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高考二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2019北京高考二模语文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1.东城区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苏辙《贾诩》(节选),完成8-13题。
曹公入荆州,降刘琮,欲顺江东下,以取孙氏。贾诩言于公曰:“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闻,兵势盛矣!若因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江东可以不劳众而定也。”公不用其计,以兵入吴境,遂败于赤壁。方是时,孙氏之据江东已三世矣。国险而民附,贤才为用,诸葛孔明以为可与为援而不可图。而曹公以刘琮待之,欲一举而下之,难哉!使公诚用诩言,端坐荆州,使辩士持尺书结好于吴,吴知公无并吞之心,虽未即降,而其不以干戈相向者可必也。方是时,刘玄德方以穷客借兵于吴。吴既修好于公,其势必不助刘,而玄德因可蹙矣。惜乎谋之不善,荆州既不能守,而孙、刘皆奋。
其后公既降张鲁,下汉中,刘晔劝公乘胜取蜀,曰:“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附也。今举汉中,蜀人震骇,因其震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少缓之,诸葛亮善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人既定,冯险守要,不可犯也。”公不从而反,天下皆惜晔计之不用。
春秋之际,楚子重伐郑。晋栾武子救之,遇于绕角。楚师还,晋师遂侵蔡。楚人以申息之师救蔡。晋群帅皆欲战,智庄子、范文子、韩献子谓武子曰:“吾来救郑楚师不战吾遂至于此既迁戮矣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若不能克为辱已甚不如还也。”遂全师而归。夫兵久于外,狃于一胜而轻与敌遇,我怠彼奋,败常十九。古之习于兵者,盖知之矣。
用兵之难,盖有怵于外而动者矣。力之所及,而义不可,君子不为也;义之所可,而力不及,君子不强也。魏文帝始受汉禅,欲用兵吴、蜀,以问贾诩。诩曰:“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刘备有雄才,诸葛亮善治国,孙权识虚实,陆逊见兵势。据险守要,皆难卒谋也。用兵之道,先胜后战,量敌论将,故举无遗策。臣窃料群臣,无权、备对,虽以天威临之,未见万全之势也。”帝不能用,遂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是时帝始受禅,欲以武功夸示四方,贪得幸胜,未暇虑兵败势屈之辱也。魏多谋臣,盖必有知之者矣,然皆莫敢言。诩能言之,可谓不怵于外矣。
(节选自《栾城后集卷九》)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玄德因可蹙矣 蹙:窘迫
B.有度而迟 迟:迟钝
C.狃于一胜而轻与敌遇 狃:贪图
D.皆难卒谋也 卒:终于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若因旧楚之饶 因其震而压之 B. 以兵入吴境 以问贾诩
C. 虽未即降 虽以天威临之 D. 刘玄德方以穷客借兵于吴 古之习于兵者
10.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5分)
11.根据文意,以下人物中不属于“不怵于外”的一个是( )(3分)
A. 贾诩 B.刘晔 C.栾武子 D. 魏文帝
12.请简述贾诩两次向君主进言的内容,并概括贾诩的用兵之道。(6分)
13.《论语·述而》中有:“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读了《贾诩》(节选),你认为贾诩是一个可以和孔子“行三军”的人吗?请说明理由。(4分)
8.(3分)D
9.(3分)C
10.(5分)吾来救郑/楚师不战/吾遂至于此/既迁戮矣/戮而不已/又怒楚师/战必不克/虽克不令/若不能克/为辱已甚/不如还也(断对一处得0.5分)
11.(3分)D
12.(6分)
第一次进言:分析了当前形势,劝说曹操不要马上攻打东吴,而应以安抚手段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2分)
第二次进言:分析敌方在“地利”“人和”上的优势以及我方的劣势,劝说魏文帝不可马上攻打吴、蜀。(2分)
贾诩用兵之道: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不打无把握的仗。(2分)
13.(4分)答案要点:
贾诩是能与孔子“行三军”的人。原因:①可以和孔子“行三军”的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2分);②贾诩是一个用兵谨慎、谋划周密、以图战之必胜的人(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曹公占据荆州,迫使刘琮投降,想要顺长江东下,来攻打孙权。贾诩对曹公说:“您以前打败了袁氏,现在攻取了汉水以南的地方,威名远扬,军队的声势浩大啊!如果凭借昔日楚国的富饶,来供给官兵,抚慰安顿百姓,(那么)江东可以不须劳师动众就平定了。”曹公没有采纳他的计策,率军进攻吴地,最终在赤壁兵败。正当这时候,孙氏占据江东已经三代了。地势险要并且百姓归附,贤才被任用,诸葛孔明认为可以和(孙权)结盟却不可以图谋(夺取他的地盘)。可是曹公用(对待)刘琮(的办法)对待他,想要一战就攻下孙吴,太难了!假使曹公果真采纳贾诩的建议,稳坐荆州,派能言善辩的使者拿着(曹操的)书信与孙吴建立友好(关系),孙吴了解曹公没有兼并侵吞的心思,即使不立即投降,他也不会刀兵相见,(这)可以说是一定的。正当这时候,刘玄德正凭穷途末路者的身份向孙吴借兵。孙吴(如果)已经与曹公缔结友好(关系),那形势下一定不会帮助刘备,那么刘玄德就应该(陷于)窘迫了。可惜啊谋划得不好,荆州没能守住,而孙权、刘备都很振奋。
那以后曹公迫降了张鲁,夺取了汉中,刘晔劝说曹公趁着胜利的气势夺取蜀汉,说:“刘备是人中豪杰,有器量却迟钝,占据蜀地时间较短,蜀人没有(完全)归附(他)。现在攻占汉中,蜀人震动惊惧,趁着他们惊慌失措而镇压他们,没有不成功的。如果(行动)稍微延缓一些,诸葛亮善于治理国家并且做了丞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并且做了将军,蜀人已经安定下来,凭借险要地势守卫要害之地,(就)不可以(再)攻打了。”曹公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就回去了,天下都惋惜刘晔的计谋没有被采纳。
春秋的时候,楚国子重讨伐郑国。晋国栾武子去救郑国,(两军)在绕角相遇。楚国军队退走,晋军就进攻蔡国。楚将率领申、息两地的军队救蔡国。晋国的众位将军都想出战,智庄子、范文子、韩献子对栾武子说:“我们来救郑国,楚国军队不出战,我们就来到这里(攻打蔡国),已经是转移(进攻目标)而杀戮。攻击没有完成,又激怒楚国军队,开战(的话)一定打不赢,即使打赢了也不光彩,如果不能战胜楚军,就是更大的耻辱,不如回去吧。”于是保全军队归国。军队长时间在外(征战),贪图一次胜利就轻率地与敌人交战,我方疲惫敌方士气昂扬,失败常常是十次中有九次。古来熟悉兵法的人,大概(都)明白这一点啊。
