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一模各区文言文阅读汇编
【海淀】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①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②朋逆其师;燕辟③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
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④,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取材于《礼记·学记》)
【注释】①扞 ( hàn) 格:互相抵触。②燕:通“宴”,娱乐。③辟:邪僻,不正派。④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豫:预防
B.故君子之教喻也 喻:开导
C.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长处
D.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严:尊敬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以教与学为首要事务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杂乱施教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扰乱教学而不可收拾
C.虽诏于天子,无北面
老师即使被天子召见,也不必面北称臣
D.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对善于学习的人而言,老师安闲而他自己加倍努力,老师会因此显得平庸
10.判断下列句中加点“道”字所属的义项,将其所在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下表对应的空格中。(3分)
①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②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③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义项 | (1)道理、学说 | (2)途径、方法 | (3)谈论 | (4)引导 |
序号 |
11.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并分别写出它们在文中的喻意o(4分)
①玉不琢,不成器
②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12.请根据文中“学之道”与“教之道”的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
(1)学者有“四失”,即多、寡、易、止。请根据文意及你的学习体验,用四字词语概括
“寡”“止”所导致的后果,并填写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2分)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多则囫囵吞枣;或失则寡,寡则 ① ;或失则易,易则浅尝辄止;或失则止,止则 ② 。
(2)善教者有诸多好的教学方法,请概括出其中四种值得借鉴的方法o(4分)
(3)链接材料中的子路是否是个“善问者”?请根据上文最后一段相关内容加以分析。(5分)
链接材料: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 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8.(3分)C
9.(3分)D
10.(3分)
义项 | (1)道理、学说 | (2)途径、方法 | (3)谈论 | (4)引导 |
序号 | ② | ③ | ④ | ① |
填对2个得1分,填对3个得2分,填对4个得3分。
11.(4分)
①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1分);人不通过反复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1分)。
②即使有可口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1分);即使有至善之道,如果不学,就不会懂得它的精妙(1分)。
12.(11分)
(1)(2分)①见识浅陋(1分)②半途而废(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预见学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握教育契机,适时而教;循序施教;组织学生互相切磋;善于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善于答问。(答出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3)(5分)评分要点:观点明确(1分),有理有据(2分),分析合理(2分)。
【海淀】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人不通过反复学习,就不能够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以教与学为首要事务。
即使有可口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至善之道,(如果)不学,就不会懂得它的精妙。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的困惑,然后才能奋发自强。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大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未发生前就加以禁止,叫做预防;当学生适合接受教育时而加以教导,叫做时机恰当;不超越学生的学习阶段而讲授,叫做循序渐进;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以吸收别人的优点,叫做切磋。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缘由。(学生的)错误出现后再去禁止,教与学就会互相抵触,学生便不能改正错误;最佳学习时机已过,然后才去学习,就会辛苦而难有成效,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扰乱教学而不可收拾;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交流,就会孤陋寡闻;沉溺于与朋友娱乐,就会违背老师的教诲;沾染上不良习气,就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点,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人师。所以说老师的教学就是启发开导:(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劝勉而不强制,启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则(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则平易近人;启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则引人思考。能做到关系融洽、平易近人,并能引人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开导了。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施教的人必须要知道。人们在学习中,有的过失在于贪多,有的过失在于学得少,有的过失在于轻视学问,有的过失在于浅尝辄止。这四种过失,是(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造成的。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挽救他们的过失。教育,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而纠正学生的过失。
大凡学习,尊重教师是难以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这之后他所教授的道理才能受到尊崇,道理受到尊崇,这之后百姓才懂得以敬重的心态对待学习。所以君王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请臣子在祭祀中代表死者受祭的时候,不把他当臣子对待;一是教师,不把他当臣子对待。根据大学的礼制,老师即使被天子召见,也不必面北称臣,以此来表示对教师的尊重。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功效加倍,学生从而感激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勤苦,但功效只有一半,学生从而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大树,先砍容易的地方,再砍伐枝干交接、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等到时间久了,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不善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对待提问的人,如同被撞的钟一样,用小力敲打,响声就小,用大力敲打,响声就大,待被撞的钟从容不迫地回响,这样之后钟才会缓缓地响完它的余音;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与此相反。以上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西城】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3题。
(一)
人主之治国也,莫不有法令赏罚。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则主尊显而奸不生;其法令遂而赏罚之所立者不当,则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党而劫杀之。故《明法》曰:“生 灭、塞、侵、壅之所生,从法之不立也。”
法度者,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奸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虽心之所憎而无罪者弗罚也。案法式而验得失,非法度不留意焉。故《明法》曰:“先王之治国也,不淫意于法之外。”
