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8届北京各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2018东城期末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很多人把2016年视为火星移民探索的启程之年。2016823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宣布将于2020年让探测器登陆火星。928日,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墨西哥召开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推出了用于人类火星移民的“星际运输系统”,并做了“让人类变成多星球物种”的主题演讲。1011日,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在CNN网站发表文章称:“为了翻开美国太空探索的新篇章,我们已经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在本世纪30年代之前,把人类送上火星。”

人类探索宇宙,总是与其自身的危机有关。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在人类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离开摇篮,移民其他星球。而火星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然而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在1969年第一次踏足月球之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进程很快陷入了停滞,其中在太空中宇航员的健康问题可能正是原因之一。

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适应火星重力对于人类来说绝非易事。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6个月,这主要也是出于对健康的考虑。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个月,男性工作24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宙辐射之中。这种来自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难抵御,它们可以穿透层层防护,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一份来自加州大学的报告显示,宇宙射线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大脑损伤,包括老年痴呆、失忆、焦虑、抑郁,同时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但是无论如何,为了生存,人类必须离开地球。在20亿年以内,即使人类没有自我毁灭或是遭遇地球周期性的物种灭绝,太阳燃烧状态的变化也将使地球变得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太阳在最终熄灭之前,会逐渐发亮、膨胀,直至膨胀到地球轨道。在这一切发生之前,人类必须逃离太阳系,或许那时失去了故乡的人类只能生活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取材于苗千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人类未来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30年的某一天,中国的科学探测器从火星发回探测报告。

B21世纪后半叶,美国宇航员在火星上进行科学探索。

C22世纪,人类乘坐“星际运输系统”移民火星,成为“多星球物种”。

D23世纪,人类在外星文明的入侵中取得最终胜利。

2.下列不能证明“探索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对火星表面重力的适应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B.在国际空间站上,女性宇航员受到的宇宙射线辐射多于男性。

C.宇宙中的高能量原子碎片极易伤害到人的细胞和DNA

D.宇宙射线可能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害,并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材料二

相信未来,并且开始研究未来,这股热潮正愈演愈烈。人类科技的发展一直处于加速之中,技术精英们愿意相信人类正处在技术爆发的节点上,各种如梦幻般的想象正徐徐成为现实。而站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人类文明的出现和繁荣可能只是地球周期性物种大灭绝之间的一朵浪花。对于一个物种来说,美好的未来或许在于更适应环境的进化,而对于地球生物的总体而言,最美好的未来可能在于躲过几百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其说是奔向理想中的人间天堂,不如说是在重重危险之中的弦歌不辍,为自身寻找一丝生机。

人类面向未来、探索宇宙,就需要适应前所未有的生存环境,通过游戏进行练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游戏精神”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时代精神:把生活中的困难或是遇到的不同阻碍,看作是游戏中的“打怪”,把克服困难看作是“过关”。现代人的这种“游戏精神“之中带有一种乐观和顽强,同时也含有最终必将“通关”的信心。坚信未来必定会更好,一个美好的结尾正在游戏终点等待着我们。虽然游戏是虚拟的,但是虚拟世界对于现实世界的作用比想象中更加强烈,比如社交网络上的交流方式已经开始改变人们现实中的相处方式,网络上的“点赞之交”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规范。网络化、电子化的社交,是否可能在亿万年之后,当人类文明遍布星际之时,成为人类最基本的社交方式?

爱因斯坦说过:“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得足够快。”关心未来、意识到未来的存在,是高等智能生命所独有的能力。我们逐渐认识到,未来是由无数的现在拼接而成的。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目前的处境,学会在奔向未来的过程中面对种种机会和危险。

(取材于《科学》杂志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关报道)

3.根据材料二,对下列对加点词语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热潮:指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并研究未来。  B.浪花:比喻人类文明将会避开地球周期性生物大灭绝。

C.人间天堂:比喻人类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  D.弦歌不辍:指人类文明勇于冒险,不断进步。

4.根据材料二,下列最能准确表达“游戏精神”的一项是(3分)

  A.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B.知其不可而为之   C.不患寡而患不均   D.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如果用诗句说明材料二最后一段的寓意,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C.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D.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材料三

如果我们有准确预知未来的能力,必定不会像今天这样,浸泡在广泛和普遍的焦虑中。未来是可以预知的吗?

人类历史早期对未来的预测往往与占卜、星相学、巫术等联系在一起。即使到了16世纪末,人们都还预测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只会使教会和皇室变得更强大。18世纪的大多数分析家并不认为蒸汽机的发明将彻底改变农业经济。19世纪的一些主要观察家认为,电气的前途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照亮街道。哪怕有些人曾在20世纪初预见到潜艇、飞机、电影、广播和电视的发明,但却没有人(包括凡尔纳)认为这些事物可以改变大英帝国当时的统治格局。20世纪末,很少有人预料到,个人电脑和网络技术将如此广泛而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到了现代,科技似乎给了我们更多自信。技术精英不断宣告着“未来已来”,从凡尔纳的海底环游到菲利普·迪克的神经漫游,无数想象中的“未来”正通过技术变成现实。从人工智能、脑科学、克隆技术、虚拟现实、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到太空旅行,我们以科技的乐观主义创造着“未来”。另一方面,生态灾难、末日想象,又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好?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们虽然多次登上月球,但并没有把人类的足迹向更遥远的宇宙深处推进。我们本应造出会飞的汽车,但最终得到的只有140个字符的微博。不过,现在硅谷的一些人,再次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太空探索和星际旅行。

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永恒的终结》里,用数学家的思维逻辑推论,“人类往往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群星就会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他又指出,人类的未来“不是追求永恒时空与绝对的安全,不是将自己禁锢在安全的牢笼中,而是开启人类的无限时空——继续人类文明无限冒险的历程,向宇宙中拓展,开拓银河帝国”。   (取材于蒲实的相关文章)

6.对材料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假如能够预知未来,我们就可以减少焦虑。  B.预言未来曾经与占卜等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

C16世纪对活字印刷术的作用的预测是正确的。  D.只追求安全,会阻碍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未来已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科幻小说中对未来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  B.乐观主义让我们质疑未来是否会更美好。

C.科技进步使得我们创造出了会飞的汽车。  D.硅谷的技术精英正在进行外太空旅行。

8.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人类决心探索太空的原因。(6分)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D  2B   3B  4D  5B  6C   7A

8(6)  要点一:与自身(地球)危机有关,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要点二:关心未来,研究未来,相信未来必定美好。

要点三:意识到未来可以由科技创造,而人类的未来在于开拓宇宙。

2018西城期末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    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 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   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