用兵的难点,在于被(军情)以外的(因素)影响而(盲目)行动。力量能够达到,可道义不允许,君子不打(这样的仗);道义上可以做,可力量达不到,君子不勉强打(这样的仗)。魏文帝刚接受汉禅位(的时候),想对孙吴、蜀汉用兵,拿这事问贾诩。贾诩说:“吴、蜀虽然都是不起眼的小国,(但都)仗恃地势险阻。刘备有雄才大略,诸葛亮善于治理国家,孙权明白虚实大势,陆逊懂得军事形势。(他们)占据险要地形守卫要害之地,都很难一下子图谋(得手)。用兵的规律,先有胜算再出兵,估量敌人的力量(再)调兵遣将,所以用兵(的时候)不会失算。我私下里忖度群臣,没有人是孙权、刘备的对手,即使借助天子的威势面对敌人,(我也)看不到完全胜利的形势。”魏文帝没有听从(贾诩的话),于是发动江陵之战,士兵死伤很多。此时魏文帝刚接受禅位,想凭借武功向四境炫耀自己的力量,贪图侥幸得到胜利,没有时间考虑打败仗(后)(国家)处于劣势的羞辱。魏国(有)很多谋臣,大概一定有明白这个道理的,可是都不敢进言。贾诩能说出这些话,可以说是不被(军情)以外的(因素)影响而(盲目)行动了。
2.西城区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3题。
文中子,王氏,讳通,字仲淹。铜川府君,讳隆,文中子之父也。开皇九年江东
平。铜川府君叹曰:“王道无叙,天下何为而一乎?”文中子侍侧十岁矣,有愧色日夏、殷以下数百年,四海常一统也。魏、晋以下数百年,九州无定主也。上失其道,民散久矣。一彼一此,何常之有?夫子之叹,盖忧皇纲不振,生人劳于聚敛而天下将乱乎?”铜川府君异之。
开皇十八年,铜川府君宴居,歌《伐木》,而召文中子。子矍然再拜:“敢问夫子之志何谓也?”铜川府君曰:“自天子至庶人,未有不资友而成者也。在三之义,师居一焉,道丧已来,斯废久矣,然何常之有?小子勉之,翔而后集。”文中子于是有四方之志。盖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碘,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族父仲华,不解衣者六岁,其精志如此。
仁寿三年,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西游长安,见隋文帝。帝坐太极殿召见,因奏《太平策》小有二,策尊王道,推霸略,稽今验古,恢恢乎运天下于指掌矣。帝大悦曰:“得生几晚矣,天以生赐朕也。”下其议于公卿,公卿不悦,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作《东征之歌》而归。帝闻而再征之,不至。四年,帝崩。
大业元年,一征又不至,辞以疾。谓所亲曰:“道之不行,欲安之乎?退志其道而已。”乃续《诗》《书》,正《礼》《乐》,修《元经》,赞《易》道,九年而六经大就。门人自远而至。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盖千余人。隋季,文中子之教兴于河汾,雍雍如也。
大业十三年,江都难作。子有疾,召薛收,谓曰:“吾梦颜回称孔子之命曰:归休乎?殆夫子召我也。何必永厥龄?吾不起矣。”寝疾七日而终。门弟子数百人会议曰:“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已来,未之有也。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请谥曰文中子。”丝麻设位,哀以送之。 (取材于《中说·文中子世家》)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铜川府君宴居 宴:安闲 B.稽今验古 稽:计较
C.九年而六经大就 就:完成 D.殆夫子召我也 殆:大概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生人劳于聚敛而天下将乱乎 学《诗》于会稽夏瑛
B.铜川府君异之 文中子知谋之不用也
C.不解衣者六岁 如往来受业者,不可胜数
D.作《东征之歌》而归 帝闻而再征之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道无叙,天下何为而一乎 王道仁政还没有推行,隋朝为何能统一天下呢
B.道丧已来,斯废久矣,然何常之有 道义不被尊奉以来,这种风尚也被废弃很久了,然而局势不会恒定不变啊
C.得生几晚矣,天以生赐朕也 我与先生相见恨晚哪,上天是要赐给我一条生路啊
D.道之不行,欲安之乎 王道得不到推行,就想天下安定太平吗
1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①文中子冠矣,慨然有济苍生之心(2分)
②仲尼既没,文不在兹乎?(3分)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子年纪轻轻就见识不凡,能从父亲的叹息中解读其心思。
B.文中子广泛拜师,发奋求学,以至于忙碌得来不及换装休息。
C.文中子从朝廷公卿对自己的态度预感到实现自己理想的渺茫。
D.文中子退而编撰先秦六经,广收门人弟子,终成为一代宗师。
13.“吾师其至人乎?自仲尼已来,未之有也”,王通的学生认为王通是自孔子以来学问道德最完美的人,请根据文意,概述王通的弟子认为王通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的依据有哪些。(6分)
8. (3分)【答案】B(考核,验证)
9. (3分)【答案】D(皆为承接关系)
10.(3分)【答案】C(“天以生赐朕”理解有误)
11. ①文中子二十岁的时候,慷慨激昂,有帮助天下苍生的志向。
【评分要求】本小题2分。( “冠”“慨然”各1分)
②仲尼去世之后,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不正在师父手里吗?(仲尼去世之后,儒家文化是靠师父来发扬光大的)
【评分要求】本小题3分。(“既没”“ 文”“兹”各1分)
12. (3分)【答案】D(编撰 有问题,文中“续、正、著、赞”不能统一为“编撰”,另文中“六经”亦非“先秦六经”,其中《元经》为王通撰写。)
13. (6分)【答案示例】①勤奋好学,钻研文化:未成年时即广拜名家,废寝忘食学习儒家经典;②退而编书,整理典籍:续《诗》《书》正《礼》《乐》等,九年而六经大就;③广收门徒,延续文脉:弟子上千,学问影响深远。(如答:刚成年即有大济苍生之志,主张尊奉王道,推行尊王称霸的谋略。亦可给分)
【评分要求】本题6分。每条2分。
【参考译文】
文中子,姓王,名通,字仲淹。铜川府君,名隆,是文中子的父亲。隋开皇九年,江东得以平定。铜川府君叹息着说:“王道仁政还没有推行,隋朝为何能统一天下呢?”文中子侍奉在父亲身边已有十年了,听了这话,就面有忧色地回应说:“夏商两朝以后的几百年,常常是天下一统的。魏晋以后的几百年,天下没有固定的主人。为政者不实行王道,老百姓流离失散已经很久了。一时那样,一时又这样,局势哪里有固定不变的时候呢?父亲您的叹息,大概是忧虑朝廷所制定的法律和制度得不到整顿,百姓为朝廷的横征暴敛所苦,因而将导致天下大乱的局面吧?”铜川府君对儿子的见识感到惊异。
开皇十八年,铜川府君闲居在家,吟诵《伐木》篇,请人召唤文中子前来。文中子来后,见状急忙隆重下拜,问:“敢问父亲大人的志向是什么呢?”铜川府君说:“上自天子下至平民,没有谁不是靠着朋友的帮助而能立业成事的。古人讲做人有礼敬君、父、师的道义,尊师居其一,道义不被尊奉以来,从师而学的风尚也被废弃很久了,然而局势不会恒定不变啊?你要努力求学,详察泛采啊!”文中子从此有了求学四方的志向。先后向东海李育学习《尚书》,向会稽夏琠学习《诗经》,向河东关子明问《礼记》,跟北平霍汲研讨《乐经》,向族父仲华考正《易经》,以至于忙到多年不解衣而眠。他聚精会神研究学问,到了如此地步。