明主之治国也,案其当宜,行其正理。故其当赏者,群臣不得辞也;其当罚者,群臣不敢避也。夫赏功诛罪,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行私惠而赏无功,则是使民偷幸而望于上也;行私惠而赦有罪,则是使民轻上而易为非也。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故《明法》曰:“不为惠于法之内。”
(取材于《管子•明法解)
(二)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
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制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法者,非天堕,非地生,发于人间,而反以自正。是故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所立于下者,不废于上;所禁于民者,不行于身。所谓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变法者,非无法也,有法者而不用,与无法等。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是故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
(取材于《淮南子•主术训》)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以牧领海内而奉宗庙也 牧:统治
B.案其当宜,行其正理 案:根据
C.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中:符合
D.法者,非天堕 堕:堕落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是故其法令明而赏罚之所立者当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
B.人主之所以制天下而禁奸邪也
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C.行私惠而赦有罪
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
D.所以为天下致利除害也
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为也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主虽心之所爱而无功者不赏也
英明君主虽然心中吝惜但无功的人也不奖赏
B.不为惠于法之内
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
C.县法者,法不法也
制订颁行刑法,是为了依法惩处犯法的人
D.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
道取胜,事理就通达了,于是就返回到无为而治的境地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则是利奸邪而长暴乱也。(3分)
②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3分)
12.请根据上面两则短文,概括“法令”对治国有何作用。(4分)
13.同为管子的文章,下面链接材料与“材料一”,在治国问题上的观点却有所不同,请说出其不同之处,并说出你对这种不同的看法。(4分)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管子·小问》)
8.(3分)【答案】D 9.(3分)【答案】B 10.(3分)【答案】A
11.(6分)【答案示例及评分要求】
①如果放弃公法而实行私惠,那就等于使奸邪获利而助长暴乱了。(3分)
②君主立法,首先自己要作执法守法的榜样,这样法令就能施行于天下。(3分)
12.(4分)【答案示例及评分要求】
可以使人主地位尊显;防止奸邪之臣行私结党、蒙蔽君主。(2分)可以约束民众不放纵;制约官员不妄为;限制君主不独断专横,从而实现无为而治。(或是可以制约人们使之匡正自己的行为,道胜理达,从而实现无为而治)(2分)
13.(4分)【答案要点及评分要求】
《管子·明法解》一文中,管子强调法令赏罚的重要性(1分);《管子·小问》一文中,管子认为治理百姓,须厚施德惠,不能以刑法恐吓。(1分)从两段文字看,管子在强调法治重要的同时并没有忽视德治的作用。德作为社会道德规范,其规范要有标准性,而标准性莫过于法,法的公正是施行德政的必要保障。(2分)(能点出不同时期、不同对象、不同文章有不同作用亦可)
【西城】
【参考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若想管理好你的臣民,你一定要了解人民的疾苦,并且本着仁德之心为他们的痛苦感到忧虑,千万不能以刑法恐吓,以暴力来统治。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一)
人君治国,没有不具备法令和赏罚的。所以,法令明确而赏罚规定得当,君主就尊显而且不出奸臣;法令错误而赏罚规定不当,群臣就会行私而蔽塞君主,就会结党而劫杀君主。所以,《明法》篇说:“灭、塞、侵、壅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法令不够明确。”
法度,是君主用来控制天下和防止奸邪产生的,是用来统治海内而事奉宗庙的。私意,是可以产生祸乱、滋长奸邪而危害公正的,是蒙蔽君主、丧失正道而导致危亡的根源。所以,法度得以实行则国家安定,私意得以实行则国家混乱。英明君主,即使对自己心爱的人,无功也不赏;即使对自己憎恶的人,无罪也不罚。按照法度规程来检验得失,与法度无关的事是不留意的。所以,《明法》篇说:“以前的君王治理国家,不会在法理之外游心肆意。”
明君治国,根据恰当合适的原则,执行正确道理。所以对于当赏的,群臣不得推辞;对于当罚的,群臣不敢逃避。赏功罚罪,本来是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杂草不铲除,就危害庄稼;盗贼不惩治,就伤害良民。如果弃公法而行私惠,那就是使奸邪得利而助长暴乱了。因为行私惠而赏了无功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贪图侥幸而谋求向上讨好;行私惠而赦了有罪的人,就等于让人民轻慢君主而轻易为非作歹。弃公法而行私意,明君是不肯干的。所以,《明法》篇说:“不会在法理之内给予恩惠。”
(二)
法是天下的尺度标准,也是君主手中的准绳。社会制订颁行刑法,是为了依法惩处犯法的人;设置奖赏制度,奖赏应当奖赏之人。法令确定之后,符合奖赏制度的就要嘉奖、触犯法律的就要受罚。尊贵的人触犯法律也不得减轻处罚,卑贱的人犯了法也不会加重处罚。犯法者尽管贤能也一定严惩,守法者虽然无能也不可无端治罪。所以秉公执法风气盛行,徇私枉法之路就被堵塞。
古代设置各级官吏,是用来制约民众,不让他们恣意放纵。设立君主,是用来制约官员,不让他们专行妄为。而宗法礼义的制定,又是用来限制君主的,不让他独断专横。任何人不可以放纵专行,那么“道”就占了主导地位、取得胜利,“道”取得胜利,这事理就通畅,于是便可返回到无为而治的境地。这里说的“无为”,不是说什么都凝滞不动,而是说不要任何事情都由君主一个人说了算。
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下冒出来的,它产生于社会又转过来制约人们使之正派(匡正自己的行为)。所以,自己身上有这样的缺点过错,就不要非难他人身上有的同样缺点过错;自己身上没有的优点美德,也就不要要求别人有这种优点美德。由此推出,要求下层民众遵循法律,那么上层君主百官也应遵循法规;禁止百姓民众不能做的事,那么君主自身也不能做。所谓“亡国”,不是说这个国家没有君主,而是说这个国家没有“法”;现在说变更法制,并不是没有法,而是有法不用,有法不用等于没有法。君主立法,首先自己要作出执法守法的榜样,这样法令就能施行于天下。所以,君主如能用法严格地约束自身,那么法令政令就能够在百姓中施行无阻。
【东城】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2题。(19分)
(1)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此非虚言也。汉兴,破觚【2】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取材于《史记》)
注释:【1】听讼:指审理案件。【2】觚:方,文中指严酷的法令。
(2)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谓乱离之后,风俗难移。比观百姓渐知廉耻,官人奉法,盗贼日稀,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是以为国之道,必须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异端,自然安静。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贞观四年,房玄龄奏言:“今阅武库甲仗,胜隋日远矣。”太宗曰:“饬兵备寇虽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务尽忠贞,使百姓安乐,便是朕之甲仗。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以至灭亡,正由仁义不修,而群下怨叛也。宜识此心。”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侍臣曰:“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王珪顿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取材于《贞观政要》)[来源:学.科.网Z.X.X.K]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导之以政 导:引导
B. 上下相遁 遁:欺瞒
C. 溺其职矣 溺:沉迷
D. 饬兵备寇虽是要事 饬:整顿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民免而无耻 B. 法令者治之具
斫雕而为朴 言道德者
C. 破觚而为圜 D. 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隋炀帝岂为甲仗不足 而群下怨叛也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最有道德的人不(标榜自己)有道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
B.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法令越严酷,盗贼越多
C. 仁义积则物自归之
仁义积累(得深厚)百姓自然会归顺君王
D. 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
如有片刻懈怠,就不能够达到远方了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信哉是言也!
