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重庆一中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家在写作某一个故事的过程是往往会遇到以下的情形:笔下的故事的发展与原先的构想已经形成了冲突,作家是按照故事本身的逻辑来完成作品呢,还是削足适履式地回到原先设定的意图上去呢?换句话说,他是听命于自己的思想呢,还是听命于小说本身的智慧呢?
米兰·昆德拉认为,“每一位真正的小说家都在等待听到那种超越个人意识的智慧之声”,“那是小说的智慧”。在这里,昆德拉使用了“等待”一词,它起码暗示了我们这样一个现象:这种存在于小说自身的“智慧”并不是先验的,它与创作过程一同产生,并且稍纵即逝。这个词还试图表明,这种智慧之声并不一定经常出现,而一旦它来临,它的光亮必然会照亮作家的道路。它是小说家真正的福音。正如威廉·福克纳在创作《当我弥留之际》时的情形一样,小说的智慧之光使他原先构思的人物、故事、情节结构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受惠于这种“光亮”完成了自己的“神构妙品”。
我们据此可以推断,如果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一直没有听到这种“智慧之声”,那么小说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并未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法国学者兼批评家爱弥尔·法盖和米兰·昆德拉抱有近似的看法。他在评价司汤达的作品时曾经分析到:司汤达似乎在小说的开始就设想好了作品的结局。“当于连·索耐尔在《红与黑》中一露面,就注定了要在最后朝德瑞那夫人射去决定性的一枪”。法盖在这里至少说出了某种实情。
与司汤达的《红与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写作。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研究专家日丹诺夫提供的材料中隐约推知《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稿的雏形。作为一个狂热的教徒,托氏【注】原先构思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走向大致是这样的: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个背离宗教原则的妇女,背弃了自已忠实可靠的丈夫与别人私通,最后遭到了惩罚。托尔斯泰原先的初始意图是要表现夫妻关系的永恒性。我们在此不妨引用一下俄国学者巴赫金的著名论点——作家在构思故事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并非完全为“第一视野”所控制;“第一视野”的内容是先验的、抽象的、空洞乏味的。而我们在公开出版的成书《安娜·卡列尼娜》中, 原先的故事框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娜从一个丑陋、堕落的“妓女”摇身一变为一个风姿绰约、优美动人的贵族妇女。安娜这一人物的变化,作为一个象征性的信号,使托氏的目光从宗教、家庭伦理投向个人情爱的存在状况,他的兴趣和想象力也从社会学转向了存在境遇的复杂领域。实际上,托尔斯泰对故事初衷的背离不仅挽救了一部天才的巨著,而且使他卸下了道德重负,对家庭、婚姻、情爱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崭新的见解。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作家赋予了作品以智慧,相反,小说自身的智慧却一直在引导和教育着作家。可以说,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对创作初衷构成了违背。
这同样也可以说明,一个作家在构思作品时,不能过于周全,有时一个作家的初始意念过于强烈,其结果是,意念本身在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控制着作者,作者成了某种意念和价值的奴隶,这将妨害小说本身的价值。这样的例子在中外的小说创作中可谓屡见不鲜。
(摘编自格非《故事的内核和走向》)
【注】即列夫·托尔斯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威廉·福克纳“等到”了超越自身的智慧之声,这使《当我弥留之际》一书内容与福克纳的原先构思并不相同。
B.对比托氏留下的初稿和公开出版的成书可知,正是因为托氏背离了初衷,《安娜·卡列宁娜》才得以成为一部巨著。
C.安娜这一形象的变化,象征着托尔斯泰放弃了原先的宗教信仰,从而转向对于存在境遇这一复杂领域的探寻。
D.对于如何解决故事发展与原先构想的冲突,作者认为小说自身的智慧与作家的智慧都有价值,应一视同仁。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论述,结构严谨。
B.昆德拉的话表明,小说自身的智慧伴随创作过程产生,且会对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C.文章引用巴赫金的论点,说明了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本人视角的某种局限性。
D.文章将福克纳、司汤达、托尔斯泰三人创作过程进行类比,展示小说创作的矛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本意是希望通过阿Q形象的塑造,刻画出沉默麻木的国民的灵魂,这使小说极具现实价值。
B.茅盾说自己创作《子夜》是想描述“没有出路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然而成书却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这使小说意蕴更加丰富。
C.果戈里的《旧式地主》原本意在揭露地主阶级空洞的精神生活,却被后来的读者解读为揭露了人的某种真实状态,这使小说批判性减弱。
D.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故事极具随意性,从任何一页读起都能连贯往下读,这使小说具有别样的文学成就。