仁寿三年,文中子刚刚成年的时候,慨然有大济苍生的心愿,于是向西游历长安,受到隋文帝的接见。隋文帝坐于太极殿上召见了他,于是进献《太平策》十二卷,主张尊奉王道,推行尊王称霸的谋略,借助古代的事验证当朝的事,游刃有余地把天下之事分析的头头是道。隋文帝高兴地说:“我与先生相见恨晚哪,上天是要把先生赐给我啊!”把他的建议下发给朝廷公卿们讨论,公卿们却不高兴,文中子知道自己的谋略谏言不会被采纳,于是写了《东征之歌》就回去了。隋文帝听说后再次征召他,他也没有应召。仁寿四年,隋文帝驾崩。
隋炀帝大业元年,朝廷又一次征召文中子,他又没应召而至,以自己生病为理由推辞。对自己亲近的人说:“王道得不到推行,就想天下安定太平吗?我只是退隐阐发我自己领悟的儒家之道罢了。”于是续作《诗经》《尚书》,校正《礼记》《乐经》,修撰《元经》,增补《易经》,历时九年而六经得以增补完成。门人弟子从很远的地方来拜师求学。来往向他学习的人,不计其数,大概有一千多人。隋朝时代,文中子的教育思想从河汾兴起,一时蔚为大观。
大业十三年,江都大难发生。文中子生病,召弟子薛收前来,对他说:“我梦见颜回传达孔子的命令说:该回家了吧?大概是孔夫子要叫我回去了。何必要求活到高龄呢?我将要一病不起了。”生病七日而死。门人弟子几百人聚会商议说:“我们的师父恐怕是世上难得的学问道德完美的人吧?自孔圣人以来,还没有这样的人呢。仲尼去世之后,儒家文化的发扬光大不正在师父手里吗?请求给师父取谥号叫文中子。”于是弟子们为其披麻戴孝,给文中子送葬。
3.海淀区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钱公虽不学书,然观其书,知其为挺然忠信礼义人也。轼在杭州,与其子世雄为僚,因得观其所书佛《遗教经》刻石,峭峙有不回之势。孔子曰:“仁者其言也初。”今君倚之书,盖诩云。
(取材于苏轼《跋钱君倚书〈遗教经〉》)
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并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今法帖中有云“不具释智永白”者,误收在逸少部中,然亦非禅师书也。云“谨此代申”,此乃唐末五代流俗之语耳,而书亦不工。欧阳率更书,妍紧拔群,尤工于小楷,高丽遣使购其书,高祖叹曰:“彼观其书,以为魁梧奇伟人也。”此非知书者。凡书象其为人率更貌寒寝,敏悟绝人,今观其书,劲险刻厉,正称其貌耳。
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其言心正则笔正者,非独讽谏,理固然也。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旴侧媚之态,不知人情随想而见,如韩子所谓窃斧者乎,抑真尔也?然至使人见其书而犹憎之,则其人可知矣。
(取材于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注释】①永禅师:释智永,为王羲之七世孙,亦擅长书法。②欧阳率更:欧阳询,其楷书被称为“率
更体”。③柳少师:柳公权,书法家,曾为太子少师。④颜:即颜真卿,书法家。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有工拙 工:精巧
B.体并众妙 并:兼具
C.率更貌寒寝 寝:丑陋
D.正称其貌耳 称:称赞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乃识其奇趣 B.尤工于小楷
此乃唐末五代流俗之语耳 本出于颜
C.而能自出新意 D.其言心正则笔正者
然至使人见其书而犹憎之 则其人可知矣
10.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说话有能言善辩与口齿木讷之分,而君子、小人的气质是不能遮掩的
B.因得观其所书佛《遗教经》刻石
于是得以观赏钱公之子书写的佛经《遗教经》的刻石
C. 精能之至,反造疏淡
永禅师书法精妙到极致,反而达到疏朗清淡的境界
D.不知人情随想见
小人不懂得人的情绪会随着想法在所写的字上显现出来
11.下列评论书法的诗句,其评论角度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心正能教笔不欹,古来书法独公知。
B.浩然之气塞天地,书法悟入葡萄宫
C.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鳅蛇结
D.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
12.请根据上面两则材料中苏轼对书法的评论,谈谈你对中学生学习书法的认识。(5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3分)
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裕如也
(取材于苏轼《跋欧阳文忠公书》
8.(3分)D
9.(3分)D
10.(3分)B
11.(3分)C
12.(5分)评分要点:准确理解苏轼观点(2分),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1分),并加以分析(2分)。
13.(3分)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裕如也
(每断错一处扣0.5分,断错五处扣3分)
译文:
欧阳文忠公用尖笔干墨书写端方大气的字,(字)神采焕发,俊逸不群,笔墨饱满润泽。后人观赏他的字,如同看到了他明亮的双眸、丰满的面颊,从容自如的举止。
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
人的相貌有美丑之分,但君子、小人的神态是无法掩饰的。说话有能言善辩与口齿木讷之分,而君子、小人的气质是不能遮掩的。书写有精巧、拙劣之分,而(观其字可见的)君子、小人之心是不能混淆的。钱公虽然没学过书法,但看他的字,可知他是挺拔特立、忠诚守信、知礼明义之人。我在杭州,与他的儿子世雄是同僚,于是得以观赏钱公书写的佛经《遗教经》的刻石,(石上的字)有遒劲峭拔的气势。孔子说:“仁者出言谨慎。”现在观君倚的书法,大概就能见出其为仁者吧。
(二)
释智永的字,笔力深沉稳健,字体兼具众体之妙,精妙到了极致,反而达到疏朗清淡的境界。如同读陶渊明的诗,初读好似平淡无奇,反复吟诵,才能品出它的奇妙意趣。现在法帖中有道“不具释智永白”的,误收在了王羲之部中,但也并非释智永的字。说“谨此代申”,这是唐末五代流行之语罢了,而且字也不精巧。欧阳询的字,美观紧严超出众人,(他)尤其擅写小楷,朝鲜派使臣求购他的字,高祖感叹说:“他们看欧阳询的字,以为他是身材健壮高大之人。”这就是不懂书法的缘故。大凡字如其人,欧阳询相貌丑陋,聪明过人,现在看他的字,刚硬峭拔规矩严谨,这正与他的相貌相符。
柳公权的字,本承袭颜真卿,却又能自出新意,一字可价值百金,此话不假。他说为人正直写字就端正,并非只是一句委婉的规劝,道理本就如此。世上的小人,字虽然写得精美,但其神情终不免会有逢迎谄媚之态,不懂得人的情绪会随着想法在所写的字上显现出来,就像韩非子所说的“邻人疑斧”,或许真就是这样?但到让人看见他所写的字还是会厌恶他的地步,那么其人品就可想而知了。
4.朝阳区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无以立。故行之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舟也。是适郢土而首冥山,背道愈远矣。
春之得风,风不信则花萼不茂,花萼不茂则发生之德废;夏之得炎,炎不信则草木不长,草木不长则长赢之德废;秋之得雨,雨不信则百谷不实,百谷不实则收成之德废;冬之得寒,寒不信则水土不坚,水土不坚则安静之德废。以天地之灵,气不信四时犹废,而况于人乎?