②故知人无常俗,但政有治乱耳。
12. 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内容,分别概述孔子、老子、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主张,并说明三人
主张的相同之处。(5分)
[来源:学科网ZXXK]
(二)阅读下面的《论语》四则,完成第13题。(6分)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③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④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
13.以上四则内容都谈到了古代君子应具备的品格,请以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君子形象为
例,谈谈对这四则材料中任意一则的理解。
8.(3分)C 9.(3分)D 10.(3分)D
11.(4分)
①这话对啊!(2分)
②因此(我才)知道民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习俗,只是施政的效果有好坏罢了。(2分)
12.(5分)
①孔子认为,用道德引导教化百姓,用礼来规范他们的言行,百姓就能有羞耻之心并恪守正道。(1分)
②老子认为,发布严酷的法令只能让盗贼更多。(1分)
③唐太宗认为治国之道在于施仁义,要顺应民心,用仁义来安抚百姓。(1分)
④三人皆认为治理国家不能靠严酷的刑法。(2分)
13.(6分)答案示例: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强调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就是一位重然诺、讲忠义的君子。他面对曹操给予的各种优厚待遇毫不动心,不惧艰险,执意回到了结义兄长刘备的身边。反观张鲁的谋士杨松,面对曹操的征讨,心中“利”字当先,贪财卖主,实为小人。
(语句理解准确,2分;结合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解说合理,4分)
【东城】
(1)孔子说:“用政令引导百姓,用刑法整治百姓,百姓能免(于犯罪)但无羞耻之心。用道德教导百姓,用礼来统一他们(的言行),(百姓就)既懂得有羞耻之心并且恪守正道。”老子说:“最有道德的人不(标榜自己)有道德,因此(才真正)具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标榜自己)没有失去道德,因此不(真正)具有道德。”“法令愈加严酷,盗贼愈多。”太史公说:这话对啊!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不是治理好坏的本源。从前(在秦朝时)国家的法网曾经很严密了,但是奸诈欺伪的事(就)开始发生,最为严重的时候,上下互相欺瞒,到(了国家)无法振兴(的地步)。在这时,官吏治事好像抱薪救火扬汤止沸一样(无济于事);(倘)不采取强硬严酷(的手段),怎么能胜任他们的职责并且心情愉快呢!(在此种情况下,)(一味)讲道德的人就失职了。所以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像别人一样,(所不同的是)一定要使案件不再出现。”这不是假话。汉朝初年,把严厉的刑法改为宽松的刑法,把繁杂的法律条文改为简约朴实的条文,法网(宽得)能漏掉吞舟的大鱼,而官吏治事不再有奸邪的行为,百姓安居乐业。由此看来,(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道德而不在严酷的刑法。
(2)贞观二年,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我认为(在国家)乱离之后,社会风气很难(在短时间内)变好。近来看到官员百姓逐渐懂得了廉耻,能遵守法纪,盗贼一天比一天少,因此(我才)知道民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习俗,只是施政的效果有好坏罢了。因此治国之道,必须用仁义抚慰百姓,把威严和诚信展示给百姓看,顺应民心,废除那些严刑酷法,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社会)自然会平定安静。你们应该共同来做好这件事!”
贞观四年,房玄龄上奏说:“如今(我)检查武器库里的铠甲兵器,(发现)已远远超过隋朝了。”唐太宗说:“整顿军队防御敌寇虽然是紧要的事情,但我只希望你们留心治国的策略,一定要竭尽忠贞,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便是我的铠甲兵器。隋炀帝哪里因为铠甲兵器不足而到灭亡(的地步),正是因为不施行仁义,而群臣百姓怨恨背叛(他)啊。(你们)应该理解我的想法。”
贞观十三年,唐太宗对身边的大臣们说:“树林广袤就有飞鸟栖息,水域深广就有鱼儿游弋,仁义积累(得深厚)百姓就自然归顺君王。人们都知道害怕躲避灾害,(却)不知施行仁义就不会产生灾害。仁义之道,应当在心中牢记,让它长久不断,如有片刻懈怠,距离仁义之道就已经远了。”王珪叩头说:“陛下能知道这个道理,天下百姓很幸运啊!”