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合:   “契”读作qiè     意思是“符合”  B. 皑皑白雪:“皑”读作ái      意思是“洁白”

C. 无限思:“遐”读作xiá     意思是“空闲”  D. 秀:   “隽”读作juàn    意思是“清秀”

材料二

    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青白瓷是北宋初景德镇窑工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原料特点和广大民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模仿青白玉质和玉色的效果而创造出来的。这种风格独特的单色釉瓷器使景德镇在宋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景德镇这个响亮的名称,就是因为宋真宗赵恒偏爱青白瓷,而于公元1004年的景德元年用自己的年号来命名的。一个皇帝将自己的年号赐予一个城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自然促进了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 

    青花瓷是一种运用钴料进行釉下装饰的瓷器。它虽早在唐代河南的巩县窑就已萌芽,但真正成熟来自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工的贡献。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成功,既得益于宋代青白瓷的烧制基础,又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得益于此前波斯对青花钴料的运用。元代青花瓷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青白瓷。由于青花瓷具有素雅大方、纹饰丰富、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等优点,很快赢得了国内外各阶层的普遍青睐,并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生产数量最多的品种。元代以后,以青花为主的彩瓷逐渐统治了明清时代整个世界瓷器的市场,景德镇开始真正成为中国及世界的制瓷中心。

    粉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瓷,它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康熙珐琅彩瓷器蜕化而来的。粉彩瓷器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很快地取代五彩瓷成为景德镇釉上彩瓷的主流,而且也成为能够与青花瓷器抗衡的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品种。粉彩瓷的色彩丰富,有立体感,形象刻画生动细腻,给人以华丽富贵的艺术感觉,正好迎合了清代追求华丽丰满的审美思潮。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瓷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景德镇的瓷业发展空前繁盛,“                         ”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窑业繁荣的写照。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制瓷业逐渐进入了多元争霸的时代。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昔日陶瓷霸主的地位怎么也恢复不了。   (取材于曹建文、余志琴的相关文章)

3.在最后一段横线处填入两句诗,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

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B.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C.陶舍重重倚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    D. 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彩瓷”的推断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宋的青白瓷由青、白两色构成,属于彩瓷   B.根据技术不同,彩瓷有釉上彩、釉下彩之分

C.清代粉彩瓷代表中国彩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  D.鸦片战争后,中国彩瓷的国际影响日渐式微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制成   B.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技术

C.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超过了青白瓷   D.使景德镇在元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

材料三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停产,景德镇陶瓷产业随之下滑。景德镇一度出现了以工艺美术大师为市场主导品牌、以落后的小型手工作坊为生产模式的分散经营状态,产品两极分化严重,缺乏具有国际发展空间的商业品牌。

    2004年开始,景德镇创建了占地七万五千多平米的法蓝瓷工艺品陶瓷生产基地,如今已经打入5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遍布全球,达到6000多个卖点。

    法蓝瓷的外形充满浮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在传统工艺中,这种有倒勾倒角的外形只能通过手工完成,无法实现量产。法蓝瓷的工匠们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改造,终于琢磨出“倒角脱模工法”,坯体表面密布短小倒角,使突出的造型能够通过模具生产,并实现量产,千百年来陶瓷量产的形状限制得以突破。这一技术也成就了法蓝瓷的核心竞争力。

    法蓝瓷的设计团队是由一群喜欢探索大自然,追求真、善、美境界的艺术家组成。庄子曾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意指人可在与自然的交流互动中体会万物之美,获得生命哲学的顿悟。这是东方人所青睐的美学思考,设计师们将它贯穿于法蓝瓷的设计理念中,使作品完美融入了东方典雅的人文气质,将大自然的花草丰姿、虫鸟律动、原野奔放以立体造型呈现于作品之中。显现出的外观,就是花草摇曳、虫鸟嬉戏跃然瓷上,盈绿的树枝变成茶杯的把手,一只红嘴鹦鹉停驻在杯沿上……这样的瓷器,东方人从中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西方人则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丽。第一套“蝶舞”系列一经推出就大受西方市场认可,第二年更获得了纽约礼品展一等奖,法蓝瓷借此在国际精品礼品市场上声名鹊起,备受瞩目。   (取材于有仪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倒角脱模工法”有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这一技术是法蓝瓷工匠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B. 这一技术使瓷器突出的造型能通过模具生产

C. 这一技术打破了千百年陶瓷生产的形状限制  D. 这一技术的成功成就了法蓝瓷的核心竞争力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法蓝瓷设计理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回归传统    B.天人合一   C. 中西并融    D.张扬个性

8.从青白瓷到法蓝瓷,景德镇制瓷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出其中三条。(6分)

 

一、(24分)

1.(2分)D    2.(3分)B   3.(2分)C   4.(3分)A    5.(3分)D  63分)C   72分)B

8.(6分)

【答案示例】  ①立足传统文化,彰显民族特色;②关注大众审美需求的变化;③在技术上刻苦研究,精益求精;④注意吸收他人的技术成果。

【评分标准】  每条2,答出其中任意三条即可;有其他答法,言之有据即可。

2018海淀期末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还未正式运行就新发现6颗脉冲星。中国科学家在北京发布了它取得的首批成果。

    “中国天眼”是中国“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基于选址方法、索网主动反射面、柔性索结合并联机器人的馈源支撑这三项中国自主创新技术,它突破了射电望远镜工程的极限。在未来可预见的二三十年内,它将是我们这个星球最先进、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人类迄今已发现2500余颗脉冲星。但在“中国天眼”问世前,中国望远镜从未捕捉到新的脉冲星。事实证明,重大的科学突破离不开科研仪器的进步。世界各国相继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也在不断兴建重器。包括“中国天眼”在内,仅中国科学院目前运行和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有23个。2013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 - 2030年)》对能源、生命、天文等7个科学领域进行了系统【甲】bùshǔ。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认为,“中国天眼”调试进展超过预期、打破了大型同类设备调试周期的国际惯例,并有系统的科学产出,这得益于【乙】有成效的早期科学规划和人才储备。从最初不到5人的研究小组扩大到上百人团队,“中国天眼”凭借国内100多家参建单位的力量,由跟踪模仿发展到集成创新。

发布会当日,人们自发为“中国天眼”之父,项目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先生默哀。2017915日,在“中国天眼”落成近一周年之际,曾为之奔波奋斗的南先生【丙】然长逝。当年他毅然舍弃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1993年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外国科学家们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受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南先生跟同事们说:“咱们也建一个吧!”从那时起,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今“中国天眼”新发现的脉冲星【丁】yìyì生辉,人们感慨它“足以告慰老南”。   (取材于张素20171010日的相关文章)

1.阅读材料一,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4分)

  (1)根据【甲】【丁】两处的拼音写出汉字:bùshǔ    yìyì生辉

  (2)给【乙】【丙】两处加点的字注音:    有成效  然长逝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中国天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三项自主创新技术助其领先世界    B.它问世前中国从未发现过脉冲星

  C.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器    D.未正式运行就有系统的科学产出

材料二

    采访对象:李莳,“中国天眼”副总工程师,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

    李莳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他在世界各地进行观测的照片。由于长年做远程观测,在工地,或者开国际、国内电话会议,他已习惯了随时随地工作。他看王小波、马尔克斯的书,最近尤其喜欢余秀华的诗。对他而言,探测宇宙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中国天眼”还要调试两三年

    广州日报:去年925日竣工以来,“中国天眼”的运行情况怎样?