昔齐攻鲁,求其岑鼎,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齐侯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鲁使柳季,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乃献岑鼎。小邾射【1】以邑奔鲁,曰:“使子路要我,吾无盟矣。”乃使子路。子路辞焉。季康子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不义也,由不能矣。”夫柳季、子路,鲁之匹夫,立信于衡门【2】,而声驰于天下。故齐、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为德,岂不大哉!
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教而行,诚在言外。君子知诚信之为贵,故必诚信而行;君王知诚信之为贵,故以信施救则立,以信莅事则正,以信赏罚则明。由此而言:信之为行,其德大矣!(取材于《刘子》)
注释:【1】射:人名,小邾国的大臣。【2】衡门:简陋的屋舍。
8.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花萼不茂则发生之德废 发生:萌发滋生
B.使子路要我 要:与……约定
C.彼不臣而济其言 济:成全
D.鲁之匹夫 匹夫:有勇无谋的人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 B. 春之得风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君以鼎为国 D. 子何辱焉
为国以礼 风雨兴焉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草木不长则长赢之德废 草木不生长夏季植物茂盛的规律就会被破坏
B.鲁侯伪献他鼎而请盟焉 鲁侯假意把岑鼎献给齐国来请求结盟
C.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 所以说到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D.以信莅事则正 用诚信的态度处理事情就能公正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①使柳季云是,则请受之。
②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也。
12.请为本文拟一个4字标题。(3分)
13.下面两则材料中哪一则更适合用作本文的论据?请结合文章的论述思路,简要说明理由。(6分)
材料一: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鞅谓昂曰:“昔鞅与公子善,今俱为两国将,不忍攻,愿一饮而休二师。”公子许焉,遂与之会。鞅伏甲虏之,击破魏军。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诈,遂车裂于市。夫商鞅,秦之贵臣,名重于海内,贪诈伪之小功,失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取尤,卒至屠灭,为天下笑。
材料二:孔子适卫,路出于蒲,会公叔氏以蒲叛卫,蒲人止之。孔子弟子有公良儒者,为人贤长,有勇力,以私车五乘从夫子行。喟然曰:“昔吾从夫子遇难于匡,又伐树【1】于宋,今遇困于此,与其见夫子仍遇于难,宁我斗死。”挺剑而合众,将与之战。蒲人惧,曰:“苟无适卫,吾则出子。”乃盟孔子,而出之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乎?”孔子曰:“要我以盟,非义也。”
注释:【1】伐树:孔子与弟子行至宋国,在一棵大树下学习礼仪,有人把树砍倒以驱赶他们。
8.(3分)D
9.(3分)B
10.(3分)B
11.(6分)①如果柳季说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它。
②现在要破坏我的宝贝,来保全您的宝贝,这是我难以办到的。
【评分标准】“使”“是”“国”各1分,判断句式1分。意思对即可。
12.(3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不得分。
13.(6分)【评分参考】两则材料分析各2分,结合本文思路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守信是品行的根基,品行是做人的根本。人没有(良好的)品行(就)不能有成就,品行(中)没有守信(就)不能树立德行。所以品行对于人来说,(就)像渡河要等待舟船;守信对于品行来说,(就)像行舟要等待船桨。想要过大河,没有舟船怎能渡过?想要划起舟船,没有船桨怎能行驶?现在的人虽然想要行善却不明白要树立品行,就像没有舟船却要渡过大河;虽然想要树立品行却不明白要守信,就像没有船桨却要行驶舟船。这是(想要)去郢都却面朝冥山(走),背向(正确的)道路(走得)更远了。
春季会吹东风,(如果)东风没有应时出现花朵就不会盛开,花朵不盛开春季植物萌发滋生的规律就会破坏;夏季会炎热,(如果)炎热没有应时出现草木就不会成长,草木不成长夏季植物茂盛的规律就会破坏;秋季会降雨,(如果)降雨没有应时出现谷物就不会成熟,谷物不成熟秋季植物成熟收获的规律就会破坏;冬季会寒冷,(如果)寒冷没有应时出现水土就不会坚固,水土不坚固冬季植物休眠的规律就会破坏。以天地自然的灵秀,(如果)节气不能应时发生,四季的规律尚且会废止,而更何况是对人来说呢?
从前齐国攻打鲁国,索取鲁国的岑鼎,鲁侯献上别的鼎假充,请求订立盟约。齐侯不相信,说:“如果柳季说(鼎)是真品,那么我就接受。”鲁侯派柳季去(说),柳季说:“您把岑鼎当作宝贝,守信也是我的宝贝。现在要破坏我的宝贝,来保全您的宝贝,这是我难以办到的。”(鲁侯)才献出岑鼎。小邾国的射(想要)用(献上句绎)邑(作为条件)逃亡到鲁国,(对鲁国)说:“如果派子路来与我约定,我(就)不用订立盟约了。”(鲁国)就派子路去。子路拒绝了。季康子对他说:“(鲁国作为)千乘之国,(射)不相信它的盟誓,却相信您的一句话,您(去出使)有什么辱没之处呢?”子路说:“他不守为臣之道(如果我们)却成全了他的要求,这是不义,我不能(做这样的事)。”柳季、子路,是鲁国的普通人,在民间诚实守信,名声却流传遍布天下。因此齐国、小邾国不相信千乘之国的盟誓,却看重两位先生的话,守信作为美德,难道不重要吗!