【朝阳】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古称三不朽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士非此三者,无以托于世而列于士君子之林矣。兼之者,其命世之豪杰乎!道德不足,则功业、文章亦足表见。若夫希世取容,求为富贵利达而已,又何足比其数也。我朝英贤辈出,其以道德、功业、文章名世者,代不乏人。余尝窃高山之仰,景行先哲。
诚意伯刘公基,少通《春秋》,长务理学,尤精兵法。会太祖定栝苍,是时吴、汉为敌,众以苏湖地饶,宜先取吴。公密谋曰:“汉灭,吴直囊中物耳!宜先伐汉。”上纳其言,灭汉取吴,因收中原。志在澄清天下,言于上曰:“当使纪纲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上皆嘉纳之,累欲进公爵,公固辞不受。公刚毅,慷慨有大节,遇急难,勇气奋发。与金华宋濂友善,并以功名显于世。文章二公尤著,基曰《郁离子》,濂曰《龙门子》。
宋濂始见上于金陵,问:“世乱奈何?”对曰:“愿明公不嗜杀人,天下可定。”上悦之。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侍上多所陈说,直谅不务文饰。上喜曰:“卿可参大政。”对曰:“臣少无他长,徒以文墨议论事。一旦授职不效,有负陛下。”顿首力辞。上尝廷誉公曰:“古人太上为圣,其次为贤、为君子。若濂,事朕十九年,口无毁言,身无饰行,宠辱不惊,始终无异,匪惟君子,抑可谓贤矣。”公尝自言曰:“古人为学,使心正身修,措之行事,俯仰无愧而已。”后居青萝山,闭门著述,人罕睹其面。
方孝孺,恒以明王道为己任。太祖尝召见,喜其举动端整。建文即位,召为文学博士,凡将相谋议,辄资孝孺。及靖难兵起,诏檄皆出其手。兵既渡江,坚守誓死。建文逊去,文皇召用,不屈。文皇命孝孺草即位诏,悲恸彻殿,大哭且骂曰:“死即死,诏不可草!”文皇大怒:“即死,独不顾九族乎?”孝孺曰:“便十族奈我何!”文皇大怒,竟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戮,之死靡悔。其所著述甚多,文大类苏氏,而正论过之。
此数英贤,岂非志于道德,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于功名,富贵不足以累其心者耶!迨今承平日久,今之士人非科第无以自见,故始为诸生,欣羡一举,不啻起渊谷、腾霄汉也;既推上矣,羡登甲第,汲汲不减诸生时;既成名矣,骎骎希冀显荣;位列公卿,犹思恩逮上世,赏延后裔。所谓诵法圣贤者,取陈言应制科尔,甫服冠裳,辄尽弃去。悲夫!以是立功名且不可,何论道德!
余告门下举试不第者曰:“君子修身善行,睹穷达显晦,不入于心,充然喜乐在我。焉知竞进争先,戚戚穷年也!别矣,毋令世俗驰骛之态摇惑本心。以尔清才好学,何所不至?所患志不立,汩外慕而损真心。汝其以贤为师哉!”
(取材于明·张瀚《松窗梦语·士人纪》)
8.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功业、文章亦足表见 表见:显扬
B.若夫希世取容 取容:讨好取悦
C.直谅不务文饰 直谅:宽恕
D.毋令世俗驰骛之态摇惑本心 驰骛:奔走趋赴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其命世之豪杰乎 B. 众以苏湖地饶
如其礼乐 亦足以畅叙幽情
C. 因收中原 D. 以是立功名且不可[来源:学&科&网Z&X&X&K]
我欲因之梦吴越 犹且从师而问焉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何足比其数也
又哪值得和他们相提并论呢
B.余尝窃高山之仰,景行先哲
我曾私下仰慕德行高尚的前辈先哲
C.以尔清才好学,何所不至
凭你拥有的卓越才学,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D.汩外慕而损真心
沉迷外物因而迷失了本心
11.下列评价与文中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 忠愤激发,百折不回
② 既辟一代之规模,又阐一代之文章
③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
A.①刘基 ②方孝孺 ③宋濂 B. ①方孝孺 ②刘基 ③宋濂
C.①方孝孺 ②宋濂 ③刘基 D. ①宋濂 ②方孝孺 ③刘基
1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匪惟君子,抑可谓贤矣。
②焉知竞进争先,戚戚穷年也!
13.文中三位英贤与“今之士人”相比,在立言、立功、立德三个方面的表现有哪些不同?请以其中一位英贤为例,简要说明。(6分)
8.(3分)C(直谅:正直诚信)
9.(3分)D(连词,尚且。A.副词,表揣度;代词,那。B.动词,认为;连词,用来。C.连词,于是;介词,根据。)
10.(3分)C(凭你卓越的才华、好学的品质,还有什么达不到的呢?)
11.(3分)B
12.(6分)①不只称为君子,还可以称为贤人了。
②哪知晓争名逐利,终年忧惧(的事)呢!