    李莳:世界大型望远镜,没有一个在竣工时就能投入使用,最快也要两年才能正式运行。澳大利亚的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望远镜,20126月举行了竣工仪式,201310月才获得第一条谱线;201610月,有三分之一的天线调试完毕,可以协同工作,并开始了早期科学计划。依照国际惯例和大型地面设备的规律,“中国天眼”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紧张调试。调试过程中也将面临大量的挑战,如高压滤波器的升级改造等。

                                预计发现上千个脉冲星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是不是边调试边收集数据?“中国天眼”对脉冲星和中性氢的观测目标是什么?

    李莳:是的。采集数据本身就是调试的一部分。我们观测天空中的亮源,例如射电星系和脉冲星,标定系统温度、面型精度等望远镜性能。调试后期,我们期待开始产生新发现。预计“中国天眼”未来会发现上千个脉冲星,实现中国相关领域的突破,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利用脉冲星探测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也是“中国天眼”的目标。

    通过发现原子氢,也就是中性氢,可以发现新的星系、探索宇宙的演化历史和生命起源,寻找地外文明。

                                                                        

广州日报:“中国天眼”的观测范围有多大?运行后,将怎样巡天?

    李莳:可以看到一半的银河系,往南可以看到天赤道以南十几度的天区,比之前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观测范围大两倍以上。

“中国天眼”的特点和独特优势推动我们创建更有挑战性的巡天模式,即多科学目标同时扫描巡天:脉冲星搜索、气体星系搜索、银河系中性氢成像和快速射电源搜索。将四大目标同时进行,这在世界上没有先例。我们已经有了方案,做了实验,希望在“中国天眼”验收前,构建出比较有效的扫描巡天模式,提供给全国的天文研究者,产生系统性的发现和重大突破。  

(取材于201795日《广州日报》的相关文章)

3.新闻稿中的小标题,往往用来概括、介绍稿件重点内容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下列最适合做材料二第三个小标题的一项是(2分)

A.可以看到一半银河系 B.四大目标同时扫描巡天  C.多科学目标都将实现 D.构建有效扫描巡天模式

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天眼”于20169月竣工,目前还处在调试阶段。

  B.发现脉冲星,对研究引力波等天体物理前沿领域意义重大。

  C.借助发现中性氢,可发现新的星系,寻找地球以外的文明。

  D.“中国天眼”将会为全国的天文研究者提供系统性的发现。

5.根据材料二,下列形容“中国天眼”调试工作特点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紧锣密鼓    B.循序渐进    C.一马平川    D.任重道远

                                       材料三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010日宣布,经过一年的紧张调试,“中国天眼”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的脉冲星。

    “中国天眼”选址在贵州平塘大窝凼洼地,是科学家们多次实地考察和综合论证的结果。这个天然洼地,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25公里半径之内没有一个县城,无线电环境相当理想。射电望远镜正需要这么一处静土,因为最灵敏的天线相当于最娇弱的耳膜,轻声耳语对它无异于大喊。

    对于射电望远镜来说,口径越大看得越远。全世界的射电天文学家都追求建造更大口径的“锅盖”,以提高射电望远镜的灵敏度。“中国天眼”口径500米,主反射面由近460000块三角形单元拼接成球冠,拥有约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它比之前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有效接收面积扩大了2.3倍,其灵敏度分别是VLA(美国的特大天线阵)、阿雷西博和印度GMRT(巨型米波射电望远镜)的5.4倍、2.3倍和1.5倍。

    “中国天眼”大射电望远镜不是金属堆砌的“傻大粗”,而是最精密的天文仪器。由于采用光机电一体化的馈源平台,加之馈源舱内的并联机器人二次调整,它在馈源与反射面之间无刚性连接的情况下,可实现毫米级指向跟踪,确保精确地聚集和监听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

    对于“中国天眼”的天文学家来说,寻找脉冲星的工作,不仅是个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中国天眼”目前的指向调节尚不灵活。而脉冲星信号非常暗弱,它的辐射束周期性快速扫过地球,发出的脉冲在到达地球前,会受到各种星际介质影响,出现“色散”。天文学家要经过艰难的“找周期”和消色散之后,才可以找到大量“看着好像是脉冲星信号”的候选体。

    虽然有软件可以帮忙筛选,但要从这些候选体中找出脉冲星,最终还是需要天文学家用肉眼查看每个候选体相应的参数。毫不夸张地说,看过几万张数据结果图后,能找到一颗未知的脉冲星,就谢天谢地了。

                     (取材于20171011日的《济南日报》及乔健等人的相关文章)

6.根据材料三,下列不是用于说明“中国天眼”具有高灵敏度的一项是(2分)

  A.大窝凼洼地无线电环境相当理想    B.接收面积远大于阿雷西博望远镜

  C.精确聚集宇宙中微弱的射电信号    D.脉冲星的辐射束周期性扫过地球

7.下面的图表反映了2016年“中国天眼”一词在新闻媒体中的使用情况,请对此作简要说明,并依据上面三则材料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分析该情况出现的原因。(5分)

 

【链接材料】20161220日,“汉语盘点2016”揭晓,“中国天眼”入选“十大科技焦点名词”。评选数据基于国家语言资源语料库。语料来源包括国内17家报纸、26家电视台以及两个门户网站,约20亿字语料。

8.根据上面三则材料,为“中国天眼”的科学家们写一副对联,概括其事迹贡献,评价其精神品质。(4分)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4分)  1)部署  熠熠(2分)     2zhuó  kè 2分)  

2.(2分)B     3.(2分)B     4.3分)D     5.(2分)C    6.(2分)D     

7.(5分)参考答案:

2016年,“中国天眼”的使用集中在两个时间段(1分):一个是9月,使用率达到100%1分);另一个是12月,使用率为20%1分)。

原因:第一个时间段的使用,与 “中国天眼”的竣工有关;第二个时间段,与“汉语盘点”活动的举办(或“中国天眼”入选“十大科技焦点名词”)有关。(2分) 【评分标准】原因,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8.(4分)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内容,能够概括科学家们的事迹贡献、评价他们的精神品质,2分;形式,符合对联要求,2分。