所以说到一定做到,是守信的表现。一样的言论去(选择)信任(一方),(是因为他)在说话之前(就)守信;一样的教导去(选择)落实(一人的),(是因为他)在言语之外有诚意。君子明白诚信的可贵,因此一定诚信地行事;君王明白诚信的可贵,因此用诚信的原则给予救助就能见效,用诚信的态度处理事情就能公正,用诚信的方式赏赐惩罚就能清明。因此说:守信作为行事的准则,这样的美德很伟大啊!
材料一:秦孝公派商鞅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昂迎战抗敌。商鞅(派人)对公子昂说:“当初我与您交好,现在(我们)都是(敌对的)两国将领,(我)不忍心攻打(您),希望(与您)喝一杯酒(订立盟约)来让双方军队休战。”公子昂答应了,就与商鞅会盟。商鞅埋伏了甲士俘虏了公子昂,打败了魏军。到秦惠王继位后,怀疑商鞅做谋反之事,就(把他)车裂示众了。商鞅,是秦国的重臣,在四海之内享有重名,(却)贪求(用)欺诈(手段获得)的区区战功,丧失了诚实守信的正道大义,一次行不守信(的事),终身招致怨恨,最终导致身死灭亡,被天下耻笑。
材料二:孔子到卫国去,行至蒲邑,正赶上公叔氏率领蒲邑反叛卫国,蒲人扣留了孔子。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位公良儒,为人贤能有长者风,勇敢有力,驾驶着自己的五辆车随从孔子。(公良儒)叹息说:“昔日我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又在宋遭到他们伐树驱赶,如今在这里被困,与其看着您再次遭难,宁可我搏斗而死。”(他)拔剑召集众弟子,要与蒲人作战。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就放了你。”于是(蒲人)与孔子订立盟约,把他从东门放走了。孔子就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子说:“(蒲人)要挟我来订立盟约,是不义的(,可以背弃)。”
5.昌平区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故农者,天下之本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此甚可叹也!
夫三代之为国,公卿士庶之禄廪,兵甲车牛之材用,山川宗庙鬼神之供给,未尝阙也,是皆出于农,而民之所耕,不过今九州之地也。今固尽有向时之地,而制度无过于三代者。昔者知务农又知节用,今以不勤之农赡无节之用。非徒不勤农,又为众弊以耗之。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
古者计口而受田,家给而人足。井田既坏,而兼并乃兴。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其间用主牛而出己力者、用己牛而事主田以分利者,不过十余户。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夫此数十家者,素非富而畜积之家也,其春秋神社、婚姻死葬之具,又不幸遇凶荒与公家之事,当其乏时,尝举债于主人,而后偿之,息不两倍则三倍。尽其成也,出种与税而后分之,偿三倍之息,尽其所得或不能足。
民有幸而不役于人,能有田而自耕者,下自二顷至一顷,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多者为大役,少者为小役,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夫井田什一之法,不可复用于今。为计者莫若就民而为之制,要在下者尽力而无耗弊,上者量民而用有节,则民与国庶几乎俱富矣!(取材于欧阳修《原弊》)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轻视
B.上下相移用以济 济:帮助
C.素非富而畜积之家也 畜:同“蓄”,积聚、储藏
D.至不胜,则贱卖其田 胜:能承担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而今之为吏者不然 招之去为禁兵
B. 督之必尽其所任 今固尽有向时之地
C. 皆出其间而常有余 当其乏时
D. 昔者知务农又知节用 上者量民而用有节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
一天的用度,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来节制花销
B.耕者不复督其力
种田的人不再用完他全部的力量
C.其余皆出产租而侨居者曰浮客
其余的(因租种土地)需交付租金且从外地迁移来的人叫浮客
D.皆以等书于籍
都按等级登记在官府的簿籍中
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5分)
①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②农隙则教之以战。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管子认为粮仓充实才能顾及礼节,由此可见农业为立国之本。
B.古时候每年的耕种均有盈余,三年就能够积存出一年的储备。
C.土地和各项制度不变却费用短缺,由于为政者治理方法不当。
D.作者肯定井田制的作用,认为解决现今多种问题唯有恢复它。
14.文中“为众弊以耗之”意思是农民被多种弊端所害,请概括说明后文写到了哪些害农之弊。(6分)
9.(3分)A (鄙:粗俗)
10.(3分)A(A动词,做、当 B动词,竭尽;副词,全 C指示代词,这;代词,他们D代词,用于时间词或否定词后,表示“……时候”;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等词语后,指人或事物)
11.(3分)B 种田的人,(官府)不再督促他尽力
12.(5分)①懂得致力于农业,但不懂得节约用度来体恤农民,这是没有彻底(懂得)致力于农业的方法。(3分)②农闲时就把作战的本领教给他们。(2分)(第①句“务”“农”“节”“用”“尽”及“判断句”为赋分要点;第②句“农隙”“则”“以”及“倒装句”为赋分要点)
13.(3分)D
14.(6分)【参考答案】征兵诱农之弊:大量征兵导致青壮劳力流失,只剩老弱之人种地,土地不能被很好耕种。兼并土地之弊:土地兼并导致大量人员失去土地,租种土地的收益无法满足生存需要,人民苦不堪言。服役之弊:百姓因服劳役被迫贱卖土地或外出逃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管子说:仓库充实了,人们就会讲究礼节。因此耕田种地生产粮食,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古代治理国家的人没有敢忽视这一点的。但是当今的官吏们却不是这样,听到谈及农业的事,便相互嘲笑说粗俗。只知道收缴赋税支配使用是不可延误的急事,却不知道从事农业生产是首要大事的人,那是不懂得治理国家的主次本末。懂得致力于农业,但不懂得节约用度来体恤农民,这是没有彻底(懂得)致力于农业的方法。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让)上层统治者和下层百姓相互移用来互为补充。下层靠劳动为生的人非常努力,上层支配物品的人懂得节制,百姓不遗余力,国家也节制有度,上面体恤下面,下面供奉上面,使得上下都不相互困扰。一个男子,(官府)督促他尽力完成他自己的任务,一天的用度,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来节制花销;一年耕种所获,供给官府的花费和老百姓的食用,都出自这中间而经常有盈余。所以耕种三年余有一年的储备。现在却不是这样,种田的人,(官府)不再督促他尽力,使用的人不再量入为出,一年的收成仅仅够官府享用,百姓的口粮不过仅够几个月。万一不幸遇上旱涝灾害,那么饿死的人遍地都是,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夏、商、周三代治理国家,公卿士庶的俸禄,兵器、甲胄、车牛等军用物品,祭祀山川宗庙鬼神的供品,都没有短缺,这都是由农民供应的,但是当时农民所耕种的土地,不过是今天全国的田地。今天虽然完全拥有先前的土地,官俸、军用、祭祀等制度也没有超过三代。过去下懂务农上懂节用,当今却让不勤奋耕种的农民供给不知节制的用度。非但不鼓励农民勤于耕植,还以种种弊端去损害农民。