【评分标准】“匪”“抑”“焉”“戚戚”“穷年”各1分,句意1分。意思对即可。
13.(6分)【示例】文中三位英贤都有志于道德、功业、著述,且皆有建树,堪称治世能臣。如方孝孺在立言方面,著述很多,且造诣高;在立功方面,为国事出谋划策,以明王道为已任;在立德方面,忠义节烈,宁死不屈。今之士人只会用陈词滥调应付科举考试,一直追求地位的快速攀升,一心希望自己荣华显贵,惠及上世,荫庇后代,无功、言可谈,更无道德可论。
【评分参考】英贤分析3分,今之士人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
【朝阳】
古人说三不朽,说的是: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创立学说。士人不是(按照)这三条标准(要求自己),(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身、位列于知识分子之列。三者都具备的,那是有治国才能的贤者啊!(如果)(树立)德行方面不足,那么(能够建立)功业、(创立)学说,也足够(用来)显扬的。至于那些迎合世俗讨好别人的人,是为了富贵、顺达罢了,又哪值得和士人相提并论呢?我朝英贤一代代出现,那些凭借道德、功业、文章闻名于世的人,每个时期都有。我曾私下仰慕这些德行高尚的前辈先哲。
诚意伯刘基,年少时精通《春秋》,长大后专力从事理学,尤其精通兵法。正赶上太祖平定栝苍,当时,吴、汉(与我朝)敌对,大家都认为苏州湖州地方富饶,应该先攻取吴地。刘基秘密谋划说:“(如果)汉地被灭,(那么)吴地只不过是放在口袋里的东西罢了!应该先攻打汉地。”太祖采纳了他的进言,灭了汉地,攻取了吴地,于是收复中原。(刘公)志在肃清天下,对皇上进言:“(现在)应当整顿法度,然后德政就能施行了。”皇上都赞许采纳了他的建议,多次想加封他的官职,刘基坚决辞谢不接受。刘基为人刚正不阿,充满正气,有高尚节操,遇到危机艰难(的事情),毫不畏惧、积极应对。他与金华的宋濂关系非常好,都凭借功业显达于当世。在文章方面,两人也十分突出,刘基(的文集)叫《郁离子》,宋濂(的文集)叫《龙门子》。
宋濂最初在金陵觐见皇上,(皇上)问:“世道混乱,怎么办呢?”(他)回答说:“希望您不好杀人(施行仁政),(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皇上很欣赏(他)。(把掌管)郊社宗庙山川百神的祭祀仪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的制度(的工作),都交给宋濂,多次称赞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侍奉皇上时经常(为皇上)陈述利害,正直诚信,说话不掩饰。皇上非常高兴,说:“你可以参与国家政务。”(宋濂)回答说:“我年轻时没有别的长处,只是写文章谈论朝政。万一接受职务后不能胜任,(就)辜负了陛下。”以头叩地,极力推辞。皇上曾经在朝堂上夸赞宋濂说:“古人中最上等的是圣人,其次是贤人、是君子。像宋濂这样,侍奉我十九年,没有诽谤之言,行为磊落,宠辱不惊,一直没有改变,不仅仅可以称为君子,还可以说是贤人了。”宋濂曾经自己说:“古人做学问,要让自己身心正直,把其中的道理落实行动中去,对上对下都没有愧疚罢了。”后来(宋濂)隐居在青萝山,闭门著书,很少有人见到他。
方孝孺一向把彰明王道当作自己的职责。太祖曾经召见(他),喜欢他举止端正。建文帝即位,征召(他)为文学博士,凡是将相谋划议论(事情),就会向孝孺咨询请教。到了靖难起兵时,诏书檄文全都出自他之手。军队渡江后,(他)誓死坚守。建文帝逊位,文皇(即位)任用(他),(他)不肯就职。文皇命令孝孺起草即位诏,(他)悲号的声音响彻大殿,一边大哭一边骂:“死就死,即位诏不能起草!”文皇大怒:“就算(你不怕)死,难道不顾及(你的)九族吗?”孝孺说:“即便(杀我)十族,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文皇大怒,最终在市中将他处以磔刑。孝孺慷慨赴死,到死都不后悔。他的著述非常多,文章风格很像苏轼,但是文中的忠义之气超过苏轼(的文章)。
这几位英贤,难道不是追求道德,功名不能牵绊他的志向,立志成就功名,富贵不能牵绊他的志向的人吗?如今太平稳定时间很长了,现在的士人不通过科举没有办法显露自己,所以开始作诸生的时候,(就)希望(自己)能够一举成名,如同从深谷中腾飞到天空;中举之后,又希望高中进士,急切求取不亚于作诸生的时候;成名之后,(又)迫切希望能够显赫荣耀;等到位列公卿,还想恩惠到达上代,赏赐延及后代。(他们)所说的称诵效法圣贤,不过是用陈词滥调应付科举考试罢了,刚刚穿上官服,就(将圣贤之言)全都抛弃。可悲啊!用这样(的方式)立功名尚且不可以做到,更何况(立)德呢!
我告诫门下考试不中的弟子说:“君子修养身心,修炼自己的品行,面对困厄或显达,都不会放在心上,心中快乐满足。哪知晓争名逐利,终年忧惧(的事)呢!不要这样了,不要让世俗(为名利)奔走的风气动摇本心。凭你卓越的才华、好学的品质,还有什么达不到的呢?担心的(应该)是意志不坚定,沉迷外物因而迷失了本心。你要把英贤当作老师啊!”