 

 2018朝阳期末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随着政治、经济、军事等形势的变化,随着地理环境的变迁,王朝对都城所在地的选择也会因时因势而变化。但无论怎样改变,交通便利是都城必备的条件之一。自五代至北宋,统治者选择在无险可守的开封建都,其原因虽不止一端,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封具有“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地理特点,其地理位置接近东南富庶之地。

开封的陆路交通发达。商周以后,出函谷关沿黄河东行,经洛阳、开封到临淄构成东西交通要道,北行渡过黄河沿太行山前大道可到今北京一带,向南也有大道可通东南及南方各地。北宋建设的陆路交通网络是以东京开封府为中心,连接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向四方辐射,并到达全国各地。

北宋运河水系向南沟通淮河、邗沟故道、长江及江南运河,向北沟通黄河、济水及卫河。运河通向四方,连通了全国各大水系,建立起了密集的南北水运交通网。开封居于黄河与淮河之间,这样的水路交通条件在中国古都中是绝无仅有的。以开封为中心的漕运诸渠,既是官方财货赋税的运输航道,亦是中外商旅来往之路。运河对于北方政治、军事的发展和南方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北宋王朝的生命线。

然而,作为都城,开封的劣势也与河道水系不无关系。历史上确有数次开封城被黄河河水吞没之记录。北宋后期黄河频繁决口,汴河淤塞,运输能力大大降低。北宋之后,开封的自然地理优势丧失殆尽,十几年短暂的金朝建都开封后,开封作为都城的历史就此结束。此后开封水患日益加剧,明清时期,黄河水多次灌入城内,仅开封附近见于记载的水灾便达40多次。黄河泛滥不仅淹没村舍农田,而且将运河全部淤平。至此,开封的水路交通优势就不复存在了。

(取材于张清俐、张杰《南北运河见证东京城百年兴衰》)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不止一端:“端”字的意思是“方面”

B. 富庶:“庶”字共十画

C. 决口:不能写成“绝口”

D. 淤塞:“塞”字读音为“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北宋开封在繁华程度上接近东南富庶之地

B. 北宋开封陆路交通发达能够到达全国各地

C. 开封水路交通条件在古代都城中独一无二

D. 开封是北宋南北水路运输漕运诸渠的中心

材料

开封,古称东京、汴京、汴州等。作为北宋都城,开封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商贸都会其影响力在于规划布局的严整性山水形胜的优越性天赋庄严的神圣性,核心在前所未有的都市规划和发展格局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城市体系完善。《清明上河图》的图像资料《东京梦华录》的文字资料,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风貌。开封依据城市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三城相套的格局,最里为皇城,主要为宫殿区;再外为里城,为官衙与市民区;最外为新城,新城与里城相互沟通。一千年前的开封排水设施相当完备,还有专司城市救火的“探火军人”,有官办的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机构按西方观念,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开封的城市软硬件设施齐备,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街市制度兴起。从西周到唐朝,我国城市建制一直是市(商业区)与坊(住宅区)分设,比如唐代实行里坊制,里坊有坊墙,每天定时关闭坊门。这种坊市建制以便于统治管理为目的,突出政治中心地位,不于商业发展。开封是中国城市史上由古典型城市向近代型城市转变的开端,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率先转型的城市之一。当时的开封拓宽街道,拆掉坊墙,允许临街开店,面街而居,形成坊、市合一的局面。商业店铺沿街兴建,形成街市,交易区扩大到全城的各个角落。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沿街建筑鳞次栉比。

商业贸易繁盛。当时宋朝首都东京,人口达百万,居民、商人经商不但不受空间约束,而且没有时间限制,夜市甚至可以通宵达旦。开封城有大量的酒肆、店铺、勾栏、瓦舍,它们毗邻主要交通干道,有的酒楼内设雅间近百间,日客流量突破千人有的街道甚至以本街区标志性酒楼命名。这些商贸餐饮娱乐场所的出现,将市民生活提升到新的高度,开封已成为当时最具活力的商业大都会。

一千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开封等城市灯火辉煌;一千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拥有这样百万人以上的超大城市。那时的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等城市规模不过万人。正如《哈佛中国史》的评价:“(宋代)开封是之前从未有过的新型都市,它展现了前所未有的都市布局和生活方式。”

(取材于张杰、张清俐《北宋东京城:凸显商业与开放》)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宋汴京已经有了城市的消防和社会福利机构

B.北宋实行里分离的制度有助于加强都城管理

C.开封是我国城市由古典型向近代型转变的开端

D.北宋开封已存在大量的商业贸易餐饮娱乐场所

4.根据材料二,下列诗句中最能表现开封盛极一时的一项是(3分)

A.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

B.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

C.画桥虹卧汴河渠,两岸风烟天下无。

D.汴京宫阙秋草长,望风屑涕心凄凉

材料

北宋对东京城市建制的变革,为城市的繁荣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扫清了道路,也为文学的发展和新文化样式的出现提供了无限可能为历史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时代。北宋的文化政策比较宽松,文人创作较为自由,这种氛围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东京城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典型的市民城市,是市井文明的汇聚因此兴起了白话小说、戏剧等。皮影、绘画、木版年画等市民文化产业也十分兴盛

东京城是文人雅士、巨儒名家的聚集地,他们在此吟诗作对、填词作赋,让这座城市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相比起唐诗,宋词形式较为自由,内容和词语也通俗化,不仅更受底层人民欢迎,也更利于民间传唱。宋代散文承接唐代古文运动并走向成熟,话本小说为新兴的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书法艺术继晋承唐,技接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宋代绘画不仅表现为一门艺术,更表现为一种技术。一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将作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出售,书画行业开始兴盛。东京城最繁华的街市高头大相国寺一带的庙会,都曾是书画商云集之地。年关节日,门神、钟馗等节令画在市场上热销。社会对绘画的需求和民间职业画家创作的活跃,是推动宋代绘画发展的重要因素。宋代由于手工业发达,促成了雕版印刷的发展与普及,京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雕版中心,不少书籍及道经、佛经都附有版画插图,其绘刻之精美让人赞叹不已。

对于生活在北宋时期的文人来说,京是他们的自豪和骄傲,他们在作品中直接呈现东京的繁盛景象,“一画一书”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记录了东京开封的城市面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孟元老的笔记小说《东京梦华录》对都城写实性描述,让后人对这座弥漫着文化气息的都市充满了向往

(取材于朱金中《开封:繁华如梦境的宋代文化》)