古代大凡普通百姓成年健壮的都在田里劳动,农闲时就把作战的本领教给他们。现在则大不相同,一遇荒年,那么州郡的官吏就拿着尺子去量老百姓,把强健的招去当禁兵。官吏招人多的有赏,而老百姓正当穷困之时,便争着去当兵。因此一遇灾荒,那么留在家里耕田种地的只有年老体弱的人了。
古代根据人口分配田地,家庭充裕,人民富足。井田制度废除后,兼并土地的风气才盛行起来。现在大约一户人家的田地达到一百顷的,就会有十家佃农。他们中间使用主人的牛自己出力耕种的,或使用自己的牛种主人的田从中分成的,不过十余家。其余的(因租种土地)需交付租金且从外地迁移来的人叫做浮客。这几十家人,从来都不是富裕而有积蓄的人家,一年中还要备办春秋两季的神社及婚丧嫁娶等事,假如不幸遇上荒年和官府的差役,正遇上他们穷困的时候,便只好向主人借债,而在以后偿还的时候,利息不是两倍就是三倍,留出种子及上交赋税的剩余,所分给相应人的物品是日常食物的三倍(的价格),他们的全部所得有时用来还债都不够。
百姓有幸不受别人的役使,有自己的田地可以耕种,从两顷到一顷,都按等级登记在官府的簿籍中。而官府的差役,多的为大役,少的为小役,至于承担不起的人,只好贱价卖掉他的田地或外出逃亡。
实行井田制,抽取十分之一赋税的方法,不可能在今天重新实行。今天不如根据民众的生产能力而作出规定,目的在于使下层人民能够努力生产,没有侵害他们的各种弊端,上层的官员能够体谅民众的生产能力节制费用,这样民众与国家才有希望富裕起来。
6.房山区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3题。
赵襄子以晋阳之城霸,智伯以三晋之地擒,湣王以大齐亡,田单以即墨有功。故国之亡也,虽大不足恃;道之行也,虽小不可轻。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也;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故乱国之君,务广其地而不务仁义,务高其位而不务道德,是释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故桀囚于焦门而不能自非其所行,而悔不杀汤于夏台。纣居于宣室而不反其过,而悔不诛文王于羑里。二君处强大势位,修仁义之道,汤武救罪之不给,何谋之敢当?若上乱三光之明,下失万民之心,虽微汤武,孰弗能夺也?今不审其在己者,而反备之于人,天下非一汤武也,杀一人则必有继之者也。且汤武之所以处小弱而能以王者,以其有道也;桀、纣之所以处强大而见夺者,以其无道也。今不行人之所以王者,而反益己之所以夺,是趋亡之道也。
秦穆公使孟明举兵袭郑,过周以东。郑之贾人弦高、蹇他相与谋曰:“师行数千里,数绝诸侯之地,其势必袭郑。凡袭国者,以为无备也。今示以知其情,必不敢进。”乃矫郑伯之命,以十二牛劳之。三帅相与谋曰:“凡袭人者,以为弗知。今已知之矣,守备必固,进必无功。”乃还师而反。晋先轸举兵击之,大破之殽。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赏弦高,弦高辞之曰:“诞而得赏,则郑国之信废矣。为国而无信,是俗败也。赏一人而败国俗,仁者弗为也。以不信得厚赏,义者弗为也。”遂以其属徙东夷,终身不反。故仁者不以欲伤生,知者不以利害义。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zhuó)。
仁者,百姓之所慕也。义者,众庶之所高也。为人之所慕,行人之所高,此严父之所以教子,而忠臣之所以事君也。然世或用之而身死国亡者,不同于时也。昔徐偃王好行仁义,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王孙厉谓楚庄王曰:“王不伐徐,必反朝徐。”王曰:“偃王,有道之君也,好行仁义,不可伐。”王孙厉曰:“臣闻之:大之与小,强之与弱也,犹石之投卵,虎之啖豚,又何疑焉!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为武而不能任其力,乱莫大焉。”楚王曰:“善!”乃举兵而伐徐,遂灭之。知仁义而不知世变者也。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务广其地而不务仁义 务:致力于
B.故桀囚于焦门而不能自非其所行 非:不是
C.数绝诸侯之地 绝:穿越
D.义者,众庶之所高也 高:推崇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今不行人之所以王者 乃矫郑伯之命
此严父之所以教子 郑伯乃以存国之功赏弦高
遂以其属徙东夷 然世或用之而身死国亡者
故仁者不以欲伤生 且夫为文而不能达其德
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作者看来,国家的存亡不取决于土地面积的广大,而取决于是否实施王道。
B.夏桀、殷纣时导致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作者认为是因为商汤和周武王的出现。
C.弦高拒绝了国君的奖赏,因为他认为用欺诈行为换取奖赏会败坏国家的风气。
D.王孙厉鼓动楚国灭亡了徐国,主要原因是害怕将来会臣服于强大起来的徐国。
1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是释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
②今不审其在己者,而反备之于人。
12.选文围绕“仁”提出了哪些观点?请结合文意进行简要概括。(6分)
13.“仁”是《论语》的基本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到今天更是发扬光大。请从下面所列《论语》关于“仁”的言论中选择一则,谈谈你对其意义的理解和它的影响。(5分)
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②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③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④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B(3分) 9.C(3分) 10.B(3分)
11.(4分)