【丰台】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二友堂记
胡 铨
上方侧席高人,起左史福唐李公弥逊于钓筑间[1]。将大用,会告饥,而庐陵特甚,诏公作牧,以字罢瘵[2]。既至,栉垢爬痒[3],民获苏,郡以大理。则求所以慰惫懑者,于是视庐之偏,得古松蔚然,对植以竹,开轩其下,榜曰“二友”,且为松竹主人,命郡人胡铨志之。
仆曰:“公山林十有三年,穷崖怪壑,家猿狖而宫鱼龙,宜于林木饱闻而厌观者,岂少此二物哉?是盖有说焉。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夫能牧养小民,惠于鳏寡,必刚毅不回之士,盖刚则不夺于欲。故曰:‘枨也欲,焉得刚!’而《书》则曰:‘刚而无虐。’惟无虐为无欲,惟不欲可以言刚,惟刚故能行仁。公独有取于松竹焉者,非以其德全于刚邪?
“方公闲于簿书,日哦其间,见夫檀栾胶葛[4],泠风薄人,清阴澡虑,则思所以大庇我民,以浣以濯。见夫落落高标,陵轹[5]霜雪,有不可犯之色,则思所以上列利病,与当途要人争可否而不折;见夫幽姿劲质,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则思所以击奸尚贤,使君子有所恃,而小人有所畏。卒之雨旸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骫[6]桑,义高乎偃柏,曾不旬岁而民和年丰,是岂巧言令色、四体若无骨者所能乎?
“至若心远地偏,境与意合,万事不到胸次,听号钟之松风,挹寒塘之竹露,道历物表[7],便有濠濮间趣。回视轩冕[8],所谓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是故可友而不可屈。
“虽然,公将羽仪天朝,固不能屈之使卑。卓然特立,临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则岂惟无愧二友,实丘壑夔龙之友。”
(取材于《澹庵文集》卷三)
注释:【1】钓筑间:指隐居生活。【2】罢瘵:困苦穷乏之民;罢,通“疲”。【3】栉垢爬痒:清除弊政,理顺民心。【4】檀栾胶葛:林木秀美错杂。【5】陵轹:压倒。【6】骫:盘曲。【7】道历物表:思想超越客观事物之外。【8】轩冕:指官位爵禄。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告饥,而庐陵特甚会:恰逢
B.以字罢瘵字:使……休养生息
C.泠风薄人 薄:浅薄
D.固不能屈之使卑 固:本来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郡以大理 对植以竹
B.家猿狖而宫鱼龙 而小人有所畏
C.枨也欲,焉得刚 公独有取于松竹焉者
D.盖刚则不夺于欲 方公闲于簿书
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友堂主为李弥逊,二友堂中的“二友”指的是松和竹,为二友堂主撰写这篇记的是他的同郡人胡铨。
B.文章对刚毅不回的气节之士表达了赞赏和推崇之意,但也指出了他们在进取和隐逸之间取舍上的矛盾。
C.文章阐述了无虐、无欲、刚三者与行仁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D.作者认为,二友堂主与有风骨精神的松竹为邻是以物寄托志趣,目的在于培养和激励自己的浩然正气。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宜于林木饱闻而厌观者,岂少此二物哉?
②临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12.有人评价本文“善以化用表己之意”,即将他人作品中的语句转化,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请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并解说“己意”。(6分)
13.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请综合文中相关信息和下面的补充资料,概述“古人松竹梅崇尚”的表现及原因。(5分)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
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余无友,则友古之友松竹,友云山者。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明·无名氏《渔樵闲话》
8.(3分)C 【薄:迫近,袭】
9.(3分)B 【均为并列】
10.(3分)B【没有矛盾】
11.(4分)答案示例:
①作为(早就)适宜偏僻山林(生活,对林木)熟悉极了的人,难道还缺少(松竹)这两样东西吗?
②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能改变自己的意志,把天下安置得如同泰山一样安稳。
【评分标准:每翻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符合即可】
12.(6分)答案示例:
1“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鸾鹄”“燕雀”来自《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是志大才高之辈不会容纳才短志浅之流并不与之同伍的意思。
2“心远地偏”来自陶渊明《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是要表示远离世俗之意。
3“濠濮间趣”,出自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又庄子钓于濮水,却楚王之聘,故此句为化用。这里是借以表现一种不受约束的高人雅趣。
4“所谓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化用《庄子·逍遥游》“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句。这里表现那种弃轩冕如敝屣的高蹈超越的境界和情怀。
5“临大节而不可夺”,暗引《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这里是面临安危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的意思。
【评分标准:任选其中的两处例子,每一处3 分;意思符合即可】
13.(5分)答案示例:
1原因:松竹梅具有坚韧耐寒的共同品性,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象征着坚贞高洁的品格,故古人视之为有益心志之物,乐于相伴共处。
2表现:松竹梅被古人称作“岁寒三友”,常于亭阁台榭、房前屋后种植,以寄托志趣,激励节操。孔子的言论给了这一文化符号得名的来源,历代诗文不断地推崇、唱和、咏叹、阐释,使这种风尚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传统。
【评分标准:原因2分,表现3分;意思符合即可】
【丰台】
《二友堂记》参考译文
皇上需要侧身以待的超脱世俗、见识高明的人,从赋闲隐居中起用左史福唐人李弥逊先生。将要重用他,恰好遇上饥荒,而庐陵又特别严重,于是皇上下诏书让李弥逊去担任这个地方的治官,来让困苦穷乏的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李弥逊到了以后,清除弊政,理顺人心,老百姓的生机获得复苏,整个州郡治理得很好。李弥逊先生于是想寻求一处可以宽慰纾解困顿烦闷的地方,于是观察住处的旁边,发现一棵枝叶茂密的古松,就在古松的对面种上竹子,(然后)在古松的下面开辟一块土地建起一座书房,在匾额上题写“二友”两字,并且自视为松竹二友的主人,嘱令同郡人我胡铨写篇记来记载这件事。
我说:“李弥逊先生隐居山林十三年,在偏僻奇险的崖谷中,与猿猴鱼龙比邻为家,作为(早就)适宜偏僻山林(生活,对林木)熟悉得都看够了的人,难道还缺少(松竹)这两样东西吗?这大概是(因为)有说法的啊。孔子说:‘花言巧语,面目伪善的人,很少有仁德之心。’要是能做到治理和养育百姓,施恩惠于无依无靠的鳏寡老人,一定是意志坚强、百折不回的人,大概是因为刚强的人就不会被欲望迷惑。所以说:“申枨欲望太多,哪里能够刚毅不屈!”而《尚书》还说:“刚毅而不粗暴。”只有不粗暴的人才不会被欲望迷惑,只有不被欲望迷惑的人才可以谈得上刚毅,只有刚毅的人才能施行仁德。李先生唯独从(体现着刚毅高洁的)松竹上有所选取,难道不是从刚毅中成全了仁德吗?