5.根据材料三,关于北宋文化兴盛的原因,下列理解不正确一项是(3分)

A. 宽松的文化政策                   B.文人创作的相对自由

C. 商业贸易的繁荣                   D.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

6.根据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人雅士的创作为东京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B.北宋书法艺术在我国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C.宋代由于手工业发达,促成了雕版印刷的产生

D.“一画一书”都记录了东京的繁荣和运河风光

7.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北宋时期开封能成为繁华大都市的原因。(6分)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1.(2分)B   2.(3分)A  3.(3分)B  4.(3分)C  5.(3分)D  6.(3分)B

7.(6分)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前所未有的都市规划和发展格局(城市体系完善、街市制度兴起、商业贸易发达;人口百万);市井文化兴盛。

每点2分,共6分

 

 

2018丰台期末

一、本大题共8小题,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20世纪中期开始,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城市问题日益加剧,包括环境污染、资源匱乏、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等;全球化更加剧了城市间的资本、资源和创造力的竞争,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命题。

2008,IBM公司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的主题报告中,首先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希冀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人们所面对的各行各业中,2010IBM又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组织()、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六个核心系统组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在过去的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科技力量的不足,这些系统之间的关系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整合的信息支持。而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标志的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将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智能互联时代;利用遍布全市的各类硬件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随时随地实现对城市全面感知和监测,通过传感设备智能识别及立体感知城市的位置、人口、环境、状态等信息的变化,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数据提取、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交通、医疗、安全等具体的业务流程进行智能化集成,从而能及时主动作出响应,保诬城市各个关键系统高效地运行。所以,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此后这一理念被世界各国接纳,并作为应对金融海啸刺激经济增长的策略。

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属于智慧城市建设条件的一项是(2)

A.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问题  B.城市间竞争日益加剧  C.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D.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2.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智慧城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A.智慧城市是由六个核心系统构成,并智能互联、相互协作的宏观系统。

B.通过智能手段随时随地对城市进行感测,并识别感知关键信息的变化。

C.将智能互联感测的数据整合、处理,并能智能化集成为具体业务流程。

D.借助智能分析,及时响应,保证城市关键系统运行,以满足各类需求。

材料二

为推动智慧城市趁设,欧盟启动了 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计划,在智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相美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交通及能源管理等领域进行了多项成功实践。

荷兰阿姆斯特丹是欧洲智慧城市建设的突出范本,借助 Living Lab,政府推动智能电网、区域供热、城市设计、智慧家居的创新与示范应用,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共同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环境,例如,阿姆斯特丹作为港口城市,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取代传统的燃油发电,将政府与市民互动产生的社会媒体数据提供給开发企业,企业利用开放数据开发智慧化应用方案,在此过程中,政府以用户服务为导向,强调人、过程、技术、资源和服务相连接,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创新企业智能化服务产品,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具有优秀的文化传统。在遵循欧洲智慧城市智慧管理、智慧应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主题的基础上,意大利智慧城市的解决方不仅关注节能和环保,而且具有人文关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因而每个城市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在保护现有文化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技术与美景、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处,实现降低城市管理服务成本、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意大利在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单单依靠新技术手段,还鼓励企业、市民的参与,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吸引合作伙伴共同形成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欧洲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起步早,在打造开放创新,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方面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20143,我国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并提出到2020,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截至20166,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76%的地级城市,共有500多座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重点項目超过2600,投资总额超过了万亿元。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欧洲智慧域市建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市民也参与其中,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B.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C.重视节能环保,将科技运用到环境保护中,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D.理念的类似,技术手段趋同,导致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特色。

4.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能准确说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的一项是(3)

A.日新月异      B.突飞猛进     C.方兴未艾      D.翻天覆地

5.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

A.处理:“处”读作“chǔ”,意思是“处置”。  B.参与:“与”读作“yù”,意思是“参加”。

C.范本:“范”与“典范”“范畴”中的“范”意思相同。  

D.模式:“模”与“模型”“模仿”中的“模”读音相同。

材料三

在以往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的目标。

2016年中国首届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专家指出:北京无论信息化应用程度有多高,交通拥堵与雾霾两大问题不解决,没有人会感觉是“智慧”的。然而要彻底解决这两大问题,单纯靠信息技术手段,单独就城市医“城市病”是没有出路的,北京的“奥运蓝”

APEC蓝”是短暂的成功试验,“限车、限人,限产(污染企业)”揭示了“城市病”的根本原因所在。城市解决“浮肿”问题,根本出路是城市“瘦身”减肉、乡村“健身”长肉。所以,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必须要站位全局,着眼长远,把新型城镇化、智慧乡村及智慧农业等纳入统筹规划。

和传统智慧城市相比,新型智慧城市虽然仍需要以各类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基础,但更为注重的是城市各类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以及城市安全的构建和保障,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在于打通传统智慧城市的各类信息和数据孤岛,实现城市各类数据的采集、共享和利用,建立统一的城市大数据运营平台,有效发挥大数据在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应用等方面的作用,同时,随着城市信息化和智慧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更加重视城市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保障城市各类信息和大数据安全。城市的发展最终是为“人”服务,是促进人在城市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因此,要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涉及多环节、多领域、跨部门的复杂系統工程,这也决定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不可能由单一的政府或企业来完成,需要政府、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随着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将培育出一些创新性的企业,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竟争力的产业;同时新技术应用,也自然催生了新产业的创新发展。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A.限人限产,限制污染  B.数据共享,重视应用  C.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D.政企联合,共同推进

7.根据材料三,下列有关我国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城市协同管理和社会服务将会越来越普遍。

B.重视各类信息基确设施的建设,依靠高科技手段,就能够解决城市病。

C.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个人网络信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D.企业将深度介入城市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促使新型的产业链逐步形成。

8.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6)

 

 

 

 

一、本大题共8小题,24分。

1.C(2)   2.C(3)   3.D(3)   4.C(3)(C3,B2,A1,D不得分)   5.C(2)   6.A(2)   7.B(3)

8.(1)提升城市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提高政府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

(3)使智慧城市建设各具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传承。

(4)促使新型产业链的形成,促进经济发展。  (6分。每个要点2,答出3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2018石景山期末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强对流天气是指出现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龙卷风、冰雹等现象的灾害性天气。强对流天气发生在对流云系或单体对流云块中,在气象上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这种天气的水平尺度一般小于200公里,有的仅有几公里。持续时间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几分钟。这样的特征使得在目前观测条件下,不仅是中国,即使是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强对流天气信息的捕捉也还不够全面。