(二)(原创)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对他人、自然、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知、情感和信念,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责任的内涵与要求也相应地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和波动。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事关自身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前途。正因如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重要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协作,探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规律,进而提出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思路,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价值。
(摘编自易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机制》,《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2日)
材料二: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郑成宏 实习记者黄亚楠) 5月9日,《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报告(2018)》(以下简称《调查报告(2018)》)在天津正式发布。
《调查报告(2018)》指出,2017年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平均得分为81.82分(60分及以下为低水平,60分(不含)—80分为一般水平,80分(不含)—90分为较高水平,90分以上为高水平,下同)。60分以上的人数占调查人群的92.08%,80分以上的人数占调查人群的65.59%。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得分为82.50分,大学生社会责任认同得分为83.27分,大学生社会责任行动得分仅为79.94分。大学生网络责任感得分为83.93分,学习责任感得分为82.73分,生命责任感得分为82.60分,学校责任感得分为79.53分,政治责任感得分为78.91分。与2016年相比,大学生社会责任行动得分提高了0.25分,大学生政治责任感、学习责任感、学校责任感得分分别提高了0.71分、0.26分、0.12分,其他与去年持平。
(《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报告(2018)》,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年5月11日)
材料三:
学者们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现状+原因分析+建议”,特别值得肯定的是,他们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进行了实证调查,为了解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提供了较为客观真实的数据。然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能局限于个体或微观环境,应该从人类文化的宏观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因为社会责任感就起源于人类文化。因此,我们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时,也应该关注文化视域。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要求:“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摘自黄四林《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调查发现,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水平较高,具备了较好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情感,已经形成了十分良好的践行责任氛围。
B. 报告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视为认知、认同和行为的过程,并从政治、生命、学习、学校和网络责任感五个方面调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C. 从调查结果看,2017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平均得分与2016年相比,从一般水平上升至较高水平,可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水平有所提升。
D.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空间,但大学生学校责任感与其他社会主体责任感相比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的社会责任感并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反映的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
B.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转型和自身成长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和强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C.学者们在研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时注重现状分析、实证调查和客观数据,但这些研究局限于个体或微观环境,因此意义有限。
D.社会责任感总是嵌套在一定的人类文化内容之中,所以,我们应该从文化的视域去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
6. 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6分)