“每当李公在处理文书之外腾出空闲时间,每天在松竹之间吟哦,看到那秀美的松竹缠绕错杂,和风袭人,清爽阴凉,洗涤思虑,就会去冥思苦想用来庇佑百姓的方法,就像洗去衣服污垢那样除去(为政弊端)。看到(松竹)那高耸不凡的风姿,压倒霜雪,有凛然不可侵犯神色,就会激励自己向朝廷列举直陈时政利弊,去跟朝廷执掌大权的人物争辩是非而不屈服;看到(松竹)那闲雅沉静的姿态,坚强有力的品质,就与凤凰天鹅那样的贤士同列而不与燕雀一般的小人为伍,就会想尽办法去抨击奸佞而褒扬贤臣,让君子有所依靠,使小人有所畏惧。最后达到雨水和阳光都适合时令,万物各司其职,政令能够神速地推行,恩泽得以迅速流布,仁义周遍蟠曲的桑树,德义高出倒偃的柏树,(李先生来此治理)竟然不到一年就使这里政通人和、五谷丰登,这难道是那种花言巧语、面目伪善周身就像没有骨头的人所能做得到的吗?”
至于李公心远地偏,所设环境与自己的心意相合,什么事都不会老挂在心里,倾听如钟一般号鸣的松风,舀起清凉的池塘竹间的雨露,思想超越客观事物之外,就有了(像庄周那样不受约束的)高人雅趣。(带着这样的心态)再回过头来看看(所谓的)官位爵禄,(内心)就有一种仿佛让风吹上九万里高空的逍遥感,因此也就做到与松竹为友而不会屈从世俗。
“即便是这样,李公将要成为朝廷的为官表率,本来就不能他让屈服低头。(李公人格)卓异,特立独行,面临安危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会动摇屈服,把天下安置得如同泰山一样安稳。那么,李公岂止无愧于松竹二友呢,实则是丘壑夔龙一样的人物啊。”
【石景山】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盖枢机之发,荣辱之主【1】,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则知饰词专对,古之所重也。夫上古之世,人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词艰而义释。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命,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
寻夫战国已前,其言皆可讽咏,非但笔削所致,良由体质素美。何以核诸?“山木”“辅车”,时俗之谚也;“原田是谋”,舆人【2】之诵也。斯皆刍词鄙句,犹能温润若此,况乎束带立朝之士哉!则知时人出言,史官入记,虽有讨论润色,终不失其梗概者也。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而复追效昔人,示其稽古。用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而失彼天然,今古以之不纯,真伪由其相乱。
唯王、宋著书【3】,叙元、高时事,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而今之学者,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语伤浅俗。夫本质如此,而推过史臣,犹鉴者见嫫母多媸,而归罪于明镜也。近有敦煌张太素、中山郎余令,并称述者,自负史才。郎著《孝德传》,张著《隋后略》。凡所撰今语,皆依仿旧辞。若选言可以效古而书,其难类者,则忽而不取,料其所弃,可胜纪哉?
盖江芊骂商臣曰:“呼!役夫,宜君王废汝而立职。”汉王怒郦生曰:“竖儒,几败乃公事。”单固谓杨康曰:“老奴,汝死自其分。”乐广叹卫玠曰:“谁家生得宁馨儿!”斯并当时侮嫚之词,流俗鄙俚之说。必播以唇吻,传诸讽诵,而世人皆以为上之二言不失清雅,而下之两句殊为鲁朴者,何哉?盖楚、汉世隔,事已成古。魏、晋年近,言犹类今。已古者即谓其文,犹今者乃惊其质。夫天地长久,而风俗无恒,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而作者皆怯书今语,勇效昔言,不其惑乎!