2012721日的北京,暴雨肆虐,雨量历史罕见。全市受灾人口达190万,经济损失近百亿元。灾害发生后有民众质疑,北京市气象局预报的是暴雨,平均大约100毫米。但实际降雨级别远远超过预报程度,高达190毫米。事后有专家表示,气象部门在此次特大暴雨的预报服务过程中,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同时专家也回应了质疑:气象部门预报的是暴雨,但是没想到此次雨势猛烈而集中。而且北京当地有很多因素(如三面环山的地形)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天气的影响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到气象预报。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预报员做出天气预测非常困难。记者在采访时也注意到,天气预报的不准确是世界性问题。在我国,天气预报中的  预报准确率超过80%,而  预报准确率则在20%左右。

对近年发生的极端天气灾害,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说法。气象专家在接受采访时回应,这些说法都不是由气象部门发布的。我国的气象观测网络是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步建立完善的,很难与百年甚至千年以前的观测资料进行比较,而通过推算的方式得出的更早之前的数据也并不完全准确,气象部门通常的表述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夸大灾害有可能是媒体的误读,或是某些人受利益  造成的。面对气象灾害,气象部门会用科学技术来预报分析,全社会也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

由于导致强对流天气的系统属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很难被常规气象观测网  到,因此非常规观测资料及其融合同化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资料是进行强对流天气短时和临近预报的主要资料基础。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在攻克强对流天气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上,气象工作者正努力探索。                                         (取材于许腾飞、吴越、贾敏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不属于强对流天气典型特征的一项是(2分) 

A.局地性强    B.移动速度快    C持续时间长    D影响强度大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 ①②③④ 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定性  定量  驱动  捕捉   B.定性  定量  推动  观察

C定量  定性  推动  观察   D定量  定性  驱动  捕捉

3.关于“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说法不科学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气象观测网络还不完善  B.观测资料不具有可比性  

C推算出的数据不尽准确  D媒体为逐利而有意曲解

材料二

天气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与气象自动站和卫星相比,天气雷达是监测强对流天气最有效的手段。越强的对流天气发展速度越快,空间尺度越小,对监测设备的时空分辨率要求越高。我国气象自动站已经很密集,但仍不足以观测强对流天气过程。而且自动站观测到的是一个点,而对流天气系统是三维的。卫星监测范围虽然比雷达更广,但其观测数据空间分辨率较低,而雷达可达1000米。卫星对于对流云上部的监测较为有效,雷达则不仅可以观测对流系统的底部、中部、上部,还可以观测系统内的风场及强度。目前,我国在网天气雷达数据每6分钟更新一次,大大增强了对强对流天气系统的探测和预警能力,为开展短时灾害性天气系统及洪涝灾害的监测、预警和精细化短临预报奠定了坚实基础。

按照波段,气象雷达可以分为K波段雷达、X波段雷达、C波段雷达、S波段雷达和L波段雷达。各种波段雷达探测大气目标的性能和其工作波长密切相关,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CSX波段雷达被称作天气雷达。

与常规天气雷达相比,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增加了一项新技能——捕捉风场信息。它能有效地监测和预报热带气旋、风切变等灾害天气,对台风、暴雨等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进行有效监测,对降雨进行较准确估测。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显著增强对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降水预报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实现降水预报的定点、定量、定时。X波段天气雷达技术优势并不明显,但在我国天气雷达发展早期,对于提前云雨监测时效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由于X波段天气雷达造价低,气象部门也常利用它进行强对流天气系统的补充观测。

随着技术的发展,美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全部升级为能够监测降水粒子相态的双偏振雷达,我国北京、上海等地也正在进行相同雷达的业务升级试点。另外,我国自主研发的相控阵天气雷达也已投入使用,对与大风有关的对流系统的监测预警效果显著提升,有望成为下一代天气雷达。

 (取材于《中国气象报》的有关文章)

4.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天气雷达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效监测强对流天气     B.监测范围更广   C监测精度更高   D其功能和波长密切相关

5.根据材料二,下列成语中最能准确表达天气雷达作用的一项是(3分)

A.防微杜渐    B.防患未然    C杜绝后患    D居安思危

6.不同波段的天气雷达协同作战,如果用诗文来描述这一情况,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A.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材料三

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变化。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大城市精细化预报,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预报到毫米,但依然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

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我们可以把全国分解成若干5公里见方甚至1公里见方的网格,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会有所差异,而公众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个网格中。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来说,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要素来代表全市的天气情况,而借助网格化预报,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网格的天气情况可以精细地得到反映。

网格化预报的精细程度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每天以更高频次更新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现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预报。公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自己当前所处网格未来的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

2017621日到24日,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达92毫米。但几乎同时收到预警的人,身边的暴雨却并未同时抵达。21日晚,河北、天津、北京南部率先降雨;22日深夜,暴雨才终于降临北京大部地区。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天气预报是准确的,但天气预报与公众的需求和感受并没有完全契合。与公众的需求和感受相契合,正是智能网格预报业务要解决的问题。

智能网格预报的初步目标是把全国分成5公里见方的网格,在这个基础上每隔1小时更新一次结果,如果遇到重大天气过程,更新的频率还会提高。未来,身在北京任一角落,都可以得到所处5公里网格范围内的天气预报。在北京南部的某个“网格”里,和在北京北部甚至距离不远的西南部、东南部某个“网格”里收到的天气预报是不一样的。

随着网格预报的发展,气象信息的内容会越来越全面、丰富。中央气象台可以将这些内容作为基础产品提供给各级气象部门。各级气象部门再结合基于位置的网络、移动终端等服务手段,为公众提供距离最近、最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   (取材于宗志平薛峰等的相关文章

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网格化预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是更契合需求的“多点化”天气预报   B.其精细度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C.便于公众随时随地了解多种天气信息   D难以解决对于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难题

8.为了应对强对流天气,提升未来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社会各界应做出哪些努力?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概述。(6分)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1C   2A   3D   4B   5B   6C   7D

8.【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①气象部门:利用智能网格预报等技术,提供契合公众需求的气象服务和产品。②科研人员:持续研发准确预报天气的新技术。③媒体:立场客观,准确报道。④民众: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态度,理性接受信息。(答出1点得2分,最多得6分)

2018门头沟期末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名人故居的多少是一座城市历史悠久和文化厚重程度的标志之一。重视历史名人的遗迹,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诗经甘棠》就留下了“棠荫”、“棠树”等词,专指曾有名人流连并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保护这些地方的原貌,使之不因时间流逝而毁弃,不仅让后人感受到我们文明长河的久远,而且还能形成一种文明氛围,让仰慕文化的人们产生对这个地方的敬仰