(三)(原创)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高俭,字士廉,渤海蓚人。士廉少有器局,颇涉文史。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并称先达,与士廉结忘年之好,由是公卿藉甚。隋军伐辽,时兵部尚书斛斯政亡奔高丽,士廉坐与交游,谪为朱鸢主簿。事母以孝闻,岭南瘴疠,不可同行,留妻鲜于氏侍养。士廉久在南方,不知母问,北顾弥切。尝昼寝,梦其母与之言,宛如膝下,既觉而涕泗横集。明日果得母讯,议者以为孝感之应。
贞观元年,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秦时李冰守蜀,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至今地居水侧者,顷直千金,富强之家,多相侵夺。士廉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蜀中大获其利。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蜀中学校粲然复兴。蜀人朱桃椎者,淡泊为事,隐居不仕,披裘带索,沉浮人间。士廉每令存问,桃椎见使者,辄入林自匿。近代以来,多轻隐逸,士廉独加褒礼,蜀中以为美谈。
五年,入为吏部尚书。山东人士好自矜夸,虽复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女适他族,必多求聘财。太宗恶之,以为甚伤教义,乃诏士廉刊正姓氏。于是普责天下谱谍,仍凭据史传,考其真伪,忠贤者褒进,悖逆者贬黜,撰为《氏族志》。及书成,凡一百卷,诏颁于天下,赐士廉物千段。
十九年,太宗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士廉摄太子太傅,仍典朝政。皇太子下令曰:“摄太傅士廉,朝望国华,仪刑攸属,寡人忝膺监守,实资训导。比日听政,常屈同榻,庶因谘白,少祛蒙滞。但据案奉对,情所未安,所司宜别以一案供太傅。”士廉固让不敢当。
二十年,遇疾,太宗幸其第问之。二十一年正月壬辰,薨于京师崇仁里私第,时年七十二。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文献。
(节选自《旧唐书·高俭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B.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C.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D.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观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的年号,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B.谱谍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
C.忝是常见的敬辞,是有愧于做某事的意思;忝膺,用来表示惭愧受任某一职位。
D.“里”指城市之中人口商铺等相对集中的某一区域,类似于今天所说的街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俭少有才学,声名卓著。他年少时有才学气度,广泛阅读文史书籍,有德行学识的前辈与他结为忘年交,他由此在王公大臣间颇有名声。
B.高俭侍奉母亲,极具孝心。他因与斛斯政交往而获罪,被贬南方瘴疠之地,母亲不可同行,他就留下妻子侍奉,还在白天睡觉时梦到母亲。
C.高俭在蜀为官,治理有方。水边地价昂贵,高俭沿旧渠重新开掘土地,使蜀中获利;他礼待蜀中隐士,常常派人问候隐士朱桃椎,传为美谈。
D.高俭考订姓氏,为君解难。太宗厌恶山东人士倚仗旧有门第嫁女时豪取聘礼的做法,令高俭考订姓氏。高俭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受到皇帝认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因暇日汲引辞人,以为文会,兼命儒生讲论经史,勉励后进。
(2)太宗伐高丽,皇太子定州监国,士廉摄太子太傅,仍典朝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自夏口至鹦鹉洲 夕望岳阳寄元中丞【注】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刘长卿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唯留楚客悲。
汉口夕阳斜度鸟,洞庭秋水远连天。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两诗均作于诗人被贬南巴途中。夏口、汉口,今属湖北武汉,岳阳今属湖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都与作者自己的迁谪生涯有关。诗人将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怀,巧妙地与被贬途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情感真挚动人。
B.两诗首联“楚客”均指贾谊。《自》诗写鹦鹉洲水面平静、空气澄明,楚客思渺,《长沙》诗写“三年谪宦”,楚客只落得“万古留悲”。
C.两诗均用典。《自》诗借“古今怜”表明在诗人看来士人遭贬是种古今共通的悲剧,《长沙》诗用“有道”和“无情”,暗讽笔触指向当世。
D.两诗皆写深秋景象。《自》诗中写“秋水远连天”,透着凄冷寒意,《长沙》诗借“秋草”“寒林”描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色。
15.两首诗颔联均寓情于景,请具体分析其在情感和景物描写手法上的不同。(6分)
(三)(原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写去郊外活动,只需做简单准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千百猎手漫山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写山林中人。“负者”“行者”往来呼应,“射者”“弈者”起坐喧哗,而其中核心人物太守的形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巴黎圣母院失火,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巴黎圣母院是建筑史上的经典杰作,是雨果同名名著的故事舞台,而其中更收藏着众多珍贵艺术品,无疑是无价的世界文化遗产。它的焚毁不仅是法国文明的消损,更是人类历史文明的重大遗憾。
