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身在内地,诗写远方——王昌龄

张继彦 彦师语文课堂 2022-05-09

提到王昌龄你会想到什么?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万里长征人未还?

醉别何须更惆怅?

空悬明月待君王?


(按照这个顺序多读几遍,以后你的古诗填空不愁得零分)


一、不可知的早年

之前讲过的诗人我们多数按年龄讲述生平,我查了很多资料也不能确定王昌龄是哪里人,年轻时干过什么?多数不可考证。好在我不是一个考证类的读书号,我就按照当时社会的习俗简单复盘一下虚拟(注意以下人物生平纯属瞎扯,风俗是没错的)的王昌龄生平。


童年的王昌龄在长安、太原或者洛阳,种地谋生。没有陶渊明那种房宅十余亩,另外还得给朝廷交粮食。造成家境贫寒。估计跟当地普查人口的肉食者关系也不好,不能隐瞒人口少交粮食。要知道史书记载,隋炀帝时全国人口八百九十万户,平均每户五个人。初唐时人口三百万户,就算有战乱,也不至于少成这样,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大量的刁民(为了过审核的形容词)为了不给朝廷这个大地主剥削者上交粮食,选择了逃跑、躲避登记、谎报死亡(当时男子夭折率高的吓人,女子却没事)。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古代也不搞计划生育,估计王昌龄兄弟好几个,不够吃又跟查人口的关系不好,怎么办?


王昌龄不是初唐四杰那种神童,也是人中之杰啊!到了二十来岁该给大地主交粮食、服劳役的时候,他灵机一动就上嵩山学道去了。为什么不是去嵩山少林寺?因为当和尚不能结婚。当然这是瞎扯。重要原因是唐朝当道士比当和尚显的格调高。佛家普度众生,面向大众;道家相生相克,大众难理解。


唐朝国姓是李,给自己找了个祖宗《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李耳(别说我打错字了,学者研究都没定论老子叫什么)。唐初崇尚的是道教,这也解释了卢照邻、李白为什么学的也是道。道家佛家都是出家人,出家了我还交什么粮食?还能免费上学,学习《道德经》《心经》又不花什么钱!


二、短暂的边塞,无尽的诗文


唐代的文人没有必要非得经过科举考试去当官,之前我们讲过“恩荫”(爹是四品,儿子八品),这跟王昌龄这种平民家的孩子没关系。还可以跟皇帝私交好,走“恩科”也能当官。王昌龄最早当道士估计也是想走这条路,没想到隐居的太像了,没人推荐他。因为是在山上道馆学习,也不能参加国子学、太学的考试。只能参加县市、州试及第,一步一个脚印的最后中举时三十六七。同年中举的常建比他小十岁。


尽管如此,这次及第却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担任官职,下面还有更加严格的吏部考试在等着他们。吏部考试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项目,即:身(体格得好,刚上任就挂了那不行)、言(学习诗家含蓄表达)、书(楷书书法,我这种板书能力肯定过不了)、判(写判决书)。以此看把现在得高考比作科举说多么幼稚。


你以为这些过了就登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了?


太天真!还有礼部考核外貌及作文能力的考试。然后再等个几年,就能上任了。


王昌龄没等太久就不情愿的当上了九品校书郎(记性好点应该记得王勃十四岁干的就是这个工作)。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出差边塞走起!


唐朝长安诗人去边塞,不像我们现在北京人去内蒙古或者新疆。长安在现在的陕西,甘肃就是就是边塞了。你要现在在陕西买个肉夹馍,坐高铁到甘肃,估计还能是热的。

可能点开也不清晰,大概知道位置就好


在长安遍地是官员,当一个九品校书郎哪能比得上去边塞找个将军当幕僚,指挥士兵快意恩仇的好?


王昌龄去边塞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知识点来了)用诗来反映边疆战争及其军中生活,表达盛唐时代特有的进取精神和社会心理。


当然这也唐王朝国力强盛,解除了边患。放羊的,放骆驼的不服,就把他们的羊群,驼峰都吃了,让你再橫!边塞不再让人感到荒凉可怕,烤羊肉买哈密瓜跳民族舞应有尽有。同时,大国嘛,难免打几次账(非笔误),要不地盘扩大总不能是充话费送的吧?当时还没中国移动呢!打了胜仗,也能抱得美人功名归。使得立功边塞,成为一般文士追求的目标。


理论上我该列几首王昌龄边塞诗显示有学问的样子哦?

那就列几句吧!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诗我就不解释了,解释下“从军行”,不一定真跟军队在走,而是汉朝留下的古乐府曲调名称,还有“陇西行”“猛虎行”


三、远方有多远?


真实的王昌龄在边塞时间很有限,待了没几年他就回了内地。写的边塞诗也没有他写的送别诗多。留下170多首,“送”字打头的诗40来首,多数是他又回到长安送别友人写的。有名的朋友有:王维、王之涣、孟浩然、张九龄......(是不是蹭人家热度我就不清楚了);没啥名气的也很多,比方说,辛渐。庆幸王昌龄写下了这首诗,要不谁知道有过一个人叫辛渐。


送别了那么多朋友,没想到最后送别的是自己。史不可考的原因他被贬了,李白写了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仙”给“七绝圣手”写了诗,我们对比下,王昌龄写过的七言送别诗《留别锅巴》,打错字了,《留别郭八》

“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谁高谁低不是我这种俗人能评价的。我想说的是,送别友人去的远方,诗人用语言进行了描绘,让我们现代人心驰身就往了。


只是游历易得,读书难求。不了解当地有什么文化历史背景,也不知道饮食喜好。当然有了这些积淀估计去景区参观心情就更低落了。


自己所在地有KTV、羊肉串、火锅、古建筑。。。。。。远方地方也有,如果去了远方,也只是干这些,看不见远方除此之外更有何关联点,凭此心情去的地再多也没什么不同。上车睡觉,下车男人喝酒吃肉拍照,女人喝酒吃肉美白效果后拍照。


看了书想去景区,去了景区想想还不如看书呢!最起码还能心驰神往,心驰身往了就剩一身遗憾了。


挤个地铁不就好了,何必挤在长城


四、闺怨深深

别看了这个标题就觉得王昌龄是女的,虽然我更的文时不时颠覆一下人们的常规印象,不过王昌龄确实是男的。之所以会闺怨诗是两方面原因:


1,边塞诗直接刻画边塞士兵,边塞风景难以写出新意了,那就尝试换个角度,用思念夫君的女性展示边塞生活

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不被重用的臣子,感觉自己特别想被冷落的女子。所以借助“怨女宫词”诉说自己的不满。


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晚年的王昌龄再次被贬,原因不详,被辞回家。回到老家,被当地刺史忌恨,冤杀了。可见写诗别太好,要不不长寿。还好他的诗文留下来了。


龙溪只在龙标上,秋月孤山两相向。
谴谪离心是丈夫,鸿恩共待春江涨。


被后世称为边塞诗人,却不常在边塞。这个标题党的骗子诗人,还好还有一个岑参。请看下章:


愿你出行多年,归来淡泊功名——岑参




长按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语文知识

在看也是一种支持

转发也是一种帮助


本期彩蛋:

1,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写过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请宋之问润笔。宋之问看后欣喜不已,请求外甥将这首诗让给自己,刘希夷起初答应了,可不久又反悔,因为他实在难以割爱。宋之问恼羞成怒,为了将此诗据为己有,竟然命令家奴用土袋将外甥活活压死(这是野史不要轻信)。


2,学佛还是学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