盖善为政者,不择人而理,故俗无精粗,咸被其化;工为史者,不选事而书,故言无美恶,尽传于后。若事皆不谬,言必近真,庶几可与古人同,何止得其糟粕而已。
(取材于唐•刘知幾《史通•言语》)[来源:Z,xx,k.Com]
注释:【1】枢机,中心,关键。“枢机之发,荣辱之主”语出《周易•系辞上》:“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2】舆人:众人。【3】唯王、宋著书:王邵著《齐志》,宋孝王著《关东风俗传》,二书分别记录南北朝时期元氏西魏和高氏北齐史事。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非但笔削所致 笔削:修改润色
B. 终不失其梗概者也 梗概:基本特色
C. 抗词正笔 抗:匹敌
D. 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 尤:指责
9.根据文意,下列句中加点词不能被其后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项是(3分)
A.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故)意深 B.何以核诸(之乎)
C.用(因)使周、秦言辞见于魏、晋之代 D.若选言可以效古而(则)书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文则词艰而义释 要考查文辞则言辞艰深而事理很明白
B.斯皆刍词鄙句 这些都是草野低贱之人的吟咏
C.方言世语,由此毕彰 地方口语、世俗言谈,由此得以充分彰显
D.必播以唇吻,传诸讽诵 一定可以流传于口头,用来讽谏规劝
1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其难类者,则忽而不取,料其所弃,可胜纪哉?
12.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填空。(4分)
本文主要讨论编撰史书所使用的语言问题,包括古语与今语、雅语与俗语等。作者反对 ① ,而导致史书失真、失实;他主张编撰史书应当 ② 。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6分)
13.结合下面《论语》选文中孔子的话语(可选其中一则或多则),谈谈你对语言“文”“质”及其关系的认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宰予昼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来源:Z_xx_k.Com]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8.C 9.A 10.D
11.答案示例:
那些难以仿效古语记录的,就忽略不记,可以想象,被他们所遗弃的材料,能记得完吗?
12.答案示例:
①史书语言一味模仿古人 ②语言因俗随时(使用历史时代的真实语言)
13.答案示例:
我认为好的语言也应当是“文质彬彬”的。“文”指文采,“质”指质朴,二者均衡协调,生动但不浮夸,准确但不乏味,才是好的语言。子夏请教《诗经》蕴含的道理,孔子以绘画作比解答,典雅、形象而又简洁、含蓄。批评、教育弟子,孔子先以形象比喻出之,直率、严厉但不粗陋;继而从起居小事中阐发,语言平易而又含义深远。孔子言志,也是以诗意的生活画面和形象的比喻表达安贫乐道的人生追求。孔子的语言,典雅不枯燥,生动不浅俗,含蓄不晦涩,准确不乏味,可谓“文质彬彬”的典范。
(学生只结合一则或从其他角度谈“文”“质”含义及关系,言之成理,亦可。)
【石景山】
言辞一经内心发出,就关系到荣耀和耻辱,言辞没有文采,就不能传布久远,可知修饰言辞以独自应对,是古人所重视的。上古时候,人们都质朴简略,当时的言语后人难以理解,须通过解释才能明白。因此要探究道理却记事简略而意义深刻,要考查文辞则言辞艰深而事理很明白。周代借鉴了夏、商二代的礼仪制度,文化昌盛,大夫、行人,特别重视应对辞令,语言委婉而切当,言辞流畅华美而不过分。
追寻战国以前,史书记载的言语都可以吟咏朗诵,这不是编写时修改的结果,实在是当时言语本身质朴优美的缘故。如何来核证呢?“山木”“辅车”,就是当时民间的谚语;“原田是谋”,是普通众人的吟咏。这些都是草野低贱之人的吟咏,尚且能如此温润和婉,何况身着朝服立于朝堂之上的人呢!由此可知当时人说出的话,被史官们载入了史册,虽然有所加工润色,但终究没有失去本色。但后来的作者,普遍没有远见,记载当时口语,很少能如实而书,反而仿效古人,表示自己考查了古事。因此使得周、秦时候的言辞出现于魏晋时代,而失去了天然的真实,现在和古代因此而混淆,真实与虚假由此而错乱。
只有王劭著《齐志》、宋孝王著《关东风俗传》,叙述西魏元氏政权、北齐高氏政权的史事,直言不讳直书其事,力求体现直笔的原则,地方口语、世俗言谈,由此得以充分彰显。而当今的学者,都责难这二人之书言辞污浊不洁净,语言过于浅俗。其实当时语言的本质就是如此,却把过失推给史臣,犹如照镜子的人看到嫫母太丑,而归罪于明镜一样。近来有敦煌的张太素、中山的郞余令,都以著述并称,自恃有史学才能。郞余令著有《孝德传》,张太素著有《隋后略》。凡所编撰当今的语言,都仿照过去的文辞。如果选择言词可以仿效古代的才写,那些难以仿效古语记录的,就忽略不记,可以想象,被他们所遗弃的材料,能记得完吗?
江芊骂商臣说:“呀!贱人,难怪君王要废了你而立职为太子。”汉王对郦食其发怒说:“小子,你几乎坏了老子的事。”单固对杨康说:“老奴,你死得活该。”乐广赞叹卫玠说:“这是谁家生了这样的孩儿!”这些都是当时轻慢的语言,世俗粗野的说法。一定可以流传于口头,被人诵读,但世人都认为前面两句不失清雅,后面两句则特别拙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楚汉与今天相隔久远,事情已成为古事;魏晋与今天年代较近,语言还类似今天。已成为久远古事就称它文雅,还类似今天的就惊讶于它的质朴。天地永存,风俗不会固定不变,后人看今天,也就像今天看往昔。但作者都害怕写出今天的语言,却勇于仿效古代的语言,岂不糊涂吗!
善于治理国家政事的人,不选择被治理的对象而能治好,所以风俗无论精粗,都能受到其教化;擅长修史的人,不选择事情而记载,所以语言无论美丑善恶,都能流传至后代。如果所记载的事情都不谬误,语言必定接近真实,几乎就可以与古人接近了,何止只得到古人废弃无用的事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