然而,在巴黎圣母院失火的新闻下面,竟有不少网民______,更是称这场大火是当初法军火烧圆明园的报应,相关微博评论中“天道有轮回”等字眼______。
1860年,英法联军冲进圆明园烧杀抢掠,大火燃烧三天三夜,这座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最终付之一炬。诚然,圆明园被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内心的伤痛难以抚平。但是,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圆明园被毁是野蛮战争的历史伤痕,而巴黎圣母院失火却是和平时期的安全事故,它们的灾难对于全人类来说都是一种巨大损失。
被焚毁的圆明园和失火的巴黎圣母院,都是承载人类文化艺术的圣地,都是人类历史中______的一部分。当“遗产”“瑰宝”被冠以“世界”“人类”这样的前缀词,它们就成为了超越国别的、需要世界人民共同守护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雨果曾经______地痛斥英法联军的恶行,今天,我们又怎能口不择言地发泄仇恨?现代社会文明应不断进步,但不少人的认知水平却不如百年前的雨果。( )我们不能用圆明园曾经发生的悲剧去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历史从来无意教给我们用仇恨包裹文明。
17. (原创)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拍手称快 层出不穷 不可或缺 义正辞严
B.拍手称快 数见不鲜 不可或缺 振振有词
C.额手相庆 层出不穷 缺一不可 义正辞严
D.额手相庆 数见不鲜 缺一不可 振振有词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诚然,圆明园被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内心的伤痛难以抚平。但是,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B.诚然,圆明园被毁是历史上我国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内心的伤痛难以抚平。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C.诚然,圆明园被毁是我国历史上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内心伤痛。但是,将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与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D.诚然,圆明园被毁是历史上我国不可抹去的耻辱,给国人带来难以抚平的内心伤痛。但是,这段历史放到今天来看,巴黎圣母院并无可比性。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国仇家恨是文明社会中人们提醒自身不要重蹈覆辙的纪念碑,更是血的教训,但绝不是幸灾乐祸的根源。
B.国仇家恨是血的教训,更是文明社会中人们提醒自身不要重蹈覆辙的纪念碑,但绝不是幸灾乐祸的根源。
C. 国仇家恨绝不是幸灾乐祸的根源,它是血的教训,更是文明社会中人们提醒自身不要重蹈覆辙的纪念碑。
D.国仇家恨绝不是幸灾乐祸的根源,它是文明社会中人们提醒自身不要重蹈覆辙的纪念碑,更是血的教训。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有些人一直认为, ,于是他们不吃肉食等高脂肪食物,认为这样可以控制每日摄入热量。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吃素的后果并不那么美好。 ,比如从最普通的素食——大豆中,我们可提取出来一种可溶性低聚糖,它的甜度达到了蔗糖的70%。而大豆在纯素食主义者的菜单里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人很大程度上依赖大豆或奶制品提供营养。他们只需要吃很少大豆就能摄取一天所需的足够热量,但这样的食用量并不会使人产生饱食感。因此,与那些遵循传统饮食方式的人相比, 。
21. 根据提供的材料,按照示例中体现的内在逻辑关系,仿写两句,句式大致相同即可。每句不超过50个字。(6分)
材料:《骆驼祥子》《哈姆雷特》《庄子》《雷雨》《孟子》
《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彷徨》《论语》
示例:欣赏《牡丹亭》《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动人戏曲,让我们看到了至死不渝的爱情。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很多70、80后,是由“大白兔”奶糖、“友谊”雪花膏、“回力”球鞋以及“英雄”钢笔等众多国货陪伴长大的。如今国货又在年青一代中引发风潮:前有“李宁”以“中国制造”为主题,联名“红旗”汽车推出设计;今年五月,受年轻人热捧的“讯飞”翻译机、“小米”AI音箱等产品成功入选《2019年中国品牌日国货精品推广目录》;此外,数据显示,近十年来,中国品牌的品牌关注度从38%上升至70%,同时,境外品牌的关注度从62%下降到30%。
2019年9月19日,《人民日报》、“新匠人促进会”(创业者联盟)联合发起的“向祖国汇报”人民文创·国货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假如你是主办方代表,请你为大会致开幕辞。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B托尔斯泰并未留下初稿,我们是通过日丹诺夫的研究中隐约看到第一稿的雏形的。
C“托尔斯泰放弃了原先的宗教信仰”于文无据。D与原文观点直接矛盾。原文说“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对创作初衷构成了违背”。
2.D 福克纳和托尔斯泰的创作过程类似,而司汤达与他们想反,故不能说是“类比”。
3.B A创作本意与成书相符,与本文观点不符C创作本意与文学接受(文学解读)不符,与本文观点无关D小说特殊的写法,与本文观点无关
4.B A项“已经形成良好的践行氛围”描述有误,材料中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得分仅为79.94,可见践行方面存在不足。C项80分—90分为较高水平,2016年平均得分在80分以上,属较高水平。D项 文章并未涉及与其他主体的比较,无中生有。
5.C 材料并无否认学者现状调查的意义。且学者侧重研究方面,微观宏观指培养方面
