根据文章内容,      用自己的话简述义騟之“德”的内涵和相关表现。(4分)

 

 

14. 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关于“德”与“才”怎样的观点?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  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6分)

 

 

9.B     10.C     11.C

12.【参考答案】军中众人以战功来自一匹马为耻,隐瞒了义騟的事迹,于是义騟的高义在当时没有传扬出去。现在结合义騟的事迹(来看),确实如此啊!

【评分标准】句4分,重点关注“耻”“没”“闻”的解释;句2分,重点关注“信”的解释。

13.【答案要点】有原则,不随便接受恩惠。忠诚(知恩图报),只听命于王成,忍辱负重终于为王成报仇。有勇气,忍辱负重,最终殉主而死。【评分标准】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4分,最多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4.【答案示例】答案示例一:作者认为“才”与“德”二者相比,德无疑更重要。如果才不胜德,贪图富贵,攀附权贵,毫无廉耻心,才能再大都不值一提。这让我想到学校教育的目标问题。教育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对人正确高尚价值观的教育,而不是只关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所以教育者一定要摆正知识传授与道德教化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只关心成绩,不关心人格完善。

答案示例二:作者认为“才”与“德”二者相比,德无疑更重要。如果才不胜德,贪图富贵,攀附权贵,毫无廉耻心,才能再大都不值一提。这让我想到抗战时期人们的不同选择。那时,有梅贻琦、张伯苓这样历尽艰辛南迁创办西南联大、培养出一代民族栋梁的大师,也有曾为革命精英却最终丧失气节的汪精卫、陈公博等汉奸,这样的对比正说明:“德”才是立身之本。

   【评分标准】概括观点2分,联系现实2分,分析说理2分。

【文言阅读参考译文】

义騟,是九江戍校王成的战马。开禧年间,王成以士兵身份随军出征到四方山,多次作战立下战功,逐渐升为将候骑。(后来)王成随军作战到了花靥地界,在那里看到一匹病马,身上长着疥癣而且很瘦弱,瘦得全身骨架就像一面墙,举步艰难,彷徨不定,不知该去哪里,王成便用缰绳套得了这匹马。正逢停战班师,(王成命人)用充足的草料喂养此马,将近半年,马的皮肤肌肉差不多都长好了,鬃毛等也再次长了出来。此马平日被安置在马厩中,表现出端正严肃的样子,并不注意其他那些马。有时它被牵出来拴在院中廊下,便会自顾其影,长声嘶鸣,好像在庆幸自己遇到了赏识自己的人,而王成起初也并没有觉得此马与众不同。一天,有人报告原来骑乘的马病了,向王成请示骑义騟出行。刚一放置马鞍,义騟就又踢又叫,像人一样直立起来,无法控制,换了十几个强壮的士兵上去,也没有哪一个能对付它。于是把这事报告给王成,王成说:“哪会有这样的事!”他命令平时管马的瘦弱士兵拿着马笼头来(套上,自己骑上去),义騟就像平时一样顺从驯服,进退快慢(都听从驾驭)没有一点违背。从此只要王成骑乘,义騟就会听命接受,其他人骑则不行,军中人都认为它凶悍顽劣。

嘉定三年,峒地贼寇李元砺起兵作乱,统帅府调动三千军队前去平定,王成一起出征。(王成骑着义騟)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和(水草丛杂的)湖沼边,平稳得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一样。到达战地一个多月后,贼寇来进攻,王成出战,交手了四五个回合,(本来已经)要打败对方,(敌方忽然)有人从腋下伸出钩子钩住王成的盛弓器,致使他坠马而亡。官军急忙鸣锣收兵,义騟却挺立不走,在尸体边悲鸣徘徊。贼寇将领看到(此情景,)说:“(这是)一匹好马啊。” 就把义騟牵走了。元砺有个弟弟,刚好看到这一幕,激动地说:“我想骑这匹马。”于是他试着骑上义騟,义騟腾挪跳跃、进退转动都非常如意,元砺之弟当下喜不自胜,用上等马厩来圈养,用上好的粮食(饲喂),用金玉作它的铠甲,众首领都来敬酒祝贺。有被贼寇俘获的官军士兵知道了这事,说:“这马以前应该不像这样,它是牲畜却也害怕贼寇吗!”他们私下里认为这事很奇怪。

    十多天后,贼寇又来攻打永新栅,官军听到有贼寇到来,打开军营前的障碍物出阵迎敌。鼓声刚一敲响,(元砺之弟)果然骑着义騟而来,义騟认出官军的旗帜,飞奔过来。贼寇发现不对劲,大声呼喝、收缰勒马也不能(使义騟)停下,就愤怒地用铁枪打它,马的两胯都被刺伤。义騟不再回头,冲阵而入,有认得它的军士说:“这是王校尉的马啊,这个穿特殊军服的人一定是贼寇的首领。”(于是士兵们)共同追击,抓住(他)并拉下马来,审问后得知实情,就捆上他在军营里巡行示众,宣布说:“(我们)抓到了李元砺的弟弟了!”官兵高呼着发起进攻,贼寇军队大为恐慌,官军士兵争相冲锋,奋勇杀敌,于是大败敌军。朝廷正为贼寇猖狂肆虐而担忧,听到捷报后对官军大为嘉许,按等级评定功劳,各有奖赏。军中众人以战功来自一匹马为耻,隐瞒了义騟的事迹,于是义騟的高义在当时没有传扬出去。过了两天,义騟伤病交加,不吃草料,死去了。

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力气,而是应称赞它的美德。”现在结合义騟的事迹(来看),确实如此啊!把不随便接受恩惠作为原则,以回报他人赐予(的恩德)作为仁义,卑顺忍辱来权宜应变以实现目标,而且能当机立断来实现功业,又最终不失大义而献身牺牲,不用“德”难道还有哪个词语能称赞它吗?那些贪恋粮草、一次次更换主人却不以为耻、依靠别人的力量得以保全的马,即使有风驰电掣那样的绝技,若才能与品德不匹配,即使与劣马相比较,又哪里还值得一提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