  当一个参观者步入一所文化名人故居时,仿佛重新翻开了一部丰富厚重的历史书籍,这部史书默默无声地向每一位到那里参观的膜拜者叙述着名人们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以及历史功绩。展柜中的各种陈列品、被时间侵蚀的房间,无不打上历史的印迹,可以说名人故居营造的特殊人文环境是某一特定历史的缩影,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等待着参观者去体会去领悟。

  在一些人眼里,所谓名人故居就是些历经苍桑的几间摇摇欲坠的破房子而已。殊不知,少了一个不见得占了多大地方的“破烂”,可能就少了一个文化符号,就少了一个成长的痕迹。应当看到,当现代城市建设愈发趋同之时,开始比拼的、能够增添魅力的则是城市的文化内涵,文化名人故居就是重要标志之一。莎士比亚故居、托尔斯泰故居、鲁迅故居留给后人的是独特的文化回响,它们是世界宝贵文化无法复制的遗存,生动、写实的记录着特定时代的文化魅力。

  同时,故居中的某些用品还有文物价值。故居内部文物包括作品、手稿、照片、相关文件、重要史料、生前用品等,它们承载着名人身上浓厚的文化精神,不仅能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化名人当年生活的真实情境,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走进名人所生活的时代,更有利于对有影响的名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无论在哪里,每一所名人故居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如果能怀着静谧和敬仰的心境,在故居里徜徉,品评旧宅自然风韵,回味名人曾经的历史,这不仅是一种高雅的闲趣,而且也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更是多样人文素养的滋润。

在谈到名人故居价值时,冯骥才说:“名人故居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可是当我们得知一种曾经影响世人的精神或时代审美诞生其中,它就变得异样神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了;就像我们在巴黎近郊不足七平方米的斜顶而昏暗的梵高故居里感受到的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由此我们更坚定地认为: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是,在历史巨人这个特定的生命场中,将他们的精神影响后人。”

1.材料一中的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2)

A.苍桑        B.静谧       C.徜徉       D.震撼

2.下列对材料一关于“名人故居的价值”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名人故居具有历史价值。B.名人故居具有文化价值。

   C.名人故居具有经济价值。D. 名人故居具有文物价值。  

3.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甘棠》中曾用“棠荫”、“棠树”来指代名人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

B.名人故居营造的特殊人文环境是指故居中各种陈列品和各个古老的房间。

C.参观游览名人故居可以培养高雅的情趣,可以享受多样人文精神的滋养。

D. 冯骥才认为名人故居看似普通实则神奇,是因为在此能感受到一种力量。

材料二

北京建都800余年,作为历史悠久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聚集过无数的名人,他们以各种方式,点缀了北京历史的天空。记录名人生活场景的文化故居也作为难得的文化资源,成为这座古城的精神财富,延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时至今日很多文化名人故居却面临严重的问题。

居住在北京的名人可谓群星璀璨,而目前有幸挂牌保护的故居却甚少,与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极不相称。名人故居普查数据显示,仅东城区、西城区就有300余处名人故居,而目前而已经挂牌保护的国家级、市级、区级名人故居却只有39处。有些名人故居虽然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状态并不理想,需要极大改进。  

绝大多数北京文化名人居住的是四合院,大多是砖木结构,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风雨雨,必然会发生自然的老化而破败不堪。随着时代发展,很多名人故居后来都变成了多户合住的院落,在旧城改造和拆迁中,大多数四合院包括保护院落逐渐消失了,四合院中的名人故居当然也不能幸免于难,院落内部格局遭到破坏,私搭乱建现象比较严重,拥挤不堪,杂物满地,昔日的名人故居,已经沦落为破旧的大杂院。

故居内部文物包括名人的作品、手稿、照片、生活用品等,这些文物是名人故居最大的价值所在,能够更全面的表现文化名人的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北京名人故居由于房屋质地和格局以及后来的变迁等问题,很多文物的保存并不尽如人意。另外,相关部门没有对故居进行完善的保护开发,导致展示空间小,展品少,内容比较单调,管理者也大多只是看摊,陈列的方式与内容也缺乏新意。

大多数故居都存在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问题。如徐悲鸿纪念馆位于新街口豁口,这里现在是西城区最重要的商业地段,众多的服装店、餐馆、小卖部等形成了浓重的商业气息,使这座艺术殿堂处于颇为尴尬与孤立的境地。一些故居被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之后,周围的商业场所不断涌现,这种商业化气息与故居的文雅古旧之气严重的不协调,破坏了文化名人故居的文化氛围。

4. 下列对材料二“北京名人故居现状”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北京名人故居保护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挂牌保护、是否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B.北京名人故居多是四合院,随着时间推移和城市化进展,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C.北京名人故居的文物展品单一,展览形式单调,保护文物工作多有欠缺。

D.有些名人故居虽然被保护下来,但由于环境变化,丧失了原有的历史形态。

5. 下列对在北京至今留有故居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曹雪芹的一生坎坷而又光辉,他创作的《红楼梦》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B.86年的生命中49年住在北京,沈从文创作的《边城》以湘西为背景,借少女翠翠的爱情故事,展现人性的善良美好。

  C.北京是鲁迅生活最久的城市,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呐喊》塑造了狂人、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一批不朽的艺术形象。

  D.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老舍作品中大多以北京为背景,反映的多是北京普通人的生活,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材料三

名人故居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既可以给我们提供深远丰厚的历史记忆,也为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文化动力。名人故居的保护工作已经迫不及待地提到日程上来。在这方面,域外成熟的保护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俄罗斯政府对莫斯科名人故居充分重视,给予大量资金扶持,派遣专门人才管理。只要名人在这里留下过足迹,都要立牌表示纪念,牌上面注明“某某人曾于某年某月某日某事到过”的字样。在莫斯科,凡是与文化名人有关的建筑,都会被谨慎地保留下来,即使这人仅仅只在这里度过了一生中的几个月,街墙上的人物浮雕时时会映入你的眼帘。俄罗斯绝大多数博物馆都不出售门票,最多也就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参观费用。为了让俄罗斯人能够去名人故居参观,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鼓励年轻人了解和认同国家历史中这些应该被记住的人和事。

在文化遗产保护法建设方面,法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据不完全统计,法国在近百年的法制建设中,便颁布过一百多部文化遗产法,这些法律为法国人依法管理文化遗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巴黎的名人故居作为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法律的保护下无疑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与管理。在法国遗产保护工作乃至故居的管理开发上,一些专门学者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学者的积极参与,确保了法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同时也避免了政府部门因缺乏专业知识而给普查、保护工作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富有特色的英国首都伦敦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名城之一,文化名人故居更是英国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被照管维护的极其完善。伦敦街头的文化名人故居门前都挂着一种蓝色的牌子,是受保护的文物,叫做“英国遗产”。它们绝大多数并没有被开辟为博物馆或者纪念馆,里面大多依旧住着普通人,只是加以妥善保护,不准拆除,不得改变外形,还要定期修缮。英国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蓝牌委员会”来管理此事,其对象就不限于英国本国,伦敦就为纪念中国的老舍也挂了蓝牌。英国有许多民间组织从事着包括文化故居在内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他们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市场,市场化运作有多种方式,最为常见的就是将文化遗产产业化,通过观光赢得效益,经费较为充足,管理开发情况也比较好。