6.(1)主体: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通力协作
(2)方法:个人微观:知行合一、践履为重。
宏观层面: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我国社会主流文化塑造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B对八千岁重金买骡子的壮举,作者没有讽刺意味
8.钱财被敲诈的悲伤;对自己长期不近人情导致几乎无人可托的懊悔;对唯一朋友宋侉子的信任托付;无法给自己命运作主的无奈。
9.情节上:采用突转手法制造反差,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戏剧性效果。人物上:体现了八千岁的心态转变:以往吝啬节俭,如今决意大方自我补偿;以往不近人情,如今反省惭愧。主旨上:以小见大,展现乱世之中小人物的心态变化、人情世态。
10.A
11.C 忝是常见的谦辞
12.C 不是沿江重新开掘土地,而是在原水渠外另行疏浚开通新河;获利也非获得利益之意,而是指获得灌溉的便利。
13.(1)又在闲暇之日招引文人,举行文会,同时命令儒生讲论经史,劝勉鼓励后辈学生。
(2)太宗攻打高丽,皇太子在定州监管国事(代管国事),高士廉代理太子太傅一职,并执掌朝政。
14.B 《自》诗中楚客指自己。
15.情感:《自》诗颔联诗人远眺汉口,看夕阳西下、暮鸭斜渡,遥想洞庭秋水、浩渺连天,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思念之情;《长沙》诗描写故宅萧条冷落,诗人还要去“独寻”,表达了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和自己的寂寞兴叹。
手法:《自》诗颔联分写两地景物,上句实写诗人回眸汉口所见的暮景,下句虚写友人所在的洞庭湖浩渺水色,虚实相生,情感更见真挚;《长沙》诗所写“秋草”“寒林”“日斜”均为眼前实景。
16.(1)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3)苍颜白发,颓然户其中(者)
17.A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额手相庆:把双手合掌放在额上,表示庆幸。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数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不可或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可以。义正辞严:理由正当充足,措词严正有力。振振有词: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18.C其他选项“我国历史上”定语语序不当;“带来难以抚平的内心伤痛”谓语宾语搭配不当;介词“与”缺少
19.B“是……更是”递进关系,“不要重蹈覆辙的纪念碑”更重要,应该放在后面;“幸灾乐祸”和后文“恶意攻击今天的巴黎圣母院”联系紧密。
20.素食热量低 很多素食中的糖分含量高 纯素食主义者反而摄取更多热量
21.(1)观看《骆驼祥子》《彷徨》《雷雨》等中国现代小说,让我们感受到了旧社会的黑暗现实。(2)朗诵《论语》《孟子》《庄子》等古代经典,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3)阅读《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哈姆雷特》等外国名著,让我们思考着人性的光辉。
参考译文:
高俭,字士廉,是渤海蓚人。高士廉年少时有才识气度,广泛涉猎文史书籍。隋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都是前辈,与高士廉结为忘年之交,从此在王公大臣间(名声)很盛。隋军攻打辽,当时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到高丽,高士廉因为与他有交往而获罪,被贬为朱鸢主簿。他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岭南有瘴气,不能同行,就留下妻子鲜于氏侍奉赡养。高士廉长期在南方,不知道母亲的情况,北还的心情愈加迫切。曾经早上睡觉,梦到他母亲和他说话,就好像在依于母亲膝下,醒来后已经泪流满面。第二天果然得到母亲的消息,议论的人认为这是孝心的感应。
贞观元年,转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地风俗轻浮,害怕鬼怪、厌恶疾病,父母生病有生命危险的,儿女大都不亲自侍奉,在杖头挂着食物,远远的喂食。高士廉根据当地情况加以训导,风俗顿时有所改观。秦代时李冰治理蜀地,导引汶江,开创了灌溉的便利,到现在在水边的土地,一顷价值千金,富强的人家,多相谋求占据。高士廉就在原水渠外另行疏浚开通新河,蜀中大获灌溉的便利。又在闲暇之日招引文人,举行文会,同时命令儒生讲论经史,劝勉鼓励后辈学生。蜀中的学校大为复兴。蜀人朱桃椎,淡泊寡欲,隐居不做官,身披裘衣腰扎粗绳,浪迹民间。高士廉常常派人去问候,朱桃椎看到使者就躲进树林。近代以来,多轻视隐士,唯独高士廉礼遇他们,在蜀中传为美谈。
贞观五年,入朝做吏部尚书。崤山以东的人士喜欢自我夸耀,虽然已经接连几代的衰败了,依然倚仗他们的旧有门第,女儿嫁给别族的人,一定会多多索取聘礼。唐太宗厌恶这件事,认为对教化十分有害,就下诏让高士廉修订姓氏。于是他普遍搜集天下各姓的谱牒,并依据史书,考订它的真伪,忠贤之人褒奖进用,违逆之人贬谪,编撰成《氏族志》。到了书编修完成,共有一百卷,皇帝下诏颁行天下,赏赐高士廉物千段。
十九年,太宗攻打高丽,皇太子在定州监管国事(代管国事),高士廉代理太子太傅一职,并职掌朝政。皇太子下令说:“代理太傅高士廉,是朝中有声威的杰出大臣,可以作为永久的楷模。寡人惭愧受任监管国事,确实借助于他的训导。近来我听政,常常委屈他跟我同坐一榻,希望趁机向他咨询,稍微去除我的蒙昧无知。然而让他依凭桌案应对,我心里有所不安,有关部门也应另备一个桌案供太傅使用。”高士廉坚决推辞不敢承当。
二十年,高士廉生病,太宗亲临他的宅第问候他。二十一年正月壬辰,死于京师崇仁里私宅,时年七十二。追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文献。
2020高考全国课标三卷(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模拟试题(一·)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月考语文试卷(10月)
重庆市(区县)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11月调研语文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