①这就是抛弃了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据,而制造了国家走向灭亡的条件。
②现在夏桀、殷纣王不审察自己身上的责任,反而责备别人。
12.(6分)①国家的存亡取决于是否实施或遵循仁义之道。②讲仁德的人不会为满足私欲而去伤害天性,聪明的人不会因贪利而去损害道义。③实行仁义要合时宜。
13.(5分)答案示例: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意思是,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生命是宝贵的,但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就是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谭嗣同、瞿秋白等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参考翻译】
赵襄子只是凭借着晋阳小城就称霸于天下,而智伯拥有三晋却被俘虏消灭;齐湣王并不因为有偌大的齐国而不死于非命,田单并不因为只有一座即墨城而不立大功。所以说,一个国家要灭亡,即使国家再大也无法挽回灭亡的命运;反之一个国家实施王道,即使国家再小也不可轻视它的变化发展。由此看来,国家的生存取决于得道,而不取决于土地面积的广大;国家的灭亡取决于失道,而不取决于土地面积的狭窄。所以乱国的国君只致力于对领土的扩张而不致力于施行仁义,只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权位而不致力于实施道德,这就是抛弃了国家赖以生存的根据而制造了国家走向灭亡的条件。所以到夏桀被关押在南巢时,还不能否定过去的所作所为,而只是后悔当初没有在夏台将汤杀死;殷纣被围困在宣室,也不知道反省过去所做的坏事,而只是后悔没有将周文王杀死在羑(yǒu)里。假如这两位君王能处在势力强大之时,实施或遵循仁义之道,那么商汤、周武弥补自己的过错都来不及,哪还有功夫图谋什么!反之,如果上乱日月星辰的光明,下失民众之心,即使没有商汤、周武王,谁不能夺取天下呢?现在夏桀、殷纣非但不审察自己身上的责任,反而责备别人夺取天下。天下不是只有一个商汤和周武王,杀掉了商汤和周武王,还会有人接踵而起,继承他们的事业。况且商汤、周武王之所以处在弱小地位而最终称王于天下,是在于他们手中有道义。夏桀、殷纣之所以处在强势地位而最终被人夺取天下,是在于他们无道。今天有人不效仿采纳前人用来称王于天下的经验,反而变本加厉地增加可能导致自己灭亡的因素,这实际上是在走向灭亡。
秦穆公派遣孟明率军去偷袭郑国。孟明率领部队通过东周国境后向东进发。郑国的商人弦高和蹇他商议:“秦国军队行军数千里,多次穿过其他诸侯国境,看他们那副架势,一定是来袭击我们郑国的。凡是偷袭别国的军队,都以为对方没有防备。现在如果我们有个办法让秦军知道郑国已有防备,他们就一定不敢前来袭击我国了。”于是弦高就假托郑穆公的命令拿出十二头牛犒劳秦军。秦军三位将领商量说:“凡是偷袭别国的,总以为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军事行动。现在郑国派人来慰劳我军,这说明对方已经知道我军的意图,他们的防备一定很严密,我们继续执行原军事行动,看来难以成功。”于是秦军只好撤军。而晋国的先轸又率军在途中伏击他们,在崤山大败秦军。郑国的国君郑伯认为弦高保全国家有功,打算奖赏弦高。弦高却推辞说:“我欺诈了别人而得到奖赏,那么郑国原本的信义原则就要受到败坏。一个国家的治理无信义原则,就会败坏整个风气习俗。那么,为了奖赏我一人而败坏整个国家的风气习俗,一个稍有仁德良知的人是不肯这样做的;用欺诈行为换取奖赏,一个讲道义的人也是不会这样做的。”弦高在推辞了奖赏后就带着他的宗族迁徙到东夷地区安家,以后终身都没有回到过郑国。所以,讲仁德的人是不会为满足私欲而去伤害天性的,聪明的人是不会因贪图利益而去损害道义的。圣人深谋远虑,愚蠢的人目光短浅。
仁是百姓所仰慕的,义是民众所推崇的;做百姓所仰慕的事,行民众所推崇的事,这正是严父用来教育子女、忠臣用来事奉君王的内容。然而,世上却有施行仁义而身死国亡的,这是因为仁义实行不合时宜。从前徐偃王喜欢施行仁义,这样使天下三十二个国家朝拜他。这时王孙厉就对楚庄王说:“君王如果不讨伐徐国,那过不了多久,我们反过来就要去朝拜他了。”楚庄王就说:“徐偃王是位有道之君,他喜欢施行仁义,我们不好讨伐他。”王孙厉就接着说:“强国对付弱国,大国对付小国,这就如同用石击卵、虎吃猪一样,大王有什么好犹豫的。再说实施文治却不能实现德政,奉行武道又不能显示出实力,那么祸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听了这席话,楚庄王说:“好!”于是就发兵攻打徐国,并很快将徐国消灭了。这样,徐偃王就成为一个只知实施仁义却不知世道已变的人了。
7.丰台区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孙子集注序
(明)谈恺
欧阳文忠公撰《四库书目》,言《孙子》注二十余家。予所见仅此:汉有曹操,唐有杜牧、李筌、陈皞、孟氏、贾林、杜佑,宋有张预、梅尧臣、王皙、何氏。诸家多托之空言,而曹操则见之行事者也。操尝别为《新书》,诸将征伐,即以《新书》授之,从者胜,违者负。今《新书》不传,而见于《李卫公问答》者,机权应变实本之《孙子》。其注多隐辞,引而不发。操之所以如鬼也。杜牧《自序》云:“孙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有败,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一不差跌。予解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计于临时,不可尽知;其必可知者,知丸之不能出于盘也。”牧未尝用兵,观其与时宰论兵二书,谓尚古兵柄本出儒术,援古证今,若绳裁刀解。陈皞注多指谪杜之谬误。人各有见,未必为樊川【1】病也。李筌注依《太乙遁甲》,杂引诸史以证《太乙遁甲》,与今所存书往往不同。意古书散逸久矣,孟氏、贾林、杜佑,即唐纪燮所集者。张预取历代名将用兵制胜合《孙子》者,编次为传,于《孙子》多所发明。梅尧臣注,文忠公谓其当与“三家”并传,晦翁【2】有定论矣。孟氏、贾林、王皙、何氏,虽言人人殊,而皆于观者有所裨益。此注之所以集也。
夫兵,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者也。然不素习于承平之时,而姑试于有事之日,吾不知其可也。故生而悬弧【3】,长而习射,冬而讲武,凡人之所当知者也。诗云:“文武吉甫【4】,万邦为宪。”孔子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又曰:“我战则克。”圣人之所以教者也。余夙有四方之志,每涉猎群书,而尤嗜《孙子》。《孙子》上谋而后攻,“修道而保法”;论将则曰:“仁”“智”“信”“勇”“严”,与孔子合。至于战守、攻围之道,批抗、捣虚之术,山林、险阻之势,料敌、用间之谋,靡不毕具。其它韬钤机略,孰能过之?然其言约而该,近而远,未易窥测。今观诸家所注,或本隐以之显,或由粗而识精,或援史而证之以事,或因言而实之以人,于是《孙子》之微词奥义彰彰明矣。故曰《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旨哉言乎!