6.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载体:  “载”音zài,与“载歌载舞”之“载”音同。

B. 璀璨: “璨”音càn,形容光彩夺目,偏旁为玉字旁。

C. 尴尬: “尬”音gà 共七画,第二笔是“丿”(撇)”

D.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也可写成“迫不急待”。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城市对名人故居保护开发有哪些有益措施值得借鉴?6分) 

1A      2. C       3. B     4. A     5. C      6. D

7. 1)俄罗斯政府对莫斯科名人故居充分重视,给予大量资金扶持;对名人故居全面保护,参观名人故居不收或少收门票,鼓励年轻人走进名人故居。

2)法国颁布百余部文化遗产法,名人故居在这些法律的保护下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与管理。学者参与保护名人故居,发挥了重要作用。

3)英国设立专门机构“蓝牌委员会”管理挂牌名人故居,挂牌名人故居范围广;许多民间组织参与故居保护工作,实施文化遗产产业化,通过观光赢得效益,效果较好。(每点2分,共6分)

 

 

2018昌平期末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历史久远、文献浩瀚、内涵丰富为世人所珍视。

根据文献记载,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会等雅乐外,还盛兴于民间,深得人们喜爱。这可以从当时的《诗经·小雅·鹿鸣》中得到印证。“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便是一件在民间受古人喜爱的乐器。

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

关于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等传说。传说为先古圣贤所作,古琴理所当然地成为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特殊的意义。例如,古琴的形状以前宽后狭为标准,其实是象征尊卑的意涵。《风俗通》中记载了“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说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征四时五行,到后来文王、武王加的二弦,则是有君臣之恩的意义在里面。至于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征月。

所谓“焚香操琴”,是指对琴乐艺术的欣赏,讲究的是一种“净”与“静”的体现。古琴音乐之所以能够给予人们一种曲调高古的意境,这是因为古人对于弹琴的时机、心情、甚至在对象的选择上,都是非常讲究的。有所谓“六忌、七不弹”之说。“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风、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种天气气候,“七不弹”则是指闻丧者、奏乐时、事冗时、不净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种情况,都不是弹琴的好时机。

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记载:“琴者,禁也。所以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可见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正人心的蕴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国乐器,古琴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出君子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

(选自中国国学网,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的诗句印证古琴先秦时期受百姓喜爱。

  B.古琴为先古贤所作,是发扬先贤道德精神的工具。

  C.古琴的长度、琴弦个数及十二徽都有各自的象征意。

  D.古琴的弹奏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条件下都适宜弹琴

2.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会:“朝”读作zhāo         意思是“早晨”

  B.月:“闰”读作rùn          意思是“余数”

  C.圭:“臬”读作niè          意思是“法治”

  D.正:“匡”读作kuàng        意思是“纠正”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历来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乐器。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

“琴者,情也。”抚琴吹箫和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操琴弦歌之声不绝;春秋时期的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美谈;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与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仙境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体会到一种天人交融的意境。

古琴艺术之所以能独树一帜,除“琴德最优”外,更由于其音乐特质能顺乎自然,耐人寻味,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含蓄的思想,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而成为人格培养和精神升华的重要方式。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绵远悠长,意趣高雅,温柔敦厚,琴道更是让有素养的文人士大夫为之一生追求。在人心容易流于浮躁的今时今日,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沉静,回归内心丰富的精神世界。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琴德最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琴乐意境深远            B.琴韵虚静高雅

   C.琴曲追求心物相合        D.琴音乐特质自然

4.下列对材料二最后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琴的音乐特质是古琴艺术独树一帜的原因之一。

  B.古琴的音乐特质能够体现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

  C.古琴之音能给人带来淳和淡雅、绵远悠长之感。

  D.古琴之音能使今时今日之人浮躁的心沉静愉悦。

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诗句不适合刻在古琴上的一项是(2分)

A.调高时慷慨,曲变或凄清。征客怀离绪,邻人思旧情。

B.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C.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D.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淡随人心。

 

材料三

深邃、从容,古琴的表现力让听者为之动情。古琴的弦特别长,因而振幅大,振动时间久,其余音绵长不绝。余音绵长不绝,可以在演奏中出现古琴所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使本来是点状的音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

古琴的“走手音”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从而产生绵延无限的音乐感染力。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此外,“走手音”还可以使古琴之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由实而虚的张力方向使得琴音超逸而绵延,深远无限。这与拉弦乐器或吹管乐器所创造出的线状音迹的表现力有着很大不同,古琴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时间有限,强度逐渐减弱,是自然产生的状态。

古琴“走手音”之所以能营造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域有关,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厚重、低沉、深邃、悠远的感受,并激发听琴者在价值、意义上的感悟。

从琴歌、琴诗、琴曲的文学内涵来考量,古琴与文学都有着渊源。古人喜抚琴吟唱,琴歌以诗为主体,配合琴曲。琴曲、琴歌中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学内涵,或叙述故事,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

《鼓琴训论》中说:“凡鼓琴,必择净室高堂,或升层楼之上,或于林石之间,或登山巅,或游水湄,值二气高明之时,清风明月之夜,焚香净坐,心不外驰,气血和平,方可与神合灵,与道合妙。”这与我国文人所追求的崇尚自然、心灵回归、人格纯净的精神有着极大的契合之处。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

6.根据材料三,下列对古琴“走手音”艺术效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琴“走手音”能将点状的音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余音绵长不绝

B.古琴“走手音”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有音乐感染力。

C.古琴“走手音”产生的渐弱的听觉效果,是弹奏者用力弱而形成的。

D.古琴“走手音”能营造独特的幽深效果,与其自身的音域较低有关

7.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词语最能表达古琴给人带来艺术享受的一项是(3分)

A.铿将有力        B.余音袅袅       C.穿云裂石       D.清脆悦耳

8.请结合上述三个材料,概括回答弹奏古琴有哪些讲究。(6分)

 

 

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

1.(3分)B    2.(2分)B    3.(3分)D    4.(3分)D      5.(2分)A   

6.(3分)C    7.(3分)B 

8.(6分)①讲究弹琴的时机、心情、和对象的选择。②要具有圣人与君子的风范。③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④讲究弹琴的地点时间心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