予奉命督军虔台,进武弁及生儒问之,无有知是书者。故授之以梓,以广其传。
(节选自《十一家注孙子》)
注释:[1]樊川:杜牧,号樊川居士。[2] 晦翁: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3]悬弧:古代风俗尚武,家中生男,则于门左挂弓一张。[4]吉甫:人名,尹吉甫,有文德武功。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未必为樊川病也 病:毛病,缺点
B.虽言人人殊 殊:特别
C.靡不毕具 靡:没有
D.然其言约而该 该:完备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见于《李卫公问答》者 而姑试于有事之日
B.其注多隐辞 勘其事迹
C.知丸之不能出于盘也 凡人之所当知者也
D.计于临时 然不素习于承平之时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操尝别为《新书》,诸将征伐,即以《新书》授之,从者胜,违者负
曹操曾另外写成《新书》,手下将领外出征战时,就送一本《新书》给他,将领如果按《新书》做了就胜利,违背了就失败
B.观其与时宰论兵二书,谓尚古兵柄本出儒术,援古证今,若绳裁刀解
阅读他和当时宰相讨论军事的两本书,说上古的军事思想原本出自儒学,援引古事来证明今事,像用绳墨量裁用刀划解一样清楚
C.张预取历代名将用兵制胜合《孙子》者,编次为传,于《孙子》多所发明
张预选取在带兵打仗获胜方面迎合《孙子》观点的历代名将,依次给他们编写传略,在研究《孙子》上多有发明创造
D.故曰《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旨哉言乎
所以说,《孙子》十三篇文章,不只是军人的基本用书,文人也应当尽心学习,这句话有深厚的意旨啊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诸家多托之空言,而曹操则见之行事者也。
②故授之以梓,以广其传。
12.简要概括文中所说的《孙子》十一家注中曹操、陈皞、李筌这三家注的特点。(6分)
13.请结合文意说说“《孙子》十三篇,不惟武人根本,文士亦当尽心焉”的理由。(5分)
8.(3分) B【殊:不同】
9.(3分) C【取独/助词,不翻译/助词】
10.(3分 C【“迎合”“发明创造”错】
11.(4分)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
②各家(作注)大多凭借虚而不实的空话,而曹操(作注)却见诸实践行动上。
②所以把这本《孙子集注》交付印刷出版,来让它流传得更加广泛。
【评分标准:每翻译对一句得2分,意思符合即可】
12.(6分)答案示例:
注家 | 曹操 | 陈皞 | 李筌 |
特 点 | 1.见解来自亲身实践的体会。 2.表达隐晦含蓄。 3.多启发引导不直接生发。 | 1.多指摘杜牧注中所谓的“谬误”。 2.但也只是一家之言。 | 1.依据《太乙遁甲》给《孙子》作注,再又多方引用各种史料证明《太乙遁甲》。 2.形式与众不同。 |
【评分标准:任选其中的两处例子,每一处3 分;意思符合即可】
13.(5分)答案示例:
1《孙子》是武人的圣经。在军事谋略的论述上没有不完全阐述出来的。任何其他人的论述都无法超越它。而且语言简约完备,言近旨远。
2《孙子》同时又是人生根本的指导用书。书中在论述将领的要求时大量论述了“仁”“智”“信”“勇”“严”的思想,堪与孔子的《论语》相比,堪称为人处世之道。
3《孙子》的军事谋略思想在方法论上具有普遍适用性,无论为武为文都具有启发意义。【评分标准:原因2分,表现3分;意思符合即可】
《孙子集注序》参考译文
欧阳修文忠公撰写的《四库书目》,提到(为)《孙子》作注的有二十多家。但我所见到的只有这些:汉朝有曹操,唐朝有杜牧、李筌、陈皞、孟氏、贾林、杜佑,宋朝有张预、梅尧臣、王晢、何氏。各家(作注)大多凭借虚而不实的空话,而曹操(作注)却见诸实践行动上。曹操曾另外写成《新书》,手下将领外出征战时,就送一本《新书》给他,将领如果按《新书》做了就能胜利,违背了就会失败。现在《新书》没有流传下来,却在《李卫公问答》里有所表现,《新书》中有关机谋权变方面的论说实际上都源自于《孙子》。曹操作注大多是隐晦不明的说辞,只引导启发不作具体明确的阐述。这就是曹操犹如鬼魅一般的地方。杜牧在自序中说:“孙武死后总共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带兵打仗的人有成功也有失败的,考察一下他们的行事轨迹,都与孙武所写的这本《孙子》的论判一一相互对应,好像圈印模刻出来一样,一点都没有差错。我(对《孙子》要义)的理解就好比在盘子里滚动的圆丸,圆丸在盘中横斜曲直到底怎么走,只能临时推想,不能完全知道所有情况;一定能完全推知判断的,只有知道这圆丸不能跑出盘子这一点。”杜牧未曾带兵打仗,阅读他和当时宰相讨论军事的两本书,说上古的军事思想原本出自儒学,援引古事来证明今事,像用绳墨量裁用刀划解一样清楚。陈皞作的注多指摘杜牧注解的谬误。只不过人各有所见,这些指摘未必就是杜牧的错误。李筌作的注依据《太乙遁甲》,又多方引用各种史料来证明《太乙遁甲》,与现在留存下来的《孙子》注书往往不一样。估计古书散失很久了,孟氏、贾林、杜佑的注,是后来唐代纪燮所汇集的。张预选取在用兵打仗获取胜利方面观点跟《孙子》相合的历代名将,依次给他们编写传略,并(据此)对《孙子》多有生发阐明。梅尧臣作的注,欧阳修认为他应当跟曹操、杜牧、陈皞三家权威的注一并流传后世,这一点朱熹已经有定论了。孟氏、贾林、王晢、何氏他们虽然说辞个个不同,各有各的意见,但对阅读研究的人都会有所补益。这也就是这些注能够汇集的原因。
用兵,是件凶险的事情,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它。然而,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不去平素练习,却在突发战事的时候姑且试用,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可以的。所以,(家庭里)生了男孩就在门左悬挂一张弓(以示尚武),(男孩)长大了就练习射箭,冬闲之时就退而在家讲习武艺,这是一般人都应当知晓的。《诗经》里说道:“有文德武功之臣尹吉甫,其才略可为万国之法。”孔子说:“有文治的事,一定也会有军事上的准备。”又说:“我(方)只要打仗就一定要胜利”。这些都是圣人教导我们的。我平素就有纵横四方的志向,每每博览群书,但尤其嗜读《孙子》。《孙子》以谋划为上而以军事进攻为后,修明政治,确保各项法制的贯彻落实,论起将领(来)就要谈仁、智、信、勇、严,这些思想与孔子是相合的。至于出击防守、进攻包围的策略,抓住敌人的要害而乘虚而入的手段,山林险阻地势的借助利用之方法,预判敌情使用离间的谋略,书里没有不完全呈现的。其他人军事上的机谋韬略,谁能够超得过它呢?但是,《孙子》的语言简约而又完备,话说得浅近而意旨却很深远,不容易窥测探寻。现在我看各家给《孙子》作的注,有的着眼于在原文隐藏的地方让它显豁,有的着眼于在粗略的地方让人们看到它的精细,有的援用历史事实来证明它所说的道理,有的依照言论而用具体的人来实证它,这样,《孙子》里面含义隐约的词语、深奥的意思就都彰显明白了。所以说,《孙子》十三篇文章,不只是军人的基本用书,文人也应当尽心学习,这句话有深厚的意旨啊!
我接受军令到虔台督军,交往武官和书生,询问他们,结果没有人知道这本书。所以把这本《孙子集注》交付印刷出版,让它流传得更广泛。